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霜菊老渺渺涵秋色 ...

  •   凡宴饮,总要有个名目。有依着时气来设的,譬如杏花宴、荷花宴;也有为了某事来设的,譬如得子宴、娶妇宴;也有为了把某人介绍给大家而设的——这一样宴会数目最多,却是大部分都要借了前两种宴会的名头。

      这一回设宴的是范布政使家的夫人,范布政使乃是本省布政司的左布政使,位居从二品,他们家的人设宴,那是大家都要来捧场的。

      苏恭人与乔道静道:“这一回叫你去,实是个陪客,不用多费心思,那位夫人原是要替娘家的侄女儿扬名罢了。”

      乔道静略一颔首,倒放下心来,若是因一件小事就能惊动了布政使的夫人,她才要疑心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池氏亦参加过不少类似的宴会,想了一想,道:“若是要替闺阁女子扬名,大约就是取其文章、贞节一类,这一回宴上有我们静娘,不是我自傲,怕范家的夫人也不肯拿着孝道来说事。”

      苏恭人掩口而笑:“静娘做得了这件大事,将来是要进本省的《列女传》的,你这哪里是自傲?说的实话罢了。”

      二人相对而笑。

      苏恭人正色道:“有一件事却是极要紧的:范布政使的父亲,乃是从前的首辅范辅臣,他们家规矩极严,静娘去了,要仔细。”

      池氏一怔:“可是明宗的那位首辅范辅臣?”

      苏恭人一颔首。

      池氏心里算了算,问道:“这位布政使,是范公的第几子?”

      苏恭人用“你懂得”的眼神和语气道:“第一子。”

      池氏吓了一跳:“那,那范布政的两位幼子岂非就是先明宗睿太子的伴读?”

      先帝明宗曾立过两位太子,第一位太子仁厚爱民,不幸叫母后娘家造反一事给拖累了;第二位太子倒是没有一个造反的外公,却年寿不永,年才十一二岁的时候叫惊马活活踩死了。

      这第二位太子,就是“睿太子”。

      范家并不是世家,要不然明宗那样斩除了世家的皇帝也不能用他做了十几年的首辅。然而他们家的子孙却很争气,除了第一子做到了从二品布政使之外,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据说连孙子们都统统考中了进士。如今,范家四海知名。

      苏恭人一笑:“正是,他们家足足地请了七八家人,正是大铺场面,要为侄女扬名呢。”

      乔道静却听出来了一点别样的意味:在这个不是人人都讲究“姑血不还家”的时代,范家的夫人明明自己就有极好的儿子与侄子,却不拿来给娘家侄女相看,而是要在别人家里为她择婿。这是不是说明,范家的夫人也没有那么钟爱这个侄女呢?

      ·

      范家的宴会,在九月二十,号为“菊花诗宴”。

      范布政使的夫人娘家姓彭,年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保养得很好,气度也雍容,见乔道静的时候十分喜欢:“可算见着这么个好孩子了。”

      池氏代她答道:“您过誉了。”

      堂上客人很多,她们也只寒暄了几句而已,这就散开了。

      乔道静行动并不左顾右盼,只含笑随着母亲慢慢与相熟的几家打招呼而已,这也够她心算出一共来了几家人了:八家。

      时下做官并不一定把妻子带在身边,有些人家会把妻子留在原籍照顾老人、抚育子女;也有些人家妻子自身身体不好,不能长途跋涉;更有妻房仙逝,一时还未续弦的。这些都很常见。

      像江西布政司内,两个布政使,三个参政,五个参议,一共只有四家人带了妻子来,余的只带了妾室随身服侍。这几家今天是都要请的。

      还有按察使、按察副使两家也是要请的,再加上两家陪客,就是乔家与另一家本地名士,正好攒成了一个局。

      其中江西省有巡抚、总督两样,巡抚却是由范布政兼任的,总督更是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的“浙直总督”,驻地根本不在此处,这两样因此省略,要不然这两家也是要请的。

      ——乔道静这才知道,本朝巡抚、总督两制尚未完全成型,此时的巡抚,是由本省或者京里派来的御史兼任的。而总督也不是一个省一员,而是根据“战区”来划分,全国一共只有五个。

      至于江西都司的武官们,文官顶好是不要多来往,文武相交,万一被人说是“勾结成党”,那可就太冤了。

      她随着池氏低声与邻座新结识的郎参政家的淑人说话,偶尔露出一个得体的浅笑来。郎家的淑人不由笑道:“真好个文静姑娘,不亏了你们与她取了那么个文静名字,果然是贞静得宜得很。”

