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3、第 163 章 ...

  •   按照大晸朝的习俗,正元节这段时日朝中上下皆要放休十日,但这一月以来幽州那一片接连暴雪,不少百姓家宅坍塌存粮受损,数万百姓受灾,幽州府衙已上书朝廷,请求救扶。但是因着大雪封山封路,旁州的救济粮无法运到,就是因着这事儿,谢问渊就没有休沐了。

      新年伊始,正月初三,谢问渊将救济之策送到皇宫待盛宁皇帝签批交于尚书省执行后,回到府上时,天还未黑尽。

      忙碌了十余日,今日才算稍微得以松闲一些。

      换下官服,随意吃了些饭菜,时辰还早,但他疲累地紧,冲洗一番后就准备歇息了。

      只不过他才换上内衫,外间曹管事就敲响了门:“大人,乘风驿送东西来了。”

      谢问渊听了,不由得潸然一笑,钟岐云回到杭州之后,正元这段时日,钟岐云像是想把杭州各家名店的东西都送到京兆一样,不断地让人往府上送东西。把他本也不喜吵闹,其实往年都只是让曹管家随意置办些就是了,但今年这府上的人还是那些个人,但这东西却是多了不少,或是美酒佳酿、珍馐美馔、或是肉脯点心、衣衫布匹、或是京兆冬日罕见的瓜果菜蔬、又或是打点府中下人的物品......左一车右一车每日不断地送进府中,就连烟花爆竹、春联挂福都送了不少......过节需置办的年货尽数买了遍,弄得年前准备置办年货的曹管事都不知当如何着手才是。

      正元那日曹管家令人将春联都贴到了各处,原本清幽安静有些江南那般诗情画意的宅院被这火红的春联一衬,倒是变得俗气不少。当时从政事堂回来见着这景象都有些哭笑不得了,但......

      他到底没有让人把这些寓意美好的春联摘了。

      俗,却也是暖的。

      夜里他瞧着那些烟花眨眼,便让曹管事令人寻了个空地把烟花都放了,斑斓七彩流星坠月。

      这人虽未在京兆过节,倒是让他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正元节。

      谢问渊摇头,就不知钟岐云这又是送了什么来,这般想着他就对外间曹管家说道:“若是那些过节的物品,你寻个库房放置吧,莫要弄坏就是了。”

      外边的曹管家应道:“不是那些,是一封信,钟老板吩咐要把信送到您手中才行。”

      谢问渊听了穿好衣衫,这才走到门前开了门。

      曹管家见了他,将厚厚的书信交给谢问渊后,他就垂首退下了。

      等人离开,谢问渊拿着信走到寝卧外间的桌前坐下,拿出总共十页书信就着烛光看了起来。

      前五页,钟岐云给他说了这段时日江南的事,又把他出海的目的、回杭的时日都一个细致告诉了他,钟家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出海领船这些事就已经无需钟岐云亲自去了,这次之所以要自己出海去外邦,确是有一桩大生意要谈。

      其实钟岐云江南商斗之事,年前就在京兆城传开了,他自然是知道的,钟岐云离开前虽未来得及与他细说,但瞧着钟岐云稳操胜券的模样,他就知晓钟岐云心中早有应对之策,不过他却也没有想到竟然那般精彩,就连朝中都有人谈及。

      亦让他心下生出一些从未有过的喜悦。

      而书信的后五页......

      钟岐云洋洋洒洒近千字,皆是露骨地说着对他的思念,对他的喜欢,对他的情意.....

      “谢大丞相真是好狠的心啊,莫不是舍不得您笔下墨水?让人送信过来,却一个字也没有留给我,钟远人都差些把信封撕开翻找是不是漏了什么,但却真真是没有......”

