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送他一盏南瓜灯 ...

  •   秋日,秋色里,妩媚的嫩黄,娇艳的翠绿,随着秋风渐渐退去。

      一树枯叶孤零零地飘落凋零,融进了一季又一季萎黄的叶片里,化成了一堆长歌当哭的落红,辗转成泥,一地斑白。

      风起了,花谢了,叶落了,难掩眉宇间一抹沧桑的仿徨,心底四流水般漠然生出潺潺的凄殇。

      转眼一年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马上就要到来了。

      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这天最美,月,洒一地的清辉,思乡的游子,或歌亦吟。

      捧香茗一杯,依栏凝望那遥远的夜空,任凭思绪飞离那夜色的迷茫,根根清茶浸染了思念。

      月是故乡明,那如水的月华,像亲人思念的月光,望月寄思。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全家团员的日子。

      月亮湾镇子上举办了一年一次的花灯节,村里的人大都结伴去了镇子上,看花灯去了。

      张绾绾和母亲到了镇子上的时候,街道两侧的花灯都一盏盏的已经挂好了。

      远远望去仿佛是坠落凡尘的星星一般闪亮夺目,暖融融的光照得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兴奋开心的光芒。

      各式各样的花灯看的张绾绾目不暇接,有南瓜灯,梅花灯,兔子灯,老鹰灯,荷花灯,莲花灯,等等五彩斑斓照亮了整条街市,节日气息相当的浓厚。

      张绾绾一眼便相中挑了个可爱的南瓜灯,看着特别好看,简直爱不释手。手里提着南瓜灯挽着母亲慢慢的逛着街市,尽情细细的欣赏着古代热闹的花灯节。

      街道两边的小贩的叫卖声也是络绎不绝,一个个琳琅满目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吃的,用的,玩的,是样样齐全。

      中秋佳节,本应该都是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

      谢澜生的家里却是极为冷清的,双亲的相继离世,偌大的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节日的该有的气氛。

      弱弱的烛光从窗子里映了出来,此时他正坐在桌前安静的看着书,屋子里静悄悄的,偶尔只有翻书的声音响起。

      整个屋子整个院子都显示着孤寂冷清的味道。

      谢澜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习惯了这种只有一个人的日子,冷锅冷灶,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惦念的日子。

      已经习惯了。麻木了,似乎也不大在意这些所谓的节日了。

      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是孤单的。独自一个人,再美的月色也透露着冷意。

      秋之洁爽,月之铅华,夜之思意,心有泥泞。

      睹洗尽繁华的冷月,寂寥怀春伤秋,中秋月之伤情,月难长明,情更难以久留。

      人削黄花瘦,满怀的哀伤,铺满了心绪的离愁,泪眼凝眸,仍是那轮皎洁的圆月伴中秋,如透明的露珠挥洒了那洁亮的玉盘,响亮这淡然的凄凉。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亮缓缓在沉重的夜里,踌躇碎步飘逸,心,涌动思念无数,泪,滑过月色的指间,一切都了无生息。

      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

      仰望月空,星月无语,月影婆娑,万籁俱寂,中秋,月圆人不圆。

      张绾绾母女两个人从镇子上回来,在路过谢澜生家时,张绾绾不经意的望到他家的大门时,忽然想到了谢澜生一个人是怎么过的这个节日,他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的双亲都不在了,此时一定很想念他们吧。

      一个人一定很孤独很寂寞吧。这种感觉她能体会。

      在现代时,父母因为工作很忙,有时过节也未必能回来,那时她也是很想念他们的。

      她也希望过节的时候父母能陪在自己的身边,团团圆圆的。

      张绾绾不自觉的突然脚步顿住,停了下来。

      她低头垂眸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这盏南瓜灯,几步便走近了跟前毫不犹豫的抬手敲响了大门。

      听到动静,谢澜生顿了一下,想着这个节日这个时候还有谁会来家里。

      他轻轻放下手里的书起身慢慢的向屋外走去,走到大门口,缓慢的把门从里面打了开来。

      他抬眸向外看去,见是张绾绾,盯了她一瞬,刚要开口说话,便听到女子说话 了。

      “谢秀才,今天是中秋佳节,你若不嫌弃这展南瓜灯便收下吧,”

      张绾绾说完便把南瓜灯递到他面前,等着他收下。

      皎洁的月光从他的头顶温柔的洒落,仿佛一层洁白的纱帘,轻巧的铺在两人的身上。

      这一刻,他们离的太近,张绾绾从谢澜生的眼眸中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忐忑。

      谢澜生低着头垂眸沉默的看着张绾绾,半响,并没有拒绝,他伸出修长的大手小心翼翼的把这盏南瓜灯接了过来拿稳,轻声清朗的对张绾绾道:“多谢,我怎么会嫌弃呢。”

      他声音低低的,喃喃自语着,仿佛是在说给自己听,说完便低垂下了眼睛,看着这展漂亮的南瓜灯出神。

      这盏南瓜灯仿佛在萧瑟冷清的中秋节,点燃了一把温暖的火,去了秋的凉意。

      今日月色极好,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将整个大地照得亮堂堂的!