      这位淑人姓鲁,人却不很粗鲁,反而因是续弦的缘故,很知道怎样照顾人,说起话来使人如沐春风。

      鲁淑人笑道:“不似我们家的芳娘,分明比静娘大些,竟似没长大似的。”她说着,身后那个十来岁的女孩子便对乔道静一笑。

      乔道静亦回以一笑。

      恰范家的婢女送上来了纸笔,却是要作诗来佐酒,乔道静因一扬头:“未霜,去拿了来。”芳儿一怔,明白过来,去了。

      鲁淑人道:“未霜?你们家的丫头倒取的好雅致名字。”

      乔道静苦笑而已,尚未说话,郎芳娘已明白过来,笑道:“人家是为了避我的讳呢,”转头问乔道静,“‘兰芝以芳,未尝见霜’,这是《淮南子》,可是这个来处?”

      乔道静莞尔颔首:“我的丫头们不过是在家时混叫个名儿罢了,一时不察,倒忘了与姐姐避讳,阿姊勿怪。”

      郎芳娘笑道:“这有什么的?丫头的名字拢共就那么几个字,撞来撞去,一天也碰见好几个‘芳’了。只是你可回去了把丫头们的名字也略改一改,忒常见的字就不要用了,免得再撞了。”她是好心,便将自己的丫头也指给乔道静看:“这一个,原叫个‘小玉’,因在四川那会儿有个参议家的姊姊也叫‘玉’,便与她改了叫‘五德’,盖因玉有五德;这一个原叫个‘阿秀’,后来遇见一个族里的嫂嫂也叫‘秀’,便与她改了叫无荣,盖因‘不荣而实者谓之秀’。”

      乔道静听得也笑了:“改来改去,还是稀奇古怪的名字不容易撞了,只可怜了丫头们。”

      郎芳娘也笑了。

      她们在这里说话,上头彭夫人已经带着彭娘子等几个年长些的小娘子与妇人们开始作诗了。乔道静年幼,不用太上心,只消随手糊弄几个字就是。郎芳娘却须用些心思,盖因她父亲这几年且从江西调不走,她十有八九是要在江西择婿的了,须攒下来些好名声。因此与乔道静告别,往上首捡了张桌子去写字。

      乔道静看她们写得热闹,往喻丽娘身边去了,她们两个在苏恭人那里是常见的,最熟:“可作完了?”

      喻丽娘正绞尽脑汁:“你又来烦我!”将两张纸与乔道静:“去去去,糊弄几篇来与我瞧瞧你的学问长进了没有。”

      乔道静一撇嘴,还未走开去,忽听得上头彭娘子身边一个年轻的少女笑道:“怎不作诗就走了?这可不是大气做派。”

      乔道静无意与她纠缠,假笑道:“我年纪还小,哪里懂得这个呢?”

      那少女却不肯罢休,笑道:“旁的人不懂得,你提笔成文的乔娘子还不懂得吗?”叫人拿了纸笔来:“当初按察使与按察副使就在堂上亲眼看着你写陈情书与罪人脱罪,如今就换了我来看着你罢——你不会写不出来了罢?”

      乔道静心下大怒,心说你算什么东西?在这里叽叽咕咕没个完,一口一个“罪人”还要考校我,朝廷都说了乔维岳无罪了,你在这里哔哔什么呢?

      她尚未说话,身后喻丽娘却抬起头来笑道:“哟,卫四,又换了匹新马来拍马屁啊?”

      那名为“卫四”的少女的脸一下子就绿了:“你说什么呢?”

      郎芳娘亦笑道:“阿喻,你与她说个什么呢?没的折了身份。”又叫乔道静:“静娘来,姐姐有个好东西给你。”

      她两个本意是叫乔道静走开些,不要与这少女争执,乔道静却不肯受气,上下打量了卫四娘子一回,方走了,走之前又笑了一声。

      卫四怒道:“你笑的什么?”

      乔道静笑道:“我尝闻卫柏山公乃是本地有名的名士,不料如今见着了其女……”她笑了笑,边摇头边走了。

      卫四身后彭娘子却坐不住了,也立起来,语意却十分温柔:“这是救父的静娘罢?你今日可不当这样说话。”

      郎芳娘与喻丽娘都立起来了,潘参议家的六娘子也与乔道静交好,也立起来了,却是都不说话,谋定而后动,只盯着彭娘子,看她说出些什么来。

      彭娘子一怔,心说:“我本欲借这个乔氏来扬名,怎地江西这里官家的小娘子们倒好似都护着她似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霜菊老渺渺涵秋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