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心理卫生领域预防工作之一。对于已经出现精神疾病者进行的工作,其目标直接指向出现问题的个人,尽可能地减轻损害,促进康复,致力于将疾病的持久性与破坏性降至最低。
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是对已知患某种疾病的患者,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于慢性病,通过加强医学监护,防止并发症,防止伤残;对于已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能力。由于三种预防措施是连续的梯次性预防措施,故称为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实施,有赖于必要的物质条件、高超的医疗科技和十分关注患者的爱心。
在疾病的病前(易感期)、病中(发病前期)和病后(发病期和转归期)各个阶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称为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策略。
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首先是宏观的根本性措施,称为根本性预防(primordial prevention)。这是为了避免疾病危险性的增加,而从全球性预防战略和各国政府策略角度考虑,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3]
其次是针对环境的措施,即根据保护环境方针,采取具体的保护大气、土壤、作物、水源、食品等的措施,以减少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危害。
再次是针对机体的措施。机体的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必须做到:
①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②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③做好婚前卫生工作,禁止近亲结婚,以预防遗传性疾病;
④做好妊娠期和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特别重视致癌因素在预防肿瘤发病上的重要意义,例如妇女在妊娠早期接受X射线照射易产生畸胎和生下的子女可能易患白血病等;
⑤慎重使用任何医疗措施和药品,预防医源性致病因素的危害。
第一级预防是投入少、效率高、最积极的社会预防措施。
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第二级预防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控制或延缓疾病发展,促使病变逆转,缩短病程或防止转为慢性及病原携带状态,降低现患率。第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
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采取的适时、有效的处置,以防止病情恶化、促使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则通过康复医疗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使之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措施有专科治疗、由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等。[3]
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有着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对大多数疾病而言,都应强调第一级预防;对于恶性肿瘤则更应强调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有些疾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则要按其特点通过筛检、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等措施,进行综合预防,如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除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第一级预防外,同时还要兼顾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