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黄芸娘做衣服 ...

  •   八月十七小雨
      陇州山里入秋以来,昼夜温差大,白天火辣的太阳,晚上可能就是阴风阵阵钻被窝。昨晚下了点小雨,更是如此,后半夜冻得我在被子里瑟瑟发抖,无奈之下,只能抱着被子,去我老母的房间,睡同一张床。

      竹房子好看又浪漫,可是不顶风,风呼啦啦往屋里灌入,加上一楼是木房子,晚上山风一吹,各处木板竹板都在摇晃,我好害怕这是个豆腐渣工程呀。转念一想,又悲哀的发现,其实真是豆腐渣也没什么。因为屋顶几根横梁上面的,都是茅草,没什么重量,不用担心掉下来压死我。

      话说昨晚下雨,我一直担心茅草会漏雨,庆幸的是,并没有,但是不难想象,如果是狂风暴雨,少不得要多补几次房顶。我这房子又还是个二楼,恐高的古代人怕是不敢上去,比如说董家老大和甄老太。他们认为二楼的楼顶,实在太高了,掉下来不死就是残废。

      这么风风雨雨的折腾一宿,又给蚊子喂了不少鲜血,我再一次怀念起了水泥墙房子,多么牢固让人有安全感呀。要是一楼二楼建成混凝土楼房,三楼弄竹屋,那么我平日就可以住在二楼,夏天闷热,再考虑住竹房子,岂不美哉?

      我妈听着我的想法,冷笑几声:“老娘早就给你讲过,木房子没有那么好住的,非是不听,不吃苦头不回头,这辛辛苦苦才建好这房子,你又不想要了?”我妈声音沙哑。

      我妈昨晚也没睡好,此时火气有点旺,但是说服她嘛,小事一桩。

      “哎呀,妈,那时候就算我想修混凝土房子,又哪来的人工和物料?但又不可能一直赖在张勇家住着,只能先修这个房子喽。”其实我妈说的对,我要是不贪图木房子的浪漫,大可以只修建客房,不多费力气修建主楼。

      “那你现在又有人工和物料了?”我妈往被窝里缩,不耐烦的反问。

      “物料没有,但我不是现在要建,我去研究水泥怎么做,反正也不是要建万丈高楼,不需要那么高质量的。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之后再做打算。至于人工嘛,老母,这就看你故事讲得有多好了。你看看黄芸娘她们,现在一个个的净想着往咱家跑呢。”

      “你可别想啊,天天讲故事,谁受得了,我这嗓子,已经发疼了,这里可没有金嗓子治病用。”老母抱怨道。

      “哎呀,谁让你天天讲了,昨天你兴起,拉都拉不住,今天嗓子受苦也是自己找的。你可以撺掇她们打麻将呀,那样你就不劳累了。”我给老母支这招,其实是下个小陷进。

      果然,老母马上就有反应了:“你要修房子的话,我还教他们打什么麻将?打麻将了,你还想着他们干活!”看吧,我老母一下子就支持修房子了。

      “哎呀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出呢?还是老母你聪明!”我吹起老母的彩虹屁。

      我妈果然嘚瑟:“那当然,我要是读过书呀,肯定也是个人才。那啥,这房子确实不好住,太摇晃,你赶紧去看看水泥的做法,别忘记想想钢筋怎么办。那就等你修好房子以后,我再教她们打麻将。”我妈果然念念不忘麻将。

      我好像说过,我爸爸刚辞职在卖茶叶时,没有经验,也没钱雇佣工人,我妈开始学算术。后来在城里买了一小块地,也没钱请包工头,我妈没少跟着一起干活受苦,所以她对水泥结构的房子也算了解。我在想,要是我爸也跟着穿越了,或许砖体结构的房子早就建好了。

      我妈开始炫技,说建房子的每个步骤,从勾勒墙体,打混凝土基础,到扎钢筋,板面形成。其实,她说的这些,我也大概还记得,小时候,我也常常被带到家里的工地上,然后在工地做作业,吃泡面,多少还有些记忆。

      大致商量之后,我下楼,从灶房的橱柜里,端处一盘子有脆骨的瘦肉,逗弄傲天。傲天看见我手里的肉,大半猜出我是给它的,汪汪吵个不行。说来,昨晚真是不安静,甄老太带来的鸡和狗,都叫唤个不停。

      鸡也就罢了,听不懂人话。可我得教育一下傲天,不能随便嚎叫,这样会很影响我的精准判断。万一出门打猎,这家伙把野猪野狼吓唬走了,那我还打猎个屁。再说了,随便叫唤的狗,不是好的看门狗。

