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在这座僻处西南边陲,远离战火的高原城市里,浮生偷得半日闲。中年书生金明,漫步在晚饭后的昆明街头。

      不算繁华的街市的市声并不喧闹,甚而至于有些冷清。只有零零星星小贩单调的叫卖声,在高原干净旷远的空气里四散播去,于零乱曲折的巷陌街衢间起起落落,爽脆得倒也声声入耳。

      金明腋下夹一张前天的《民主周刊》。“客怀先自病无聊,绿酒负金蕉”。随校南迁,路远迢迢,数经辗转,其中艰辛自然难以言喻。

      为远赴英伦从教,几年前全家曾寄居香港。不料赴英旅费筹措艰难,又迟迟未获入境许可,行期一再迁延。家人在港日有花费,生计艰难。每日饭食间能有鸡蛋已是开心。

      而战事愈演愈烈,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未久沦陷。情势艰危,全家人有两个月之久没有脱过鞋睡觉。夜半数次惊醒,在尖利的日本宪兵哨声中,仓皇地从楼里奔到地下室躲避。

      吃尽千辛万苦,全家人几乎几个月没吃过饱饭,才从香港逃难到桂林。金明精神高度紧张,却又处于无法松懈的亢奋中,病体身心俱疲。

      金明不免感叹:“平生学道,垂死无闻,而周妻何肉,世累尤重,致负并世亲朋之厚意!”真是“国门生入有新愁”,令人无可如何!

      这场大病,几乎不曾要了他半条命。而且总在路途辗转之中,更谈不上医疗条件。病骨支离,艰难支撑到此。

      总算近日昆明的本地老乡帮忙,新寻得一位善烹饪的厨娘,食材也比路上易得些。鸡子,粥汤,加上补益的药材,每日细心调理,才算是捡回一条命。

      大病新愈,病中倚枕无聊,要来房东家的一张旧报纸翻看。战时报刊书籍都不易得,难得寻到一张,也是几日前的“旧闻”了。

      此次南迁,随身行李自是有限。更因书籍笨重,难以随身携带。好不容易用旧木箱装了一些必要的研究所需书籍材料,邮寄途中又几乎损毁过半。

      披览报纸,不免在夹缝里搜寻一点广告条目,看有没有卖旧书的商户。有一个打广告的地址登在书院街,恰好离住所不算太远。于是翻身下得床来,穿戴好衣帽,就费了好多力气。

      走下半旧的木楼梯,闻到高原的清冽气息,精神为之一振。闲闲地走过一条街衢,气力就有点跟不上了。

      “车夫”,恰好一辆人力车响着车铃经过,沿途不住地兜揽生意。金明招手喊停,车夫帮着扶他先坐上后座,问道,“先生,到哪里去呀?”

      “书院街35号”,金明答道。

      “好咧!”车夫爽快应道,“先生,坐好!”拉起车顶篷,拽开步子,行云流水地奔跑起来。这车夫是本地乡下人,到城里来谋生,一路跟他攀谈,问东问西,着实热心,倒也不闷得慌。

      书院街有几家刺绣店,剩下的以书画装裱店为多。这家卖旧书的铺子,杂在尽是花鸟人物的国画装裱店中间,也不甚大,一进店面,四围都是深柚木色的旧书架。书是堆得满坑满谷。

      店主是个满面和善的胖子。着一件酱色长袍,洋青色马褂。没多少书卷气,倒象个走江湖的。他见金明身材虽瘦弱,一身想来曾是合体的靛蓝竹布长袍,现下也显得有些空荡。

      脚步略显虚浮,气质却极沉稳,一打眼就是位饱读诗书的先生。

      因此十分热情地道:“这位先生,您一看就是读书人,而且是位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您别看我这店面小,我这书可不光是十里八乡收罗来的,有好多还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您一定要好好看看,里边肯定有您需要的,您这边走,您这边走,啊,呵呵呵。。。”一边搓着有很多陷窝的胖手,显得更加慈眉善目了。

      金明于是踏在那有些硌脚的青砖地面上,来回细细打量了几个书架的旧书,约略看过来,心中已是有数。毕竟是战时,资源或者有限。店主的水平也有限。这些书着实看不得。更不用提手头正在进行的研究所需书目。

      就推辞了几句,举步想要走出,这店主却拉着不放。

      他道:“自从联大搬到昆明来以后,本地是蓬荜生辉。我们这省城不知道来了多少有名望的大学者、大教授。都是做大学问的人。您今天贵脚踏贱地,好不容易来了我这个小庙,

      您留步,好歹再看看,虽没有什么名贵的,也有您得用的不是?”

      金明不好再推辞,略思忖了一下,问道:“那您这里还有没有什么有来历的物件,小东西、小玩意儿什么的?”

      “有有有,我啊,平素就喜欢搜罗个旧物件什么的。来,您这里看看。”说着,就从里面的一个小隔间里,搬出个紫檀木箱子来,吭哧吭哧颇为吃力,放在一张摇摇晃晃的四脚方桌上,打开献宝似地给金明赏鉴。

      金明瞧来,实皆劣陋之物,无一可购者,只得摇摇头。见此情形,这店主人犹豫踌躇很久,说道:“先生,我实在是倾佩有学问的人,愿意结交您这样的大学问家。

      这样吧,我以前曾经在江浙一带住过,去过常熟白茆港钱谦益家的旧园子。在他家的园子里,有一株红豆树,据说是钱谦益为了柳如是亲手栽种的。虽经了战火,却没被毁掉,至今仍然长势极好。

      我在树下捡到一粒红豆,颜色非常艳丽。我十分喜欢,装在这个小纱袋里,常常放在身边。现在我把它赠送给您。我觉得这才是这颗珍贵的红豆应得的归宿。”

      金明接过,大喜过望。从红色纱袋中倒出这粒小小的红豆,放在手心仔细端详,果然鲜艳非常。于是厚赠店主,携带此豆而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