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喜报临门 ...
四月二十一日,府试后第四天,一大早,便有人在杨家村口的大树前等着。有人拿着大烟袋,有人带着手上正在做的活计,干活聊天两不误。慢慢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全村的人都出动了。
这个时代,士农工商,阶级森严。农人虽排在第二位,但随便一个有钱有势的小吏富商就能欺辱,他们除了忍气吞声,根本没有为自己喊冤的渠道。科举当官是唯一一条改换门庭的途径。虽说不是自家孩子考试,但只要杨家村出个有功名的人,就会给整个村子带来庇佑。远的不说,便是童生的三十亩免税田,说不定就能让自家得些好处呢!
午时刚过,远远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大家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论如何,总算有人通过了府试,杨家村又出了一个童生。
只有村长家和于家的人还提着心,也不知自家孩子有没有上榜……
于家人紧紧盯着远处的人影,于老头的大烟袋不抽了,李氏使劲攥着舒文的手,眼睛直直地望着远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那个结果。
很快就有一群孩子跑过来,嘴里喊着“喜报!”“喜报!”,一路往前跑。
远处,敲锣打鼓的人影渐渐清晰。
于舒文和杨广成也等在这里,心绪随着鼓点波动。
有人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在一阵“噼里啪啦”声中,衙役的报喜声传来——
“喜报!”
“永安三年,潞安府府试,昌平县西河镇杨家村于氏舒文,榜上第一名!”
“永安三年,潞安府府试,昌平县西河镇杨家村杨氏广成,榜上第四十五名!”
于舒文杨广成对视一眼,四目相对,很是惊喜。
于舒文没想到自己真能成为案首,县案首加府案首,若是再得个院案首便是小三元了!
杨广成则是惊喜于自己的名次,今年府试取中九十八人,他的名次还是比较靠前的,这让他有了一些信心,将来说不定能去闯一闯院试!
杨家村人则是不敢置信,于家舒文才十二岁,居然真的得了童生!还是案首!
整个潞安府的头名!
自己身边居然出了一个神童,将来说出去,舒文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那得多有面子啊!
有人已经决定让自家孩子向舒文学习,还有人想要去于家取经,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眼看着于家要起来了,便是家中没有适龄儿童,或者孩子没有进入私塾的,也要与舒文打好关系啊。
此次来报喜的还是上次县试报喜的那两位衙役,他们认识于舒文和杨广成,自然无需再次查验。
舒文和广成拱手作揖,接过喜报。
两个衙役不敢受礼,避过身子,连声恭喜。
“恭喜两位公子,以后就要改口叫童生老爷了!”
“还请两位童生老爷尽快抽时间到县衙更换户籍名帖,方便两位外出进学。另外童生可免税三十亩,县衙会派人来丈量土地,请两位做好准备。”
这免税三十亩是童生的一项福利,所以一般的童生,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若要继续考试,免税所得的这点银钱就杯水车薪了。
于舒文:“多谢两位差役大哥,请到家中饮杯清茶,稍作歇息。”
衙役:“不敢当,我二人还要去下一家报喜,这便告辞了。”
整个昌平县考中府试的自然不会只有两人,这两位衙役还要去其他镇子报喜,却是没有时间停留,便先告辞。
跟着衙役过来的还有镇上的里正,这里正不是当初于家买地,刻意刁难那位。他是近几年新上任的,有秀才功名。
他也不拘泥于身份,直接口称小友,“恭喜两位小友,荣登喜榜!两位年少有为,将来必定前程似锦,前途不可限量啊!”
自己已经年过不惑,这辈子秀才功名就到头了,但这两位还年轻。尤其是于舒文,十二岁的县案首、府案首,这样的天分,自己还从没见过,将来前途必定不凡。自己可不能像前任那样,盲目自大,得罪别人。
于舒文和杨广成忙拱手,“多谢先生,学生必定再接再厉,以先生为榜样,为我西河镇增光添彩。”
旋即,里正拿出两个红封,送给两人,“两位荣登喜榜,是西河镇的骄傲,这十两银子是西河镇给两位的车马钱,可用作下次院试之赀,每位考中功名的学子都有,两位小友不必推辞。”
听里正这么说,于舒文和杨广成也就收下了这份银钱,只在心里记下了里正的好意。
里正说完这些勉励的话,便先行离开。其实,若不是西河镇出了一个府案首,他根本不用亲自前来。作为一镇之长,他还是很忙的。
直到此时周围的村人才敢上前恭喜。
“恭喜童生老爷!”
“于老哥,你们家有福了。”
“于老哥以后就是老太爷了!”
