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01 ...

  •   《青山如旧》
      白云白果/文

      天庆四年季春,中原北镇。
      行伍中人,尤其是江湖中人,为人大多不拘小节,骨子里也透着傲气。
      封晚一袭蓝裙,头戴长帷帽,下马牵行。

      封晚出身商贾,但师从江湖剑客,父亲喜交道上的逍遥客,常把她散养在那些朋友中。受多方能士教导,她身上有寻常女子没有的洒脱恣意,前些年,眉目间还有一股很醒目的英气和凌厉,后来渐渐收敛了锋芒,她的双眼天生透亮,这样一看,还很有些星目流盼的意思。
      如今朝廷已经放宽了对江湖势力的打压,江湖又重新回到明面上来,不必再忌讳局势,不过封晚已经习惯了温婉柔和的扮相,不喜欢引人注目。

      马在官道上走了一天,早已疲惫不堪,人力牵引下才肯缓缓前行。北镇地处偏远,在都城和边境中间,南山北水,算不上富饶,也说不上贫瘠。
      家道中落后,她就失去了林川的消息,日前听闻有人曾在北镇一带见过他,特来此碰碰运气。

      镇东口种有一棵枣树,生的格外高大,看上去五十年不止了,枣树足够大,可以让路过的行人享受一番阴凉,此时便有一位妇人在树下坐着。
      封晚在树下歇了会脚,又继续前行。

      六年前江湖在一场巨变中销声匿迹,林川连带许多朋友都没了踪迹,封晚找了许多地方,总算从微弱的人脉里依稀找到点蛛丝马迹,但都未果,此次也没抱太大希望。
      林川是封晚父亲的好友,也是她的师父,此人一身本领,有点少年脾性,偏偏还沾了上了年纪的老练,让人摸不透他到底是真深不可测还是绣花枕头。
      他刀剑骑射、吃喝玩乐什么都教,唯独不喜欢封晚叫他师父。

      “小子,看在你爹的份上,想学什么,但凡我会都教给你,但有一点,不能叫师父。哥哥年轻英俊风流倜傥,走街上迷倒花街柳巷的,叫师父这么老的称呼像话吗?”

      林川喜欢盘踞在她家后院的槐树上,封晚那时是个半大的假小子,年少时,从没穿过少女的襦裙,摆弄过女子的玩意儿。
      再小一点,跟父亲出关去走商遇到盗匪劫财,商队被侠义之士所救,自那以后,父亲便不再把她当女孩养,改让她习武,不求别的,就图个能自保的本领。

      北镇的街巷已经豁然开朗,恰逢集市,街上热闹非凡,路边摊上还能看到不少佩剑的江湖客。近几年,北镇已经逐渐成了半个走江湖的驿站,刀尖上行事的人喜好热闹繁华,也喜欢这样的青山秀水,这一带的江湖人常常在这里聚集,拜贴切磋武艺。
      封晚在一个客栈落脚,北镇来往人流多,却少有定居在此的,因此消息也四通八达,封晚决定在此地待上一段时间,慢慢打听。

      客栈的老板六娘也是道上的,局势紧时躲此避难,是少数定居于此的人之一,人称“小算盘”。
      封晚也是经朋友介绍,冲她的名头来的:“六娘,消息买卖做得吗?”
      “封姑娘,钟少侠介绍来的,就算我不做这买卖也给您开这个闸口,说吧,小算盘包打听。”
      封晚道:“价钱不是问题,就想向您扫听一人,三十多岁,面貌俊俏,个头……比店里那个高个儿伙计稍微矮一点,名叫林川,川流不息的川。”

      六娘挥了挥团扇,仔细想了想:“道上的?”
      “道上的。”

      六娘终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却也是个爽快人:“行,宽我几天,给你打听打听。”
      “多谢。”

      事情托了人,但也不能全然放心,封晚还是要出去找找门路。虽然披了一身的人模狗样,但她并不是个能坐的住的人,就算毫无所求,也不会待在客栈的房间里发霉。
      一连数日,也没有什么进展。

      北镇做江湖人的生意,自然有专门供江湖人消遣的地方,也是各路消息传递的地方,当然,闲来无事抠脚来找乐子的小喽啰们,还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聊的最多。
      他们东拉西扯,歌曲舞伎、皇家野史,连镇子口瞎眼妇人每天坐在树下等丈夫都能扯出来评判两句。
      不多时,几个剑客下贴比试,聊天的吹牛的都停下来上前观摩。无聊事太多,封晚实在觉得闹腾,就往人少的地方去躲清净。

      再抬头,已经出了街市,晃荡到了镇外。
      那颗年老的大枣树下坐着一个妇人,封晚瞧着有点眼熟,大约是来的那天见过。她想起方才那几个人聊的闲事,想来便是这位妇人了。

      妇人衣着朴素,面朝镇碑石吹风。她虽然眼盲,但其实并未全瞎,还能看见个二三分,倘若离得近些,可以看见她眼周的皮肤有细小的疤痕,应该是经历了什么变故造成的。
      封晚来到树下,那妇人身边有一只陶罐,旁边还有几个海碗。
      “大嫂,可否讨碗水喝?”

