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选举 ...

  •   夏倾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因昨日睡得格外香甜,心情大好,也便收了收性子,不再胡闹。梳洗过后便起辇车奔向中宫。

      老臣们见惯夏倾乖僻性子,本就提心吊胆,生怕国君误了早朝。谁知夏倾非但没有无视早朝,反而早早便来中宫候着了,简直是让老臣们喜出望外,颇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兴奋。

      朝中的老臣们,大多都是三朝元老,且个个都是看着国君长大的。因皇子时期,先皇对皇子采用放养模式,虽说没有养歪,却养出个娇纵的性子。不过哪怕再娇纵,小皇子那极具欺骗性的面貌让年长者是打不得也骂不得。乖俏的面容加上装作乖娇的性子,从前就让太傅们是又爱又恨,爱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本以为登上国位,能收敛几分,谁知小君主还是我行我素,任性妄为。所幸的是还有个顾将军管束,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祸。

      “陛下倾城倾国无人敌”

      “平身”
      “朕昨日思虑良久,礼部大宗伯毕竟是我朝元老,在父皇即位之时就尽心尽力辅佐左右,可谓是鞠躬尽瘁。朕不想也不能伤了三朝元老的一片赤诚之心,顾朕决定,以后起朝礼法只改两处,其余全部照旧。”

      听到只改两处不再大幅度更改,就足以让大宗伯拜天拜地,跪谢祖宗了,这架势别说两处,便是那二十处也是可以更改的。只希望不要太惊世骇俗的更改就好。

      “其一,起朝词就是现在这样的就好。比起万万岁,朕还是喜欢被夸容貌。”

      “其二,以后改为巳时起朝。不得更改!”

      -----------

      “倾城”元年五月,京都的春来的异常的晚,在南方叫嚣着初夏的炽热时,京都才勉强踏上春的脚步。微微袭来的暖意,才让后知后觉的京都人知晓春已来到。

      春的到来往往都会带点礼物,即便是在春及其不待见的京都,春也还是大方的带来了几场细雨。京都寒冷,雪对京都人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但这雨却少之又少,一般也只有出现在迟来的春季中,京都才能迎来细雨的狂欢。

      夏倾刚下完朝,吃过午膳便慵懒的靠在窗边的小榻上乘凉,微微的细雨透过半开的窗幽幽的打进来,让房内多了一丝凉意。半躺在窗边的夏倾也糟了雨打,微微湿了衣袍,却并不难受。

      自从将早朝时辰往后延长两个时辰后,夏倾过的是越发滋润了,哪怕礼部是轮流派人觐见,夏倾也是甩着一张乖巧的脸跟礼部宗伯打着哈哈,最后让花甲之年的大宗伯气飞了胡子也无可奈何,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近前朝事情倒没有刚上任那会繁多,再加上夏倾好歹也跟在父皇兄长多年,虽然未曾接触,但上手还是很快的。所以等到四五月,夏倾手头上也没那么多折子进行批奏,也就更加闹腾了。做完全天工作之余的夏倾,平日最爱的就是看从礼部呈上的赞美诗句。

      虽说夏国国土广阔,养育的百姓是更加繁多,从中诞生的文人才子更有十几万数,每年夸赞的诗句也有几万首了,不过好在夏倾严格控制数量,经由地方县级审阅过后交到礼部的也才千首,也算是没有加重礼部的工作。

      其实千首诗句对夏倾来说也不过是闲暇打发时间用的,夏倾也并不会每首都读上一天,仔细斟酌。但礼部大宗伯出了名的硬骨头,怎么也得亲自过目之后才会到夏倾手上,如此一番,经由礼部审查过后,往往剩下的只余百首了。

      夏倾虽然叛逆,但对于三朝元老,礼部大宗伯袁老也还是会给面子的,在小事上面,夏倾都并不会于其争辩过多,也就随袁老去了。

      感受着雨水的轻拍,夏倾浑身舒服极了,拿着手边那一百首诗句,草草看过。写的赞美诗句多了,意思大致相同,赞美多为美貌,即便是颇为自恋的夏倾看着也有点烦了。烦腻的翻到末尾,本想拿去交与御膳房时,却被最末一首给吸去注意力。

      最末这首,只字未提美貌,却是用言语赞扬小国君桀骜不驯的性子,让夏倾颇感意外。夏倾这娇纵性子在坊间多为骂声,但因未作出过格事情,所以也没有丢于昏君一列,在说书人口中勉强混了个中庸之名。

