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哑谜 ...

  •   天光就这样耗尽了,修夜漫漫。她的身影在前,随着马儿沉稳的步伐上下晃动,时而疏离,时而亲近。
      李勖伸手抚上她的肩,手指在那瘦弱却仍旧秀丽的轮廓上逡巡,林风眠的身子明显僵住,他摸着她的筋骨,柔声:“还好没有伤到,怎么就那么冲动?”
      她稍稍放松。
      似是留恋肩头淡香的余温,又磨砂了阵,他终是将手收回。

      他到底是个男人,心悦的女孩在眼前,也会心猿意马,不受控制。
      但若令她心忧、顾虑、揭开不愿触及的前尘往事,那么他的心悦便什么都不是。

      “到了。”
      两人相协下马,远处的人群骚动片刻,便举火把奔了过来。
      “殿下怎么这么晚?天都黑了,急死我们了。”司马葳道。
      林云栖也是慌里慌张的:“姐,你没事吧!”

      李勖将林风眠交到云栖手中,波澜不惊道:“出了点小岔子,现在没事了。”
      虽这么说,黄有德仍察觉到触及李勖目光时的冰冷,心悬起,大步跑到马政身旁,问:“我们进去以后谁又来了?”
      “是萧小公子。”黄有德咯噔一下:“怎么不拦着?”
      “我拦了呀黄大人,但是拦不住啊。”
      李勖目光朝他身上一搭,只道:“我已解决,余下的你们也不必管。”黄有德会意,又冲林子纵深处看了看,领着众人往京城奔去。

      回皇城的一路,车慢,马也慢。林风眠推开窗,李勖就行在自己车驾的斜前方,月光皎然,撒在他的冠,他的襟。
      她困劲儿上来了,倚在车壁闭上双眼,醒来,已是林府门前。

      周遭黑漆漆,只听得到云栖的说话声:“太子把咱们送回来的,见你倦的很,没让我们叫醒你。”
      “进去时小声点,天晚了,别打扰到旁人。”她道。
      下车,小王管家开了门:“小姐少爷可算回来了,老夫人饭后等了会子,撑不住就先睡下,你们吃了吗?小厨房留着饭。”
      云栖站着未动:“姐,我忽然想吃城南边的米酒了,你先回。”他眨眨眼,不待林风眠反对,转身冲入夜色。
      “这孩子,长大了莫不是要做个酒鬼?”
      林风眠莞尔:“咱先进去吧。”

      三更天了,月明星稀。也只有在这个时辰的京师,是沉默的。
      忽然,高高的院墙上冒出来个脑袋,四下张望,见周遭无人,大胆起来,飞檐走壁一阵,稳稳落到院内。
      “站住。”
      云栖一震,回过头来:“二姐?你…你没睡啊。”
      林风眠双臂交叉,倚在门框上凝他,下巴一昂:“米酒呢?我也想喝。”
      “喝完了才回来,姐你不早说,下回吧。”
      “是吗?那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云栖在身后藏了一通,瞒不过,脑袋一耸,泄了气,道:“姐,你就别管了,我错了。”
      “你又去厩苑?”还将厩苑的旌旗拿了回来。
      林风眠眉间蹙起,严肃地说:“云栖,你在做什么?你可知把旌旗拿回来,里面的人会迷路。”
      “我不管,”云栖倔强,“谁让萧子津欺负你的,我就是让他走不出来,”言罢叹了叹,“总之不会让他把小命交代,我去时已经有人在找他了。”

      林风眠道:“萧国公很看重萧子津,当然不会让他出事,但是你啊,”后面的话,却没说下去。

      曾经家人都以为云栖冲动,事事管着、束着,然而最后哪个人都不及他活得自在,不被仕途所累,仗剑天涯,云栖做到了。到头来,她不过是个糊涂人,又有什么资格阻止他快意恩仇呢?

      云栖不知姐姐为何一瞬间沉默了,只道是在生自己的气,语气便软下来,小心解释:“不是国公府的人在找,我瞧着是禁军丁字营的,想来他们在附近操练,到厩苑也更快些。”

      她早知萧国公与禁军有牵连,只是不想竟明目张胆到这地步。

      这月河道以南的雨一直在下,昼夜不歇。

      刺史王炎太挑灯踱到窗前,驱不散那一腔阴霾。
      “淫雨霏霏,淫雨霏霏。”
      “看样子今年不会再遇大旱,刺史,这是幸事。”
      他身后,四县县令坐了许久,蜡烛燃烧殆尽,拉远了愈发像几倒扭曲的黑影,自沈摘走后,才憋出这么一句话,难啊,前路难堪。
      王炎太猛地转身,目含遗恨,走至河源县令卢免面前,道:“做假账是你们出的注意,纰漏也是你们留下的,这件事,可不能我一人来担。”
      “如果你们无情无义,就别怪我在丞相面前多言,把这些年来,你们狼狈为奸的事情都皆出来。”

