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第 122 章 ...


  •   王易解决了二龙山上的事情,将二龙山匪首胡老虎和云台寺假冒和尚的匪徒全部抓获,现场审问之后,把藏于云台寺的兵器全部找出,又得到了兵器从何而来的消息,便立刻回京向上禀报。

      他只是皇帝众多布局中某一环节的一个小卒,还没有直接面圣的资格。不过是在殿外等待,将战果禀报给皇帝身边信任的太监。等那太监回到殿中向皇帝复述时,也不过将所有内容缩减成为——“陛下,襄王所藏私械已经找到,都是从顺化府运来京城。”

      皇帝冷哼,“哼,朕的好儿子!”

      皇帝除了这一句话之外没有再说什么,他随侍的太监却知晓,此刻的皇帝陛下心情极是不好,这股火气虽然不见得会撒在自己身上,可是真若是被牵扯进去丢了性命就不值当了,于是更加小心谨慎,一句话也不敢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皇帝思忖片刻,忽然开口,“顺化府刺史,可是柳复?”

      那太监连忙答道,“正是。”

      南朝疆土辽阔,皇帝就如同一个巨无霸公司的最大boss,对于自己手底下某个部门经理其实记得并不十分清楚。最主要的是,他没有想到是富庶的顺化府已经成为襄王的势力范围。不过boss记不住的事情,他的贴身太监作为全能秘书,是要在他询问的时候,能够立刻回答出准确答案,否则也不用干这个位置了。

      因此皇帝一问到柳复时,太监水富立刻在心中将这柳复的关系捋了一遍。

      “柳复是襄王妃的兄长?”

      “陛下,柳刺史是太子妃的表弟。”水富立刻答道,心中猜测这回东宫又要被迁怒了。

      最近这几年,不管皇帝的哪个儿子孙子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皇帝,东宫都要被申饬一回,理由便是没有当好兄长。大家也都习惯了。更何况这回直接牵扯到了太子妃,东宫更是跑不了。

      不过皇帝只是停顿了一会儿,突然道,“去年太孙从狄戎回京,便是在顺化府境内遭遇截杀?”

      水富连忙答是。

      皇帝沉吟不语。片刻后,让水富把口供呈给他看。

      他当皇帝几十年,已经习惯于在这最高的位置,操纵自己的女人、臣子、儿子们,看他们为了自己赏赐的权利和未来的大位而争斗。但当皇帝看着手上这份口供时,忽然感到了原来已经有许多事情不受自己控制的危机。

      不管是东宫太子、齐王、吴王还是襄王,都应该乖乖按照他的想法行事才对,看来现在事情已经出现了偏差。当时刘挚回京,他还以为刺杀的事情是齐王所为,因此没有深究。若不是因为得到了襄王和二龙山勾结的消息,他也没想到原来襄王还能玩一出截杀侄子嫁祸兄长的阴招。

      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柳复为什么就放弃东宫改投襄王?为何不效忠于朕?莫非是看朕已经老了!那其他臣子呢?他们是不是已经暗中决定了自己效忠的对象?

      想到这里,他开口问道,“水富,你觉得太子、齐王和吴王,哪个可堪重用?”

      水富额头直冒冷汗,“奴婢愚钝,实在是答不出。”

      “朕要你回答。”

      “奴婢,奴婢只知道太子身体病弱,恐怕做不来陛下交代的事情。”

      “哦,”皇帝点头,“那太子做不来,太孙呢?”

      “太孙,太孙也是陛下亲封,不过齐王和吴王都是太孙的叔叔,在朝中多年,做事应当比太孙更加稳妥才是。”水富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太孙前些日子伤了腿,眼下还没好,恐怕还不能当差。”

      皇帝点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心中却在冷笑——就连朕身边的人,都觉得齐王吴王好哇。

      这些年来,自己对齐王也是宠得有些过头,就是吴王,也是一路顺风顺水。该叫他们吃点苦头了。

      皇帝毕竟是皇帝,说到底,他谁也不信。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他还没有坐够。储神医不是说了吗?只要能按照他的方法养生健体,便能延绵寿数。如此,他完全可以再花个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年布局,重新培养自己信得过的臣子,到那时再选定继承人也不迟。

      想到这里,他心下稍定。对水富道,“这次襄王的事情,办的不错。是秦典推荐的哪个将领?该赏。”

      “是秦典麾下一员小将,姓王名易。去年大败狄戎的京城封赏中,陛下封他为武牙将军。”

      “小将?是有多小?”

      “武牙将军年仅二十三。”

      “这么年轻,是潞城王家的子弟吧?”皇帝道。若非世家子弟,恐怕不可能这么年轻就得到封赏。

      “奴婢记得,好像是宣州府人氏,并非潞城王氏。”

      “哦?”皇帝有些兴趣,“他因何得封?”

