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邻舍的鸡就开始啼鸣了,王素素虽然睡得很熟,但也醒了,到后院,用碗盛了水漱口。
      经过一晚上的功夫,这水果然变清澈了,看来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很了不得。
      隔壁的秦大娘也起了,见到已经换了荆钗布裙的王素素,笑着同她问好。王素素也站在自家后院同秦大娘问候,这种感觉,让王素素有一种归隐在田园之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友亲善的感觉。
      对于一直生活在都市中的王素素来说,以前生活在高层大楼里,隔壁住了谁,长什么样子,或许一年两年都不会认得。
      就算两个人住隔壁,可是同进一部电梯中,她依然会问自己同层的邻居住几楼。
      这种情况,可能对于都市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由此人心越发的冷漠,庞大的家族变成了三口之家,最后缩小到单身公寓,社会的细胞分子日渐变小,虽然个人是越来越强大了,可是群体却越来越松散,每个人都是分裂的,碎片化的个人。
      而如今,可以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跟隔壁邻居打招呼,心境顿时开阔温暖,这种田园生活,让王素素觉得,穿越一次似乎也不赖。
      王素素出门的时候,魏长卿还在睡觉,王素素对着他躺在席子上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因为知道这么早东西两市的店铺都没开门,于是她只能去坊中转转,找了个屋檐下站着,看早饭铺的生意如何。
      路上还有不少挑着担子,前后两个箩筐里用布盖着卖吃食的商贩。
      王素素基本上了解了一下早饭铺子的生意情况,就跟着那些挑着担子的生意人,看他们的生意情况。
      根据王素素的观察,早饭的时候,买蒸饼的人比较多,有两个抓着热乎乎的蒸饼拢在袖子里,吃的时候还被烫得呼哧呼哧的。
      那些个挑着担子卖蒸饼的,好像会在竹制的箩筐的底部下面放个铁盒子,下面也是镂空的,里面烧着炭火,而竹箩筐下面估计是吸满了水的布,这样能保证上面的蒸饼继续吸收到热气。
      蒸饼其实跟现代的包子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只是形状扁圆,但是按照这些人卖饼的情况看,他们一天能卖出的数量不多。
      同时王素素还见着有人在卖一种类似饺子的东西,他们称之为饆饠,不过看上去很粗大,形状也不规则。
      王素素以前除了读书,还喜欢吃,不仅吃了不少,而且吃完还会学着做。所以在杀价姐的花名之后,她还有另一个绰号,叫吃货。
      吃货掏了钱,买了一个蒸饼来吃,这蒸饼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扁的,就像那种豆沙包的花式。里面有不同的内陷,她吃的这个是肉的。
      不要怪她,谁让她好几天没吃肉了?还好作者写的这个唐代经济发达社会富庶,如果她穿越的是个民生凋敝的时代,真该去撞墙了。
      蒸饼下肚,她又去买了饆饠来吃,据说也是有很多种口味的,樱桃的虽然好吃,但是总觉得这种没有经过中和的东西,口感和味觉上的感觉不佳。
      王素素爱吃,她出生的时候,改革开放才没几年,物质也不算很丰富,很多东西吃来味道十分不错,可是后来吃的多了,她就觉得以前吃的那些没什么滋味了,想来人都是这样的,口味是会越来越刁,也越来越丰富的。
      所以如果能从口感口味上改进,她想自己做的食物应该不会太差。
      观察了一上午,王素素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以卖吃食为主,而吃食之中,首选类似馄饨、饺子和包子之类的点心。
      那么,接下来就是尝试,看哪种比较能够提升经济效益。
      王素素先得去买小麦粉,在唐朝的五谷中,小麦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和稻米一样是唐朝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市场上有不少的小麦粉,然而王素素发现精选的小麦粉非常贵,而粗糙的小麦粉可能就做不出她想要的那种口感。
      米店的大叔是个络腮胡子,他的双眼锐利有神,这会儿正看着想进却不敢进来的王素素,王素素抬脸,就见大叔双眉都快皱到一块儿了,很是凶相,连忙嘿嘿一笑道,“额,老板你好啊。”
      “叫我郭三郎。”老板挑眉,继续看着王素素,心道这小娘子形容鬼鬼祟祟的,该不会是想来偷米吧?
      王素素于是走上前问郭三郎道,“额,敢问这小麦粉怎么卖?”
      “这个20文一斗”他指着最粗糙的那些,跟着又指了指那些精细的道,“这个,80文一斗。”
      王素素咋舌,同样是小麦,品质不同价格居然差那么多,可是两种都不是良选,于是她继续抬脸看着郭三郎,想看看他还有其他的选择没有,只见他又走到一垛麦粉旁,这垛麦粉倒比那20文的要看上去精细一些了,郭三郎道,“40文。”
      那一斗小麦粉看上去也做不了几个馒头,40文的价格对王素素来说是非常贵了,好在衣服还典了不少钱,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品质好,附加值高,她开高些价钱,想来也会有人买,于是王素素咬咬牙,一狠心,买了!
