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七十六章 失童案 ...

  •   七十六章 失童案

      老妪闻言,先向昌平磕了个头,又转向杜太守磕了个头,方才慢慢陈述起自己的遭遇。
      两个月前,七夕之夜,老妪抱着甥孙女在清波港鱼郑大街看花灯,被一飞贼抢了怀中甥孙女,待老妪反应过来,飞贼早已没了人影,当时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任老妪如何哭叫,也再听不到甥孙女的回应。在好心人的提醒下,老妪来到太守衙门报案。
      当时杜太守正跪在地上被妻上打骂,心情不好,听见有人击鼓,便气不打一处来。
      升堂后草草问了几句,便以小儿失踪不及一日,断定老妪是存心来消遣他 ,将老妪痛打二十板子哄了出去。
      可怜老妪,年老体衰,哪撑得住如此拷打。加上丢了甥孙女,自觉无颜面对女儿,便生了必死的心。
      幸亏老妪女儿闻讯赶来,借了板车将昏迷高烧的老妪拉回家,好生伺候。
      毕竟前不久才丧夫,今又失爱女,加上母亲痛病交加,自责愧悔,时时寻死,做女儿的只得忍下自己痛楚,服侍宽慰自己的母亲。
      不成想,一个多月后母亲好了,做女儿的却心力交瘁,一睡不醒了。
      老妪含泪卖了家产,葬了女儿,再次踏上告状的征途。
      这次官府又以事发时间间隔太久,无处去寻为由,百般推拒。
      老妪无奈,又无力远行他乡去告状,只能请人写了状纸,每日跪在街边拿着状纸乞讨,期望有一日老天开眼,可以让贵人看到她的冤屈。
      这日正好昌平的车队路过,被澜尘看到了状纸。
      澜尘禀明昌平,昌平便让澜尘带上老妪随行。
      杜太守对自己做过的事,多多少少还是不可能完全失忆的,见了老妪便想起了大概,所以才会那么害怕。
      昌平其实也不想插手地方吏治,何况这里还不是自己封邑,手伸的太长,终究不是好事。
      昌平看杜太守吓的够呛,也不想太过为难他,吩咐他先回去想想,老妪的案子要怎么处理。
      杜太守战战兢兢的告退后,昌平又让人安排老妪去休息,明日送她去府衙再次投上诉状。
      晚宴百鱼荟萃,煞是鲜美,果然一绝,不负盛名。
      “若不是有老妪的失童案,这该是多么完美的出游啊!”昌平端着美酒对月感叹。
      “殿下,是末将莽撞了,扰了殿下雅兴,末将的错。”澜尘以为昌平在埋怨他,赶忙放下碗筷站起身请罪。
      一旁稳坐吃鱼的南衫抬起头笑道:“澜尘,你小子跟了殿下这么久,还是不了解殿下啊?”
      “南总管?”澜尘迷茫的看看南衫,又看看一脸笑意盯着自己的昌平。
      “殿下是希望天下太平,不希望有百姓受难,而不是不想替百姓申冤啊!。”南衫夹起一大块清蒸鱼放进碗里:“这鱼好,做的也好,真是鲜美诱人啊!你们再不吃,我可吃完了!”
      “诶,给我留碗汤啊!”昌平赶忙放下酒杯去抢南衫手里的汤勺。
      澜尘也笑着坐下,夹起一块鱼,小心剔了刺放进昌平碗里。
      昌平端起澜尘的碗,拿着刚从南衫手里抢来的汤勺:“来 ,澜尘,多喝点汤,这个汤做的太有特色了。”
      月明秋高爽,遥映觥筹光。
      第二日昌平睡了个懒觉。
      起身后,杜太守已经升完堂拿着卷宗侯在外面。
      昌平邀杜太守坐下与她共进早膳,杜太守唯唯诺诺的坐了,哆嗦着喝粥。
      “杜太守,你没事吧?”昌平侧目:“是不是案子比较棘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