“恭喜恭喜!”
……
于舒文:“多谢各位乡亲!大家还是叫我舒文就好,舒文是大家看着长大的,是晚辈,大家不必见外。”
于舒文看着陪着自己等喜报的乡亲,想到了上次答应大家的宴席,接着道,“各位乡亲,我于家这些年在杨家村,多谢各位乡亲帮衬,舒文考试期间,也多蒙乡亲们关照,多谢各位了!三日后,我于家办喜宴,还请各位能够赏光。”
这是舒文和家人商量好的,如果考中了,自己也算有了童生功名,便是在县衙说话也有几分分量,于家也算是真正在杨家村立足了。于家是逃难来的,这么多年,杨家村的村民对自家帮助良多,做人要知道感恩,于家办一场宴席,回报乡亲,也是应有之义。
于老头也承诺道:“三日后,诸位乡亲都要来啊,我于家虽没什么好东西,但酒肉管饱。”
乡亲们也都笑着答应,只说到时一定前去,沾沾童生老爷的光。
杨家也定下五日后开席,时间错开,两家都能参加。
于家和杨家人自是回家独自品尝成功的喜悦,并准备宴席所需。杨家村的村民却还在兴奋中,四月的天气,春耕已经结束,农忙时节过去了,大家都有些空闲,便留在村口大树下聊天。
这个年代,一个人要出远门需要有宗族开具的保单,县衙开具的户籍路引,很是麻烦。很多人宁愿一辈子不离开自己出生的小山村,也不想和衙门打交道。
但是人就有好奇心,村民虽然没有出过远门,却不妨碍他们对远方的向往。这不,于家人和杨家人都走了,但是跟着一起去府城的还有村上一位杨广成的本家堂哥,这人就被大家留下了,大家都想听听府城是什么样子。
那本家堂哥便是因着为人活泛才被选中去府城的,难得有表现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便对着乡亲们侃侃而谈。
“要说府城啊,那比昌平县可大多了……”
这两日,于家杀猪宰羊,比过年还热闹,乡亲们都在于家帮忙。男人在院外一起杀猪,女人在院内布置其他席面。这么多人在一起自然免不了八卦,西家长东家短的,永远不会冷场。
不知是谁问起要于舒文的墨宝,所有人都跟风,求舒文写张大字,拿回家当传家宝,勉励自家孩子。
舒文盛情难却,只得恭敬不如从命。幸好乡亲们不挑剔,并不在意是什么内容,只要是舒文写的字他们就要。舒文便将自己复习时抄写的四书五经,典籍文章送给了他们。
这个年代,造纸印刷都不发达,薄薄一本《论语》便要一百文,这还是最便宜的。因而,每一张带着字的纸都能成为他们的传家宝。
舒文私以为,虽然古人读书识字更多的是为了科举,为了功名,为了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但正是这份对文化的信仰,使得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战乱年间,中原沦陷,也总有人会将文化的种子保留下来,留待后人为其浇水施肥,传承不息!
当然,一群整日只知家长里短的女人,什么样的话题都能歪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去。
“于家娘子,舒文小时候的旧衣服,他用过的尿布、肚兜还在吗?”这是杨老五家的媳妇,人称杨五嫂,她儿子前几年娶了新媳妇,孙子才刚刚两岁。
于氏不知她是何意,“我都留着呢,五嫂问这个做什么?”农家人心疼银钱,一针一线都要留下来,说不定以后能用到。
杨五嫂:“于娘子,你能不能把舒文不要的旧物匀给我,我拿崭新的布跟你换。”
于氏:“都是些不用的东西,倒也不值什么,你若想要,给你就是,哪里需要换。”
杨五嫂:“那不成,这是童生老爷用过的,将来定能给我孙子带来好运,当然不能白拿啊。”
杨五嫂这么一说,听到的人都有所意动。
结果,舒文从外面回来时,便看到自己穿不上的衣服,写完的废纸都被人瓜分了。还好娘亲坚守底线,自己书房的东西一样都没有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喜报临门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正在更新历史直播文,日更三千,已肥可宰! 一天幕出现在历朝历代古人的头顶!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尧舜:神迹啊! 商汤,周武:立刻祭祀上天,请大巫占卜吉凶! 秦始皇:我大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武帝:太一神保佑,朕一定能灭了匈奴! 唐太宗:世上哪有什么神仙! 《甲骨文与青铜器》 《秦朝的建立与灭亡》 《汉武帝与丝绸之路》 …… 在天幕的影响下,历史变得面目全非……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