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12 ...

  •   京城内忽然迸发出的一股邪祟阴气,让刚刚抵达京城边缘的萧泽大惊失色。

      如此不吉的征兆,怎会出现在京城这等风水上阵之地?!

      不止萧泽,坐镇司天台的监正大人——连容羽,也觉察到了不对劲。

      “好强大的力量。”连容羽站在六角塔的最顶层,投过窗子,俯瞰笼罩在阴云之下的繁华京城。

      街上的百姓觉察不到风水吉凶变化,只是见到天色忽然变暗,以为暴雨降至,都加紧脚步往家赶。

      “监正,这天象似是有异。”连容羽身后传来声音。

      说话的是一名紫袍青年,头戴紫金云纹簪,胸前用银珠链吊挂着一枚刻有许多小字的表盘——外人一看这装束穿着,便知道这是璇玑宗门人。

      京城司天台内的正式官员都要着官服,紫袍青年不在编制内,所以穿的还是璇玑宗门生的常服。

      外人都知,司天台的官职已被璇玑宗门人占去半数,但其实司天台内也还有摄政王提拔上来的人手。

      连容羽用不惯摄政王安排的那些,表面不说,暗里却真心觉得他们都是草包,因此他认为重要的事情,还是交由自己的得意门生来做。

      像紫袍青年这样的编外人员,万安塔内还有十几个。他们都是应连容羽之命,前来协助监守长钟。

      长钟是璇玑宗推演天象最重要的工具。

      最初,长钟只有八尺高,但伴随着璇玑宗门人不断提高推演术的精准度,长钟便越加越高。

      璇玑宗认为,世间万象都是有规律循环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容错率,但无论如何变换,都逃不过先辈们留下的精密算法。

      如今达至六层塔高的长钟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小拇指盖大小的刻度,以顺逆时针的方向层层排布。所有转轮都日夜不休,唯一区别是转速快慢。
      它们宛如日月星辰、潮汐风雨的缩影,预示着大自然诡秘而妖娆的进程和变化。

      今日突然在京城中爆发的这股邪气,是一个超出原本规律的变数。

      关于变数的转轮全都集中在万安塔六层,紫袍少年学识尚浅,演算不出来,所以急忙汇报给了师父。

      连容羽自窗边走回,负手观察长钟。片刻后,他一展愁眉,脚下生风般快步走出万安塔,乘上专属马车,直奔皇宫,求见皇上。

      皇帝原本在午休,睡得好好的,忽然被噩梦惊醒,气得要砍了今日在寝殿内当值的所有宫人的脑袋。

      “现在连觉都不让朕好好睡了,朕这个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萧慎狠踹大太监的屁股,面前的宫人们便闷声倒了一片。

      萧慎如今三十有七,不理政事就罢了,还日日像个孩子似的,动辄为了点小事喊打喊杀,宫人们成日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留神就被皇上杀了泄愤。

      皇帝寝殿的风波传到了御书房,坐在里头批阅奏折的摄政王听说之后,略略挑眉,“宫中锦衣玉食地养着你们这些奴才,你们却连皇上都哄不好,要你们何用?”

      报信的太监谄媚一笑:“大人恕罪,皇上素来只听您的,还请您前去劝劝……”

      摄政王这才搁下玉笔,一抖蟒袍,抬脚朝皇帝寝殿去。

      时年五十岁的摄政王大人,因为常年服食多种补品养料,纵然年过半百,却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一头黑亮浓密的头发,未曾有过一根银丝。

      他从萧慎十五岁那年开始辅政,掌管大衍国朝廷整整二十二年。

      宫外茶馆里说书人常云,皇帝待摄政王如父如兄,敬重有加。宫中人也看得出,皇帝再如何狂怒暴躁,在摄政王的三言两语之下,也会很快变回乖乖听话的小猫咪。

      今日,亦是如此。

      “这群嘴碎的阉人,又去摄政王面前嚼舌根子!”一见摄政王过来,萧慎便不吼人了,憋闷地咕哝两句,随后朝摄政王道:“朕没事了,也不会再发火,摄政王继续去看折子吧。”

      “嗯。皇帝要多保重龙体,总是生气,伤的还是自己的身子。”摄政王不痛不痒地撇下这句话便走了。

      萧慎又踹了大太监一脚,“朕渴了,饿了,无聊了!去给朕准备珍馐佳肴,再去后宫里把朕的美人们都叫过来!”

      “是!”宫人们落荒而逃。

      萧慎这头刚看了会儿歌舞,好不容易找回心情,有宫人如履薄冰地上前来报:“皇上,司天台连监正求见。”

      “不见!”

      宫人领命出去,但过会儿又白着脸回来了。

      “……皇上,连监正说,此事关系龙脉气运,恳求面圣。”宫人抖如筛糠。

      “烦死了。”萧慎拿一颗葡萄砸向宫人,“去去去,叫进来!”

