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 58 章 ...

  •   欠银的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哭穷有人撒泼 ,还有的觉得法不责众并不放在心上。

      此时平安州的叛军与临国屯兵的消息就传入京中,朝中分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

      主战的那方大多是武将,想的是有战大才可以立功升官,还能逃过这欠银的事。主和的就是文官清流了,他们只知国库没钱粮,这战怎么打的起来。

      皇上高坐在上看着文武争吵不休,俨然将这当成了菜市场,就差如泼妇骂街打闹一番了。

      下头的官员看皇上不说话渐渐也停了下来,皇上让人退朝回了御书房。

      官员等皇上走了就几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讨论着皇上到底是什么想法。

      皇上下了朝静坐着批了半天的奏折,让身边的太监将他属意主和或要一位新将军领军做战的消息散出去。

      朝中的官员都得了消息,纷纷想不通皇上是怎样想的。主和朝廷威信何在,也没有银钱做为诚意啊,皇上正当壮年公主还年幼,真主和了只能从宗室和臣女中选,各家有女适龄待嫁的心中一时有些慌乱。

      主战的话那将军也没有打过几次战,最多剿过几次匪还都是几十人的乌合之众。让他去打岂不是给叛军送菜吗。

      第二天的朝堂上就更加热闹了,家里有闺女的不敢说主和,武将都纷纷自荐挂帅,其中南安郡王最是积极。

      皇上先是问了户部可有粮草 ,户部尚书颤颤巍巍的出来说了一段话。大意就是国库空空如也,根本没有钱粮支持平叛的余力。

      皇上问道各大臣可有对策,朝堂一时鸦雀无声。

      满朝的文武都知道国库没银子,皇上要追欠银。此时出来岂不是自找没趣,哪家还不欠着国库的银子啊。

      这次的朝会又无疾而终,南安郡王此时也是心中焦急万分。他家虽兵权在手但他本人承袭爵位无旨不能随意离京。

      这平安州此次的叛乱也是他家为了兵权实实握在手中策划的。本想着皇上才登基几年,手上没有得用的武将。平安州的又有南安郡王的旧部在,怎么也会派他过去。

      这样他才好立功收拢兵权。四王八公这开国太祖亲封的功臣里,其他几家都或没落或由武转文,八公的兵权除了王子腾接手了贾家的旧部,其他都被皇上收拢上去了。

      四王中也就独剩他南安郡王府还有些许兵权在手,可若是没战打,他又出不了京还怎么稳定军中的旧部人心。

      他千算万算没想着皇上居然要派个没打过几次战的小子去平叛,而且当场说了没粮草要追缴欠银。

      看来皇上对他们这些欠银的是真的不耐烦了。原先有先皇在还有人能压制皇上,现在皇上当家做主了下头的臣子也不好尥蹶子跟上头对着干。

      就他知道的民间已经有传言说当官的把国库给借空了,平叛的银子都没有,皇上带头缩减用度要朝臣还银度过难关。

      下头欠的银钱不多的小官已经动摇了,银子家中随时能抽出来,就是碍于他们这些欠银的大户不敢私自还银。

      南安郡王他们当然不想还银,那是太祖他们为了这些有功之臣特意准许应允的,他们早就当是奖给他们的了。

      突然就要还那几百万两银子,先不说银子有没有,就是有且还了王府家族岂不是大伤元气,以后府里的日子还怎么过。

      南安郡王回府就与幕僚在书房商议怎么办,幕僚也感到了皇上对追讨欠银的坚定和不耐烦。为今之计只有先平叛挂帅,打了胜仗立了功皇上也不敢逼迫太过,稳定了军中人心将兵权握稳。

