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入山门 ...

  •   秋母以为是神明显灵,又去了趟庙里还愿。钟医师每日来给小公子把脉,脉象偏弱,而小公子自述偶感心口微痛,除此外似乎又无其他不适。
      钟医师查不出病因,道:“公子年龄尚小,这样拖着日后对身体底子有损,长此以往怕是不行。”
      遂向秋家建议让小公子学习点强身健体之术。早先听闻郇城有座青山寺,寺里有位德道修行的高僧,相传若是有邪门怪事请他出面总能化解,有钱家体弱的公子送去修习也能强身健体,甚至还有王侯贵胄的子嗣同在其中,家中商议后想让秋禾去试试,看能否拜入那位大师名下。只是郇城距此地有几百里,路途遥远,若真是去了,在外受苦无人能照应,心中又是不舍。征询过秋禾,他倒是没意见。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况且好男儿志在远方。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怎会有真知灼见。”
      秋禾天真的想法秋母并不赞同,只是盼他去了那神山能习得强身健体之术,平安长大。秋老爷怕秋禾路上累着,让春儿一路随行伺候。秋府备了许多行囊,秋禾不愿麻烦,执意要简装出行,一顶轿子一匹马一车夫同带着春儿、几袋干粮加上常用物品便上路。小公子身体刚好,不宜过度劳累,马车不疾不徐的去往郇城,途经驿站夜宿休整,到达目的地在三四日后。
      青山寺名字的由来是在青山上的一座寺庙,本平平无奇却因来了个悟能长老。听闻悟能长老佛法高强,乐善好施,但门下徒人并不多。其中一点要求,若想成为门人,必须过悟能长老的眼缘,凡是想山上求入门下,不管平民贵族都得靠步行登山。
      春儿出主意:“这山看着蜿蜒盘旋,高耸入云,怕是有几万台阶,不如让马夫背着您到半山腰,您在自个儿再往上走。”
      “心诚便是第一考验,我若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也不消来此历练了。”
      秋禾遣回了车夫,与春儿提着行囊向上爬。越往上爬越吃力,秋禾又执意不让春儿提重物,腊月的冬天热出了薄汗。
      “都说大师菩萨心肠,这可不是故意为难人,少爷您就是太较真了,春儿自小吃苦不打紧,可您才八岁,身体才好,又背负行囊,咱们歇歇吧。”
      “不必,一鼓作气,不然等会儿力气退了更难爬。”
      从清晨近黄昏终于登上了顶峰,来到了庙门口。内里的汗衫来回湿了又干,山顶比山脚温度要低近好几度,两人瑟瑟发抖。秋禾把拜帖交与门外一寺童,旋即寺童叫他二人进去。大殿里正中间盘腿打坐一名长须白发老者,身披麻布袈裟,瞧着普通,这寺庙甚至有点破旧。 秋禾对他躬身一拜:“秋禾见过师傅。”
      “请起,既然叫我一声师傅,那为师有问题要问你一二。你为何而来?”
      秋禾答道:“秋禾应父母之命来此修行,为的是修炼自己的意志,锻炼强魄的体质,开拓眼界,更是想领悟人世真谛。”
      “修行即修正,这世上一切皆因缘和合而生灭,无缘不聚,无因便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人戒三毒,贪嗔痴,断舍离,参透此番,便是有所悟。你可做得到?”
