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我要光宗耀祖17 ...


  •   四月十五,一大早,贺管家就带着下人出了门,贺大伯也难得的请了一天假,没有去书院,与洛炎与贺清章两个人坐在堂屋,贺大伯拿着一本书,看的入神,两个心神不宁的年轻人则面面相觑。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洛炎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心中也是七上八下,虽说他还年轻,就算这次不中,再准备三年也更有底气,但只要有一次就通过的机会,谁会想要第二次呢。

      贺清章坐在他旁边,手中拿着京城目前最流行的话本子,看似读得津津有味,实则也在发呆。

      洛炎注意到,贺清章手中的话本子,一直停留在那一页没有动过。

      “中了,中了。”

      远远地,就听到贺管家激动的喊声。

      “中了,谁中了?”洛炎倏地站了起来。

      “两位少爷都中了!”门外传来贺管家畅快的笑声。

      “中了,他真的考中了。”洛炎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幸福来得太突然。

      贺管家走进堂屋报喜,贺大伯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坐下慢慢说。

      虽然贺清章与洛炎两人内心都有些焦急,但还是耐心地等待贺管家喝口茶,缓口气。

      “大少爷排在第六名,炎少爷排在第三十二名。”

      “这个月每人多加一月的月钱。”贺大伯看似不言苟笑,内心也很是高兴。

      “发三个月的,主家有喜,同乐。”贺清章此刻很是得意。

      洛炎与贺清章,老师三人笑呵呵的闲聊,会试上榜,如今已经是贡士的身份了,只要殿试考的不是差的不得了,成了同进士,进士之名已是板上钉钉。

      没过多久,贺宅外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喜报,恭喜贵府贺清章丁未年四月十五日得中会试第六名。”

      “喜报,贺贵府洛炎丁未年四月十五日得中会试第三十二名。”

      是朝廷的差役来送榜贴来了,洛炎与贺清章走出门,贺管家拿了银钱送给报喜的差役,差役却拒之不收,只跟着捡了两枚铜钱的喜钱,倒是让洛炎有些意外。

      当初他中秀才和举人的时候,那时候在永安府和青州,前来的报喜人,可不止是来报喜,刚重要的是来讨钱的。那时候听同窗说,若是给的少了,或者不给,亦或者只是意思一下,有那些无赖的报喜人,甚至会直接闹起来,嫌弃钱给的少。

      若是起了冲突,则会簇拥起来大喊“XX举人,XX秀才杀人啦”,这对于读书人来说,名声可是重要打击,但对于这些泼皮无赖的报喜人,就是他们发家致富的路线。

      贺宅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看着两位进士都如此年轻,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哪位大人的府邸?一门两进士,好生厉害。”

      “似乎明德书院山长贺大人的府邸,贺大人也是进士出身,一门三进士,啧啧。”

      “嚯,这两位进士可谓是年轻有为,看着不过及冠的年纪,便中了进士。”

      “那青衣的小哥好生俊俏,也不知成婚了没有。”

      洛炎与贺清章隆重感谢了报喜的差役,又感谢过来贺喜的人群。

      喧闹了好一阵过后,人群终于散去,两人解脱出来,回到府中。

      “我倒是没想到那报喜人没有收钱。”洛炎很是诧异地对着贺清章说着。

      “我听了些消息,似乎是陛下听从谏言,整顿了一番,三年前有报喜人公然勒索中榜的进士百两纹银,惹得那进士直接敲了登闻鼓,陛下下令整顿,我倒是没想到京城已经卓见成效了,只是永安府那边倒是没有什么动静。”说着,贺清章摇摇头,说到底,还是好事,只是永安府天高皇帝远,那些报喜人也有些关系勾结,也没有像这边做的这么过分,其他的州府怕也差不多。

      报喜的差役前来不单单是报喜,还带来了殿试的消息。

      大梁的殿试基本定于四月二十一日,四月二十五日传胪。

      如今距离殿试也不过是短短五天的时间,洛炎与贺清章便待在家里,一心准备殿试。

      期间只有许敬轩前来拜访一次,为两位好友贺喜,他会试落榜,虽有些失意,但很快便不放在心上,一来乡试他虽然上榜,但成绩并不突出,比不得自己的两位好友,二来对于会试,他的准备确实不足,就算侥幸得中,恐怕也只能中个三甲同进士,与其中了同进士,倒不如不中。

      知道两位好友正在准备殿试,他没有多做打扰,约定待殿试完毕,三人再聚。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所谓殿试,自然是要在宫廷殿堂之上进行的,一般是在文华殿或者奉天殿,由皇帝亲自主持,这叫做“天子亲策于廷”,因此也称为“廷试”“御试”。

      不过大梁除了开国之初的开国皇帝,科举考试事必躬亲,其后到如今,天子已经不经常主持殿试了,也不知道这一次洛炎与贺清章的殿试,天子会不会出现。

      殿试的前一天,由大梁鸿胪寺官员在店内东边设置策题黄案两处,一处在殿内东边,一处在殿外;丹陛上正中设置一处黄案,光禄寺官员在东西阁檐下设置试桌,排好位次。【注】

      殿试当天凌晨,洛炎,贺清章与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来到宫外,排列站好,按照宦官们的安排指引进场,走到殿前的丹陛上排列好,每人被赐了宫饼一包,朝中文武百官分立于两旁。

      大梁当朝陛下在宏大是声乐之中升殿,洛炎眨了眨眼,这位陛下公务繁忙,据说上次殿试都没有出席,这一次居然亲临现场了,他该说这次是好运呢?还是好运呢?

