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翻译 ...


  •   宁夏思考片刻,“不是拒绝,我怎么可能拒绝,而是……”

      抓了抓头发,她其实一直不太好意思说这件事,但她确实又是这么想的。没遇到肖教授的问题也就罢了,遇到了,就干脆直说吧。

      “我其实一直在翻译这本书,但我能力有限,所以翻译的过程不是太顺利。”

      宁夏赧然笑道:“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想翻译之后,看看能不能在国外的出版社出版。”

      肖教授唉呀一声,一拍桌子,“这就对了。”

      宁夏“嗯”了一声,什么对了,对了什么?

      肖晨解释道:“外公是不是忘了说,时光出版社的主编是我舅舅。”

      “哦,对,我是忘了。”肖教授一拍脑袋,本身他没把这层关系当回事,他知道宁夏的作家身份,还是从外孙这儿知道的,根本不是从儿子那头知道的。

      不过,翻译这本书的想法,确实早就有了,还跟自己儿子商量过。儿子觉得有点冒险,一直在犹豫。

      按后世的人看,这绝对是好事啊,怎么会犹豫呢。却不知道,他们肖家在前头十年间受难,肖晨的妈还因此被离婚,就是因为他们家有海外关系。现在把出版社的书弄到海外出版,万一政策出现变动,找起后帐来了,不是又得倒霉吗?

      但肖教授却觉得,政策不会走回头路,华国迟早要融入整个国际社会,这本书翻译到国外出版,也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到,华国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落后和封闭,可以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

      宁夏消化了一下肖教授的想法,发现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但过程却不同。

      “其实我更希望,这本书以一个独立的姿态,不涉及作者国籍和种族的情况下,在大不列颠出版。您的想法,是中译英的形式,翻译出版。”

      “这有什么不一样吗?”肖教授不理解。

      肖晨却理解了,“外公,宁夏是不希望受到歧视。”

      肖教授笑了,摆摆手,“你大可不必这么想,我早年间在大不列颠留过学,遇到的都是非常友善的人。”

      宁夏笑了,她完全相信肖教授说的是肺腑之言。毕竟他留学,去的是大学,可能还是非常好的大学。

      那个年代,大不列颠能进大学受教育的,也多数出生于权贵士绅家庭,再不济也是中产,人家从小接受的贵族教育,就是见谁都很有礼貌,让你看不出他真实的想法。

      况且,那个时候,包括现在的华国,是弱小到让一般人会感觉到同情的落后国家。对一个没有威胁的,弱小的国家来的留学生,展示一下友善,让他回国传播我们的发达和高素质,有什么不好吗?

      “我相信你遇到的,一定是非常好的人,但我也相信,华国的外交官在米国被警察羞辱跳桥自杀的事,也是真的。”

      “那是解放前的事了。”肖教授忍不住辩解道。

      何止是解放前,那都是清朝时候的事了。

      他倒是没解释大不列颠和米国是两个国家,就连他自己也认同,所有的白人国家,对非白人国家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

      “我们确实换了新天地,但他们没有啊。您能保证每个人,都和您的同学一样,有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高尚情操吗?”

      宁夏是不相信的,而且,她还有后续的想法,所以最好能直接在国外发行,隐去自己的国籍和身份。

      “就算你的想法成立,但国内的出版摆在这里,发行量还这么大,怎么可能瞒得住?”肖晨指出一个最大的漏洞。

      宁夏抿了嘴笑,笑了好一会儿才抬头,“他们不会发现的。”

      没有解释为什么,但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不用解释也明白宁夏的意思。

      因为你不重要啊!

      你们国家的小说哪本畅销哪本写的是什么,与我们何干?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你能说出几个欧美国家出名的小说家的名字吗?

      肯定可以对不对,这个那个国家的,这个时期那个时期的,简直是信手拈来,不光是作家名字,还有代表作,甚至能现场写出代表作的观后感。

      但是,你能说出非洲任意一个国家,任意一个出名的小说家的名字和代表作吗?不是那些跑到欧美国家出名的,而是指就在本国出名的。

      我想,不用上网查询能说出来的人,应该不多吧。

      肖教授明白了,自嘲道:“现在的孩子,到底是不一样了,很有自己的想法,不错。”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哪怕是错的,以后知道了,才会记得更牢。

      曾经有人天真的以为,如果年轻人永远不犯错多好,就走在老一辈总结过的,最正确的路上,如果能做到,人类说不定已经开始外星移民。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年轻人永远不犯错,只听老一辈的,那我们现在还在石器时代狩猎呢?

