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下) ...

  •   那日提亲,杨济桓并没有见到陶知洛。杨夫人和陶夫人商定好了婚期,喜气洋洋地带着杨济桓离开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百担彩礼进了陶家大门。两家约定婚期就在来年开春。杨济桓欣喜若狂。他随着母亲前去送彩礼的时候,终于见到了陶知洛。
      多时未见,陶知洛出落得愈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着一身红衣,向杨夫人见过礼之后就藏在了陶夫人的身后。倒是陶知秋落落大方的陪着二位夫人唠家常。陶知洛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借故离席。杨济桓察觉到一丝异样,起身追了出去。
      “陶小姐。”
      陶知洛转身向杨济桓福了一礼。
      “杨公子安好。”
      “陶小姐,今日阳光甚好,不知道陶小姐是否愿意陪济桓到后花园走走?”
      陶知洛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二人相继踏入后花园中,站在那颗巨大的梧桐树下。
      梧桐树的树冠亭亭如盖,阳光从树叶间隙洒下来,斑斑点点,灿烂的犹如杨济桓此时的心情。
      杨济桓感叹道,
      “这棵梧桐长得极好,树干粗壮,想来有些年头了吧。”
      “是的,家父买下这个院子的时候便在了。听这里的老人说,这棵梧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历经百年而不倒,是这棵梧桐树的福气。可是小生觉得,这更得益于这件院落历来的主人与众不同,格外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否则,桃丘多雨,若是夜夜听得雨打梧桐,岂不是太过伤感?”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陶知洛走进梧桐树,抚摸着树干,“大约这庭院历来的主人,都是伤心人吧!”
      杨济桓咋听得陶知洛出此伤感之语,有些不知所措。不过陶知洛脸上的阴霾很快便一扫而光,她脸上漾起的笑容灿若莲花,
      “春天来了,梧桐花就要开了。那时我便再也不是伤心人了。”
      “陶小姐,你说什么?”
      陶知洛回过神来,
      “哦,没什么。”
      陶知洛的笑容上多了几分女儿家的娇羞,杨济桓沉浸在幸福的光环中,呆呆的望着陶知洛的笑颜。
      阳光懒洋洋地照着,不远处的竹林有几株竹子晃动了几下,像是被风扰乱了。
      之后,在桃丘富家小姐公子的宴席上,杨济桓又千方百计的制造了几次与陶知洛的“偶遇”。可是每次陶知洛都是淡淡的不说话,总会找借口离开。倒是陶知秋落落大方的与他攀谈良久。那时,杨济桓的心思全然放在陶知洛的身上,他从来没有仔细想过陶知秋为何总是千方百计与他说话,甚至帮他创造了不少“偶遇”陶知洛的机会,他更不会注意到每次与陶知洛攀谈时,陶知秋在一旁失落的眼神。
      杨济桓注意不到陶知秋的情绪变化,但是陶知洛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起初陶知洛虽然没有对自己表现出太多的热情,但是每次交谈起来也甚是愉悦,尤其是早春时节,一向沉稳的陶知洛甚至天天把笑容挂在脸上。可是近来杨济桓发现陶知洛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每日里懒懒的打不起精神,与她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问陶知秋吧,她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长姐近来身体欠佳导致心情低落,她答应帮杨济桓打探消息。杨济桓考虑良久,他决定亲自找到陶知洛问她一问,是否是不愿意嫁给他。虽然这样与礼不和,但他不想她为难。谁知暮春之后,陶知洛就称病不再参加各种宴会了。杨济桓好生诧异,他去找母亲商量这件事。
      杨夫人却对陶知洛大加赞许,她认为陶知洛是为了避嫌才闭门不出――这才是大家闺秀应有的风范。
      杨济桓仍觉得奇怪,但也不好再说什么。陶知洛与他不再相见,幸好有陶知秋时时告诉他陶知洛的消息,日子也不见得太难捱。每次他心烦意乱时,总有陶知秋在一旁安慰:“济桓哥哥,你别怕,长姐心里肯定是有你的。她只是最近身体不太好,不大愿意见人,我会帮你带话的。”
      夏去秋来,杨知府去陶府商量两家婚事的最后事宜。
      可是,陶知洛突然病倒了!
