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出轨丈夫瘫痪后一 ...

  •   程悦这个世界任务很简单,直接无视程家四口就可以了,所以周词做得很轻松,基于原主内心深处对于被嘲笑“乡下来的”、“村姑”以及程母高红英不时威胁似的拿来说嘴的“滚回乡下种地”、“当一辈子泥腿子”等类似的话耿耿于怀,周词选择了农学专业,认真地种了一辈子的地,让原主程悦这个名字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闻名的“村姑”,改变大众对农村对农村人的偏见蔑视,让“城里人”也会对“乡下人”的生活羡慕向往。
      愉快地结束种田人生,时空再次转换后,周词先是感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后脑勺一阵闷痛和左腰窝都发出一阵闷痛,凝神后听到旁边有人在说话。
      “姐,你去喊医生给连凊看一下吧。”是一道有些沉郁的男声。
      “喊什么医生,不就磕了一下,没事儿,我试过了,鼻尖有气儿呢。”先回应的是一个刻薄而有些尖锐的老年女音,随即有些得意地继续说道,“还好我们来得及时,把你们这离婚协议书撕了,没让你把婚离成了。”
      “是啊,阿升,你这婚不能离。”一道比较温和的女声劝说道。
      男声有些疑惑地问:“妈,姐,你们这是怎么了?我和连凊已经协议好了,之前你不是还催我?再说,笑笑的肚子已经三个多月不好再拖了。”
      “哎哟,”老年女音又响起,还拍了下大腿,怒骂道,“笑什么笑,那个挨千刀的贱货、浪蹄子、糊大粪的。”转而带上哀痛的音色,“儿子呀,我们都被笑笑那个小婊砸骗啦,她根本没怀孕,还把你给她买那栋房子卖了,现在人也跑不见影了。”
      听到这里,周词也把这个世界的信息理清了。
      原主,就是刚才男声提到的连凊,对话里三个人分别是连凊的丈夫谭升、婆婆刘金花、大姑姐谭燕。
      连凊跟谭升的结合,就是网上那个流行的说法:从校服到婚纱,听起来便让人觉得美好而羡慕,而且他们还是从初中蓝白校服开始到黑白婚服,婚后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如今女儿谭松灵已经是8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了。
      了解到这里的人,大概都会感慨地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我又相信爱情了。
      可惜,敌得过婚姻考验的爱情并不多。
      连凊和谭升美好爱情故事的续集,是糟糠之妻下堂的俗套狗血剧情。
      连凊是独生女,家住东林镇,父母都是镇中学教师,父亲连叡是体育老师,母亲杨亭萱是语文老师。大概是家学渊源,连凊是个活泼爽朗偏文科学生,但高中为了跟谭升有“共同”语言,硬是把自己栽进理科班去。幸好连凊偏科只是心里偏好,智商还是比较平衡的,高考没拉下,跟谭升又填报了同一所大学,学的是她偏好的文科,而谭升则是计算机专业,主向软件开发设计。
      毕业后谭升想跟几个在校时就合作开发设计过几个简单小软件的同学一起创建一个软件开发公司,拿着他们最新创意成果去找投资,却屡屡碰壁,一时间向在学校多是受到夸赞之语的名校才俊颇感沮丧打击。
      这时陪跑的连凊联合队友们布置了一个别出生面的小舞台,向她失落的男朋友谭升求婚。
      那时的谭升看到连凊向自己求婚,想起他说过的毕业就结婚的承诺,为自己感到有些惭愧而又因女朋友的举动非常感动,虽然于寻常求婚仪式而言角色颠倒,但他还是立时答应了。
      连凊见果然转移了男友不少低落情绪,继续逗他,说她抗战八年终于今日抱得美人归,是天大的好事是她的一个幸运日,正好看到小广场对面有一家彩票销售站,就按今天日期数字去买一张纪念。
      谭升知道连凊在开解安慰她,对她这个傻气的举动只觉得心暖并没有阻拦,反正也不费钱,日后回看也挺有意思的记忆。
      连凊买了两注分开打印,一人一张。
      原本真的只是一时兴起想留一张特别纪念,没想到次日路过时发现贴出的中奖数字很眼熟,竟然中了二等奖,上网一查,每注38万!
