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秋深冬初,日头早落,还有几分翠意的草地上已氤氲出淡淡的灰青色的霜气,倒很有几分野趣闲情。

      偌大的桔园里硕果累累,树枝都被一个个灯泡也似的橘子压弯了,看顾果园的长工听到脆滴滴的歌声,好不得竖个大拇指赞一句。

      “姚小姐唱的比台上的角儿还好听!”

      一起跟着长工在桔园里摘桔子的姑娘将落到颊上的发丝勾回耳后,毫不扭捏地爽朗一笑。

      “哪能呢,人家吃这碗饭,比我唱的好多了。”

      “木兰,你肯定又偷偷跑出去听戏了!我要告诉大妈!”

      跑过来的宛晴从衣襟口扯下帕子,四下里用力挥了挥,好似这样就能挥掉她觉的脏的、让她受罪的尘土,拉下脸朝十二三岁的姑娘翻白眼。

      “你又跑桔园做什么,大妈看见得不高兴了。”

      姚木兰从地上拎起果篮,喜滋滋地往宛晴面前一提,浑不觉一整个下午的太阳将她细白的皮肤晒得发红是件多遭罪的事儿。

      “喏,这是我和老陶采下来园里第一批红了的桔子。”

      宛晴嘴一撇,将篮子抢过来,哼哼道:“你是小姐,哪有和他们一起动手采桔子的,没得规矩。”

      姚木兰顺手从篮子顶上拿了一个桔子,剥开尝了瓣,昂着下巴喜滋滋地说:“今年的桔子真甜,我馋!”

      待这今年第一蓝桔子送去给大伯,桔园就要开始请人采摘成熟的果子了。

      桔子红了,大伯该回家了。

      家门口,大太太绛色的裙子下露出一点点正红的鞋尖,袅袅娜娜下了轿。

      木兰喜欢看这个——大太太的脚裹得周正,纤小整齐,约莫三寸长,微微上翻的凤头鞋上花儿绣的很美。

      女人穿上弓鞋走起路来与那穿西洋的高跟鞋很有异曲同工之妙,臀部向后凸出,身姿直立,身体稳定自然,每次观之都觉得甚是美妙。

      她母亲当初要给她裹小脚,但父亲看了梁启超的“天足论”,对流行的新学说非常向往,坚决反对给女儿缠足。木兰听了父亲的话,但周围女子那风流旖旎的身姿,还是让她心中有点儿悔恨没学她们裹上一双浑圆匀称的小脚。

      当然后来她意识到能用双脚蹦蹦跳跳跑来跑去是多么自由自在,那点儿悔恨就烟消云散了,只恨不得越长越像男孩儿的脚,但欣赏的眼光不免还是留下——虽然文人都强调这是糟粕、是迫害,但能流行起来,也定是有其美感。但凡流行都不免随时间流逝消亡,她仿佛听到倒计时的声音,看到这些女子的身影都带着一些珍惜之情。

      木兰摆弄着桔皮熬出来的头油,翻上几页书,抬头看老爷书房兼卧室的灯亮了,就知道大太太又进去亲自打扫、清理了。

      瞧,太太自己也是个勤快人,哪里会真在意她玩儿似的的帮忙,是心疼她的细皮嫩肉呢。

      不过容府毕竟是容家的,而容老爷其实并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容老爷,两家又没什么血缘,哪里能跟宛晴一样高兴就笑,不高兴就闹,当个放肆的野丫头呢。

      隔日,宛晴提着那蓝桔子,有管家阿川陪着,兴匆匆乘上去上海的火车,还道她定要在上海玩几天才回来,没想到次日一大早就气咻咻地跑回来。

      饭桌上,大太太夹了一块肉送进宛晴的碗里,眼神慈祥又平和,问道:“哎!宛晴,你昨天跟阿川去了上海,你大伯说了什么时候回来吗?”

      宛晴瘪了瘪嘴,眼睛看向别处。

      “今年的桔子我尝过了,真甜!你大伯回来肯定高兴。”

      这一声仿佛一根尖针扎破了鼓囊囊的皮球,宛晴转过脸大吼一声,“大妈,大伯不回来啦!”

      说着,眼眶里滴溜溜地往下开始掉泪,她抽噎一声,赌气一般鼓起了脸颊。

      “好好的,怎么哭了?”

      太太用手帮她擦眼泪,态度平静极了。

      “大妈,你还在这里苦苦等他回来,你真傻!”宛晴又跟着哭喊,“大伯他娶……”

      “娶什么?二姨太吗?”