      妇人朝她眯了眯眼,不知道有没有看清,伸手给她倒了碗清水。
      封晚一口气喝完,腹中一股凉意,顿时觉得十分畅快。
      妇人问道:“还要吗?”
      封晚袖子一抹,擦掉嘴边的水,把碗还了回去:“不用了,多谢,我在这坐会儿就好。”

      喝完了水,妇人便跟她闲聊起来:“听姑娘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倒像是金陵人。”
      封晚对金陵颇有点敏感:“祖上都是金陵人。”
      她大约是一个人呆久了,乍一有人说话像被打开了话匣子:“这里以前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周围全是山,闭塞的很。山那边有条大道,以往人都从那过路,后来天灾把那条路封死了,我们小地方才因祸得福,热闹起来。”
      封晚缓缓点头:“原来如此,一直听闻这里走江湖的人甚多,现在一见,确是一派盛景。”
      听到江湖,妇人愣了愣,惋惜道:“是啊,只可惜现在的江湖早已没有当年的浩气之相了。”

      确实,六年前百风门大火,烧光了整座山,也让许多江湖上首屈一指的德高望重之辈悉数丧命,代价十分惨重,加上先帝在位时的打压,十年八年内断不可能恢复元气。
      好在新帝建树颇丰,爱民如子,在位仅四年,已经趋向百家争鸣之势,重回盛世也只是时间问题。
      封晚笑道:“哈哈,说起来,我也算是在那场大火里家破人亡了!说来惭愧,我祖上世代皇商,家父最喜欢结交江湖人士,后来……后来自然是没什么好下场。”
      封晚三两句带过了前半辈子的经历,也不觉得哪里别扭,能活下来已经万幸,其余的也就剩下能拿出来嘲一嘲的事了。

      “‘百风门倒戈’,”妇人道:“这可是一段很值得饭后谈资的事了 ”
      “哦?”封晚被勾起了兴趣,有点好奇她会有什么样的见解,她总觉得这人身上有种莫名的,与寻常中年妇人背道而驰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知:“愿闻其详。”

      “这可是段深宫秘闻了,得从先帝爷南下开始说起——”

      先皇元帝在位二十六年,政绩中规中矩,一路祥和地守着祖辈的江山。到晚年的时候,却突然贪图享乐起来,命人建行宫寻美女,抛弃政事,整日流连酒色。
      宫苑红墙虽然奢靡,却如同囚笼,已经满足不了他的私欲,元帝便带领一干人等南下寻乐。民间能人甚多,百姓闲来无事,也喜爱谈论风月雅事,每到一个地方,元帝便会寻民声去找乐子。
      凡多谈论之事,十有八九会添油加醋,神化过后,反倒没有那么有趣,元帝觉得,百姓心智也不过如此,什么都信,肤浅之至。正于百无聊赖之时,寻到了一位女子。

      这位女子出身勾栏,是一名艺伎,曲艺十分出众,相貌更是出水芙蓉,在销金窟里长大,却淡泊名利,颇有几分飒爽。
      “南品烟虽然外表柔弱,但脾性倒像是刀马上长大的江湖儿女。”

      元帝初见南品烟,就被她深深吸引。她越是对钱财不屑一顾,元帝就越是喜欢。
      政事堆积如山,元帝被朝中重臣催促的消磨光了耐心,索性直接将她掳了带回金陵。
      在前往金陵的途中,南品烟多次试图自杀,都被救了下来。
      她向往江湖自由,因此结交了许多江湖侠客,其中,与一位名叫风决的剑客尤为要好。江湖中人最讲究义字当头,风决听闻南品烟被囚禁后,即刻前来营救。

      风决的剑法甚为出众,但面对众多大内高手,终究是寡不敌众,很快便败下阵来,死在御前高手剑下。
      南品烟是刚烈女子,悲愤之下,当场拔剑自刎。一切来的猝不及防,元帝还来不及消化,美人就已经救不回来了。

      这突然一击,给元帝袭出了病来,闭塞多疑的中年皇帝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对江湖势力过于放纵的缘故,若不整治,总有一天会威胁朝廷。
      这个念头在元帝心里埋伏了两年,生根发芽,隐藏的无声无息,直到蓄满了毒才终于爆发出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