      谢问渊瞧到这处忍不住笑出了声。

      若说心中不念着钟岐云,那必然是假的,就如同钟岐云信中所说得夜不能寐,他亦是有些不习惯少了钟岐云在身侧的感觉。

      明明才不过短短几日的共枕亲密,他就已经忘记了曾经独自一人的感受。

      那日收到钟岐云的信后,夜里坐在床榻边上正欲歇息时,他还是起身披了一件衣衫,去了书房。

      只是提笔之后,传闻中满腹诗书、文采斐然的谢丞相却忽而不知当写些什么了。

      往常与钟岐云的书信来往,他给钟岐云的信都是些事宜的交代,从未写过这般家书似的词句,更未写过这般直白告诉对方思念的话语。

      坐在桌前许久,笔也拿了许久,动笔后,他写了几句话,但终究觉着不对亦太过单薄。等想起什么时,他忽而站起身回到了寝卧拿了那块随身带的玉佩装入了信封里。

      钟岐云的书信里最后写到:“玉佩我放在了胸口的位置,问渊,我的问渊。”

      盛宁元年开始的前三月,钟家将海航船队总楼从杭州迁移到松江港口又与各地官府签下和契之后,钟家产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着,等到了冬风退散,春光明艳的日子时,钟家船运、陆运就遍布国中上下。毫不夸张的说,海上、江面、河上所见的货船几乎都挂着钟家的旗帜,而路上的运送商队亦是同样。与此,乘风驿也从原本的几十个,扩大到了每个稍大城镇都有的一百零五处,接生意的范围亦从原本的大商铺扩展到了一般百姓,钟家打出的货品“乘风而至”这几个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乘风阁更是扩展迅猛,从原本的一间铺面变作的三层楼面,而其中售卖的皆是外地的好物,当地不得见的东西,吃穿用度甚么都有,甚至还有一层露面尽数贩售外邦的货品,琳琅满目实在惹眼非常、诱人非常,这些东西,平日里就连一些富家子弟都是未曾见过的。

      谁能见过呢,如今大晸朝能出航外邦的屈指可数,甚至能离开州府去往外方的人都很少很少。

      盛宁元年五月,在僧伽待了足足两月的钟岐云,将事安排妥当之后,顺道又带着大批货物和赚取的珍宝回了杭州。

      没有人知道钟岐云做了什么,只知道短短半年,钟家在国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一点,在钟岐云接手官府交给的盐运生意后尤甚。

      世人都明白,裴家要倒了,应当说,如今的钟家凭一己之力打破了州府地域限制,将各种货品送到国中各处,办到了曾经大晸五大巨贾都无法办到的事。就如,把杭州城有名的荷花酥、外邦僧伽城的玉石送到了国中各地,这是大晸前所未闻之事。

      何等的惊人,又何等的恐怖。

      而在幽州、松江、玉环、泉州、茂江等各地钟家建造的港口连接运作之后,一些小的船队有慢慢兴起,这一遭钟家倒是没有如前年那样一个个吞下,倒是与这些小船队平和共存,平静了数百年的东海、东南海面就这么热闹了起来。

      盛宁元年是大晸朝整个商贸繁盛的开端,税赋连月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事态喜人。

      早朝上,户部尚书冯评将朝中这半年的税赋、营商于朝廷之上宣读出来。

      在读到一月钟家赋税将近周家和张家之和时,满堂皆惊。

      “将近于两家之和去?那个潮州造瓷的周家和泸州的张家?”

      冯评面色不改的回道:“的确是。”

      “这......”新任中书省侍郎褚怀泽有些难以置信:“莫不是弄错的吧?”

      冯评应答:“不会有错,上月赋税钟家五十万两,而周、张家亦是涨了些,不过也只有二十五万两。”

      眼下暂升任门下省侍郎的令狐泽闻声点头说道:“想来也是正常,褚大人您且思量,钟家如今铺面国中上下皆是,那乘风驿乘风阁的生意更是水涨船高,卖出的货品、运送的货品已然难以估算,若是赋税不越过周家,只怕倒要让刑部赋查司去查探查探了。”

      褚怀泽听得摇头叹息:“若是按照钟家这般涨势,只怕要不了多久那五家......”

