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民国初期,鹤壁集镇上有个叫张里金的,跟着占卜大师学占卜。

      张里金热衷于死背占卜书籍,默守成规,不会灵活运用。

      占卜大师对他说:“书典很重要,任何判断都要依据书典。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具体事件,必须灵活掌握,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例如,一次早晨,我还在熟睡,邻居来敲我的门,他拉住我木门上的铁环往木门上扣,扣了几下,我醒了。我想,这么早,他来叫醒我,有什么事?一定是想借东西。借什么东西呢?他用铁环扣木门,铁环镶在木门上,斧头也是镶在木把上。我想,他肯定是借斧头劈材做饭。于是,我直接说:‘斧头在屋外的窗台上,你自己拿吧!’他听后觉得很惊讶,说:‘先生,你怎么这么神啊?我还没说话,你就知道我是来借斧头的?’只有灵活掌握书典的精髓,才能猜透别人的想法,明白吗?”

      “明白,明白,先生真是太神了!我以后一定要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张里金对大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天,二个秀才去赶考,来找张里金占卜,张里金伸出一个手指头。

      一个秀才说:“什么意思,我们不明白,请先生直说!”

      张里金说:“你们去吧,天机不可泄露,你们会明白的!”

      二个秀才悻悻而去。

      他们心里一直在琢磨:难道我们二个只有一人可以考上?

      过了一段时间,二个秀才又来找张里金。

      另一个秀才说:“你算得一点也不准,我们二个都没考上,请把卦钱还给我们吧!”

      张里金说:“当时我告诉你们,一个也考不上!”

      二个秀才惊讶得差点没有晕倒,简直是神仙在世啊,怎么这么准?

      顿时,此事传遍了鹤壁集镇,人们都知道了张里金是一个神算大师!

      张里金的老婆觉得奇怪,半夜在床头问他:“你怎么知道那两个秀才一个也考不上啊?”

      “我知道个屌!”

      “不知道,为什么乱说?万一人家考上一个,你怎么办?”

      “我就说,一个能考上,一个考不上!”

      “如果二个都考上了呢?”

      “我就说一个不剩,全能考上!”

      “我靠,我老公真神啊!”

      鹤壁集镇的南面有一个炮楼山,上面住着一群土匪。老大叫贺山中,老二叫齐七届,老三叫童学群。

      不知什么原因,老大贺山中突然得了怪病暴亡。有人传说是老二齐七届为了抢夺第一把交椅,给贺山中下了毒。老大已去,老二顺理成章地晋升为老大。为了让炮楼山日后更加兴旺发达,势力越来越强大,在给老大安葬时,要选一块风水宝地。这时,齐七届听到了张里金的神奇传说,于是,就派几个土匪去请张里金上山。

      几个土匪找到张里金,说明来意。张里金赶忙解释道:“老夫才疏学浅,真的不能胜此大任,还请几位官爷另请高明吧!”

      土匪班长把一根金条扔在桌子上,说:“这是我们齐爷给你的定金,事成之后还将重谢!”

      “老夫真的是徒有虚名,不敢欺瞒齐爷啊!”张里金两腿有点颤抖。

      “不识抬举的老东西,让你去,是齐爷看得起你,再啰嗦,老子一枪毙了你!”土匪班长拉上了枪栓。

      张里金一看,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啊!这正是赶鸭子上架,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他们甘愿受骗,也不容你辨解。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实话实说,硬顶着不去,就可能丢了小命。如果去了,眼皮活点,说不定还能绝处逢生,并得到一笔赏钱。唉,这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上山就上山吧!

      “且慢,且慢,老夫不是不想上山,只是年岁已大,爬不上山啦!”张里金说。

      “这个好办,让他们几个抬你上山!”土匪班长说。

      就这样,土匪们把张里金抬上了山。登上宿营地时,天色已黑,几个土匪累得要死,只有安排张里金暂时住下,次日再说。

      从老三晋升为老二的童学群对张里金还是有一点不相信,决定试试他。

      次日清晨,童学群早早起床,披上衣服,来到张里金所住山宅的小院儿门口,顺手摘下一个青枣,握在手中,然后敲响了张里金的房门。

      “张大师,该起床了!早就听说张大师异常神奇,今天幸得一见!大师不妨算一下,我手中握了什么?”童学群说。

      张里金正在熟睡,突然被童学群叫醒,一时还没晃过神来,觉得脑袋轰了一下。他心想,如果瞎猜,一旦猜错,就可能招来大祸。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合理的理由,先把他支走。于是,他假装心不在焉地说:“清早不算!”

      童学群说:“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不算都能算得这么准!如果算,该能算出我手中青枣的重量吗!”