      卢免目光相迎,毫无惧色,有的不过一抹了然:“我们谁都逃不了,而眼下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那位。”
      王炎太默,沈摘走前的决绝,已不加掩饰了,一国丞相若真想斗,在座谁也不是对手。
      “王大人,都到这份上了,丞相不过是要看冀州的真账,何不给他。”
      “不可!”王炎太声音陡然提高,“谁知道他会挖出什么。”
      卢免森森一笑,抚唇拭去茶渍,抬眼道:“线索不是三年前就断了吗?”

      水气氤氲,沈摘坐于檐下,任雨丝飘洒在青黑色的袍襦,未几,一侧襟领蒙上薄露,他面孔摄人的阴沉,看完这册由刺史亲手奉上,四县县令表字署名的残账,生吞活剥了他们的心都有。
      他道:“真好啊,为得到它兜了那么大圈子。”
      “还不知道这回到底是不是真的。”
      刺史唯唯诺诺:“是真的,是真的,卑职用性命担保,必不会有假,余下的全凭丞相发落,只求丞相在陛下面前…”
      沈摘撩起眼皮,覰着他,冷哼:“听我发落?那就是抄家灭族。”
      刺史浑身一抖,跌坐。

      说来眼前这册记得清清楚楚,冀州下辖四县,连续三载分别给朝廷纳粮数千石,其中河源地域最广,所纳粮食足有七千石之多。
      而如此庞大的数字,在王炎太笔下竟然全部抹去,摇身一变,成了年年欠收一万六千石的穷苦州郡。
      滑天下之大稽!

      沈摘相信,这里的百姓是真的穷得吃不起饭,穿不上衣,那日孩童维护阿父,极力护粮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就在诸州百姓岁庆有余的同时,冀州百姓正辛苦维持每载缴粮两次的艰难生计。

      “说说吧,你们把收上来的粮食,都送去哪了?”沈摘问。
      刺史人已傻了,当初怎么就答应他们把账本呈上了?一时间,颇有种干脆放弃,全部招认的情绪。可即便认,他又知道多少呢?

      “不如让我来说。”沈摘抬首:“你是何人?”
      “县令,卢免。”

      舆图一展,绘得是原山东道诸城。卢免伸出细长的食指在某处点了一点,沈摘脸色骤变,沉声问:“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诚然。”

      “此地乃都督府所在,你是要向本相弹劾山东道都督私吞钱粮?可有证据。”

      卢免摇头轻笑:“他们怎会留下证据?丞相大可不信下官所言。”
      沈摘道:“既无证据,便是虚言,要本官如何相信,如何信你不是在为自己的罪行开脱?”

      “罪行?”卢免反问,“丞相不会真以为一册残损至面目全非,无府印仅余署名的账目可以定下官的罪?”
      “那么大梁律法何在。”

      沈摘静视以立,平静的双目底下不知已压了几丈波涛,就在一个时辰之前,这个县令说的都对,他不过是以高位施压,逼他们多吐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沈摘笑,轻抚案上那薄快马送来的《河源县志》,道:“县令解不了的,不知它能否解惑?”

      所谓县志,载一地风土民情,政令贸易也,虽乃民间所撰,却多出自名仕儒流。

      一瞬间,卢免面上情绪复杂,红了又白,沉默着,沈摘上前:“你们先回吧。”

      王炎太身上一松,如蒙大赦,携四位县令就往外走,这时,身后沈摘道:“卢大人。”

      其余人识趣回避,独卢免一人,稍稍有迟。

      “本相尚有一事不明,既然证据难求,又为何多此一举,留下了它?”说的自然是账簿。
      卢免垂首,谦谦地看不到眼光:“或许智者千虑,必有一疏。”
      “是必有一疏,还是必有一得,现下还不能定论。”
      卢免抬首,与他目光相撞,沈摘道:“依县志所载,本相会审三年前牵涉其中的乡绅,乡宦,耄老,相信他们会带来不一样的答案。到时县令记得要来。”

      “不巧,每隔三载,进京朝见圣上的日子又到了,因循休阁,下官恐要让丞相失望。”
      “哦?”沈摘慢条斯理走下阶来,“初秋朝见,仲夏出行,可会过早?”
      “前任长官路遇不测,以至朝见当日冀州无人,惹陛下动怒,冀州无人升迁,为免重蹈覆辙,提前安排。”

      “官道?”
      “水路,”卢免道,“顺流直下,先经允州,再入京师。”

      “如此沈某就等着在京师与大人相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哑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