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二胎 ...

  •   嘉华望着前面空荡荡的桌子,强忍住不让委屈的泪水流出来。

      “张志同你也太过分了。先撩拨的是你,不说一句结束的也是你。不做朋友、不处对象,就不能好聚好散吗?”嘉华心里对张志同狠狠批了一顿,心里才好受了点,并决定以后就当不是认识张志同这个人了。

      回到家的时候,邓秋月像上次一样等着她。嘉华知道她想知道张志同那边的回复。

      可她不想再聊关于这个人的任何事情,因此只说了句:“嫂子,以后不要再说他的事了。”

      邓秋月心知结果不太妙,同情地看了嘉华一眼,就回房间睡觉了。

      此事,二人都只当做是闺蜜之间的小秘密,至始至终没有跟刘德方说。现在事情黄了,自然更不会告诉他。

      嘉华继续白天照顾孩子加写作、晚上学习的生活。

      距离初次拿到稿费,已经半年多过去,她又给《新中国妇女》投了八篇稿子,只有两篇没有录用,其他的都已经登报了。

      她的文章除了最开始两篇是孕妇出生前后的注意事项,后面的八篇都是关于养育幼儿方面的知识。

      从最开始的婴幼儿喂养、幼儿发育过程、幼儿听说启蒙、幼儿健身知识,到最近的幼儿心理学、幼儿习惯养成、亲子关系等,嘉华写得都比较简明扼要。

      毕竟如果要写得详细的话,可能得写厚厚的几本书了。那么她要投稿的对象,就不是杂志社,而是出版商了。

      其实她已经把之前买的五本装订好的空白笔记本,写得满满的了。这些笔记本里记的内容,稍加整理,就可申请出书了。

      由于这些知识在后世各种育儿论坛、节目中被当做百科常识来宣传,人尽皆知,没有特定的著作权,所以不存在侵犯后人版权的问题。嘉华根据记忆直接照搬过来,结合她的经验稍加改动即可成文。

      日本的著名作家依坂幸太郎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就是从来都没有经过学习,就当父母的人。

      养育孩子是个技术活,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都需要不断地学习。

      她希望这些书能早日出版成册,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这样能才让更多人改变现在的育儿观念。

      如今大多农村及城市的人,孩子贵多不贵精,只管孩子的吃饱穿暖,其他一律不关心,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这种观念改变起来太难太慢,即使再过六十年,农村的年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这种观念却基本没有变过。

      即使像邓秋月这样受过教育的女性,也难免对孩子的教育不太上心。

      小龙练习抬头、翻身和爬动,乃至变换花样添加辅食,基本都是嘉华一个人在操心。

      有时候邓秋月和刘德方看嘉华这么用心,让她多休息休息,觉得这些事情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了,大人做到六十分就行。

      嘉华想要一个支点,来撬动人们落后的观念。即使现在还没这个能力,但只要她慢慢地积蓄力量,慢慢地改变,相信终有一日她能撬动。

      冬去春来,初夏眨眼而至。

      转眼邓秋月的肚子大了,还有一个月孩子就要出生。刘德方上个月还在为妻姐夫妇一口气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而嫉妒,转眼就为邓秋月的肚子忧心起来。

      嘉华的夜校才上一年,还有一年才能毕业。担心嘉华上课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照顾不了两个孩子,邓秋月提前请在娘家帮厨的孙妈来帮忙。

      嘉华卧室的床睡一个人还行,如果躺两个人,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夏天,手臂紧贴手臂,得热得直冒汗。所以房间里又添置了一张一米二宽的木床给孙妈睡。

      孙妈胆子小,做事小心翼翼地,不爱说话。可能是过去在主家做事的时候,规矩多,养成了现在谨小慎微的性格。嘉华多次主动跟她聊天,她很多时候只是笑笑,并不回应。

      很多时候,都是嘉华在书桌边写写画画,孙妈在陪孩子玩。怕孙妈多想,嘉华并不过多地插进去一起带孩子,只在孩子发脾气或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会一起带孩子。

