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因果律第二中 ...

  •   07:道法如一

        道因人而生,名是人所称才如此。为什麽说分别心?各有各的道理。《名》本来就有他的道理,无一不是,无一不可。因此之故,像原因和果然,佛与魔,各种形、圆、三角、正方、长方,从《名》看来都是相通为一体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所以《名》没有生与死,因为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因时而不同,因地而不同,因人而不同,但还会再度相通为一体。只有《因果律》知道《名》相通为一体。因此不必争论《道》上。道,就是道家,就是儒家,就是佛家,就是把握关键,能把握关键的就是《名》了,名是人所称才如此。所以说,真我、不死,真心、不灭。道法自然就信念相同。

        模子国君对他儿子孔鲤说:在象棋的各种布局中,战法都不一样,但都是为了争个先手,赢得棋局对吗?孔鲤想了想,说:对!儒释道相通,恐怕道法不自然。模子国君说:那麽我们就通则儒,明则释,悟则道。孔鲤说:父亲,你和海燕就是要信念相同、道法如一。

        08:学问登顶

        古时的人,他们的学问登顶了。什麽是登顶?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名》的存在。名:是人所称才如此。这就是登顶,到了尽头。其次,有些人认为有《名》的存在,但是《名》没有分别。再其次,有些人认为有《名》有分别,但是未曾有是非的争论。是非的出现,就是《名》的界限。因《名》的界限,就有了各自的成就,真的有成就有界限吗?真的没有成就没有界限吗?成就与界限,这表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上,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永恆的名。《道》是没有界限的,但是有成就。孔子的《论语》界定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仁》是有没有界限的,但人有界限。释迦牟尼佛说《因果》是没有界限的,只是有戒律,种好的因,结好的果。这三个人的才智都相当杰出,也都各有所成,只是不道法如一。正因为他们的学说各有成就,所以有了三教合流。所以,因此不必争论《道》上,这就叫著,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

        模子国君对他儿子孔鲤说:现在你知道什麽是《道》了吗?道的描述,因时代而变,因自我而变,这就是《道》了。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道》也不同。孔鲤说:还是不道法如一。模子国君说:在象棋的各种布局中,战法都不一样,但都是为了争个先手,赢得棋局对吗?孔鲤说:对!模子国君:这就是《道》了。

        09:差别与真相

        说话没有差别,是了解真相。宇宙没有《差别》,这是真相。忽然出现了《差别》,就是了解了真相。只有天地和我一起存在,万物与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有《差别》吗?既然说合为一体,还能没有《差别》吗?万物合为一体,就是善于计算的人也数不清楚。所以差别与真相?不要追逐这些问题了,顺著状况去做就对了。

        模子国君对他儿子孔鲤说:现在你知道什麽是差别与真相了吗?孔鲤说:我知道了,就是一体!父亲,如何顺著状况去做?模子国君说:就是要知道因果律,以此为戒。孔鲤说:海燕创建绿色淨土,就是以此为戒吗?庄子的思想究竟行不行?模子国君说:行!

        10:大道不需争辨

        道是有疆界的,因为人有分界。言语本无定论,因为思想有定论。让我来说说这些分界:左、右、论、评、分、辨、强、弱。这是八种各有所得的表现。对于原因与果然的事情,菩萨不能不说,对于原因与果然以外的事情,菩萨谈论而不评议;对于记载《道书》,菩萨评议而不争辨。因为各有分别;不能全辨。要问:为什麽?菩萨包容万物,众人争辨为各自标准,所以说,争辨各有其标准。大道不需争辨,大辨不须言语,大仁不须偏爱,大廉不须谦让,大勇不须逞强。道法自然,金玉良言,仁者爱人,廉洁自如,勇猛精进。把这五者把握住,就差不多走上正确的路了。所以,一个人不知道就得问,这样学问才能登顶。

        模子国君对他儿子孔鲤说:谁能知道大道不需争辨呢?如果有人知道,就就叫自然的宝库,含藏光明。这是海燕读了庄子有感而发而来的,你明白不明白?孔鲤说:大道不需争辨,天家没有最高指挥系统,只有老师。模子国君说:你读了果瓜成佛记!孔鲤说:父亲,我读了。

        11:以德治国

        不久以前,模子国君从先皇接管了天下,以儒家思想带替法家思想,每当上朝时总是竞竞战战,这是什麽缘故呢?模子国佛说:贪嗔痴慢人的本性,你又何必放在心上呢?先皇以法治国,你以德治国,万物都获得照耀,天下人如果还不明白,我们就再教化他们。

        孔鲤对他父亲模子国君说:父亲,你治理的模子国,天下是不是大定了?模子国君说:难!为父心无疆界,天下人的心有分界,所以为父总是做得竞竞战战,也只有静观其变。孔鲤说:父亲,你的天下不能给我,我做不来。模子国君说:你是不是要做阿斗?孔鲤说:父亲,你对了,鲤儿就是要做个安乐公,你把天下传给超人吧!

        12:相同之理

        惜初问海燕说:万物是不是没有相同之理?海燕说:是的!我们要知道如何分辨他们的道理,我试著说说其中的道理;鸟会飞,鱼会游,人会走,这是没有相同之理,你不能要求有相同之理。这三者属性不相同,所以不能一以贯之。在我看来,德能的属性与人类相符,能相结合,怎能要求鸟儿和鱼儿来学《仁义》,更不能用鸟儿和鱼儿的世界观来学《仁义》。惜初继续问:人除了学《仁义》就无路可走吗?海燕说:那要看你的属性,鸟儿和鱼儿的世界观当然不适用于你,六道之心也不适用于你,那你还想要什麽样的属性?惜初说:我会好好做人。海燕笑笑说:那就对了。

        孔鲤对他父亲模子国君说:父亲,你的属性是什麽?海燕真的懂鸟儿和鱼儿的世界观?模子国君说:鲤儿,父亲的属性就是当一个圣人,鸟儿和鱼儿的世界观父亲不知道,你的属性是什麽?就只想当个安乐公?孔鲤说: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安乐的吗?模子国君说:谁说没有呢,世上最安乐的人不就是你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