      更是照进了谢澜生的心里,他的心里涌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没觉察出的欣喜和甜意。

      谢澜生突然觉得今年的中秋佳节似乎并不是那样难熬,那样孤寂了。

      中秋的夜,谁是谁的陌路。

      走过了爱的河流,越过了情的执着,谁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千年的清秋。

      张绾绾见他收了花灯便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便告辞头也没回的便走了。

      月朗星稀,今天的月亮格外的亮。

      张绾绾觉得让人看见了毕竟对他名声不好,自己不是古人,到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的名声,但他毕竟是读书人,有功名在身,并不希望他为流言蜚语所累。

      张绾绾觉得自己真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啊,忍不住在心里面夸奖着自己。

      这时候还能为他考虑这么多,也真是没谁了。

      张绾绾摇了摇头无声的笑了几下便大步向家走去。

      晚上回到家洗漱完毕,便安静的躺在了床上,闭上眼睛等待着与周公相会。

      今天与母亲逛了一晚上的花灯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古代的娱乐项目还是很匮乏的。

      基本上天一黑,村民们就早早的熄了烛火上床睡觉去了,哪像在现代呀天一黑,只是美好夜生活的开始呢。

      现代的生活已经离自己慢慢远去了,张绾绾感叹着,自己似乎已经慢慢适应了这古代的生活。

      毕竟自己从小就独立,也不属于那类娇滴滴的女孩,还是很快就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对以后的生活张绾绾还是信心十足的。

      王李氏进屋里来给闺女掖了掖被角,张绾绾顺势拿脸蹭了蹭母亲的手背。

      王李氏见闺女和自己这样于是便冲着闺女笑道:“都这么大姑娘了,还跟娘撒娇呢?”

      张绾绾靠在母亲手背上不肯退开,娇声道:“娘,你进来陪我躺会吧。”

      张绾绾说着便掀开了被子,让母亲赶紧进来。

      王李氏看着闺女撒娇邀请的动作,无奈的笑了笑,真是拿这个撒娇的女儿没办法,便脱了外衣,钻进被窝挨着闺女躺了下来。

      张绾绾脑袋斜靠在母亲肩上,静静的也不说话。

      此时此刻她觉得无比的幸福。过了半响突然她问道:“娘,谢秀才这人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没成亲?”

      “要说谢秀才这人啊,人品在咱们十里八村的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又考上了秀才,按理说,说门亲事是很容易的,只是前几年他爹没了,按理守了三年重孝,没过几年他娘又走了,又守了三年,这样一来就便耽搁了下来,再说他爹病了那几年也吃了不少药,家里就那几亩地的收入,把家里早都掏空了,那也还不够,这几年都是靠秀才给书斋抄点书,挣点润笔费,勉强维持着家里的生活。他这爹娘一走,家里也没了能给主事的长辈给他张罗张罗,婚事就又耽搁了到了现在。不过这几年也有不少媒人给他说媒,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是一个也没成事,谢秀才一个人这几年也不容易,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疼着,也怪可怜的,挺好的一个年轻人。”

      张绾绾听完母亲说完半响没在言语。

      “母亲,等攒够了钱,咱们就搬到镇子上去吧,到时买个带院子的大宅子,这样咱就不用村子和镇上的来回跑了,挺辛苦的,也不用再理会村里那些个所谓克夫的流言蜚语了。这样娘你也能享享清福。”

      王李氏一听闺女的打算,琢磨了一下,还真就动了心。

      等到了镇子上,那里人虽多,但没人知道闺女有克夫的名声,闺女人长的又娇美还可爱,聪明又还能干,就算是个寡妇,也不怕找不到一门好亲事。

      王李氏越想越觉得可行,手里银钱现在也有了积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听闺女这么一说也就真的上了心,觉得以后到了镇子上一定要拖人好好给闺女找找,一定找门好亲事。

      这日子有了盼头也就不觉得有多难熬了,有希望总是好的开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送他一盏南瓜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