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9、149 京城 ...

  •   在年前朝廷便知西宁有一场恶仗,在军饷和军需的给予上没有半点拖延。
      而相对的西宁府与卫王府递给朝廷的战报便比寻常更为频繁,与往年相比战报要更细了许多。

      譬如下嫁卫王府的宁公主裴金铃已是数次立功,已在西宁军中扬名。
      与宁公主同时名声鹊起的,是跟在卫王世子身边的张睿,也是领兵的一把好手。

      皇帝对张睿还有印象,记得是当初送卫王世子来京的那个少年,如今跟了世子正管着裴金铃手里的两千人和当初护送世子进京那五百人。
      这也只是初始,到现下张睿手中已有五千人。他在这场战事中被临时提拔,他父亲又分了他二千五百人,要无意外这场战事结束后便能统领这五千人了。

      今日又得知前些日子有一场胜仗,皇帝从上朝时高兴到现在,随后带着西宁府的折子来见了太后。
      太后也早听说了这个消息,再看了皇帝儿子递过来的军报不住点头,“阿奴这妻子没有跳错,陛下也没有挑错人啊。”

      母子俩坐在一道吃了饭,都有许多话想说。
      “当初我只瞧着她会些功夫,哪知道在战场上还有这样的本事。只是这王府里才是最硬的仗要让他们夫妻去打,也不知道俞家何时才能配得出解药,阿奴不论如何也得有一个孩子才行。不然他们切这么拼命,又是给谁拼的呢?”太后叹气道。

      太后正这么说着,就听门外宫女进门来禀告,说是鲁老王妃在殿外求见。
      她们是姐妹,自她当上太后起,就给鲁老王妃特权可以随意入宫,太后知晓自家妹子必然是因这一段日子的消息而来,便道:“请王妃进来。”

      鲁王府老王妃进来时,正听着太后跟陛下说要给裴家和俞家赏赐,嘴角一动想说话似又想起什么,只得作罢。
      “给王妃赐座。”太后跟身边宫女吩咐,又随即跟自家妹妹说话,“知道你急,也不必急在这会儿就往宫里赶。就朝廷有什么消息,孩子们能不给你带回去的?还得要你大老远的跑进宫里问才放心?”

      老王妃先谢了太后赐座,给皇帝见了礼,才道:“娘娘也知道,那几个孩子一回家,说是要与我说却也说不明白。我想着倒不如进宫来找娘娘,让娘娘跟我说说。”
      也不是人家孩子说不明白,也就想听些放心话,太后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你啊,整天想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你难不成还得担心一辈子?”

      “可锦绣这辈子只得这么一个孩子,臣妇要不关心他谁还能关心他?指望着他那个没良心的爹?”鲁王府老王妃有些哀戚地道。
      老王妃都把话说到了这,太后只得道:“你大可放心,这卫王府日后是谁的,卫王现在未必说了算。你也知道裴家那孩子这回在军中立了大功,有她在一旁帮扶阿奴,阿奴还怕拿不到西宁的军权?”

      话是这么说,鲁王府老王妃下意识道:“她不会欺负阿奴吧?”
      在二十万军权面前,就算裴金铃脾气有不好又算得什么,何况西宁府赵大人递上来的暗折也说了人家夫妻俩感情好在西宁府都是出了名的,太后劝道:“你又想到哪去了?裴家姑娘是那等会使小性子的人吗?当初阿奴有意于她,陛下与我也是亲自相看过的。你啊,就把心放好,等着阿奴在卫王府的地位稳了,说不得就会再来京城看你。”

      因裴金铃的军功,裴家和俞家都得了赏。
      特别是俞家姨妈和方氏都格外得了一份赏赐,太后身边内侍来发旨时眼睛都笑得弯弯的,可见宫中对裴金铃有多满意。

      方氏领了赏,得知俞家姨妈也有,便在晌午时候去了俞家,跟俞家姨妈说起裴金铃建功之事,“妹妹也知道阿铃武艺高超,可这战场和寻常比武哪能一样。这几个月也不知阿铃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朝廷没有坏消息传出来,阿铃就没事。何况卫王难不成还能让阿铃出事?到时候他如何给朝廷交代?”俞家姨妈看得开得很,一点不担心裴金铃的安危。

      也不能说是不担心,只是裴金铃当初选择时,就已经注定要走这一条荆棘之路。这样的荆棘之路,要不小心半路折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俞家姨妈早已接受这个现实,对裴金铃日后是好是坏,除了等待别无它想。

      方氏也是武将府出身,明白人生有太多无常,平复了一番心绪后道:“姐姐说得也是,她身边必然有人护着,我们倒也不用太过操心。”
      “嗯。等年后姚夫子便打算启程去西宁,有她照顾阿铃,想来你更放心一些。”俞家姨妈又道。

