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话本与插图 ...


  •   苏珍珠一边教余玉萱用碎布绕头花,一边想着以前做戏曲研究时看到的道具细节,在脑中设计了几款不同的荆钗。

      她对余玉萱说:“你挑那些不同颜色的面料出来,红色的多缠几条在枝头,就叫‘红梅朵朵 ’;绿色的就绕成绿叶片片锁在枝头,取个名字叫‘翠意枝头’;若是白的、粉的就绕杏花,取个名字叫‘杏花满园’,如何?”

      余玉萱道:“苏姐姐,你真聪明。我如果把彩色的花朵都缀满,是不是得有个名字,叫闹春?”

      苏珍珠道:“不拘叫什么名字,不过是碎布头和木头枝子,不花几个钱,就是费些功夫。你别急,慢慢做,攒够了我帮你卖出去。”

      两个小姐妹正一边说话一边做手工,忽听得隔壁院子里传来柯氏的大嗓门:“珍珠……珍珠……死哪去了?还不回来!”

      苏珍珠一听,站起身道:“我先回去了,你慢慢做啊。”

      余玉萱忙点头道:“苏姐姐,你赶紧去吧,不然你婆婆又要骂你了。”

      苏珍珠刚走出房门,便对上陈婶似笑非笑的脸,陈婶道:“怎么?才来一会就得走?你婆婆管得可真严哟。”

      苏珍珠没有接话,快步离开。等她回到自家小院,柯氏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道:“死哪去了?不知道家里离不得人?写完了话本子不会帮我生下火?一跑就跑半天!”

      柯氏气呼呼道:“家中没盐了,你到厨房看着灶,我去买些盐来。”她把围裙一摘,甩在堂屋条椅之上,拿着盐罐子便出门了。

      苏珍珠小心翼翼走进厨房,往炉膛中塞了几根柴火。看着灶中炉火明明灭灭,思绪万千。
      苏珍珠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不想这么多了,不如画几副插图吧。”她从炉膛中拖出根焦炭,待得凉透,拿在手中端详。用火钳把它敲碎,取了几块,折腾了半天勉强弄出三支炭笔。

      待得第二天,苏珍珠把书房收拾干净,文具归位。她把笔墨收拾好放置一边,从旁侧书柜中取出一张宣纸,看这纸莹白如玉,纸面干净,散发着一股独有的兰花香味,心道一声:“好纸!”

      她从笔筒中取出自制的炭笔,打算趁着还早,画几副白描人物图。

      到底是戏曲研究专家,苏珍珠早就对《荆钗记》中的人物形象了然于心,自制炭笔虽然没有现代的专用炭笔用来顺手,却也比眼下文人所用毛笔更有感觉。

      她刷刷几笔,一个淡扫娥眉的古装美女跃然纸上,但见美女微侧面庞,杏眼盈盈,眉间带着些英气,身段窈窕,手间拿着一枝钗子,钗子一头微圆,一头缠着几朵绒花,虽比不得金银富贵,却也精致可爱。

      苏珍珠再勾出小桥流水,远处一帆船影,船头一名年轻男子长身而立,背影寂寥。景致虽美,却难敌离愁。女子远望船上男子,眼中既有不舍亦有坚持。

      画罢,她把炭笔放入笔筒,又取了狼毫笔,题了两行诗:“孤帆远影碧空尽,且让荆钗寄离愁。”这是话本中的《送别》一幕。

      插画只用白描手法,画起来倒是快。随后,她又取纸画了一副两小儿坐在一把椅子同看戏的场景,题字为“同居朔门巷,两小无嫌猜。”这是话本中第一章中青梅竹马成长的场景。

      两副插画完成后,苏珍珠在画上压上一张薄纸,以免炭笔画被弄污,仔细卷好。再将完成的话本子收进书袋,挂在肩头,走出书房,对柯氏道:“婆婆,我去送话本了。”

      柯氏正在堂屋打扫,细细擦拭条桌上的花瓶、香炉。她看了一眼苏珍珠,道:“你等着,我和你一道去。”

      苏珍珠安静等她忙完,两人一起离开院子。

      六福果然一直候在巷口,他身后还停着一辆马车,掩着布帘。看到苏珍珠的身影,六福十分欢喜,一错眼看见柯氏,顿时老实了许多,作了一个揖,道:“六福见过王家老夫人,给您请安。”又对苏珍珠道:“见过苏夫人,您的话本子带来了吗?”