      “徒儿定当谨记在心,以此为规矩准绳。”
      悟能长老右手持佛珠,左手拨动,念了声阿弥陀佛,道:“随缘而至,万物皆有定数。”
      秋禾思忖片刻答不知作答,悟能长老未再提问,仅让为首的徒弟带他去院内安置。
      带路的是青山寺的大师兄谭凌舟,年有十三,气度不凡,正是当朝谭将军的小儿子。
      “你来的晚,也是年龄最小的,你排老四,以后就由我罩着你。”
      “多谢大师兄。”
      秋禾让春儿休息一晚即刻回秋府,理由是出来又不是为了玩乐不需要人伺候,况且佛门有女眷多有不便,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让家人放宽心。春儿一向拗不过秋禾,临行前拿出一小锦囊系在秋禾腰上,依依不舍对秋禾道:“少爷,奴婢从小陪着您身边伺候您看着您长大,还从未真要分开许久,不知道您是否真能照顾好自己,夫人料中会如此,这是夫人为您求的平安福,您可得戴上。您要记得定期给家里写信,春儿会想您的。”
      送春儿离开寺庙,天还未大亮。秋禾打开锦囊,里面放的是个小香包,绣着驱邪平安四个小金字,拿起放鼻子底下一嗅觉得香味甚重。他将其拿出放置在衣柜箱子底压着,想了想又把怀里的小玉玩放入了锦囊中。
      青山寺的早课是跟着悟能长老诵读经文。长老座下共有四名徒子:大师兄谭凌舟秋禾已认识过,今年十三,比自己大五岁;二师兄顾轩和大师兄年纪相仿;三师兄周琦玄看着比秋禾大不了一点,个头也差不多,那日门外递拜帖的寺童就是周琦玄。早课后大师兄负责给后院菜地浇水施肥,二师兄和三师兄负责厨房里煮粥烧柴火蒸馒头。秋禾就跟着师傅一起打扫寺院内外的枯枝落叶。
      “这树叶有长有落,就像人的一生,有出生便有死亡。时常打扫,扫去铅华,聚在树下为来年的生长做养分,任其飘零反倒失了颜色。为师在这里守了近三十年,看着人来人往。如今又看到你,便想起过往,不免感叹岁月的流逝与变迁。”
      秋禾想到三十年前师傅还是壮年,而三十年前自己尚未出生,魂也不知飘在那里。
      “师傅莫要伤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后就由徒儿陪在师傅身边,徒儿也会努力修习,不让师傅失望。”
      柴火烧的粥就着馒头味道寡淡但吃的暖和,秋禾吃饱有力气,穿着寺里发的旧棉布缝的袄子精神抖擞和师兄们学习功夫。大师兄谭凌舟教自己扎马步,二师兄和三师兄在笔划棍法。山上的空气虽然冷冽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不适。中午用过饭后悟能长老例行下山去巡游,看看有什么能帮助村民的地方。
      “这里和我想象中的有所差别,听闻长老是位佛法高深之人,青山寺也非比寻常,里面受训的弟子同样是厉害。青山寺除了比寻常的庙建的要高些,师兄们非常友善,师傅也很和蔼可亲,并未为如传言那般对收徒要求苛刻。且原以为名寺香火鼎盛,但实际门可罗雀,大师兄,为何师傅的徒弟会仅有四人?”
      谭凌舟年龄不大,虽面容俊朗却毫无阴柔之气,掷地有声,长发紧束,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双目有神。他比秋禾高出一头,让人不由仰仗,颇有将军之子风范。
      “师傅早年并不收徒,且乃清修,自然是择高山而居。师傅曾有恩家父,于六年前送我来此跟随师傅修行;二师弟比我小一岁,家住郇城杞县此山脚下,他自小身体孱弱,家境贫寒,他父母送他来此学艺;三师弟父母早亡流落街头,前年被在外云游的师傅领回。师傅是个心善之人。”
      秋禾心想如此看来,自己与二师兄情况差不多,师傅确实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但如此好说话,天下可怜人那么多,那岂不应该寺里早就人满为患?
      “你若有不懂之处问我即可。”
      远在他乡,第一次离家到此地,便有人这么主动关心自己,师傅是位好人,大师兄也是位好人。
      天快黑时,师傅归来。用餐后休息片刻,众人回到大殿一起念清心经。晚课一个时辰,念完后洗漱完毕,一更就寝。
      踏入此山后,秋禾先前那种呼吸乏力症状明显消失。莫不是这山真有灵气这寺真不寻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