      过不会儿,连容羽恭敬地跪在了萧慎面前。

      “启禀皇上,近日京城中出现了行迹诡异的江湖人士,臣方才在万安塔观长钟时,忽然察觉强盛阴煞之气。此为大凶之兆,臣入京多年都未曾见过此相!所以臣恳请皇上,赐一道旨,容臣为皇上查明此事。”连容羽情真意切恳求道。

      萧慎挑了挑眉,似乎对连容羽所说之事生出几分兴趣:“京城每日都有无数江湖人士来来往往,不知这次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动皇室气运?”

      “回皇上,在事情尚未查明之前,臣也不敢妄加断言,请容——”

      “查案又不是你的专长,朕要是赐了你圣旨,回头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又要念叨朕……这样,朕给你一块牌子,让京兆府协助你办案。要是抓到了嫌疑犯,直接送到朕这儿,朕亲审。”

      连容羽愣了下:只爱美食美酒美人的皇帝,今儿个怎么突然管起这档子事了?

      啪!

      萧慎一拍桌子,满宫寂静,琴师们死死按住琴弦,唯恐出声火上浇油。

      “连监正,朕没怪你越俎代庖,你倒质疑朕多管闲事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况此次之事关系龙脉气运,朕过问两句,还要看你的脸色?”

      “皇上误会了,臣并非此意。”连容羽镇定答道。

      “那还不快滚!”萧慎瞪完臣子瞪乐师,“手断了吗?都给朕奏起来!”

      连容羽退出萧慎专用于玩乐的百花宫,有些唏嘘地抬头望天。

      其实皇帝愿意理事于江山社稷、臣工万民,都是天大的好事。他这个“小皇帝”小了二十余年,早该长大当家的。

      如果皇帝有意摆脱摄政王的控制,必定需要有人支持和帮助。若是他们璇玑宗帮助皇帝夺得政权,那将来……

      越往深处想想,连容羽的胸口就越鼓胀。

      那就由擅自入京的紫薇门门主来打响清理门户的第一炮吧。

      连容羽拿着皇帝给的令牌去京兆府时,姜念刚喝完补血用的五红汤,在女卫百灵和黄鹂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地出了那个四四方方的小院。

      为了掩人耳目,不用百灵要求,姜念就主动提出要以男装出行。百灵和黄鹂也收起影卫姿态,乔装成姜念的丫鬟,约定好出门之后以主仆身份相处。

      京城西市有一条单独辟出来的街,人称“花市”。花市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据称是因为生长于北方极寒之地的摄政王喜欢花,各种各样娇艳美丽的花。

      为了投其所好,许多能和摄政王府攀上关系之人,都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渠道折腾来或新奇或珍惜的花种,装点得京城万紫千红。

      渐渐的,养花之风盛行,百姓爱花之容颜,文人赋予花浪漫别名,画师绘百花美态,花匠、花农应运而生,再加上朝廷扶持,便有了芳香四溢的花市。

      姜念起初也是奔着看花买花的目的去的,然而在花市街的街口,她偶然见到一个满头华发的老者,立了面“卜卦算命”的布招子——作为半个同行,她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老者的摊子前正坐了一个十六七岁年纪的女孩子,旁边还站着两个年龄、衣着都相仿的,应该是求卦者的同伴。

      观她们欲说还休的娇俏模样,姜念想,这十有八九是问姻缘吧。

      她越走越近,慢慢听清了老者的解卦之词:“姑娘脸上这两颗痣,都是克夫之兆啊……不过姑娘不必慌张,本道这儿有特殊的祛除灾痣之法……”

      原来是个点痣的啊。
      姜念默然一笑。

      她这动作虽小,却逃不过时时关注她的百灵之眼。

      “姑娘因何而乐?不如说出来,让我和黄鹂也跟着高兴高兴。”百灵说话从来都板着张脸,她这会儿的表现,在旁人眼里看来,就像是在威胁姜念。

      姜念已经习惯百灵这套说话风格了,半点不介意,解释道:“我从前在乡下和瞎眼老伯学了几招,替人算算姻缘倒是不难。那位姑娘明明是顺风顺水的好命,却被那老道反着说,看她样子,还真打算花钱买罪受,去消掉那两颗一点错没有的无辜痣,所以觉得好笑啊。”

      “世人并非都有参透命运的能力,你有本事窥见真相,作壁上观就罢,还冷嘲热讽,你没有心吗?”百灵忽然凶起来。

      姜念错愕地眨了眨眼,“人各有命,也各有信仰。她会去找那老道算命,还愿意掏钱‘破灾’,说明她信他。她既然已有选择,我何必多此一举去招人讨厌?”

      “哼。”百灵撇下姜念不管,径直冲到算命摊子前,抬脚踹向那摆卦的桌子。

      一时间尖叫声、骂声、呻.吟声,群声迭起,人仰马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