      黄芸娘已经带着小草来了,她说这狗第一次离开狗娘,怕是对新环境还不适应,以后适应就好了。她说,这狗很是机灵,是好调教的那种,我也有这种感觉。昨天到现在,傲天已经能准确接收到“起立”、“蹲下”、“叫喊”等几个信号了,记忆力很好。

      我先把鹅黄色与宝蓝色的棉布拿出来,这颜色还是比较鲜亮的,希望芸娘帮我做成黄色短衫和宝蓝色长裙。黄芸娘吐槽:“这鹅黄色亮着呢,很容易脏的,哪个庄户人家愿意买这种布料呀,小姝也真是不嫌麻烦。”

      我哪管那么多,穿漂亮衣服就不能做农活了?我已经按捺不住想穿新衣服的心了,漂漂亮亮的精致仙女,在森林里漫步,在竹屋里卧倒,趁着还年轻,拍几张文艺照片,万一要是回现代了,还可以给众闺蜜吹嘘炫耀。

      黄芸娘看我猴急,也明白我的渴望。拿着衣裳专用尺子,比对着我身上横竖测量,然后坐在沙发上,从带来的竹篮里,拿出针线和剪刀,就开始手脚利落地裁剪布料。

      黄芸娘制衣,甄友提水以及打扫院落,我妈一个人躲在屋里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后面剧情,后面剧情悲惨,老母看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而我则在研究改良打猎武器的方法,以及预备再做一把,供我老母使用。那天三个土匪还是有吓到我,我要尽快有自保能力,莫等来不及才悔不当初。

      对了,我昨天想到了修建凉亭。神奇的是,据说长宁县就没有凉亭这种建筑,村民也只是听祖宗传下来的故事中提过。慈宁居所的沟渠正好把院子分成两半,我想把沟渠水东引,建个水上凉亭,夏天乐得消暑。

      最好种上两棵树,叶子少的树,我要做个秋千,昨晚看于正早年所著的小说,里面对秋千的形容,令我神往,秋千架上插紫色的牵牛花,那该多美呀。但是我不像那个故事中的女人,我并不喜欢紫色,主要是我的肤色与紫色不搭。

      我也不想要牵牛花,我想要五颜六色的山茶花和小野菊,牵牛花又称夕颜,摘下来没多久就会焉掉。山茶花和小野菊就不一样了,能储存好久,小野菊甚至还能做成书签呢。

      我一边敲着红色的木桌子,一边琢磨院落的布置,院子大是很幸福,但是要装修的如意,还是很费时间与精力的。以前看加拿大的某些乡村剧集时,她们的家中有一栋小洋楼,巨大的谷仓,剩下的便是农场和牧场,非常辽阔,令人艳羡不已。

      可我现在,连代步的马匹或是骡子都木有,更何况牧场呢;至于农场,那更不指望了,这地形不可能的。为未来做打算太累了,我打算休闲一下。

      我带着竹篮子,叫上甄友,打算再往森林里走一下,好久没去采草药了,我还指望靠这个再买一些新布匹呢,大鹅也还没买到,家中也没存下钱粮的,这让人颇是焦虑。搬进慈宁居所之后,我终于敢和老母有短暂的分开了,留她一个人在家里,我进山即可。

      现在秋意已十分的浓郁,主要树种——杉树的叶子早已落了一地,只留下妖娆的树枝在风中摇摆,也还有一些常青树不惧冬天,依然翠绿,可那毕竟只是少数。树叶早已掉落的森林,视野好了很多,能看清好大一片范围的林子,还能看到飞鸟和野鸡扑腾乱窜。

      若非最近吃肉有点烦,不然想捉个斑鸠来烧烤。说道吃肉,我想吃吃蔬菜了,这边只见过大白菜和一些小野菜,我想念生菜和油麦菜,那玩意煮火锅多好吃呀。

      哦,我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出现个好办法,不如做个小陶瓷锅,底下摆个炭盆,火锅不就来了。这么一想,我好像记得哪部宫斗剧里面也如此吃过的样子。

      作为一个中国人,近四个月不吃火锅,哪有不冒口水的道理,我都想立即回去实践一番,把锅碗瓢盆什么的捣腾一下。可我想想,也就罢了,现在只能找到野山椒,分散得很,数量很少,等我积攒好了再煮火锅吧。

      届时,我一定要加上亲爱的木耳,土豆,鲜肉和野鸡,加入点新鲜的野菜,一定很下饭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黄芸娘做衣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