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加油!女工们! 33(完) ...

  •   葛秋生赶紧崔儿子,法定年龄够,还等啥?
      于是葛超的婚礼就在91年春天办完了,他没姐姐运气,只分到四楼的两小室。这也让葛家开心的不得了,比家里那两间房子强太多了。尤其冬天,暖气供的让你穿背心还嫌热。

      葛超没用家里的钱,跟老丈人赚的钱就够收拾新家了,李家给闺女的陪嫁也多,两小室很快被添置的满满。

      都说无债一身轻,孟云现在是深深体会到了,闺女儿子都结婚了,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手里还有一些还债没用了的钱,她不想再那么辛苦了!葛秋生的单位可以买断,他们决定以后就来闺女儿子这边住。

      她刚一提出葛超不干了,他刚结婚还想过过二人世界,你们这么年轻还干啥?一共两个房间,你还想抱孙子不?
      孟云一听也是,想到闺女家宽敞:“我去你姐姐那边住,你姐不是刚查出怀孕吗?正好我过去给她做饭。”
      葛超拿白眼翻他妈:“您可别去!您去了一定天天看电视,我姐夫和我姐都是文化人,在家要写东西看书,您就别捣乱去了!等小兰怀孕我接您过来伺候!这两年您跟我爸先在家!”

      孟云这个伤心:“臭小子!养你们这么到老还嫌弃起我们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生你,更不会拿钱跟那家私了,让你蹲局子我们还省心——”

      老妈一哭葛超只能求助葛诵,葛诵正孕反,“你不想让爸妈过来就不让过来,爸妈刚四十多岁就养老太早,想养老就在家养着吧!回老家陪陪爷奶尽尽孝心!我这儿没地方,再说你姐夫和我都喜欢安静,爸妈一来电视就别想关,我受不了!”

      “我也受不了!我和小兰爱看港台剧,爸妈就爱看唱戏的农村的,谁跟他们看这个!”
      可他们老爸老妈不这样想,葛秋生买断了工龄,孟云将家里的货一处理,夫妻俩带着简单行礼就来了。

      葛超郁闷的要死,带着媳妇干脆住老丈人家。李家夫妻高兴的不得了,他们不怕人多,小青从怀孕夫妻就跑家,再多这两口子也不怕多。

      小青爸爸去年赚了钱,给两姑爷每人买了一辆大摩托,跑家只是十几分钟的事。到这边丈母娘那是好吃好喝的,啥也用做。

      小青爸爸发话:“你们要是想回来住我给你们盖大房子!楼房那么小憋屈不?”

      得!葛超大摩托一骑带着媳妇天天风驰电掣赶去老丈人家,偶尔跟着赚赚外快,小日子别提多舒服!

      孟云葛秋生一看骂了几句臭小子,脸皮一厚就住了下来。时不时去闺女那边看看,开始葛诵李建辉还陪着待会,后来夫妻俩都去书房看书学习,夫妻俩弄个没意思赶紧离开。那里毕竟不是儿子家,待着也要看看姑爷的脸色。

      随着葛诵的怀孕,很多女职工进入待产期,刘烨已经回家备产,厂子一下子要面临一批女工的临时下岗。怎么办?一个文件发到了各单位,从即日起育龄女工实施准孕证。只有拿到准孕证才能允许怀孕,否则按违纪处分!

      已经怀孕的补办准孕证,怀孕足够三个月后换准生证,最后生下孩子多了一个独生子女证——
      一批娃在这片土地出生了,时间就是那么快!每栋楼前都是抱娃的年轻妈妈,娃要生,班要上。孩子六个月就得继续上班,夫妻俩倒班的根本没人看孩子,于是一个休班的妈妈少时带两三个娃,多的时候就是一群娃!

      眼看着一起来的都有了孩子,冯静终于放弃了工作调动,直接辞职回去了!