      第一个想到种植谷物的人,第一个想到家养牲畜的人,第一个想到去抗争大自然灾害的人,难道不是老一辈眼中出格的行为吗?

      肖晨则是好奇,“那你打算怎么实现。”

      一是翻译的难度,他们才上大一,就算毕业,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翻译小说如同母语的水平。二是在国外出版,现在的人出国有多难,邮寄的话,人家一看就知道你的国籍。

      当然,如果不卡时间,还是有机会的。他们既然是英语专业,毕业之后的工作肯定与之有关,出国的机会应该是有的。

      果然,宁夏一摊手,“目前只有这个想法,还在找实现的机会。”

      肖晨歪头笑了起来,肖教授没笑,反而开始认真思考可行性。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你翻译的成果呢,方不方便让我看看。”肖教授说道。

      “您不说,我也想向您请教,确实有很多难处。”宁夏很不好意思,宁安悦是学过英文的,而且口语还不错,简单的书写和翻译也行,但翻译小说,肯定是不及格的水平。

      不过有一点,宁夏继承的是宁安悦的记忆,以及因为她的记忆和三观而对事物产生的自然的看法和观念。

      她是可以随便翻阅的,就算宁安悦现在活过来,对自己做过的事,都不如宁夏熟悉。

      你能记得十年前看过的小说吗?别说十年前看过,你自己十年前写过的小说,都不一定能记得。但宁夏却可以通过翻阅记忆,得到一模一样的复制品。

      所以,宁夏的英文水平,还要比宁安悦稍高一点,这才是她敢下手的底气。不过在翻译的过程中,宁夏发现底气归底气,泄气也是真的泄气。

      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以为会了就是会了,等真的懂了,才知道,从入门到精通,中间那一段,说是天堑也不为过。

      等到宁夏再次出现在肖教授面前,放下自己这些日子的翻译成果,教授让英子陪宁夏玩一会儿,自己架上老花镜,捧着笔记本就往屋里去。

      宁夏就在客厅和英子小声说话,“你真打算当一辈子保姆?”

      英子见宁夏提起这件事,脸颊通红,期期艾艾道:“我在学的,就是比较慢。”

      宁夏叹了口气,英子一开始确实在认真学习,高考是没戏了,要是能学好英文,以后也有个吃饭的本事。

      可是住进肖教授家,包吃包住还有工资,肖教授为人又好,从来不苛责她什么,这股劲自然就懈怠下来。

      其实,看别人努力都是咬着牙怒其不争,但真轮到自己,可能三天就得摆烂。不然为什么追星的这么多事业粉,看别人搞事业都是容易的,轮到自己,六点起床都得骂娘。

      但宁夏在宁安悦的记忆里知道,平行世界就算再多不同,大体发展情况还是可以参考的。

      未来的华国,只会越来越好,发展速度惊人,就算英子不能成为成功的精英人士,至少也要有,在大城市立足,养活自己的水平。

      “我比不上你。”英子坦然承认,但她并不理解,如果继续下去,未来的两个人,会天差地别,而这份距离足以绞碎所有友谊的基础。

      “算了,我也不是勉强你,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宁夏抱了抱英子,按纳住好为人师的强烈表达欲,她是朋友,那就做好一个朋友该做的。

      英子绷得紧紧的脸,终于松驰下来,她很怕宁夏骂自己不上进,暗暗发誓,还是不能放弃学习,多少要学一点才行。

      “宁夏来了。”肖晨过来了,得知宁夏今天拿手稿过来,也想先睹为快。所以,特意过来,想征求宁夏的同意。

      “肖教授在看呢,错漏的地方肯定很多,我不介意,就当是共同进步。”书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翻译出来也是给人看的,宁夏当然不介意。

      说话间,肖教授走出房间,整整一个下午,宁夏都是在学习中度过。想将一门语言,学习到和母语一样的程度,如果没有环境可以利用,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入学之前,没少学习吧,大三的学生也不过就是个水平了。你也足够努力,但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的学习。”

      可能是看到宁夏的学习态度良好,不带一丝勉强,开口道:“你要是愿意,周末可以到我家学习。”

      “真的吗?”宁夏眼睛都亮了,不夸张的话,就今天短短一个下午时间,就已经让她获益良多。

      很多她以前思考良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找到了解决思路。如果能每周都来,提高的速度会快得多。

      说不定,她能在大学期间,就实现翻译自己小说的目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翻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