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初秋的天气已经驱除了伏暑的燥热,村里大部分人家旱地已经收割差不多了,一场雨过后只需等着翻土晌一晌,待土壤适中就可以耕种。

      顾家二十亩的旱地,大部分会种小麦,余下几亩会选择性的种些黍、土豆、大豆等谷物类,还会留一片用来种蔬菜满足日常所需。

      顾家那十亩水田位置不错,祖上传下来的有五亩,到顾老爹这一辈,带着全家人辛勤的努力,陆陆续续又购置了五亩,全都连成一片,也方便耕种。全家人的口粮、田赋,大部分都来自这十亩水田。

      因为幽州位置偏北,不少农户都选择种晚稻,顾家今年就是如此,十亩的晚稻已经成熟,这些天顾家人正干的热火朝天,忙的脚不沾地。就连九岁的顾夏也随着大人下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顾子柒虽然身体只有六岁,但芯子已经是成年人,哪肯窝在家里干看着,包揽了家里割草拾柴的任务,每次出门都会喊上顾子安,这熊孩子碍于身为堂哥的面子,干的那叫一个不情不愿,总是中途掉链子,每次都趁着顾子柒不注意就溜走找小伙伴玩去了。

      顾子柒捡了一小捆柴火费劲的拖着,吭哧吭哧的往家走。“这小身板还真是虚,以后得锻炼锻炼了,要是再来个头疼发热,再把自己烧没了,说不定就没这么走运了。”

      “奶奶的乖孙,咋捡了这么多柴,可是累坏了吧?小安跑哪去了,又疯玩的不着家了,看回来不收拾他。”顾子柒刚到家门口,顾老太心疼的上前询问,急忙伸手把柴火接了过去。

      “奶奶,一点都不累,正好锻炼身体,以后身体棒棒的,长的高高的,再不会生病让你们担心了。”顾小柒装作乖巧的说道。

      “小柒真懂事,真是个好孩子,可比小安那个不省心的强多了。顾老太又是心疼又是感动,抱起小柒回了院子。

      一直忙到月底,田里的农活才干完,趁着天气好,又借了族里的牛,赶着时间把地耕种上,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今年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一亩足足有三石的产量,朝廷轻徭薄赋,征收十分之一,已经大大的减轻的农民的负担。

      交完田赋,家里留够口粮,顾大和顾二就张罗着卖了十几石,十文一斗,落了将近二两银子,正好够一个人上私塾的费用。

      顾老爹带着顾大顾二去找四叔公,把二两的名额费用交上,领回两套笔墨纸砚、开蒙用的两套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纸并不是多精细,都是粗糙的白麻纸,但如是这样在书肆也得百文一刀。书才是最贵的,哪怕是普通的启蒙读物,也得二三百文一本。所以说贫寒农家,并不是出不起拜师的束脩,而是买不起笔墨纸砚和书籍,这才是最烧钱的金贵物。

      三日后,顾子柒起了个大早,穿上簇新的衣服,张氏一直在跟前不放心的嘱咐着:“柒儿,到了私塾一定要听夫子的话,好好学,不要贪玩,争口气考个功名光宗耀祖,娘和你爹这辈子算是值了”。

      “午饭已经放在书篓了,一定要按时吃饭,切莫饿肚子。”

      顾子柒一一应着:“好的,娘,您放心吧,我一定听夫子的话好好学,您和爹不要担心”。

      顾二本想上前也嘱咐几句,瞅着张氏一劲儿的絮叨,完全就没有他插嘴的份,只好语重心长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表达一下关爱。

      顾子柒出了西厢刚到院子里,就看见顾子安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样子,看见他出来,也不管追出来还继续喋喋不休的大伯娘王氏,拉着他就走。顾老爹和顾大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赶往村头的集合地点。

      “哟,这不是小安、小柒吗,穿这么新,这是弄啥去呀?”

      顾家全体出动,来往的村民看见自然会问上几句,得知两个娃娃是要去隔壁的李家村上私塾,有的客道的恭喜,相熟的还会塞个鸡蛋、糕点之类讨个喜气,也有眼酸的说上几句风凉话,顾老爹等人懒得理会。

      这次去私塾,除了顾子柒和顾子安,还有两个族里的孩子,一个是四叔公的孙子顾子山,已经快八岁了,小小年纪仪表堂堂,颇有风度,跟着他爷爷已经识了不少字;还有一个叫顾子林,跟顾子柒一般大,是三堂叔家的孩子,唇红齿白,倒是比他还要弱一些。

      “子山,你年纪最大,此去李家村私塾进学,要好好照顾小安他们,担起兄长的职责,不可生事,给族里丢脸。”四叔公颇为看重顾子山这个长孙,临走又不放心的当着众人嘱咐。

      “爷爷放心,孙儿省的,会看顾好弟弟们。”