      太好了,这下可以注册公司了,正式场地租租金、设备费用、水电费都有着落可以应付一段时间了。
      大概有了正式公司规模容易些取得信任,又或者好东西终究会有识货人,公司正式运行一个星期后,谭升他们公司第一个软件卖出去了,又通过网上承接一些指向性软件项目,交付成果后得到满意评价,公司实力得到认可,之后渐渐有单位公司或个人团体主动联系合作。
      至此,公司算是正常运营,校友员工有了正常工资领,还聘请了一位销售员,算是公司成立后第一位正式聘用的员工。
      公司名声渐渐在行业内为人所知时,连凊在公司兼职打杂(打扫清理,备水订餐煮咖啡,复印打印,接电话等)、文秘和财务工作一年多,怀孕后才外聘了一个后勤助力分担。
      到了预产期前三个月时,又招聘了专职的一位文秘,而财务上则是一位会计一位财务主管,连凊停职回家待产。
      谭升是公司总负责人,并不能定时照顾孕妇,而谭母刘金花知道儿子有出息自己开公司挣钱了,早就想来大城市见识享福,媳妇有孕孙子就要出生了,儿子媳妇都是小年轻啥都不懂,可不得她来张罗。
      刘金花自觉理由很充足,于是没前提通知就收拾包袱款款来了。
      连凊对于婆婆刘金花忽然来到家里吃惊了下,转而觉得也还好,有位有过两次生育经验的长辈在旁总归多一些安心依靠。
      但是,很快连凊就不作此想法了。
      刘金花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来之前也还管着家里半亩地,菜蔬红薯玉米花生豆子,这些都没停下,走之前把它们托付给嫁同村邻队的大女儿谭燕才无挂忧地来。
      养成一个习惯不容易,改变一个习惯更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金花许多行为早已习惯成自然,对她是理所当然,连凊却感到很别扭不舒服,劝说了反而被骂娇气作怪不敬长辈。
      连凊爽朗果断,不是忍气吞声委屈求全的人,即使是对方婆婆,她连自己爸妈都有时顶嘴争论呢,何况婆婆只是丈夫的妈不是她亲妈,所以合不来她也不愿迁就,那就避着远着。
      而在刘金花看来,媳妇太不够温顺了,想她做人媳妇那会婆母多难伺候呀,她还不是都忍着顺着敬着。婆婆教训媳妇那是天经地义,自己端茶倒水这种轻省活计都没让媳妇做呢,现在这才到哪呀连凊就挂脸色给她这个当婆婆的看了。
      在这种许多观念不同、习惯不谐,摩擦日多矛盾渐生的相处下,即使儿子跟她说过公司的起步发展媳妇连凊帮助很大,刘金花对连凊的不满越来越多,不过都还只是在心里积攒着,面上没有表露多少,毕竟她的乖孙子还在连凊肚子里呢。
      连凊也是在她生产那天才知道婆婆明显的重男轻女。
      因为是顺产,生完孩子连凊意识还清醒着,就见刘金花比谭升动作还快欢喜地从产科医生手中接过婴儿,没看模样先撩开襁褓确认性别,而后瞬间沉了脸色,脱口而出质疑,“怎么不是孙子变成丫头片子?!”
      刘金花转而还想对连凊说什么,被谭升连忙制止住,但她那并无喜意的神色明眼人都看得懂。
      从此,刘金花没再抱过孙女谭松灵。
      连凊对此没多在意,因为女儿有外公外婆妈妈爸爸的疼爱,况且刘金花是两头住,并不一直呆在城市这家里。
      连凊因为连父的影响一向不忘运动锻炼,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女儿四个月后,连凊身体完全恢复了,不想闲着跟丈夫谭升说想回公司继续工作,谭升却以不想她太累的理由劝住了,又说现在公司稳步上升,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了,不需要她工作,而他做爸爸的许多工作离不开身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女儿,只好请女儿的妈妈多多陪伴替补上了。
      连凊见丈夫说得认真诚恳,想了想就没坚持。
      但连凊也不习惯除了照顾女儿外无所事事,于是上网搜查了下其他全职妈妈的做法借鉴一下。
      然后连凊觉得那个做自媒体的建议不错,受母亲杨亭萱的影响,连凊从小就有文学细胞,对文字情有独钟,虽然为了爱情没有直接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但她的相关方面的阅读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那是她的精神粮食,她有一个秘密的个人空间记录下这些年来不少即兴“创作”,有诗歌、散文,某个脑洞短篇之类的最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