      打了胜仗自然有钱,皇上要催的话可以先还几千两后头的拖着呗。

      确定了对这两件大事的应对南安郡王就在之后的朝会上在三请战。

      因着皇上并不属意他做主帅加之粮草不足据说是皇上将其内库的银子都拨出来才凑其的,最后被一位平常不做声的大人逼着下了军令状,此战必胜,不然就是辜负皇恩无颜面圣。

      皇上这才满意的点了南安郡王做主帅,在朝上夸勉了一番。

      平安州此次的平叛和对临国的应战并不被朝臣放在眼里,他们都觉得叛军只是乌合之众看到朝廷的军队就会吓的拿不住兵器。

      临国的屯兵就更不在话下,自开国以来临国就时不时压境,弹丸小国岂敢与□□相抗。

      所以这次去打仗在武将眼里就是送上门的军功,南安郡王既然当了主帅,自家与他家有亲送几个儿孙进去镀镀金攒攒资历军功也是好的。

      只见南安郡王带着那些王公大臣家的子弟,还有一些照顾那些子弟的家丁下人们出了城门往平安州方向去了。

      冯渊听了朝上的这一番骚操作也是醉了,难道满朝文武当打仗是郊游吗,居然还带家丁下人去伺候。

      没过一个月,此仗不出明眼人所料的败了。叛军在他们到的时候早已解散,南安郡王只带人杀了几个贼首。

      关键是临国从来都是说说最多在边境打草谷的人,这次也不知吃错什么药跟南安郡王带去的人杠上了,不但打到境内还俘虏了南安郡王。

      要不是皇上派去镇守的将军后头同他们打了一仗将其逼退到了关外都,现在都不知如何是好。

      临国也派了使者来谈判,说明要盛朝公主和亲并送上丰厚的陪嫁。

      皇上当然不允这荒唐的条件,南安郡王府的太飞可就着了急。

      她进宫求皇后说情,哭诉儿子也是为大盛为皇上才会去打仗拼命的,皇上与朝廷可不能不管不顾她儿子的死活。

      皇后气的不想说话,外头也已经传遍了。南安郡王就是看临国去打草谷的人不多想着前头杀的贼太少立不了多大的功,就上前要把这一小股人马斩杀。

      谁知那中间有临国的王子,十几打一点比例还让人给逃回去发兵攻打过来。皇上没降罪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还要出个公主送陪嫁过去把他换回来,真是想什么美事呢。

      皇后劝了几句看南安太妃还在诉苦泣泪也不耐烦了,说了几句话就让人送她出宫。

      南安太妃担心儿子受苦,皇上又不肯送银钱女子出嫁和亲,上了其他几家说的上话的老亲府上说话求助。

      几家都接待了却都说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连个主意都不肯出。

      最后还是北静郡王看着不像样,指点了南安太妃要想郡王能平安回来只能送郡主出嫁,陪嫁的东西皇上是肯定不会准备了,她若想儿女好过只能南安郡王府出了这笔银子。

      南安太妃岂能不知这个办法,只是她不想出人又出力,想着儿子是为朝廷打仗,皇上也不能看着不管啊。

      儿子是心头肉,女儿也是她肠子里爬出来的,这叫她怎么舍得。

      太妃身边的嬷嬷此时出了个主意,反正临国那蛮夷之地,也不知公主郡主是什么样子,找个京中落魄人家的贵女收在名下充做郡主在陪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过去也就糊弄过去了。

      那南安太妃也真是无法可想,前朝都有宗室女被封做和亲公主去和亲,旁人家的女儿能为她女儿去邻国嫁入皇家做王妃也是一场造化。

      她心安理得的让人去打听各家待家的女儿,下人也打听到了几家贵女。

      其他几家虽有些落魄但都是嫡女,父母对其也是疼爱,唯有贾家的一个听说是庶女养在嫡母名下,到了年纪也不带出来应宴交际。

      南安太妃对贾家也是熟识的,那庶女的条件也正好应了,等她亲自看过就可以定下来了。

      不是哪个女子都可以和亲的,至少长相气质也要好才能让那边满意,将她儿子放回来。贾家那几个别人不清楚,她还不知道吗,要是知道自家女儿能得封郡主嫁过去做王妃那还不得乐疯了。

      她当即让人备了马车去贾府,连张帖子都来不及想着递。

      到了贾府她先见了贾母,闲聊了几句就想见见她家的姑娘。

      贾母人老成精怎会不知道她的来意,叫人将几位小姐装扮好了在叫出来见见南安太妃。

      不一会儿府里的几位小姐都出来拜见,贾母也是一一介绍。南安太妃看着很是慈眉善目,见一个夸一个,说的下头几位心中欢喜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等看到探春时更是边看边点头,还让人送上了见面礼。

      几个小姐妹下去各自看着礼物聊聊天。南安太妃也同贾母说了她的打算,贾母心中难以抉择,只说几个孙女里最疼探春。

      南安太妃并不着急,贾母不同意还有探春的父母呢。想来用一个庶女换名声还能搭上南安郡王府,他们夫妻是求之不得。

      事后也正如她所料,贾政是个自我的,觉得能为国效力是他女儿的荣幸,以郡主的名义嫁过去就是王妃也不失为一桩好婚事。

      王夫人身为嫡母看庶女本就不顺眼,既能把探春嫁出去还能为府里得些好处,她怎么会不同意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