      水富便将王易探得狄戎大军来袭,回城报信,又设伏兵打败狄戎某一路骑兵的军功说出。王易是这回去二龙山办事的将领,水富是详细了解过他的经历的。

      “武牙将军便在殿外候着,陛下可要亲见?”

      皇帝点头。

      他原本只是想把王易放在城外,驻守几千人千人,以便应援京城。现在看来,或许还可以委以重任。便如同从前的秦典,如今的武昌侯。有秦典在前,皇帝太了解用这些寒门子弟的好处。

      王易正侯在殿外,得知召见,并不慌乱。从王易前往狄戎时起,刘挚便已经将他和太孙府明面上的关系抹去,在与狄戎大战后更是如此。除去遇到了刘挚,他原本的经历也十分简单。

      他卸掉兵甲进入内殿,武将靴子的声音在大殿的金砖上发出节奏的声响。走到距离皇帝跟前二十步远时,就在内侍的提示下,向皇帝下跪叩拜。

      “微臣王易叩见陛下。”武者声音铿锵有力,在空荡的殿内发出回响。

      皇宫里多得是小心翼翼的宫人,即便是文臣武将,能见到皇帝本尊的也是高级别的官场老人。没有人会在皇帝面前如此的——不拘小节。

      王易再是胆大,也知道此时万万不可直视天颜。因此他低着头,静待皇帝吩咐。

      自从上次在狄戎受伤修养好后,王易回到边城自领一军,每日操练,无论从身形还是气势,都已经初初显露出一员武将该有的勃然英姿。

      皇帝没有让他起来,而是让他保持跪地的姿势。一片安静之中,属于帝王的威压逐渐增加。

      王易将头伏得更低,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不知道,这是皇帝有意在收服他之前立威。所谓恩威并施,便如同训狗一样,要先让他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才能给他好处。

      王易面对威压时的本能反应,让皇帝甚是满意。终于示意王易可以抬头说话。

      一抬头,皇帝这才看清阶下人的面容。突兀的一道疤,破坏了他剑眉星目,原本英朗俊逸的气质有所变化。

      皇帝先是心道可惜,面容有损,恐怕难升高位。而后又意识到,正是因为如此,此人才更好用。因为除了自己,没有别人能给他加官进爵的未来。

      他微笑中带着期许地开始和王易问答起来。

      “你父母可安在?”皇帝问道。

      “回陛下,微臣父母俱已病故。”王易垂头答道。

      皇帝心中一动,又问,“今年你可是二十三岁?”看着他的面容,又有些可惜。

      “回陛下,过完年,微臣已经二十有四。”

      若要用他,父母亲戚包括妻子的关系都得清白。“你年轻有为,可有家室?”皇帝看着像只是好奇,实际是不想让他的婚事受到干扰。若非王易脸上有疤,恐怕宁愿舍出自己年幼的公主与之婚配。不然,选择一个宫人也不是不行。

      一丝不易察觉的停顿后,王易似乎带着一丝赧然道,“微臣已经娶妻,是邻居家的女儿,成婚已有三年。”他有妻子的事情却不能不说。当初虽然和连香约定好了不做夫妻,可是他们的婚书还在王家村放着呢,不是说解除就解除的。

      “哦?”皇帝点点头,“也是宣州府人氏?”

      “是,也是我们昌安县铜陵镇的。”

      “你如今是个将军,可有将人接到京城夫妻团聚?”

      身为武将,家眷必然是要在京城,这是惯例。

      王易是知晓这惯例的,也知道皇帝问出了这句话,便是要用他了。他小心应对,道会尽快将家眷接入京城。

      从皇宫出来,王易直接去了武昌侯府。他交上的战报中,也提到武昌侯府的帮助。皇帝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意见。何况他本就是秦典提携上来的,此时秦家帮忙,他去感谢才是应当。

      武昌侯府内,秦观在正厅内见了他。

      二人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在上次的封赏回京时,王易便已经见过秦观了。

      大家同为武人,秦观又年长王易许多,对他很是和善。

      先是带他到了武场,二人赤手空拳打了一回,又各选兵器再战。

      他三十多岁,正当壮年。在其父秦典去往边城之前,他也是驻守在外的武将,只不过不是西北边境。后来秦典升任大将军,他也就接到调令回到京城。现如今新的任命一直没下来。朝中猜测,包括秦家自己的猜测,都是等到秦典从边城回京,应当就是让秦家二字秦观继任大将军之位。

      京城住着固然锦衣玉食,可是身为武将的秦观住着十分拘束,武昌侯府新开,秦典严令所有秦家人不得骄逸,且要比从前更加谨慎,哪如外任逍遥自在。

      和王易这一场交手,可让秦观打得是酣畅淋漓。

      二人将将罢手,忽然有人大喝“且看我来!”接着便跳入场中,近身和王易交起手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哎,写得一般般,大家将就看着。
    周末不更新,周一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