      孟云在这里住的好处就是帮着带娃,不光是葛诵的,还有刘烨的,李春梅的,周丽君等人的,老家没人能过来帮着看孩子,孩子小又离不开妈妈,于是大家只能相互看,一个楼的孩子随便去哪家都能吃饱饭,睡觉的时候床上可能躺着好几个娃。

      等孩子们一上幼儿园,孟云夫妻除了管接送孩子就没事了,想再看孩子却没得看。一家一个,除非你生的是双胞胎!她想看孙子,可儿子媳妇孙子都在姥姥家,孟云有气都发不出去,她想孙子,盼着儿子媳妇都回来。可那一家铁了心就住李家,除非天不好才能见到儿子和媳妇。

      孙子上幼儿园一家子才回来了,一家子挤在一起要多憋屈有多憋屈。尤其夏天,谁都不能像以前一样穿得随便。老夫妻小夫妻谁看谁都不顺眼了。

      孟云嫌儿媳妇穿得太少,李小兰嫌公公在家也不注意点,光膀子穿着大裤衩横躺竖卧想什么样子?为老不尊!
      “说老的小的不能住一起,偏不听!”葛超受着夹板气只好跟葛诵发牢骚。
      “县城已经开始卖商品房了,我看不如给他们买套商品房,你跟小兰要是舍得就让他们回家带孩子。”李建辉道。

      “肯行不行,小兰不会愿意,还有我丈母娘那里,几天看到孩子就想,我看不行了我门还是得回去住。”葛超不是没想过让老爸老妈回去,就怕他爸妈不走。本来觉得孩子小,再跑李家来回太倒腾孩子受罪,这样一看还是真不能住一起。

      葛诵也没办法,班上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公婆过来还带着小叔小姑子来住,也不知道一大家子怎么住的?
      葛家夫妻是真不想离开,大华这几年发展得太好了,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被人买走。大华的工资涨了又涨,在整个省内都属于高工资的。现在大华迎来建厂后最辉煌的时候,企业有了钱,很多福利便跟上来,顺便也解决一部分家属工作。

      男多女少始终是大华的短板,找不到正式工的男工只能在附近或老家娶媳妇,夫妻过着两地分居生活。幼儿园、汽水厂、冰块厂、面包厂、菜市场等等相继落成解决了大部分家属工作,房子慢慢也给解决了。人口经济的繁荣带动着这片区域的兴起,一座城镇逐渐成形。

      大华成了远近让人羡慕的企业,多少人消减了脑袋想进来。每年或多或少都在进人,人多了商业自然就繁荣起来。商场市场买卖兴荣,在这里生活比在县城还方便,周末还有班车拉着去市里购物,职工的劳保更是种类繁多,年节的东西都是成堆的发,闺女儿子都在跟前,夫妻俩怎么舍得走?

      一批批工人填充着各个岗位,沐家姐妹都不知道培养了多少批人?葛诵都不知道带了多少徒弟?日子仿佛一成没变,生活或许就这样过了。随着孩子们的起来,没实现大学梦的将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一代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前所未有,上班闲聊的内容很多就是怎么教育孩子。他们人生的目标已经成了好好上班好好培养孩子!

      没想到九十年代末国内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呈现全面疲软,大华的产品已经堆满了厂内每个角落,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葛超现在已经开上了汽车,每天将出来的产品拉到外面租的大库房,他知道东西堆了很多很多,到处都是,就连路边都码放了成品,如果再卖不出去真的没地方放了。

      “厂子这月准备只发生活费,剩余的打白条。”李建辉回来将开会内容告诉葛诵,他现在已经是生产调度科长了。

      “真的没办法了吗?”
      “正在多方办法,产品不是卖不出去,只是对方没钱给你,白给了自然有人要,可咱们收不回钱怎么生产?现在咱们厂外债已经上亿了,水电气,原料钱,银行的贷款和利息,这些压得咱们快难以维持下去了。

      多少厂子因维持不下要倒闭,大环境如此,没办法!厂子准备开发海外市场,对你来说可能是个机会。”

      这么多年夫妻一直没放弃英语,葛诵将诸多类别英语研究了个透!基本字典都被她背下来了,平时倒是没少赚外快,已经与医药外贸等多家单位合作着,只是大华一直不需要这方面人才,她的工作一直没变动,还是老岗位。

      一干就是十来年,如果不是偶尔能拿到一笔翻译费她都怀疑自己费力学那干啥?好在现在教女儿和几位朋友的孩子英语还能用到。现在一听有机会她很想激动却激动不起来,等的太久了!

      “还有,销售那里招销售员,面对全厂,我觉得刘姐可以试试,她的口才能力很好,想来应该可以胜任。”葛诵与刘烨等人一直关系不错,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李建辉得到消息首先想到的是刘烨。

      “我跟刘烨先提一下,让她有个准备。”葛诵晚上带着闺女去刘烨家串门,刘烨的孩子送回县城上学后便没事可做,一年四季织毛衣,班上孩子大人的没几个没穿过刘烨织的毛衣的。

      “阿姨”李想小朋友招呼了刘烨乖乖坐一旁看电视,葛诵说出来意:“你要是想去我让建辉去说说,搞销售时间灵活,那样可以多陪陪东东。”

      刘烨动心了,或许真的是机会,“你呢?有没有考虑离开车间?”
      “嗯,有机会我也走,听说厂子要开发海外市场,我也有可能有机会离开。”
      “那就太好了!”