      生于坊间未能参加科举的文人们,一边虚情假意的歌颂国君,一边又唾弃夏倾娇纵的性子,所以也只能千篇一律的写下赞美。赞美国君美貌,也多是因为此群文人写不出违背自己内心的诗句,又觉夏倾除了美貌再无长处,也就只能写下这般诗句了。

      所以看惯了虚情假意的赞美之外,突然出现一篇赞美性子的文章,却是难见的。而这文章出现最末,怕也是礼部多次翻看,检阅最后才到了夏倾之手。这篇文章写的极其巧妙,完美夸赞出夏倾的明治,还题外之意的点出顾将军的英勇,这一句两夸,加上卓越的文笔,实在是一首佳作。

      夏倾对此来了兴致,匆忙从窗边走到中间那审阅奏折的龙椅之上,点上微亮的龙烛,便开始观测起来。微微湿润的稿纸在烛灯下慢慢烘干,等至干透,夏倾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一下子来了兴致,连忙唤来小福子。

      小福子接到旨意,半刻没敢停歇便往礼部走去,连门外的微雨也没有顾得上打伞,托着圣旨便往礼部赶去,黄布制的圣旨在雨中微微润着,其间露出的黄龙绣花更显威严了。

      -----------

      “倾城”元年六月,礼部前后准备了一月的科举终于拉下帷幕,但礼部上下并不敢停歇,无数的文章卷轴放入文学院,就等着礼部上下在半月之内赏阅完成,交与陛下殿试名额。

      夏倾首次参与科举大事,倒是比登基那日还要紧张,一连几日思考殿试之事,最后还是宣来镇南将军,将这个难题丢给顾平戈了。

      顾平戈不过一介平民武夫出身,诗书也只是在照顾小皇子三年时间学习过,哪里懂这些文人之事,于是第二天就在朝堂之上,百官面前跟夏倾自请去边境三月观测。夏倾只能咬牙在顾平戈那狡黠眼神中说出同意,派去边境了。

      顾平戈指望不上,夏倾也只能自己想殿试了,小国君一边扎着顾平戈的小人,一边想着殿试,浑浑噩噩的便过了半月。

      殿试当天,夏倾特意选了一件色调较为深重的龙袍,搭配着刻意威严的表情,倒是显得年长五岁,有一点少年天子的模样了。

      夏倾惯常下过早朝之后,便开始宣见殿试了。

      五十三名进士在殿前恭候多时,夏倾一召见便按照礼部初定的排名前后排列开来,三叩九拜过后便已站立大殿其中。这批进士倒是出了名的年轻,往常进士年龄差距较大,而这批最年长的看上去不过而立之年。朝堂之中多为三朝元老,虽然个个都是忠心耿耿,但难免心有余力不足,夏倾本就打算多多添加新鲜血液,而这批进士年龄让其颇为满意。

      夏倾将殿试内容递交丞相,让丞相进行宣读。丞相接过之后,表情变得十分生动,一会黑一会白,有趣极了。不过丞相也知殿试大事不容迟疑,便将殿试题目一一宣读,此题一出,朝堂之上各个大臣都像吃了不该食之物一般,难看极了。

      夏倾这殿试题目便是“让进士们探讨夏倾下发的那三点革改的看法。”

      进士们多为世家弟子出身,夏倾那三条革改对世家却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进士们一时脸色也变得更霜打的茄子一般,不知从何说起。

      然而其间走出一个素服青年,看上去也就二十一二的模样,穿着没有任何绣花的常服独立出列,与其他进士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臣觉得这三点革改看似胡闹,实则大胆,只不过革改太过表面,不能革改到中心。”

      夏倾听过之后,眼神流转了一番,微怒道:“朕的决策过于稚嫩?进士是这意思么。”

      那素服青年倒是不卑不亢,身形没有一点晃动,直截了当的就接了下去。“是的,陛下心意是好的,但是太过于表面。”

      夏倾大怒,也并未册封直接下朝便回到寝宫,气鼓鼓的爬上了床榻。小福子见君主背对,也不敢劝诫丝毫,自觉退到殿前候着了。

      第二日,夏倾朝堂之上随手将册封文书交与礼部,便照常下朝了,而昨日殿试之事在朝上未提半句。就当大臣们以为夏倾并未怪罪之时,册封文书却让众臣们大跌眼界。

      昨日那出列青年名为左离,是礼部理出的会试状元,而册封文件却封了个第三十二,堪堪做了个六品大理司。虽说这左离是平民出身,但好歹文采出众,如今却只得了个三十二,但这青年反而面带微笑答谢,满意而归,更是让大臣们惊讶不已。

      于是这“昏君倾帝”的名号便开始在坊间说书人那流传开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