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奶娘家的闲饭王 ...

  •   郑隽凝神伏在书案上,三伏天的暑气侵袭而来,让他白净的面庞上生出了细密的汗意,一双桃花眸里透出刻苦和坚毅,修长的手指握着毛笔在纸上缓缓的写着什么。

      院子里有些细微的声响,是辘轳的声音,不一会,一身湖绿衣衫的少女端着一盘翠皮红瓤的冰镇西瓜走进来,她把盘子和一块手帕轻轻放在案头,小声说道:“大哥早上出门的时候放井里的,嘱咐天热捞出来给你解解暑,这会儿正冰着呢,先吃了再写吧。”

      郑隽抬头,桃花眸里弯出温润的笑意,轻声说道:“谢谢你和大哥。”

      少女回避了他的目光,并未作声,转身走去了。

      望着少女离去的背影,郑隽眸中的光彩慢慢淡了下去,神色平静的转头注视着案头红透起沙的瓜瓤,上面颗粒饱满的黑色瓜籽被衬托的无比清晰,这样的场景,一如去年夏天,又一如前年夏天,……时光飞逝,转眼他已经来到这个家八年了。

      ……

      八年前,母亲被诬陷“勾引继子”,只能以死清正名节,父亲悲痛之下卧床不起,言语不清无法理事,旋即他被长兄驱逐出府,跟着奶娘来到乡下生活。本来长兄答应每年给二十两的寄养费,只是从第二年起便再也不肯支付银子,更不肯承认他是郑家的血脉,口口声声他是“野种”,就这样,他成了流落在奶娘家的一个吃闲饭的人。

      二十两银子,这在原先不过是他买一只风筝的钱而已,可是后来,年幼的他连这区区二十两的供给也没有了,屈辱、不甘、愤恨都有过,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的内心早已经平静无波了。

      所幸,奶娘一家待他有礼有爱,从来拿家里最好的财物供养着他,更是尽力供他入了学堂,想着将来能够通过考取功名进身。

      年少的他,心里也暗暗期望通过考取功名翻身,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曾经的贵族之家,洗去身份上的耻辱。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幼稚的幻想。三年前,乡试头筹的他在会试中被人撕毁答卷,赶出考场。那时他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他也终于清醒了,有些路是走不回去的,不论他有没有错,有些仇恨注定只能压下,有些屈辱只能忍受,甚至是一生。

      那时他已经做好了弃学出幕的打算,终于在奶娘一家的坚持和支持下,他才又拾起了书本,从新坐回了书案边,只是这一次他透过圣贤书上的仁义道德,看到了满纸的利益和杀戮,似乎突然间他就彻悟了,也明白了自己之前的幼稚和可笑。

      如今夏闱在即,对于他来说,这不单是一场考试,更是他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如果考中,他可以出仕为官,安身立命,报答奶娘一家,如果考不中,他知道他不会再坐在这里等待下一个三年,让奶娘一家辛苦供养他,他会去寻找别的出路,希望到时候也有能力报答奶娘一家吧。

      ……

      冰镇的西瓜入口甘甜清冽,让他精神为之一振,怕汁水流下去脏了衣服,他伸手取过盘子边的一方小手帕垫在手下,那是少女特意留下的。看着帕子上粗糙的刺绣,他的动作停滞了一瞬,从三年前起,知瑶忽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靠近他了,各种有意无意的躲避着,更不会再偷偷缠着他说故事了,虽然还是会客气恭敬的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但再也没有以前的自然和亲近。隐约他觉得她对他的态度和三年前他的拒婚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他也没什么好解释的,该解释的他三年前已经解释过了。

      院子边有些刻意压低的私语,但他听的很清楚,知瑶正在和村里的铁匠二蛋搭话。两个人没说上两句,就被从外而归的宁善成给冲散了。

      宁善成冲着落荒而逃的小铁匠二蛋狠狠的啐了一口,骂到:“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我家知瑶将来是要做官老爷夫人的,你这样卑贱的乡下小子就别痴心妄想了。再敢来撩我家知瑶,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宁善成的话,让这所宅院里的另外两个人都尴尬不已。

      宁知瑶不满的说道:“哥,你别乱说了,做官老爷夫人我没那命,我看二蛋哥挺好的,你别给我瞎搅和,再说二蛋哥的妹子水灵长得多俊啊,我看十里八村的就她入眼,你不是也挺喜欢吗?回头我跟他家说换给你做媳妇。”

      宁善成红了脸,憋了半晌,压低声音骂到,“你这不知深浅的丫头,别寻思那些弯弯绕绕,你哥我还愁找不到媳妇吗?用得着你来换亲?!你消停回屋子伺候郑隽去。”

      宁知瑶白了他一眼,说道:“西瓜我送去了,今天的衣服我也给他洗过了,饭也在锅里温着呢,还做什么?”

