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5月27-28日 ...

  •   桑堆到濯桑乡,不用翻山的日子
      我们在桑堆的那天就在这里为数不多的馆子里吃了一顿晚饭,菜做的口味还可以,就是没二师兄那水平,唯一的问题就是白饭跟不上。本来呢,店主人看到我们有近十人,饭量也不会小的到那里,专门用高压锅给我们压了一大锅饭。
      这锅饭要是换作别人大概是吃不完的,但是啊,我们这帮忙人除了哈奇和茹查外,一个个的肚子都是无底洞,就连两女生也能吃的很,三两碗白饭随便下肚子。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大老爷们更不用说,吃饭的速度跟人家喝水一样,一碗接一碗,要是要服务员给咱们盛饭的话,光这活就可以让人家忙的透可是气来。不用说,老板给咱们预备的那一大锅白米饭,端进来没几分钟就给消灭了,徐谭又催促老板做饭去了。
      桑堆是个小地方,小卖部只有两家,旅馆就更不用说,只有一家,条件也不怎么理想。哈奇和茹查看过房间后也是直摇头,所以这天晚上就决定不住馆子,到河边扎营去了。
      在野地生活了几天,队员带的零吃也全消耗掉了,虽然这里只有两家小卖部,但是大家也没有放过这补给的机会,纷纷到饭店旁的小卖部里找补给品去。桑堆的小卖部都设计的有点银行,店里面都不给人迸去逛的,只留一个带铁杆子的小窗口,店老板就从铁杆子中间那个连头都申不进的小开口跟你交收。到底是不是跟这里的冶安水平有关,还是别的原因呢,怎么防备跟银行一样严实呢这个我可没到问,这两小卖部就在公安派出所旁边,不可能有偷儿吧,更何况只是个小卖部又不是钱庄或者银行。
      桑堆的中心是个三丫路口,一条是往然乌方向的,也就是我们来的路;在这路的右边是往稻城方向的,桑堆是稻城县的一部份,到稻城县城也是不远。往左边的是往理塘的路,也是由四川入藏的路线。我们没打算去稻城旅游,也不打算走回头路,所以找营地理所当然的在前进的方向去找。桑堆不大,房子集中的地方也只有一条两百米不到的路上,出了这一段基本上都是草地,我们走了约三四百米左右,在一个在建房的工地上找到营地。因为桑堆地势比较平缓,晚上风一刮起来除了房子内那里都不大好受。藏区每天晚上6点后都会刮风,那风刮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找营地当然要把这个计算在内。最理想的能找到能挡风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而在这个在建筑中的工旁边刚好有一半人身高的围墻,虽然不太理想,总比没有的好,所以选定这里作为营地。可是这营地有个小问题,因为是工地,地面没平整,一地都是小石子。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工地上扎营,和老张两人翻过木栏到了旁边人家空着的牧地上下营。徐谭这晚上又另有选择,到旁边一家民居里借宿。
      打从我们在桑堆这里扎营开始,天就开始变色了。第二天起来没看到这几天一直准点露面的太阳伯伯,反而下起小雨来了。雨下的同时,风也一直刮着,这风跟雨把早上点火做早餐这回事弄的有点难度,我们这早上好不容易才在那个只有半人高的小土墻的背风面后打着火做早餐。
      吃完早餐,各人也开始收拾行装预备出发了。因为昨天晚上没有支大帐蓬,所以今天收拾比平日快多了。在桑堆往乡城方向走,没多远就是崩波寺,据资料说,崩波寺始建于1114年,至今已快有一千年。我没有多做功课,没有去了解崩波寺的历史,可是看到崩波寺无论是那十分起眼的金顶,还是那一排排依山而建的白房子,还有那相当一个城镇的规摸都是没法让人忽视的。
      车队过了崩波寺不久,又要开始爬坡了。今天早上哈奇跟我们说过,今天会路过一个石头森林,那是我们没弄懂,这石化森林呢还是像石林那样的景观呢。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哈奇所说的石头森林的样子。在形容这石头森林以前,我先说明一个车队当时的位置,这里是一片高山湿地,虽然跟山顶十分接近,可是,这里跟先前见到的山垭口都不一样,跟以后见到的也不一样。一般山垭口或者接近山顶的地方,植被一般都不多,就是有,也是薄薄的长着一层草,更不用说有灌林类的植物生长着。植物不多,水源更不用说,越接近山顶,水越希缺,大部份接近山顶的地方都不会看到小溪的,连山壁里也不会有水沁出。可是,今天这高原湿地却不一样,不光有小溪、河流、湖泊,还长着不少的植物,还有一丛一丛的小灌林。光看这景像,很难相信是身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山上,只有看着四周的小山头全都是跟云齐高,才让人确定这里是高山的顶上,而不是在平地上。
      过了这高原湿地,风景又是一转,小溪、河流、湖泊和灌林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的巨石,充满着这个高山平原。石头最小的有一米多直径,大的有三四米直径,全都成圆型,照看来,这些石头不象是在山顶风化成型的。这种石头的型状,可能是在河里给冲刷出来的,更有可能的是冰川活动留下的痕迹。我看过有关冰川活动的资料,说在冰川溶化的地方常会见到很多圆型的大石块,这种石块的成份可能跟当地的土质很不一样。这是冰川前进时把一路上从山上削下来的,这些石块给压在冰川底下,没两下子就给磨圆了,到冰川溶化,这些石头就留在原来冰川口的位置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一片高山平原在千万年前原是这里一带的冰川口,而眼前这些圆型的巨石便是冰川从远处运来的东东。这一带的冰川活动在千万年前早停止了,这些巨石在这千万前的风化作用下又有了一些新型像,有些在风化作用下有些从中裂开,像给人一刀劈开似的,也有从中间炸开,就像给武林高手一拳打碎一样。我当然不会放过拍照的机会,赶忙请收队的阳次君给我拍了几张像模像样的造型照。
      过了这一片高原湿地后没多久迎来了一山垭口,可能是因为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的关系,翻这山口没有像前几天的感觉,就像过一小坡一样,一下子就过了。藏区的山口是十分容易分辨的,因为每个山口都挂着大大小小的风马旗,还有玛尼堆,即使是这一个连续近十公里的连续的山头,也只有在最高的垭口上才有风马旗挂着。基本上,看到风马旗和玛尼堆就可以确定接着就是下山的路了。
      翻过了这个不像垭口的垭口,接下来的就是下山的路。从四千多米的垭口一直下到山脚三千多米的河谷,可能下坡路走多了,现在不管走多远的下坡路硬是没有当天跟老朱走大理时九河那几公里的路感觉那么爽,英雄多见亦常人,下坡多了,可能有点麻木了。
      下到河谷底一看,前面不到一公里又是一个看不到顶的上坡路。根据地图说明,翻过这山顶再下就到理塘。不管那里环境如何,每到一个地图上有标示的地点就像过了一个签到点一样,总能让我们有那么一点点的希冀。希冀归希冀,现实的情况是没有可能翻过这道山了。所以这我们选择了在两道大山之间的谷道班旁扎营。我这晚上跟老张两个偷懒了一下,在道班的工具室里凑合一下,没有在外面扎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