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暗斗 ...

  •   三司的负责人员走了一半,但陛下遇刺的事却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三司没走的人里拨出一部分来继续调查这宗案子。另一部分负责维持三司运转。与此同时,先前在吏部备份的各位候补官员总算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一个个欢欢喜喜的准备入职。李令姜坐在翠羽华盖车上,掀起车帘一角看着那些笑颜逐开走进刑部的人们,一边淡声对木桃吩咐道:“走罢,进宫。”

      皇帝没有就这么算了,大臣那边自然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内阁送上来一堆烫手的热山芋,又或许那本就是内阁为皇帝准备的下马威大礼包——然而就被皇帝这么一手化骨绵掌给化到惜薪司去了。大臣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精心写就的屁话奏章都被丢进了惜薪司。但也大约猜到了皇帝的应对措施。对此,他们的反应是继续上同样的奏章,每天都上,每天都骂,每天都抬杠,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力图用奏章把皇帝烦死,让皇帝对他们的诉求做出回应:皇上,您就这么罢免了三司的诸位,总得给个说法吧?不给说法,咱们可就要闹了啊!“

      然而,李令姜经过仔细查看被罢免官员的名单之后却发现,李持明这一出《罢官》,定然是有所筹谋才定下的计策——被罢免的官员全部都是陈党,无一例外。而新补上来的三司官员不论能力如何资历几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全都不来自东边和南边。

      这就很有意思了。陈惟衷是浙东人。他的陈党核心成员中也绝大多数来自浙闽。相比之下,陈党内部的北人官员较少,西部出身的官员更是少之又少——李令姜怀疑陈党里根本没有西边的人。一则陈党多为东部南部出身,家境优渥,饱读诗书,看不惯穷乡僻壤的西部人士。二者燕国西部已经十几年没有出过来自西边的状元了。那个地方被棉花和象谷拖累的太深,教书育人这一块一塌糊涂。彪悍勇武的猛将倒是出了不少。于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戏称就叫的更响了。

      然而这一次,吏部不仅一次性让大批西人和北人转正,而且还把他们塞到了三司各处。其实这些西部汉子和北部文士不一定比东部南部的人差。但问题在于。朝中陈党一手遮天,会试从出题人到主考官乃至判卷小组,基本上都是陈党垄断。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可能成为自己党羽的人········这其中的弯弯绕,只要是在朝中混过几年的人没有一个看不出来的。

      因此李持明的这次小动作,指望陈惟衷和陈党看不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可能。所以在众位言官接连不断的递出石沉大海的奏章三天后,内阁次辅以下的三位大学士,集体提出了辞职。

      李令姜终于明白李持明这几日为何没有因为三司的大换血而喜上眉梢欢喜庆贺了。因为他知道,陈惟衷在这里等着他。

      陈惟衷这个反应很鸡贼。他明明知道李持明想搞的是他,但他就是不告老。反而让自己手下那几个正值壮年,平日里帮李持明处理公务最多的年轻阁臣辞职。这一招,端的是一个阴险毒辣,堪称釜底抽薪。

      李持明自然不能接这个招。他要是接了,他就得面对内阁只剩一个陈惟衷的局面。这种情况可比面对一个内阁的陈党要可怕多了。更可怕的是。当他面对只有一个陈惟衷的内阁时,他不知道陈惟衷下一步会怎么做。此人在朝中纵横多年,深不可测。谁知道他又要从哪里釜底抽薪搞李持明一下。说句难听的。他现在总领朝局。天下知陈阁老而不知皇帝者都不是没有。陈惟衷的背后还有南部大商贾撑腰。真把他惹急了,谁知道他会不会搞个宫变。

      不知底细的对手是最可怕的对手。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对你的举动做出什么反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暗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