      “你这没眼力见的女子,你就不能去给他打个扇子。”

      “行了哥,你就不怕打扰他看书。”

      兄妹两个人压低声音绊着嘴。

      屋内的郑隽脸色虽然沉静,心中却免不了有几分尴尬,三年前,宁家就提出要把宁知瑶嫁给他,当时春闺遭遇暗算,他根本没有心情考虑娶妻的事情,况且身为一个男人,没有养家糊口的本事,自己还要依赖宁家的供养,又有何颜面去娶妻,他又如何供养她呢,他觉得至少要有自立的能力后才能考虑娶妻的事情。

      “哥,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如今外省赶考的学子多从咱们这儿路过去往京里,这些人手里有着大把的银钱,自然要吃好喝好,那些落脚的旅店餐馆也都尽力拿出好的吃食供奉,所以啊,这段时间买卖都能好。”宁善成把卖剩下的一块猪肉和两样下水交给宁知瑶,嘱咐道,“把这猪肉做了,给郑隽添个菜。我先出去抓猪了。”

      宁知瑶应了一声,拿着东西奔厨房去了。

      晚些时候,宁家夫妇进城归来,脸上带着喜色,宁奶娘拿出一块质地挺括的藏蓝布料,把郑隽叫来量尺,要给他做一身赶考穿的新衣服,郑隽看着奶娘温润的笑着,“奶娘,不用给我做新衣了,我还有过年的新衣服没穿呢,倒是大哥和你们有两年没做新衣服了,还是给大哥和宁叔做吧。”

      奶娘笑到:“不用管他们,他们整天干活也穿不出什么好样来,有的穿就行了,倒是你,马上就要入京赶考,怎么也得两套新衣服换着穿,万一脏了也好换洗下。”

      郑隽只好不再说什么,依顺的让奶娘给自己量尺。

      宁来贵一脸慈祥的坐在门口,向这边看过来。他年轻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自此不能干重体力活,一家生计艰难之际,妻子被京城里的郑公府选中做奶娘,从此一家人的生计得了保障,他也得以喘息,后来学了些皮匠做鞋的手艺,也能赚来些钱养家糊口,因此他对妻子和郑家满怀感激,也因此他对流落到此的郑隽半是当主子的敬重着,半是当儿子的爱护着。

      郑隽知道他的善意是发自内心的,心内有着温暖和感慨。自己人生最落魄无助的时候,父族、母族无人过问,只能跟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娘来到奶娘的家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样的境遇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幸喜自己遇到奶娘一家,才没有成为流落街头的弃儿。

      晚饭时分,一家五口人聚在一桌上,宁知瑶盛上饭菜,一碗红烧肉被摆在离郑隽最近的地方,宁善成又把碗往他面前推了推,殷切的说道:“郑隽,你多吃点,读书费脑子,这个我知道,比干体力活累多了。”

      郑隽温润的笑着,“大哥,你也吃。”

      “我尝尝这个。”宁善成夹了一块炒猪肝放进嘴里,然后赞道,“知瑶,你今天这菜炒的不赖啊,味道对头。”

      这位宁家大哥从小一读书就脑袋疼,所以才会认为读书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事情,及到年龄大些家里就让他学门手艺作为营生,诸多手艺行当里转下来,样样不成,最后落到了肉肆行当,所幸成年后,他长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做这个行当也吃得消,有都是力气。

      作为宁家唯一的儿子,他对郑隽也是从来敬让着,家里银钱和东西可着郑隽用度,从来不曾有过争执之心,时常围着郑隽讨好的样子很有些狗腿的架势。郑隽知道,他占用了很多本该属于宁善成的东西,比如那些新衣,比如自己读书的那些银钱本是应该攒下给宁善成娶媳妇用的。可是宁善成从来没有争计不满过,郑隽知道他对自己也是满怀善意,心中也把他当成可以信赖的兄长。

      饭后,郑隽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宁善成收拾了些米糠去喂下午抓来的猪,宁来贵坐在仓房前细心的整弄一双新皮鞋,郑隽知道那是给他做的,因为宁叔已经给他试过尺寸了,奶娘在屋子里裁剪着新买来的布料,宁知瑶洗净碗筷后回了屋,凑在母亲身边,从笸箩里拿出一双未完工的白色袜子缝制起来。

      环视着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宁家人,郑隽心内微微起伏,他如果考不好都对不起这一家人对他的供养,于是他转回屋内,拿起案头的书凑在窗前苦读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