      四叔公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让顾大顾二招呼四个孩子上了牛车,没让顾老太等几个妇人继续絮叨着耽误时间,挥挥手让他们赶着车去李家村。

      顾家村距离李家村并不是很远,中间隔着一条小河。第一次去私塾,备了不少给夫子的束脩,都是些布匹、腊肉、清酒之类的,装了大半个车。再挤上四个孩子,当真是满满当当。

      顾老太的娘家就在李家村,只不过到她这个年岁,爹娘早已经故去,亲戚也只剩下她大哥一家子,关系还不错。顾大顾二两兄弟,赶着牛车大约走了一刻多钟就进了李家村的地界,先拐去了舅舅李大河家。

      李大河早已经在院门口等了多时,看见顾大他们的牛车过来就开口喊道:“老大老二,这边,我跟你们一块去私塾拜访李秀才”。

      李家村之所以能办得起私塾,一来是因为村子人口比顾家村多了一半,是这一片儿的大村;更重要的一点是村里出了一个秀才,就是如今私塾的夫子了。这位秀才叫李清远,已是不惑之年,为人和善正直,也算是这十里八村的名人。

      李清远的祖上出过进士老爷,当过京官,后来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他爷爷,熬到花甲才考中举人,又逢朝廷革除吏治,幸运的捞了一个县丞的小官,只是上任没几年又因年老体弱致仕了,门户也彻底的败落。

      李清远是家里独子,到他这一代,只混了一个秀才,就再也上不去了,最后他也歇了继续考的心思,为了生计在村里的支持下办了私塾,教一些孩子开蒙识字。

      由李大河带路,众人很顺利的找到了位于村子东北角的李家院子,一排的青砖瓦房,在村子里还是非常显眼的,毕竟李家也曾是官宦门户,虽是败落,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私塾紧挨着李家,是独立的小院落,村里辟出来一块地方盖了几间茅草房,虽比不上砖瓦房,但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又偏离村中心,颇为幽静,很适合读书。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阵阵孩童稚嫩的读书声传来,听得大家都精神为之一振。院门口的门房小厮认识李大河,得知来意,麻利的跑去通报。

      没一个会儿功夫,一个身穿长衫,带着儒生帽的老者走了出来,顾子柒瞧着来人,面容和煦,胡子有些花白。

      “不是说李清远只有四十来岁吗,怎么看着倒像是七八十了?这古人也太夸张了吧,搁在现代,四十男人一枝花,正值魅力四射,作天作地的时候,在这里却感觉半截快入土了,瞅着比顾老爹都显老,难道是科举磋磨成这样的?”顾子柒微微吃惊,面上不显。

      “李大哥,你们这是?”李清远有点惊讶,瞅着庭院里站着两个不认识的汉子有些迷惑,待看到后面还有四个半大的孩子瞬间明白了咋回事。

      “秀才公,这是我两个外甥顾大顾二,这几个孩子是我外孙,今日特来拜访,是为送几个孩子拜师进学的。”

      李大河到底是农民,没见过啥世面,瞅见李清远这位秀才老爷,瞬间绷直了身子,脸上带着恭敬说明了来意。

      旁边的顾大顾二也很有眼色,急忙开口问了礼,然后拘谨得也不知道说啥了,只能希冀的看着自家舅舅李大河。

      李清远也看出他们有点窘迫,笑着说到:“无妨无妨,不用拘谨,李大哥客气了,送孩子来私塾是看得起李某,只要诸位不嫌我才疏学浅,李某又岂敢托大”。

      “这四个娃娃都要开蒙吗?”李清远朝着顾子柒等人看了过去,眼里透着满意,“不错不错,几个娃瞧着都是好孩子,可有事先识字读过文章?”

      顾子山率先开口:“夫子好,我叫顾子山,去年爷爷已开始教我识字,《三字经》已会诵读,只是其意还未透彻”。

      “嗯,不错。”李清远听完顾子山的叙述,就把眼光转向了紧挨着的顾子安。

      顾子安在外就是纸老虎,瞅见他爹像个鹌鹑一个不坑不啊的,连舅公都很是拘谨的站在,他也不敢乱瞄,一直低着头瞅着脚尖,根本没看见李清远的眼神。

      一时间安静的诡异,顾子柒看顾子安还在低头没眼色的愣神,忍无可忍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想要提醒他。

      结果顾子安也不知道是忘了在啥地方了还是神经质了,瞬间抬头眼睛瞪得溜圆,一脸的不爽的吼道:“干啥呢顾子柒,你推我干嘛,想挨揍呀”。

      顾子柒暗自翻了个白眼,就知道熊孩子安静不了几分钟,这不原形毕露了吧,甩给他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不理会正待咆哮的顾子安,老神在在的端起表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