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连环调包案 ...

  •   这个故事,要从武定十八年说起。

      那一年的白露时节,东平王府里诞下了一位白胖的小世子,原本是该欢喜的事,可东平王妃却躺在床榻上,满脸愁容。

      “拿纸笔来。”王妃挣扎起身,匆匆写下一封书信,郑重地交给贴身大丫鬟,“碧云,你即刻抱着小世子去找礼部沈昌耀大人,将书信交给他,路上小心,切记不要被人发现。”

      这个名为碧云的大丫鬟噙着眼泪:“夫人,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奴婢.....实在不忍心,小主人还这么小,就要离开爹娘。”

      “那你忍心看着他一出生便……夭折?”王妃质问道。

      碧云连忙跪下:“奴婢不敢。”

      王妃叹了一口气:“不要耽误工夫,赶紧去找沈大人,做得干净一点。”

      片刻后,碧云将小世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悄悄地从侧门出去。

      东平王府里哭声一片,纷纷谣传,王妃诞下了死胎,可怜的小世子一出生便没了。

      此刻,礼部员外郎沈昌耀正在府里和户部员外郎吴义康商谈,两人同朝为官,虽不在同一部里,却年纪相仿又为同乡,因此交情深厚。

      “吴大人,这依我看,东平王爷这次是彻底坏了事,不中用了。”沈昌耀眉心紧锁。

      “真乃世事难料,伴君如伴虎,此言诚不我欺。”吴义康也轻叹一口气。

      突然,沈府大管家袁有忠急匆匆走到沈昌耀身边,耳语几句,只见沈昌耀神色大变。

      吴义康看这情形,忙拱拱手:“沈大人有事情处理,小弟这就告辞了。”

      沈昌耀示意周围人回避,对吴义康说:“贤弟且留步,不瞒你说,眼下却有一件棘手之事,盼贤弟分析一二。”

      “敢问何事?”

      “东平王妃刚诞下一名男婴,如今东平王在宫中祸福难料,那东平王妃恐保不住小世子,竟遣人抱了他来府上,现人已在门外,为兄拿不定主意,见或不见。”

      “沈大人竟与东平王府还有这等交情?”

      “我同那东平王井水不犯河水,却并未有交情,只不过,那东平王妃之父,现为宁西府知府刘大人,曾是我之恩师,故有此渊源。据我猜想,她是想让我护送小世子前往宁西府,让刘大人悄悄抚养。”

      “这事就难办了,若见,恐日后东平王定了罪,拿你一个窝藏罪臣亲眷之名,若不见,恐有违师徒情谊,担了不仁不义之名。况这小世子本就无辜,若真定了罪,即使家眷罪不至死,那日子恐怕也难过下去,小世子长不长得大还成问题。送去宁西府,山高皇帝远,却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贤弟真乃我之知己,为兄也是如此思虑,正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沈府大管家袁有忠走上前来:“老爷,那丫鬟抱着婴儿站在门外,婴儿时常哭闹,被旁人看到了实在不妥,您看该如何是好?”

      沈昌耀顾念师徒之情,当下心一横,吩咐袁有忠:“让她进府来,将那孩子抱至小少爷处,这哭闹声方不引人注目。”

      沈昌耀对吴义康说:“不瞒贤弟,我家犬子也才出生不过两日,如若不救那孩子,恐有损阴功,对子孙不利,在下也实在于心不忍。可万一被牵连,又恐害了这一家老小。”

      “不如教那丫鬟前来,且听听王妃如何交代,我二人再行决断。”

      那碧云在大门外等了半天,才被人引入府中,料想沈大人恐不肯帮忙,心中正忐忑不定,此时突然被唤至堂前,见到沈昌耀,忙交出王妃亲笔书信,跪在下面偷偷瞅这沈大人的神情。

      沈昌耀看完书信,将书信递给吴义康,说道:“与我所料不差丝毫。”

      吴义康扫一眼书信,对碧云说:“府上无人好奇这小世子去了哪里吗?”

