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大丫鬟 ...
-
云氏招呼云依依坐下,询问她云县令的近况。
云依依四两拨千斤,尽说些假大空的话与云氏周旋:“父亲一切安好,请姑母放心。”关于父亲的私事是一点也没有透露给云氏。
云氏到现在还没放弃让父亲迎娶方将军那个丧了夫的妹妹做续弦的心思。一来妹妹的婚事是方将军的一大心病,如果云氏能让方大小姐再嫁出去,方将军肯定会感激她的;二来方大小姐丧了夫之后就搬回了将军府,跟上一任将军夫人霍氏情同姐妹,在云氏还是妾室的时候就处处针对她,两人关系很差,现在云氏当了主母,方大小姐也没闲着,天天抓她的错处,找她的茬。
云依依不反对父亲续弦,母亲早逝,父亲就她一个女儿。现在她来了京城,将来还要嫁人,家中只有父亲一人,身边无人照顾,她也很担心。如果父亲能遇到一个情投意合,心地善良的女人,娶为续弦,她举双手赞成。
只是这个方家大小姐绝非良配,她是出了名的悍妇,传言她上一任夫君就是被她活活打死的,原因不明。不然以镇国将军府大小姐的身份,多少仕途不顺想走捷径攀高枝的书生不来将军府提亲,实在是将军府姑爷的诱惑虽大,也没有命重要。
方大小姐还是留在将军府里,闲来无趣与云氏斗斗法,恶人自有恶人磨才最适合她。
云氏搁这儿套了半天话,云依依避重就轻,答非所问。
云氏问,你父亲身边有没有亲近的女人?云依依答,父亲他挺喜欢吃鱼的,特别是小黄鱼,裹上粉往油锅里一炸,焦焦脆脆的,父亲一个人能吃一大盘呢。
云氏问,你父亲有没有说过孤单寂寞冷之类的话?云依依答,父亲他喜欢红色,越红他越喜欢,给我买的衣服首饰都是红色的,丑死了。
……
云氏被云依依搅得没脾气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偏偏云依依态度还好得很,微微笑着,云氏问一句,她答一句,末了还眨巴着她那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云氏:“姑母,你这么关心父亲,我真为感到父亲高兴。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我全都告诉你。”让人挑不出错来。
气得云氏肺疼,偏偏还不能发作。
云氏按着心口,招来一个婆子、一个丫鬟和一个小厮,对云依依介绍:“依依呀,他们是姑母专门为你挑选的奴才,都是府里一等一能干的人。她是王婆,早年在宫里做过事,什么规矩都懂,在你院子里给你做管事的婆子绰绰有余,你可要多跟着王婆学,有好处的。她是牡丹,将军府的家生子,之前在我身边伺候的,做事麻利干练,我把她让给你了,她从小在将军府长大,对府里的人和事熟得很,给你做大丫鬟,吃不了亏。他是小伍,一身的力气,院子里有什么粗活、重活你就让他干就行了。”
云依依冷冷的看着三个人,嘴角不易察觉的勾起一撇冷笑,前世这三个人是一个比一个大爷,仗着有云氏的交代,借着学规矩的由头没少欺负她。最可怜的还是丁玲,从一个大丫鬟降成打扫丫鬟,受尽了委屈。
难得的是丁玲毫无怨言,在她被沈渝洲从新房中当众掳走,没一个人敢阻拦的时候,丁玲是唯一一个敢站出来救她的人。她仍记得丁玲来救她时说的话:“奴婢的命都是老爷和小姐救得,没有老爷和小姐奴婢早就饿死了,为小姐而死奴婢无怨无悔。”
“不知所谓。”沈渝洲看都没看丁玲一眼,一脚踹在丁玲身上,将她踹倒在地,扛着云依依目不斜视的走了。
后来她知道丁玲死在了御林军的乱刀之下。
沈渝洲容不下丁玲,他容不下她身边有任何人。
前世丁玲跟着她没享到一点福气,还吃尽了苦头,最后更是为她而死,落了个无人安葬的下场。
重活一世,她不会让悲剧重演。
“谢谢姑母,这些人一看就很能干,姑母费心了。”
云氏满意的点头,心道小孩子而已,能有多厉害。;云依依之前就是被她哥哥给惯坏了,一点规矩都不懂,等这几个她精心挑选出来的人送到云依依院子去,好好教教她什么是规矩,慢慢调/教总会听话的。
“牡丹这么能干,我怎么好把她从姑母身边抢走。我带的有大丫鬟,她从小跟在我身边,我习惯她的伺候了。牡丹还是继续留在姑母这里照顾姑母吧,这样我也能放心。”
“那怎么行,你带来的丫头哪儿能和将军府的丫鬟比。京城跟云洲不同,能住在京城的人都是大人物,这里的规矩多得很,你带来的丫头哪儿会懂,必须得有牡丹在旁提点,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免你不小心冲撞了贵人。”
“那好吧,牡丹可以跟我回去。”云依依让步,“不过她不能做大丫鬟,大丫鬟必须得是丁玲。”她态度坚决,目光看向牡丹,“牡丹的话就在院中做打扫丫头吧。”
牡丹脸色发青。
云氏被气笑了:“你说什么。”
“我说大丫鬟是丁玲,牡丹是打扫丫鬟。”云依依收起刚才装柔弱的样子,眼神凌厉的看着云氏,“有什么问题吗?”
云氏一瞬间竟真的被云依依的气势所镇住,半天没说出话来。她喘着气,缓了半天才说:“你到底听没听懂我说的话,你带来的丫鬟不懂京城里的规矩,做不得大丫鬟。”
“看来姑母也没听懂我说的话,我从小身体不好,父亲怕我受人欺负,特地挑选了丁玲伺候在我身边,做我的贴身丫鬟。她受过各种专业的训练,也受过宫中出来的老嬷嬷教导学习过规矩,完全可以胜任大丫鬟的位置。而且她从小与我一起长大,我们情同姐妹,我只认她一个大丫鬟。姑母,你听明白了吗?”
“你……你……”
“还是说姑母怀疑父亲的眼光,觉得父亲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不比姑母挑选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