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月阅读记录 ...
-
8、《奥丽芙·基特里奇》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著,张芸译。
这本书看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时读完。那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我把书放回桌上,酝酿了很久才告诉我妈:“我觉得奥丽芙很像我们。”
当然,我指的是我和她。
严格来说这本书也和下面的《都柏林人》一样是短篇小说集,但我个人认为把它当成一本长篇小说来看也并无大碍。故事里的主角并不都是奥丽芙·基特里奇,不过每个主角都与奥丽芙或多或少有联系,他们也许是她的丈夫,也许是与她住在同一个镇子的居民,也许是她的同事,也许是她的学生……不论主角是男是女,以他们为中心展开的故事都有一种细腻的琐碎感,甚至有点儿意识流。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这些故事里,你或许可以看到毫无逻辑的回忆插叙,或许会因为路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仿佛遭受灭顶之灾,又或许会因为襟前没有被及时发现的奶油渍而情绪崩溃。如此敏感、脆弱,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被生活凌迟,却也如此坚韧,仿佛不论经受了什么都能重新开始。
快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因为自己的问题去医院挂号看了心理医生。聊的时间不长,但有的对话印象很深,比如在得知我的过往用药及治疗情况之后,医生很自然地问了我一句:“家里妈妈有没有情绪方面的问题呢?”
我点头。
医生于是也点头:“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受母亲影响的。”
当时我呆坐在那里,记起书里奥丽芙在电话里对中风的丈夫说:“不过他们不会认为你有什么责任的。通常孩子有问题,他们都会责怪母亲。”
所以后来医生再问我近期有没有同母亲发生争吵时,我把上个月的所有痛苦都咽回了肚子里。我说:“没有,没什么争吵。这一两年我跟我爸爸吵得比较多。”
我不太明白我当时在狡辩些什么。只是我记得奥丽芙对着儿子克里斯托弗崩溃大哭,我记得奥丽芙在心里想:她这么爱他,为什么他会恨她?
现在再回想读这本书的过程,我发现在前几个故事中我一直在感慨中老年危机真可怕,并且一遍遍提醒自己:等我老了,我绝不能活成这个样子。可越往后读,我越发陷入一种沉闷的痛苦中。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我还不到二十四岁,就活成了这个样子?
妈妈开始搬过来跟我一起住之后,有好一阵都在无意识地回忆她自己的童年。她在思考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她开始试着客观、冷静地分析她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进而又说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我就没有把我母亲带给我的不快乐再带给女儿。”
我笑了下。
她敏感地问我:“难道不是吗?难道你觉得我也是那个样子吗?”
我摇头:“你没有。”
只是每每听着她追溯自己的童年,我都会感受到痛苦和怜悯的双重折磨。我时常在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究竟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但我知道我一定是爱她的。正如我从不怀疑奥丽芙爱克里斯托弗,也从不怀疑克里斯托弗爱奥丽芙。可也正是因为从不怀疑,才更觉得苦痛难当。
幸运的是,就像这些碎片式的故事所展现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平静的时刻。譬如第二个故事《涨潮》的结尾,一个深陷绝望、正欲自杀的男人跳入海中,紧紧抓住海里不断挣扎、无比渴望活下来的女人,不让她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在海岸上,还有一个女人在为他们大声呼救。
附上我读完这本书时写下的一点感想:
虽然是短篇小说集,但我更愿意把最后一篇的结尾看成奥丽芙故事的结局。这个结局在说:“去他妈的与生活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我依然对这个世界不满,我依然有满腔的怨恨、懊悔、恐惧和不安。但我还活着,还没有离开。这不是因为我原谅了谁,或者谁原谅了我。只是因为我还不愿离开。”
其实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点儿意识流,琐碎中透露出一些我们不愿面对的、几乎像隐私的事实。傲慢、自以为是、羞愧、偏执……身体和精神上的私密的缺陷,太难以启齿了。尽管如此令人不适,但确实写得很好。正如奥丽芙或许暴怒、阴晴不定、看起来与多愁善感并不沾边……但她身上打动人的地方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即使她只是个过客,也仍然闪烁着奇特的、仁慈悲悯的光。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一样。
9、《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著,王逢振译。
因为是第一次正经八百地看意识流作品,我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的《前言》(以前我看书从不看这个),了解了一下作者作品坎坷的出版过程和外界对其作品的评价。然后带着一丝迷惑和《前言》模糊的引导开始阅读。
短篇小说集。写的都是都柏林这个城市里的人的故事,作为“故事”来说,其中很多篇章似乎都并不“完整”。坦白说读得有点痛苦,不仅仅是因为故事而痛苦,还因为读不懂……最令我困惑的大概是那篇《两个浪汉》,虽然本身就对自己低级的文学素养不抱什么期待,但还是耐着性子搜了一下网络上对这篇结局的解读,结果找到一篇论文……被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击退了。于是放松心态,当普通的故事似懂非懂地硬着头皮读完。
就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言,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最后的压轴篇《死者》。用这篇《死者》来做这本书的结尾,似乎不仅把前面那些相互之间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还让我这种读故事读得云里雾里的读者从一种无知的恐惧中得到了解脱……不知道我这么描述会不会太抽象,但我的确感受到了“解脱”(绝不仅仅是因为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或者说是释然。
这种感觉就像在读到《圣恩》这一篇的结尾,看到珀顿神父说耶稣让我们对上帝要正直果敢,他不要求我们不犯错,只要求我们坦率面对、同时决心改正——那个瞬间我感受到的一种宽容的力量。不是对某件事、某个人的宽容,而是对人类天性中的全部弱点以及生活中的全部诱惑的宽容。
另外,作者的场景描写真的很有画面感,在某些篇章中也有一些通俗易懂的精妙段落,这些优点是与作者从片段式故事中塑造饱满人物形象的优点旗鼓相当的。
但是。
短期内我真的再也不想读意识流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