      碧云回答:“王妃一早便准备好,小世子一出生便称是死胎,命人将那准备好的血水骨肉处理掉了。王妃在分娩前,一直刻意表现出精神不佳,忧思过度,并请了大夫,命其说出腹中胎儿恐不保的话,因此全府上下是万万没人怀疑的。”

      沈昌耀一言不发,管家袁有忠领着碧云出去候着。

      却说这吴义康天生一股侠义之风骨,见沈昌耀半天做不了决定,便开了口:“沈大人,我府上正有家眷要前往宁西府方向,不如我将这孩子携了去,料那王妃思虑周全,已做好万全打算,且你我素来与东平王府毫无交情,料想查不到你我二人头上,此事不可拖延,望沈大人早行决断。”

      “不可!此乃我之家事,不可拖累了贤弟。”

      “但府上若此刻突然派人前往宁西府,甚为突兀,更易遭人怀疑,而我家之亲眷早已定下行程,一切顺其自然。沈大人无需犹豫,快快命那丫鬟抱着孩子上了我的马车,小弟先行告辞。”

      “这,一切就劳烦贤弟了。”

      那吴义康匆匆离开。只见沈昌耀看着他的背影,却隐隐地露出了一副老谋深算、诡计得逞的笑容。

      那边碧云因见沈昌耀神色凝重,又迟迟等不到消息,心中已凉了半截,断定沈昌耀是不会出手帮忙了,她忧愁地看着刚出生的小世子,心生一计。

      此刻这个偏房中只有碧云,王府小世子,以及沈府小少爷和其乳娘。碧云端着茶杯假装上前同沈府乳娘说话,左不过问一些闲话,她突然手一抖,将茶杯碰到了乳娘的身上,那乳娘的衣服湿了一大块。

      那乳娘忙说不碍事,便要去后面换衣服。碧云当机立断,将襁褓中的两个婴儿相互调换。随后马上抱起沈家小少爷,就要出府。

      却在出府之前,被管家袁有忠拦住,将其带上了门外吴义康的马车。

      那乳娘换完衣服,见客人已离开,又瞅一眼摇篮中的婴儿正睡得香甜,并未发现异样。待到夜晚时分,那婴儿哭闹起来,乳娘抱起,仔细一看,才发现摇篮中躺着的早已不是沈家少爷,顿时三魂吓飞了两魂。

      她怕被怪罪,抱着侥幸之心,想这新生婴儿长相却也差不多,因此不敢声张,却在第二天随便找了个理由便辞了这差事,远走高飞了。

      而沈老爷、沈夫人初为人父母,只当新生儿一天一个模样,也未有察觉。

      这边,碧云跟着吴义康到了吴府,将手中孩子交与吴府之人,便匆匆离开,回到王府复命。

      王妃听闻碧云竟擅自做主将沈家小公子与王府小世子调换,勃然大怒。

      碧云跪下解释,当下情况紧急,拿不定沈大人帮与不帮,即使帮忙,从京城到宁西府一路遥远颠簸,不如将孩子养在沈府最为妥当。

      王妃叹了一口气:“沈大人仁义相救,你却做出这等事情,岂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罢了,念你也是一片忠心。事已至此,只能盼老天眷顾,愿两个苦命的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吴府亲眷带着襁褓中的男婴星夜兼程,一月后到了宁西府。虽未将一切事情如实禀告,但刘大人府里一看到孩子,并明白了七分。

      谁料到东平王妃之亲父却已病入膏肓,此时府里由夫人掌权,而这夫人并不是王妃之亲母,乃是续弦,生怕惹到灾祸,装作不明这孩子来历,打发了去。

      吴府亲眷正不知如何是好,却传来老爷吴义康在朝中被人参了一本的消息,现贬官至南边,于是便带着孩子投吴义康处。

      吴义康想着自己一个被贬的小官吏,远在南方,也无人惦记,便留了王府那孩子在身边,取名吴明熙,半年过去,第二年春,吴家夫人也生下了一名小公子,取名吴允熙。

      不久后,东平王被定罪,但罪名不清不楚。东平王府被抄,虽未株连亲眷,却也一败涂地了。

      转眼十三年过去,皇帝驾崩,嫡长子继位,改元宣和。

      宣和元年,东平王一案却突然被新主提起,居然被平反了,但那东平王早已在牢中没了,只剩下常年病痛缠身的东平王妃,膝下又无子,当今圣上命将其侄子辈中择一人过继给东平王妃,承袭王位。