      新来的新人早已能胜任任和岗位,她们的使命早已完成,现在干的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工作,如果能走她一定走。

      没两天广播里就播了招销售的通知,报名面世,录用。就是被录用也只是试用,如果没成绩一样返还原单位。

      葛诵上着班就接到通知到厂办报道,做厂子外销谈判的随行翻译。换上了崭新的定制厂服,踩上黑皮鞋,拥有了自己一间办公室,葛诵这才相信自己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

      沉着冷静,思维敏锐,翻译准确,态度不卑不亢,葛诵跟随着团队与一个个外商交涉着,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他们需要外单,但也坚守着底线,中国人不会为外国人白打工。你们有你们的利益,我们有我们的坚守。

      老销售带着新销售开始了全国各地的跑业务,不但要销售出产品,还要要回钱来!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你有资金周转你就能活下去,现在大家比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没有谁置身事外,孩子们工资拿回了白条,生活开支马上缩减。孟云葛秋生开始琢磨起是不是重操旧业了?万一厂子倒闭了儿子孙子吃啥?

      “还不如咱们多干几年多攒点钱,以后不开支了可咋办?”孟云后悔了。
      “都怪你非要来享福!四十多岁就享福,看看,享福享早了老天爷都看不过了!”葛秋生也没好气。
      “你呢?姑爷给你找个看门的工作你还矫情嫌丢人!现在你说我?当初你不也是那么想的?”孟云想起葛秋生连看门的钱都不想赚也生气。
      “现在说啥不都晚了?你赶紧联系联系陈老板那边还能进货不?要是能进货咱们接着赶大集摆摊!”

      “你以为是十年前呢?现在大街上都是卖内衣的,还能卖得动?我看让姑爷再给你找个活,哪怕挣个菜钱也去!这回你去不去?说话啊!”
      “去去去!”葛秋生背手赶紧出门,他耳朵啊!

      谁也不知道这场经济风暴会持续多久,总之这一年大家活得都很小心,就怕厂子跟别的企业倒闭、一样裁员。听说有的国家都快过不去了,国家熬不过去会怎样?亡国吗?

      当得知产品开始外销后大家都松口气,能卖出去就好。他们根本不知道卖是卖出去了,几乎就是堪堪能回本,能勉强维持企业运营。但生产不能停,停产损失更大。

      销售里冒出了几个铁娘子,不卖产品专门要账,要那些死帐赖账!不给钱就跟你耗着,软磨硬泡。当刘烨和几名女工带回第一笔款子时自己都很激动,她们成功了!成功的背后却是无法想像的代价,她们请他们吃过饭,陪着喝过酒,拦过车,堵过人,门口静坐过,上门哭过,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要钱好难!你连孙子都不如!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困难,没有迈不过去的门槛,市场终于一点点活起来,大华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葛诵的外语水平经过无数次检验已经在厂办确定了稳固地位,刘烨的销售之路越走越宽。

      多少年后大华已经由一个化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化工集团,子公司多达数十个。那一批曾经的少年男女已经成为各岗位的领军人物,姚小军已经成了车间的生产主任,付鹏早就当了技术员,沐慧文成了中化室的科长,李春梅也成了集团宣传部的科长,她的小说发表在各大网站,出版的书籍曾经火了好一阵。

      李建辉早就当了厂子副总,葛诵一直在集团独当一面,负责着企业外务事务,当然职务已经是处级了。

      刘烨最潇洒,曾经有段时间赚的盆满钵满,现在负责着华北东北的业务,葛诵等人想见见她都要约上好一阵子。

      葛超开上了大轿车,每天拉着一群职工上下班跑通勤,李小青的理想就是上个白班,于是李建辉将她调到车间发发劳保,生活安逸潇洒。

      时光冉冉,当他们边角有了白发,再回首,一切有如昨天!他们人生中没实现的梦想在下一代几乎都实现了,由于这批人的大学情结,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下一代居然出了好几个清华北大生,研究生一大把,博士生就有十几位,还有三人去了联合国工作。

      这是她们这代人的骄傲,她们无愧时代,无愧自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7章 加油!女工们! 33(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