      原著中,被隔壁秀花稍一挑拨,刘兰花和孙妈屡次发生矛盾,刘德方和丁渣男在一旁协调不成反被气得住到部队宿舍。

      搬走当晚,邓秋月动了胎气要生孩子,一群女人在家,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是在不讲究卫生条件、惊险万分的情况下,秀花帮着邓秋月在家平安产子。

      为了以防万一,嘉华觉得得早做打算。万一邓秋月依然如原著里半夜胎动的话,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人尽快送到医院。

      她思来想去,白天去军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向小摊贩打听是否认识住在附近骑人力车的人家,最后终于被她打听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上门跟人力车师傅约好,如果晚上急用车,可以到他家来叫车,多给些钱就行。

      现在的店铺晚上基本都不营业,所以很少有人晚上出门。晚上没生意,人力车师傅都闲在家休息。

      把人力车这事搞定,嘉华松了口气。

      过了几天,新征入伍的士兵要去郊区的山里训练半个月,上面安排刘德方作为军训指挥官。

      刘德方看邓秋月离预产期还有将近一个月,训练结束后回家应该能赶上孩子出生。

      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女人帮着照看,自己完全不用担心,直男刘德方犹豫了一会儿就接受了任命。

      一家三个女人看着直男刘回家说了两句,就马上提着两套衣服走了,都有点生气。

      都说如果怀的是儿子,孩子容易提前出生,嘉华的担忧还是有道理的。刘德方走后过了十天,邓秋月半夜醒过来,推了推同床的嘉华,说肚子疼要生了。

      嘉华之前的准备排上了用场。她急忙喊醒孙妈,让她看着嫂子,自己出门叫人力车。

      一段要走十多分钟的路,嘉华一路狂奔,只花了五分钟。等人力车到军区家属楼前,只过了一刻钟。

      接过孙妈收拾好的东西,嘉华扶着邓秋月上了车,人力车平稳地把她俩带到医院。

      值班的产科医生是之前给邓秋月生小龙时接生并产检的王医生,她还记得嘉华请她帮忙指导稿件的事情,因此几人算得上熟悉。

      王医生给邓秋月做了简单的检查,跟嘉华说,产妇送过来还算及时,现在已经开了三指,要马上送进产房生产。

      过了两个小时,天还没亮,王医生和护士就推着邓秋月母子出了产房,疲惫的告知嘉华,整个产程十分顺利,母子平安。

      嘉华一整夜又累又紧张,听到医生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邓秋月虚弱的望着她,无声地张嘴说了句“谢谢”。

      “嫂子,你休息吧!我来看着孩子。”

      邓秋月十分放心嘉华,闻言疲惫地睡着了。她这胎和上一胎落地时间间隔只有一年半,身体没养好就有了第二个,因此这次产后比较虚弱,趁着年轻一定要好好补补,应该能养好的。

      与上次一样,在医院观察三天才能出院。第二天的时候,邓秋月娘家人来医院探视。

      邓秋月的姐姐刚生完孩子半年,脸上很是圆润,和妹妹眉眼之间挺像。

      她抱着新出炉的小二问妹妹:“你家老刘呢?怎么没看到人呢?”

      “前几天出任务去了,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才不稀罕。”邓秋月在姐姐面前比较任性,想什么说什么。在这个节骨眼儿,她对丈夫去出任务的事情还挺生气的。

      “哟,生气啦,谁让你又提前发动了。说不定人家老刘过两天就能赶回来陪你生孩子的。”

      “是啊,秋月,我已经跟我家老肖说过了,他告诉我你家刘德方再过三天出完任务就能回来。”医院大领导杨书记走进病房,她口中的老肖是军校的肖校长,和杨书记是两口子。

      “杨书记,您来了,快坐。”邓秋月有点怵杨书记。

      “我这不是给你解释来了吗?我家老肖说,组织给刘德方安排任务的时候,他本来想着你可能快生了,想拒绝任务。后来被老肖一顿批,才去了。

      他这是为国家奉献,军人身不由己,我们做家属的,不要有什么怨言。等他回来,你可不能跟他闹脾气,听到没?”