      俞家大郎在一个月前定了亲。
      结亲的人家是秦王府,他家嫡出的二姑娘年岁与大郎年岁相当,两人在半年前因着一次偶然相遇,就有了这门亲事。

      秦王是先帝的兄弟,能跟秦王府结亲,俞府在京中也算是有了更多的依仗。等俞家大郎过两年中举,新媳妇约莫就能进门了。
      不过定了亲两边便会频繁往来,姚夫子自觉身份有些尴尬,也不想给俞家带来麻烦,便打算等年后前往西宁去给裴金铃搭把手。

      方氏不知姚夫子底细,只知她是俞家给裴金玲请的夫子,能在俞家这么多年就知为人可靠,“倒是辛苦姚夫子了,姚夫子何时走姐姐与我提前说一声,我想给阿铃送些东西过去。”
      这么一别就是两年,随着下面孩子越来越大操心的地方越来越多,方氏总时不时想起裴金玲,觉得要在京城说不得还能帮她搭把手。还别说这孩子给家里带来了多少人盼不来的荣耀,要不想念都难。
      ……

      宫中给了俞府和平阳侯府赏赐,秦王府知道后也使了人来送贺礼,递了帖子约明日上门拜访。
      两边才定亲,亲家对俞家这般看重是好事,想着俞家就两个小子怕是不好接待女眷,方氏就笑着道:“明日我便把家里两个泼猴送姐姐这来,好跟秦王府的二姑娘多处处,免得没人作陪。”

      俞家要为接待亲家做准备,方氏也不久留。
      在回家时叫了裴如意和裴金玉来自己院子,说了明日去俞府和有人要去西宁之事,“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你们有什么要给你们大姐,也早些做准备。”

      裴如意已经到了相看婚事的时候,方氏挑了几家孩子让她选,不过如今裴金玲在西宁站稳了脚跟,这婚事未必不能再上层楼。也不是让自家孩子去攀富贵,平阳侯府已经够贵了,不过要能找到更合适的,也不是什么坏事。
      自己的孩子也一样,方氏看着两个孩子,对裴金玲打心里感激,“阿铃在西宁也算受苦,你们要送东西也记得实在点,可比不得京城江南送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等平阳侯在外应酬回来,方氏在睡觉前也跟他这么说,“出门在外,处处都要花银子。虽然陛下给了两县的税赋,可那两县都穷地儿,要四处打点哪里够用?我们当父母的,总不能看着孩子在外面受苦。我先前便想,要不我们这每年给阿铃送笔银子过去,银子不多却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心意。”
      平阳侯今日眉眼都带着喜意,听方氏说这话,就道:“那每年就送一千两过去。”

      是每年不是一年,何况一千两已不是少数,京城许多官宦人家一年都未必能花得了这么多。
      方氏自己又私下里添了两百两,凑了一千两百两,换成了西宁府有票号的银票跟别的一道交给了俞家姨妈,“阿铃在西宁还不知道怎么受苦,也盼着这点银子于她有些用处。”

      一千二百两已不少了,相对于方氏和平阳侯,俞家姨妈知道裴金玲有多差钱,把银票收下后感慨道:“阿铃运气好,在姐姐没了之后,能遇见妹妹你这样的母亲。”
      别的人家后娘进门,继女混得好只会千方百计想着占便宜,又哪会再给已经出了门的姑娘银子。

      方氏不觉得有什么,“阿铃在外面辛苦一场,我们这些当长辈的难道没占便宜?这在别处帮不了她,也只能在银子上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俞家姨妈就喜欢方氏这一点,“谁说不是。就盼着她能在西宁站稳脚跟,要真站稳了日后也不用我们操心了。”

      说到这,方氏忍不住小声问:“姐姐你觉得阿铃可能在西宁有一番作为?”
      这也算问得含蓄了,俞家姨妈想着那二十万军权,道:“要能一直上战场就能,就怕西宁府有人会把她拦着。”

      但不管拿不拿得到西宁府的军权,裴金玲这一年在西宁府的威望都一时无两。
      以往西宁府也不是没有厉害的女子,可上战场的她却是第一个,且还战功不小,很是让西宁的女子们长了一把见识。

      “你说都是女人,人家公主还是京城娇养着长大的,没道理公主能做的,我们作不得吧?我们还五岁就下地,可是干了几十年活的好手!要讲力气,肯定比公主要强!”有妇人闲时磕瓜子道。
      一旁的妇人点头,“嗨,咱们女人要也能上战场,这不是家里也多了一个进项?听说军饷一年有这么多,可比卖粮食强多了……”

      经过两月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西宁边界的姚夫子嘴角牵起一个笑来,放下帘子前吩咐马夫,“走吧。别把镖局跟丢了。”
      她从京城到西宁一路换了好几个镖局,如今还有一日路程,就只用等着裴金玲派人来接了。想着两年未见,她便有许多话想与裴金玲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9章 149 京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