      木兰含着筷子,仿佛什么都没听见,滴溜溜转着的眼珠又告诉所有人,她都听见了。

      “我知道,他在外面娶二姨太我不会怪他,谁叫我不会生孩子呢!”

      大太太站起身,手搭在木兰的胳膊上,态度一径的慈祥平静,朝她一笑,“傻孩子,他今年一定会回来。”

      看宛晴懵懵懂懂,又委屈又伤心的样子,木兰只管笑嘻嘻的,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拾起一边的黑布包背上。

      “我上学去啦!”

      “哪有这样没良心的人!大妈你对她多好,她都不心疼心疼你!”

      瞧她快活的背影,正在气头上的宛晴骂了一声。

      大太太不识字,但她很高兴宛晴和木兰去上学,宛晴还爱与她分享一些舶来的书,遇到些看不懂的,她老爱翘着鼻子说她笨,又笨又馋又懒。

      木兰才不跟这有几分牛脾气的真小姐较劲,要是真被气着了,隔不久便做出一副顽皮的样子,肉麻兮兮地口称“冤家、心肝肉”,将她整的全身起了鸡皮,连连要讨饶。

      仗着看了几本医书,小时候在姚家的药铺跟伙计从熬药开始练手,背方子,辨药材。如今在容家也没落了手艺,买些药材炖汤做菜,她还收了许多吃完了留下的桔皮,不嫌麻烦地照着书里的方子熬头油,连太太都夸她有心。

      “你看我头发又白了许多吧。”

      “哪儿有,又密又柔顺。”

      “哪里会没有。”大太太自顾自地说,“愁啊,愁的头发都白了。”

      木兰又不是宛晴,会捧场顺着往下说,只抿嘴笑了笑,继续用篦子沾了头油给大太太梳头。

      桔子丰收虽好,但这玩意儿上火。

      大太太是老派人,讲究凡事不过三的理儿,连吃饭也是,不像宛晴和小叔叔耀辉,讲究兴之所至,将人吃的嘴角边上撩了几个泡。

      木兰指挥着宛晴搬一个凳子坐在灶头前一边烤火一边给她剥花生,宛晴一边发着娇脾气,一边倒是老实,竟然真就动了起来。

      管厨房的胖妈探头探脑看了好几遍,回太太那边时拍着心口啧啧称奇。

      “宛晴小姐那脾气方是方圆是圆,眼里揉不得半点沙,犟得比牛还倔,姚小姐能指派宛晴小姐做事,真是……真有点怪。”

      “木兰能用上宛晴,是她的本事。”

      今日饭桌上多添了一道花生汤,说来也稀奇,不知道木兰从哪边学的做法,花生一放嘴里几乎化了,汤粘的成了半流体,喝下去秋燥的喉咙跟浇透了水的旱地一般,润得嗓子舒服。

      宛晴出了力,自然又续了碗,吃的很是香甜,连上海城里见过世面的耀辉叔叔都不住连连夸了几句,说没见过这样的做法。

      桔子这玩意儿,从秋天到冬天,能收好长时间的果子。

      木兰从容耀辉那儿蛰摸了几本跟西洋画有关的书,很是上心琢磨良久,看最近天色好,又逢果园丰收,乌色的树枝、油绿的树叶、红彤彤的桔子——漂亮极了。央着大太太撒娇要去岛上住两日,背着画板去写生。

      “鬼丫头,马上要去城里念书了,还瞎玩儿!”

      听到大太太似真似假的念叨,木兰知道她是答应了,脸上立刻笑得比喝了一大盏糖水还甜滋滋的。

      “最近老陶岛上空气不错,宛晴也一起去吧。”

      宛晴撇过头,满脸不乐意,“不去,我还要读书,还要陪大妈!”

      此刻在她心里,姚木兰当真是世上顶顶没良心,顶顶白眼狼的人——李福妹妹的事儿都已经传开了,连日子都订下了,她竟然敢躲出去不给大妈撑腰!

      可叫木兰说,她除了装聋作哑,能做什么呢?

      大太太一直没生育过,两年前从桔园里发现里面躺着一个眉清目秀,白衫红裤的小姑娘,草地上一点痕迹也没有,跟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只当菩萨可怜她没当过母亲,将她抱回去养起来。

      她是个假小姐,全赖大太太的慈善和眼缘,自然对容家一应事说不上话,也不高兴说,没得惹人讨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