      “听到了,杨书记。”邓秋月听了解释,郁闷消解了点儿,点头答应。

      “行了,话我也带到了,要去忙其他的,你放宽心好好坐月子吧!”杨书记的确很忙,再说病房里人多,都是家属,她也不好多待,以免打扰他们一家人聊天。

      “杨书记,辛苦你了。”杨书记像一阵风,还没坐两分钟,就走了。

      “秋月,这是你们领导啊?说起话来真有气势,你好好学学,说不定将来能用到。”邓秋月大哥作为大家长开始训导妹妹。

      “学什么,我一个资本家小姐能当上领导?”邓秋月虽说对嘉华挺和气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次对上大哥这幅嘴脸都表现得十分不客气。

      “你真是,我为你着想,还做错了?”邓大哥气刹。

      “秋月,你刚生完,别生气,脸色这么苍白。我们给你带了补品,你出院了好好补补元气。”邓大嫂忙打断两人对话,把带过来的东西放到床头。

      邓家人没待太久,又看了会儿孩子,就走了。

      中午孙妈带着小龙过来送饭,嘉华吃完饭又带着小龙回家休息。

      等出院后过了两天,刘德方才结束任务回到家。

      嘉华担心夫妻两人吵起来,躲在客厅里听他们房里的动静。刚开始刘德方解释了会儿,邓秋月吵了几句,接着马上被三哥甜言蜜语、伏低做小地哄好了。

      嘉华听动静感觉他们和好了,就回房带小龙睡觉。孙妈年纪有点大了,前几天嘉华在医院守夜的时候,她连着好几晚上带小龙,身体吃不消,所以换嘉华晚上带孩子。

      一岁半的孩子,晚上要起夜两次,现在只有嘉华能吃得消。

      第二天早饭前,刘德方跑到厨房,问孙妈要了碗鱼汤,殷勤地端到房间喂给邓秋月吃。孙妈看不过眼,忍不住跟嘉华说:“没见过这样的军官,还不如资本家老爷气派!”

      嘉华可不惯她这种思想,反驳道:“资本家老爷对妻子吆五喝六的多气派,哪会像我哥这样心疼老婆。”

      “也是,不管姑爷人怎么样,对我家小姐好就行了。”说完又默不吭声了,只是每隔一会儿叹口气,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刘德方给小二取名刘泽峰,邓秋月则给取了小风的小名。

      年前,刘德方接到调令,要到东南沿海的岛上升职当参谋长。这下刘德方捅了邓秋月的马蜂窝,她怒斥丈夫欺骗了她的感情,坚持不肯随军。两人冷战,一家人年都没过好!

      还没过元宵,刘德方就坐火车去小岛任职。走前,特地拜托隔壁老丁帮助照看下自己家人,又对嘉华千叮万嘱要照顾好孩子,别让邓秋月太累。

      门外刘德方依依不舍的模样,配合着屋里邓秋月流眼泪的场景,让嘉华泛起一阵心酸。

      原著中刘兰花故意回老家,让邓秋月一个人带孩子,把她逼得承受不住了才去随军,但现在嘉华不知道这件事还要多久发生,也许会被她这个蝴蝶给扇没了。

      夜校课程还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经过近两年的进修,很多同学已经在琢磨换个好点的工作或者升职的事情。

      由于嘉华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有些儿童教育上的问题多次请教授课的老师,并请老师们帮忙指导自己的文章,授课的几个老师对嘉华印象非常好!得知嘉华投稿成功,还都专门买了杂志看,以示对她的支持。

      临近毕业,有个别老师十分关心嘉华的前途,提出可以为嘉华推荐,让她到市里的小学任教。这么好的机会被嘉华委婉地推掉了。

      原因是她知道邓秋月要不了多久会去随军,担心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应付不过来,嘉华必须帮忙,所以拒了。

      还有另一个更长远的考虑,再过十年,国内文人、教师的地位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很多人会从受人尊重变得被人鄙夷。如果嘉华选择留在岛上,就能避开被波及的可能性。

      与原著不同的是,嘉华和孙妈没有闹矛盾,所以孙妈继续留在家里帮忙。

      这天上完夜校回到家,嘉华听到邓秋月房间隐隐传来哭泣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