      距离离得不近,只能看见陛下身穿龙袍的身影罢了,这么多人在这,根本看不清楚。

      紧接着,翰林大学士从殿内的黄案上捧出本次殿试的试题,授给礼部的官员,再放到殿外的黄案上。

      殿试讲究凌晨入场,日落交卷,一边要完成策论文章,另一边要注意书写工整。

      殿试的卷子极为考究,是由上好的宣纸裱糊而成的,长一尺四寸,宽三寸七分,每行限写三十二字,一般考生都会上空两字,留作抬头之用。【注】

      考卷只进行糊名,不誊抄,因此,考卷上的字迹写的如何,也十分关乎成绩,就像现代所说的卷面分,字迹工整,考卷写得赏心悦目,阅卷官也爱多看上几眼。

      待到殿试的试卷终于分发下来,洛炎开始审题,如今的殿试只考策论,百年前的殿试还考赋题,甚至还规定韵脚,条条框框的,想想就令人痛苦。

      策问题共有三道,字数没有进行限制,文体不限。

      第一道策问题:

      问:《周礼》"庶人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縗",皆所以耻不勉,抑游惰,欲人务衣食之源也。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由是农商工贾,咸遂生业。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匮神废礼,谁曰非阙且使中为市,贸迁有无者,更何事焉。【注】

      试题的大意是:

      《周礼》规定:“百姓中不饲养牲畜的人,祭祀时不能用牲,不耕种的人祭祀时不能用五谷,不养蚕的人不能穿帛制的衣裳,不织麻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不能穿衰麻孝服。”

      这些都是使那些不努力生产的人感到羞耻,遏制那些游荡懒惰的人,希望人们开发衣食来源的一种方式。但是治理国家的规律,应当凭借人们感到有利条件使他们得利。假如驱赶那些百姓,勉强他们按周的法度行事,要求人们祭祀用的牲畜,五谷,穿着用的布帛,一定要由自己生产出来,恐怕物力有限,土地的条件也不适合种植经营各种物产,由此而导致供奉神的物品匮乏,败坏礼法,谁说这不是欠缺之处?况且让人们中午集市贸易,贩运以互通有无,又为的是什么呢?【注】

      洛炎凝神沉思,手中缓缓磨墨。

      利用厚生,教之本也;从宜随俗,政之要也。

      物尽其用,民得其养,是政策的根本;依顺土地之宜,顺百姓之俗,是施政的关键。

      《周礼》云:"不畜无牲,不田无盛,不蚕不帛,不绩不縗。"盖劝厚生之道也。

      《论语》云:"因人所利而利之。"盖明从宜之义也。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周礼》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惰无堕业焉......由是言之,则《大易》致人之制,《周官》劝人之典,《论语》利人之利,三科具举,有条而不紊矣。谨对。【注】

      洛炎以《周礼》《周易》《论语》三本经典中的具体法规并举做出答案。

      第二道策问的草稿刚刚打完,便到了中午吃饭的时辰。

      这伙食居然还没有会试的伙食好,每人一碗面,不过好歹给了个鸡蛋,也有温水。

      洛炎小心翼翼的把考卷等物挪在一旁,不紧不慢的吃了饭,抬头想看看贺清章怎么样了,见一旁的宦官一直盯着自己,罢了,答卷吧,一直坐着腿都有些木了。

      殿内静悄悄地,只有卷子的翻页声,答题落笔的沙沙声,洛炎再度投入到殿试中去。

      最后一道策问题有关于“政令”,询问一道政令究竟如何做到利国利民。

      洛炎以前世写论文的经验,分别从政令的重要性,政令实施的程度,适用的范围,政令实施的依据,政令独特的严肃性出发,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待到将全部的回答誊抄到卷子上,仔细检查,条理清晰,文字工整,此时已是日落西山,洛炎交卷之后,发现已经有不少贡士答完走人了。

      殿内不允许停留,洛炎走出宫外,不少马车在此等候。

      贺清章倚在马车前,似乎在沉思,洛炎走到他眼前,晃了晃手,他才缓过神儿来。

      两人也没多说什么,天色晚了,方管家忙招呼着仆人赶车回家。

      又考了一天的试,两人也累坏了,回到家里,洛炎第一件事就是去上了茅房,殿试是允许在侍卫和宦官的陪同下去出恭的,但只要想想那画面,洛炎就觉得,自己还是憋着吧,能不喝水也不喝水。

  • 作者有话要说:  注:殿试第一道策问来自唐贞元十六年庚辰科殿试,回答是进士科第四名白居易的策问答案,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白居易。
    本章殿试描写,考试考题相关内容源于百度,相关资料来自清朝史料,源自《科举史话》,考题源于《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非原创,借用于文中,望周知。
    关于报喜人,这个事儿历史上还蛮有意思的,有兴趣可以找资料看看。比如《中国科举通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