      童学群马上把此事报告给了齐七届。

      早餐后,齐七届召见张里金单独私聊。

      齐七届说:“请张大师帮我看看面相。”

      “齐将军满面福光,一派吉相,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张里金说。

      这话绝对没毛病,军长认为自己在干大事,师长认为自己在干大事,排长也认为自己在干大事,就连领导三个人的小官都认为自己在干大事!齐七届肯定认为算得准,觉得自己在干大事!

      “齐将军是个好人,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张里金接着说。

      这句话也没有毛病,天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坏人。再恶的人多少都会有点人情味,除非是钢铁做成的。齐七届肯定认为算得准,觉得自己是通情达理的人!

      “齐将军讲义气,心眼儿正,对得起别人,撑得起天下!”张里金又说。

      这句话更没毛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义气,再恶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心术不正。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够对得起别人,只是别人对不起自己。齐七届肯定认为算得准,觉得自己是个讲义气的人。

      张里金的一番话,说得齐七届心里暖乎乎的。

      “本人已经成为老大,对今后领导层的维护,及队伍的管理,想听听大师的意见!”齐七届说。

      “聪明人帮助一个人,会多一个朋友。愚蠢人帮助一个人,会多一个仇人。无论帮助了谁,都不要在他面前摆出救世主的样子!瞌一个头,放三个屁,不如不瞌。有的人经常去庙里瞌头,不起作用的原因,就是瞌头没有放屁多!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是相互的,千万不要在被帮助的人面前耀武扬威,否则,帮了人却不得人心!一个将军可以帮助一个士兵,一个士兵在关键时候也可以救将军的命!”张里金说。

      “有道理!”齐七届说。

      “你看得起他,他也能看得起你,你们就可以连横。你想跟他结交,他不想跟你结交,就没法成为朋友。发现他不喜欢你,就离他远点,避免发生矛盾,这样可以减少树敌。跟他交往总是不愉快,就不要再自寻烦恼。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张里金说。

      “大师所言极是!”齐七届赞赏道。

      上午,齐七届领着匪首跟随张里金选墓址。

      最后,张里金在炮楼山北坡半山腰处选择了一处墓址,山下就是尤里河。

      “就选定这里吧!头枕山,脚蹬川,代代做高官!”张里金说。

      “在这里挖!”齐七届命令道。

      众土匪开始挖掘。

      在挖到二米多深时,突然下面出现了石板,莫非是一个棺椁?

      此时,张里金心中一惊,完了!如果下面真的是一个棺椁,在别人墓穴上再筑墓穴,什么神算,不是故意找死吗?张里金越想越害怕,正想偷偷溜掉,此时,有个土匪大喊道:“这是块石碑!”

      匪兵把石碑上的土弄掉,上面显示出几个字:“居于此大兴,葬于此大吉。”

      众匪一片哗然,真是神算啊!

      “张大师的脑袋真得与神仙连着!”齐七届称赞道。

      “哪里,哪里,不过冥冥之中有仙人指点迷津!”张里金答道。

      齐七届害怕贺山中阴魂不散,为弥补自己良心上的创伤,他厚葬了贺山中,陪葬了很多金银财宝。

      下葬后,众匪大宴。狂吃海喝之后,齐七届又送给张里金五根金条做为酬谢,派几个土匪把张里金送下山去。

      隔了一段时间,张里金听说齐七届又暴亡。他想,给贺山中选了墓址后,匪窝又出变故,土匪肯定不会饶过自己,吓得他连夜带着全家潜逃到了山东!

      在山东住了一段时间后,偶然遇到一个鹤壁集镇的商人去山东偷贩私盐。于是打探,商人说:“齐七届是被童学群暗害的!童学群当上山大王后,领着炮楼山的土匪与鸡冠山的土匪火并,被鸡冠山的土匪杀死。手下的土匪一部分投靠了鸡冠山,一部分当了逃兵。那些逃兵临走时,盗掘了贺山中的坟墓,抢走了坟墓中的金银财宝,炮楼山的土匪已经绝迹了!”

      听说没有了后患,张里金又带着全家返回了鹤壁集镇。

      张里金一直觉得奇怪,石碑上不是明明写着“葬于此大吉”吗,土匪为什么却绝迹了?他想探个究竟。

      他登上炮楼山,找到贺山中的墓址,此处已剩一个大坑,连那块石碑也没有了踪迹。

      他想知道此处到底有多神奇,于是,就继续往下挖,挖了没多深,又挖出一块石碑,他连忙弄干净上面的泥土,只见石碑上面刻着:“善者大吉,恶者必绝。”

      原来,清朝时,有一个修士在山上修炼,发现此处气场较大,便埋下这两块石碑,又在上面建了个小庙。由于年久失修,到民国时,上面就变成了一片空地。

      风水再好,人品不好,也无所谓什么风水。其实,每个人的人品,就是他的风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