      现如今的尚书令陈啸欢应道:“钟家运送倒是开了一个好势头,能将国中货品流转南北东西,古来商贸昌盛的征兆就是货物的开始迅疾流动,往后应当更是可喜。”

      御坐之上的谭元雍亦点头说道:“钟岐云这本事的确不小,不过钱都进了商贾口袋中,倒是苦了种地的农户,这些他们都分不得一分。”

      只是说到这处,谭元雍抬头望向大殿外的烈日,许久才说道:“但眼下最要紧的却是这干旱,若是这般下去,今年两湖再颗粒无收,那农户当如何存活?”这是谭元雍最为头疼之事,也是朝中近月争论最多亦得不出方法之事,“朕命你们回去想了这么些时日,可想出了法子?”

      说着,谭元雍就往座下瞥了眼,只瞧着刚才还热热闹闹议论着赋税一事的大臣都变作了哑巴,安静了下来。

      谭元雍蹙眉:“大晸朝百之八九十皆是农户,两湖更是大晸产粮大州,近几年实在天公不作美,不是水灾便是干旱,若是今年再是这般......”说着他望向工部侍郎令狐情,“令狐侍郎可想到法子?”

      令狐情上前几步,“臣愚钝,除了去年那般让商户捐赠的法子,臣想不到更多了。”

      谭元雍想了想,道:“江南等地上缴粮米之后,只怕也没有余粮能够去帮扶两湖......”而去年尚且还能让富商慷慨解囊,但这手段玩过一次,再来第二次就没用了,那些留存粮米的商贾怕是不会拿出一分的,如今国库空虚,更是拿出银钱去购置粮食。

      到底还是无解,但亦不能这般看着两湖百姓活活饿死。

      谭元雍想了许久,也没有旁的方法,他看向下方站在首位的的谢问渊,还是问道:“不知丞相有何看法?”

      被提到了名的谢问渊也不好在那一言不发,他手持玉板,躬身说道:“回皇上,臣依着皇上的旨意思量数日,倒是有一个不甚成熟的策略,不知当不当行。”

      谭元雍望着谢问渊,说道:“丞相先说。”

      谢问渊点头应是,随后缓缓开口:“早朝前政事堂收到两湖三个州府来报,如今两湖天地的粮草皆已枯黄,两湖两年颗粒无收已是定局,除非天降奇迹。”

      这话一出,殿中更是一片唏嘘。

      谭元雍闭了闭眼,而后还说说道:“丞相还未说有甚策略。”

      “臣想,如今唯一能就的办法只有让其他州府接济,但照眼下的境况来看,其余州府没有余力接济的根源只在一点......”

      谭元雍听得,眼眸一动,慢慢道:“丞相继续说。”

      谢问渊闻言继续道:“农户缴纳米粮的赋税过重,如今农户税赋三十三赋一,商户却只有三十五赋一,如此算来倒是比商户更重了。”

      谭元雍眯眼,道:“丞相的意思是......要降低农户赋税?”

      令狐则听到此处,微微蹙眉:“农户三十三赋一之税建朝之后从未变更,若是降低赋税那么国库不单钱财不足,甚至连粮米都不足了。”

      谢问渊望向令狐则,说道“令狐大人,不才想问您一句,若是钱财充裕,可能从农户手中购下米粮?”

      令狐则不知谢问渊为何要问这话,他想了想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若是农户有余粮变卖,那农户手中有余钱可是能过得更好。”

      令狐则蹙眉:“这是当然。”

      谢问渊闻言一笑,他很少会在人前这般笑出来,倒是惹得其他官员诧异的瞧了几眼。

      谢问渊道:“所以更应当更改大晸百年未变的税率,但不止更改农户税率,商税低于农税于民而言本就不公不正,而如今大晸赋税体制中甚至遗漏一要紧税赋——海商税。”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3章 第 16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