      买完,那老板抬眉道,“你打算用什么装?”
      王素素满头问号,额,没有塑料袋吗?蛇皮袋?马夹袋?
      老板郭三郎本来微微有好转的脸色又乌云密布了,王素素弱弱地开口道,“一般别人用什么装?”
      正巧这时候有个人来买粮食,从背后背了麻袋,王素素这才明白,于是又仰脸问郭三郎道,“我第一次买,麻袋哪儿有卖?”
      郭三郎被她噎得半晌回不过气来,大手一挥把她推出门外,指了指街角一个卖杂货的铺子道,“去买。”
      王素素买了麻袋,得了小麦粉,先背回了破屋中,跟着去找赵大娘。刘大娘说赵大娘家里就是卖蒸饼的,于是王素素过去找赵大娘。
      赵大娘可能是听刘大娘说了王素素也要学做点心卖,对于这种抢生意的行为,赵大娘有些不满,所以看到王素素的时候也爱理不理的。
      王素素会做点心,但是对于这书中唐朝的早饭并不是太了解,所以打算旁观赵大娘怎么做的。
      赵大娘虽然爱理不理,但是也没有赶她走,王素素看着赵大娘将小麦粉分别用竹制的簸箕进行筛选,晒了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温水合面。王素素看到合面的温水旁边还放了一些白色的硬面块,知道应该是老面。
      赵大娘没有搭理她,继续揉面,四份面一碗水,王素素默默看着,就见赵大娘把那白色的硬块一起放进去捣,大概是尴尬久了,赵大娘本身也不是什么坏心人,于是终于开始同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如果要做发酵面团,老面就非常必要了。这里没有零碎卖的酵母粉,虽然王素素会做点心,但是她此刻毕竟在古代,很多现代方便的材料都是没有的,而老面就是每次一次发酵面之后剩下的一些,里面有酵母菌,可以不断的用来发酵面团。
      于是王素素涎着脸笑道,“大娘,这老面能不能,额,给我点?”
      赵大娘看了她一眼道,“给别人家自个儿做的可以,给你不行。”
      王素素闭了嘴,讪讪的在一旁站着。
      赵大娘自顾自的揉面,王素素记下了需要的工具和基本程序,等赵大娘开始发面的时候,她独自默默地往自己家里走回去了。
      大概是觉得自己态度有些过了,于是赵大娘道,“哎,回来。”
      王素素目露精光,回头时却又露出一副楚楚可怜的神情,就见赵大娘在她手上塞了一块老面道,“拿去吧,我家大郎是在晋昌坊那一带卖蒸饼。”
      接过那团老面,王素素连忙点头哈腰道,“ 您放心,我绝对不会去那儿卖吃食的。”
      赵大娘大概被王素素说中心思,有点不好意思,笑道,“没事没事,去了也没事,我家的蒸饼卖得好。”
      王素素嘴角一抽,这意思,感情是她的东西肯定做得不好?
      赵大娘一不小心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又呵呵笑道,“哎呀,现在早上买吃食的多嘛。”可是她内心想法却是,你这个连和面都不会的村妇,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
      王素素当然也知道赵大娘是看不上她的手艺,于是跟着在一旁赔笑,顺便把手上的老面捏紧了。
      回到破房子的时候,魏长卿已经醒了,王素素不理他,就见他手上抓着她新买的小麦粉,就这么生生地吞了。
      王素素怒了,这货要不要脸啊!抄起腰背后的菜刀就砍过去,魏长卿早就关注到她的一举一动了,连忙火烧屁股一样往外跑,一边跑一边抹嘴一边还骂道,“你个凶婆娘,敢砍你爷爷我,反了你了。”
      可是骂归骂,人却一溜烟跑远了。
      王素素看着自己碗里还有温水,外面灶上还烧着热水,在这个经济如此拮据的王素素看来,那一点一滴都是钱哪。
      灭了炭火,锅里的水等温了还可以拿来和面,她把东西收好,估计魏长卿不会这么快回来,匆匆忙忙回到坊里买剩下需要的食材。
      做汤类的东西不方便卖,卖馒头的话,可以是可以,但是怎么能出奇制胜呢?
      她突然很怀念当初在城隍庙吃到的菜包子,努力回想里面都有些什么,青菜,香菇,豆腐干,适当的加一点点糖,咸中带甜的口感能增加鲜味。
      王素素翻阅生存手册,手册上面说唐朝的蔬菜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了,而王素素在菜贩子那里确实看到过荠菜、青菜、白菜等等。这次王素素聪明了,先到杂货铺子里去买了一个竹箩筐,虽然贵了些,要15文,但好歹运输工具解决了。
      回到菜贩子那里,买了十斤青菜,然后开始寻找豆腐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