      苏珍珠道:“嗯,我带来了,托你捎给唐公子吧。”

      听到珍珠的声音,马车门帘一掀,唐球从车上跳了下来,他咧嘴一笑,道:“嘿!先给我看看!”

      苏珍珠一见是唐球,往后退了一步。唐球依然是艳丽装扮,今日竟然是金灿灿的色彩,配上杏粉云纹,果然很“唐球”!苏珍珠在心中叹了一口气,默默吐槽这个事业合伙人的审美。

      唐球跳下马上,来到婆媳二人跟前,胡乱见了个礼,接过苏珍珠手中的书袋,十分欢喜,道:“苏苏写得真快。我已经让铺子师傅候着,只等你话本子一来,马上制版印刷。”

      他又对柯氏道:“老夫人,我父亲拿到戏本之后,马上让戏班子排演,现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今日在西园预演,我带了马车来请您去听戏,可好?”

      柯氏几曾见过这等富贵气派?一张老脸笑得乐开了花,慌忙推辞,道:“我粗婆子一个,哪里当得起这个?待得我儿归来,你们再去看便是。”

      苏珍珠心中倒是挺想去的,但是也不好撇下婆婆一人前往,只得在一旁不吭声。唐球看了她一眼,给六福使了个眼色,六福生得一张巧嘴,把柯氏哄得越发开心,糊里糊涂地上了马车,苏珍珠也跟着。

      唐球待得婆媳二人上车之后,对六福道:“你跟着车夫一起,把老夫人侍候好,转头再让车来接我。中间要是有什么纰漏,我要你好看!”说罢,他捧着书袋走向街道一侧的茶楼,打算一睹为快。

      北街的茶楼比南街的茶楼简陋多了。昌平县人人好茶,最大的富商便是城中苏允老爷,也正是苏珍珠的父亲。苏允在城外凤凰山买了一整座山头,种茶采茶制茶,凤凰山高微寒、春季常有薄雾,出产的茶香味浓郁、汤色清澈,是一等的好茶,每年销往全国各地,赚得盆满钵满。

      北街到底是平民区,多是匠人、贩夫走卒,茶楼也走平价风,环境简洁,装饰极少,门口挑着灰色布帘,也没有纹饰,只写着个“茶”字,竹椅、竹桌都不大,茶具也不过是些粗瓷大碗。唐球皱了皱眉,有些不太适应这份简陋。

      他选了张桌子,在椅子上坐下,取出一角银子,对小二说:“把这桌子用最干净的布擦洗干净,倒一壶好茶来。”

      小二见客人出手大方,欢腾地应了,慌慌地取来块抹布把桌子擦洗了三遍,又沏了壶店中最好的茶,倒在碗中,放在唐球手边。唐球嫌弃地看了眼茶,丢在一边,自顾自把书袋中的东西拿了出来。一卷纸轴一撂裁好的纸,他猜这卷轴是插图,好奇地先打开来。

      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画风,让他眼睛一亮,不同于毛笔的软滑,炭笔的笔触锋利,苏珍珠采取立体构图法,近处的钱玉莲是全图的主角,写实,线条繁复,将服装、头饰均表现了出来,远处的王十朋为写意手法,寥寥几笔便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勾勒出来。

      唐球细细看着,嘴里不断地赞叹。待得品完这两副插图,唐球不知道为什么,内心充满了欢乐,总想做点什么说点什么。他一把抓过从身边走过的小二,道:“来,小二,给我上一壶好酒。哦,不不不,还是不要酒,免得把这好画染了酒气。”

      小二凑过来一看,道:“妈呀!这美人图画得可真好!”

      唐球得意道:“那当然。”

      小二伸过手来,想摸摸画稿,被唐球一扬手打去,“啪”地一声脆响,唐球怒道:“这是你能摸的么?”

      小二有些委屈,却也不敢回嘴,在内心骂了他几句走开了。然后就看见这个古怪的客人坐在那里,一边看书稿,一边喃喃自语,然后疯了一样跳了起来,骂骂咧咧,一会又坐下发呆。亏得他一开始还嫌弃这茶不好,这下一边看书稿一边不知不觉地把一壶茶都喝完了。中间还让小二送了两碟下酒的脆黄豆、五香花生,都吃完了。

      待得唐府马车夫来寻,唐球方才从沉浸在话本中的状态回过神来。他脸上的神情很奇特,似笑非笑似喜非喜,有些恍惚,显然入迷甚深。直至坐在马车上,依然好像魂还在书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话本与插图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