      东平王妃此时百般纠结,如今想再从沈家认回儿子,却有何面目说出当年实情。左思右想,且心中惦记着当年替自家儿子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沈家儿子,于是有心补偿,便派人到吴家接回那个因王府之祸远离亲生父母的孩子,权当是宗室中选了一名侄子。

      王府之命到达南方吴家之时,吴家老爷吴义康却已去世三年,那吴夫人是个心机颇重之人,又深知当年之事,当下考虑到吴家生计艰难,若儿子不能科举中榜,将来也只能依靠几口薄田度日,当个乡野村夫。而东平王爷,却是多么显赫的贵族身份。

      于是吴夫人居然狠下心,将自己亲生儿子吴允熙交给了王府,谎称他便是当年从王府大丫鬟处抱回的孩子,而将那真正的皇亲国戚吴明熙留在了身边。

      王府感念当年收留孩子之恩德,赏赐给了吴家一大笔钱财。吴明熙回到王府,改姓蓝,单字衡。王妃拉着吴明熙的手:“孩子,你受苦了。”心中想,这孩子在襁褓之时便受尽磨难,算是替我儿子挡灾了,如今我让他承袭王位,也算是弥补他了。

      王妃终于解开了心结,那拼命撑着活下去的一口气也松下来了,没多久便安详地去了。从此蓝衡无人管教,又受到圣上偏爱,日益骄横。

      却说那沈昌耀在官场上一路顺风顺水,此时已官拜礼部尚书,膝下仅有一子,便是当年被王府大丫鬟替换的孩子,名叫沈景沐。并有一女,比沈景沐小三岁,名沈景汐。沈夫人早年去世,沈昌耀是疼爱子女之人,怕继室委屈了子女,便迎娶了沈夫人之亲妹,料想亲姨母照顾孩子应当是真心真意。而那小沈夫人是寡居之人,也有一女,只比沈景汐小一岁,也一同带入沈府,改名沈景泠。

      其余枝枝节节的旁事暂且不说。却说因这连环调包案引出的一桩孽缘——那东平王府小王爷蓝衡偏巧看上了沈昌耀之女沈景汐,求圣上赐了婚。

      即将大婚之时,当年那乳母却正巧到京城探亲,得知此事,又遥想当年之事,心下大惊,恐造成亲兄妹成婚的不伦之举,此时她已年老,一心吃斋念佛,良心实在难安,便悄悄去王府寻了当年的大丫鬟碧云。

      可巧那碧云却还在王府,已是个有头有脸的管家婆子,也正在为此事发愁。若王妃尚在,是断不会让蓝王府与沈家联姻,可王妃早已没了,那蓝衡小王爷便自行去圣上前求了赐婚,碧云也无计可施。

      那乳娘劝碧云一同去沈家找沈昌耀禀明一切:“你我都是半边身子埋进黄土的年纪了,当年的错,是你我二人造成,如果咱们任凭事情一错再错,装作糊涂虫,让那沈家亲兄妹不伦成婚,咱们肯定会遭受报应。如果沈大人怪罪,我老婆子大不了一死,你是王府的人,沈家也并不能拿你,别再犹豫了。”

      于是二人一同到沈家,悄悄将此事禀了沈昌耀,沈昌耀果然大怒,那乳娘见状,为了赎罪,竟一头撞到墙上寻死。

      沈昌耀左思右想,当年自家儿子被调包,如今何不也来上一个调包计——让沈景泠代替沈景汐嫁入王府,他们二人算是姨表亲,既不算违了人伦,也算是亲上加亲。

      只是料想东平王府一发现新娘被换了,必定要找沈家算账,还得奏他一个欺君之罪。此时沈景泠之亲母小沈夫人又献上一计,说起来这位夫人也真豁得出去,竟提出请那蓝衡饮酒,将他灌醉,再送上沈景泠,让他们俩生米煮成熟饭。到那时候,沈家只说蓝衡坏了沈家小女儿,要他个说法,再逼得蓝衡主动提出换新娘。

      沈家依此计划行事,唯一被瞒在鼓里的,却是那可怜的沈景汐。蓝衡虽性格张扬,肆意妄为,却面庞俊秀,举止风流,对沈景汐也甚为专情,因此那沈景汐也十分中意。何曾想,还没等到大婚之日,自己的未婚夫已经与自己曾经的姨母家表妹,现在的继妹,煮成了熟饭。

      等到沈景汐发觉,一切已成定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