      之后从陶府传出来了不少风言风语。说是陶知洛病的太突然太奇怪。又说陶知洛是中了邪了,陶县令砍倒了后院的千年梧桐树,树倒下时候流出了鲜血――这是不详之兆,凡此种种。
      杨夫人这几日心神不宁。她将杨济桓叫到杨知府书房商量这件事。
      “济桓,为娘觉得这门婚事不结也罢!你是堂堂杨家少爷,你的亲姐姐是皇上的肃贵妃。你想找什么样的姑娘找不来?何必单恋一个陶知洛呢?”
      杨知府捻着胡须深思良久,也劝道,
      “济桓,为父也觉得陶小姐病的太奇怪了。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
      “父亲,母亲――”
      杨济桓掀开衣摆,跪了下去。
      “济桓――”
      “父亲,母亲――孩儿不孝。可是孩儿真的很喜欢陶知洛。如果此生不能与她相伴,儿子自觉后半生再无一丝欢乐。”
      “济桓,你――”
      杨知府长叹一声,
      “罢了罢了!婚期依旧,来年开春就迎陶知洛进门吧!”
      “老爷――”
      杨夫人不甘心。
      杨知府狠狠瞪了她一眼,他有自己的打算――将陶访才拉拢到自己这条船上是最重要的,至于陶知洛嘛,大不了再多为济桓娶几门小妾。
      婚期将至。杨济桓很是兴奋。他听闻陶知洛愈加消瘦。他想早日将她迎进门好好呵护。
      大婚前夕,陶知秋突然来访。杨济桓沉浸在大婚的喜悦中,他去见陶知秋的时候,更是掩盖不住脸上的欣喜。
      “知秋,说起来真是谢谢你。这些日子多亏了你时时告诉我知洛的消息,否则,我真不知怎样才好。”
      陶知秋一反常态的安静,
      “济桓哥哥,你真的那么想娶知洛姐姐?”
      杨济桓觉得陶知秋的问题很奇怪,
      “这是自然,我与知洛马上就要成亲了。怎么,你不为我们高兴吗?”
      陶知秋目光闪烁,
      “高兴……当然高兴。那么济桓哥哥,你有没有想过,我们……”
      “我们?”
      陶知秋昂起脸望着杨济桓,稚嫩的小脸流露出一丝丝倔强,
      “济桓哥哥,我知道你只有娶到知洛姐姐才会开心。我希望你能够一直开心下去,所以,知洛姐姐一定会嫁给你的!”
      说完,陶知秋便跑开了。
      留下杨济桓一脸的莫名其妙。
      大婚这日,桃丘县城铺上了十里红妆。杨济桓骑着高头大马前去陶府迎亲。
      陶知洛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出来。杨济桓接过陶知洛的手――瘦骨嶙峋。他的心隐隐作痛。
      拜堂礼成,杨济桓目送侍女将陶知洛送入洞房。他满饮一大杯,难以抑制心中喜悦。
      没等到宾客散尽,杨济桓便迫不及待地去新房看陶知洛。
      他有些微醺,步伐摇摇晃晃。他打发走侍从,在门外仔仔细细整理好衣衫,推门进去――
      一身红色嫁衣的陶知洛悬在了梁上
      ……
      杨济桓不大记得接下来的事了。
      他只知道他将陶知洛葬在了桃丘山上。
      他只知道陶县令同父亲拍了桌子,一气之下辞官归隐。
      他只知道母亲哭着求他振作起来。
      似乎还有谁,在他身边哭着求他不要伤心,哭着求他原谅。可是,是谁呢?
      他一直想不明白,她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秋天来的时候,一道圣旨将父亲查职革办。
      直到那时他才知道他一直敬爱着的父亲原来是一个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十足的恶人!
      杨济桓的世界崩塌了!
      那晚,醉醺醺的杨济桓一把火烧了杨府。
      桃丘山顶,普济寺。
      空灵大师:“年轻人,你可想好了?入了佛门,一切执念可都要放下了。”
      毁了半张脸的年轻男子虔诚的跪拜下去。放下了吗?男子想起了桃丘山上那个终日种着梧桐的白衣男子。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求大师成全。”
      “好,你以后的法号就叫做――了缘吧!”
      “谢大师!”
      ……
      杨济桓不知道,他遁入空门的那天,桃丘山下,慈尼庵,一妙龄少女也剪下了三千青丝。从此,青灯古佛之傍,多了一双伤心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