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定下婚事 ...

  •   长廊里一阵脚步踏响,宫人送来一封洒金请帖:“大王,长史说赵将军他们包下妙音阁,就等着您呢!”

      李仲虔回过神,接了请帖。

      瑶英咧咧嘴。

      李仲虔是及时行乐的性子,走马章台,千金雇笑,加之还没娶正妃,不在外征战的时候,时常和部下通宵达旦地宴饮。

      李家男人个个精力旺盛。

      大军凯旋,李仲虔接下来少不了应酬。

      瑶英叮嘱哥哥:“阿兄,你别空着肚子吃酒,吃酒之前先用些汤饼,还有,少吃点酒,多饮伤身。”

      他喝起酒来豪饮千杯,次次喝到烂醉。

      李仲虔听她嘱咐,手指曲起,笑着刮刮她的鼻尖。

      “记住了,管家婆。”

      瑶英送他出去。

      李仲虔推她进内殿:“别管我了,你今天累了一天,早点安置。明天阿兄给你带崇仁坊你最爱吃的羊肉胡饼。”

      瑶英眼珠一转,趁机趴在他肩上提要求,撒娇道:“还要他家对面果子铺章阿婆亲手做的千层酥。”

      李仲虔想也不想地道:“好。”

      瑶英的声音更加娇软甜美:“阿兄再帮我沽一壶绿蚁酒吧,我就爱浊酒。”

      李仲虔挑眉。

      瑶英摇他的胳膊,拉长声音:“阿兄,求你啦!”

      李仲虔低头拧她鼻尖:“休想!”

      瑶英撇撇嘴。

      李仲虔对她千依百顺,她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唯独这点管得严,连护卫都得了他的警告,盯着不许她碰酒。

      上次吃酒都是去年的事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知道他们能活到几时,痛痛快快喝点酒怎么了?

      他把酒当水喝,却不许她沾酒。

      瑶英气恼地放开李仲虔的袖子,转身往里走。

      刚踏出两步,耳畔一声轻笑,李仲虔坚实的胳膊勾了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腰。

      他惯使双锤,力大如牛,瑶英整个人被带着转了个身,一头撞到他胸前薄甲上。

      李仲虔扶稳瑶英,摸了摸胸前的小脑袋。

      “果然长高了。”

      以前只到他胸甲雕刻虎头的高度,现在快到他肩膀了。

      瑶英立刻转嗔为喜。

      魏郡李家是武将世家,儿郎挺拔健壮,女郎高挑丰硕。

      哥哥李仲虔身长八尺,李玄贞也身姿矫健。她从窜个头的时候就盼着自己能再长高点,每次李仲虔出征回来就拉着他量量自己到他哪儿了。

      瑶英伸手比了比自己头顶到李仲虔胸甲的地方,满意地勾唇轻笑,踮起脚继续往上比:“我还能再长点。”

      李仲虔一脸戏谑,伸出两根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按着她的肩膀往下压,让她老实站好。

      “想长高点就乖乖听御医的话,按时吃药,不许沾酒。”

      瑶英豪气地摆摆手:“不沾就不沾。”

      她知道李仲虔是为自己好。

      李仲虔含笑目送她进去,转身出宫。

      已到宵禁时候,万家灯火,夜色朦胧,如银月光洒满寂静的长街,高低错落的恢弘殿顶宫墙之上一片无垠夜空。

      繁星闪烁,似嵌有万点银鳞。

      长史早已等在宫门外,听见苍凉的更声中骤然传来急促的蹄声马嘶,驱马迎上前。

      李仲虔肩披白袍,单骑飞驰而出。

      长史跟上他,汇报了几件要事,道:“大王,徐彪方才求见,老奴打发了他。”

      夜色里,李仲虔轮廓鲜明的脸孔有如刀削斧凿:“他见我做什么?”

      瑶英已经和他说了白天的事。

      长史道:“他来负荆请罪。”

      李仲虔冷笑了一声:“请什么罪?”

      长史答:“徐彪说,他知法犯法,抢掠良家子,这是其一,其二,他让公主受惊了。”

      七公主见不得血。

      李仲虔嘴角轻扯:“他断了两指,可有怨愤之语?”

      长史笑答:“没有,徐彪酒醒了之后,不仅没有怨言,还大笑数声,说七公主不愧是您的同胞妹妹,他心服口服。徐彪曾立过军令状,若非公主留情,他断的不是手指,而是项上人头,他虽是个粗人,倒也还懂得些分寸。”

      李仲虔淡淡地唔一声,道:“算他识相。”

      长史明白,徐彪的命保住了。

      假如徐彪断了两指之后抱怨公主,李仲虔绝不会留下这个祸害。

      几名亲兵提着灯远远缀在后面,黑黢黢的坊墙深处传出隐约的歌舞欢笑声。

      长史接着说:“大王,那些被抢掠的女子已经被送回家中,公主还下令彻查王府和军中可有将官违反禁令,骚扰百姓……”

      他停了下来,欲言又止。

      李仲虔不耐烦地道:“有话就说。”

      长史叹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大王,您帐下诸如徐彪、吕恒、孙子仪等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之辈,桀骜不驯,粗野蛮横,经常公然违反禁令,有碍您的名声,您何不趁此机会整顿军纪?借徐彪之事震慑他们,让他们收敛一二?”

      这些话长史早就想说了。

      ……

      谢家世代经略荆南,四世三公,阀阅巨室。族中人才辈出,子弟皆为芝兰玉树,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文武皆精。

      到了前朝,藩镇割据,群雄并起,天下四分五裂,长安几易其手,关中平原生灵涂炭。

      为了将凶狠残暴的异族驱逐出中原,中原几大势力结成短暂的同盟。

      荆南当时无虞,但谢家太爷为顾念大局,毅然率领族中子弟北上抗敌。

      那时族中老、壮、青年三代全都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连垂髫少年也不例外。

      谢家子弟,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他们文武皆重,从小一边学诗书,一边练武艺,十一二岁便随父兄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

      谢家的名望不靠玩弄权术,而是由那一代代、一个个奋战沙场、马革裹尸的谢家子弟挣来的!

      太平之时,谢家退居荆南,守护百姓。

      若逢乱世,谢家儿郎奔赴战场,绝无二话。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谢老太爷那一去,带走了谢家所有杰出子弟和精锐军队,只留下家将留守荆南。

      十万人。

      从老太爷、大将军、大公子,到十一岁的谢十八郎君,从饱经风雨磨砺的老兵,到刚刚入伍的小卒。

      一去不回。

      十万英魂,埋骨他乡。

      那一场惨烈的决战保住了长安,让朱氏得以占据关中地势最险要的几州。

      之后朱氏称帝,关中太平,但是其他各地势力早已自立为王,局势动荡。

      等朱氏末帝即位,天下大乱。

      乱世之中,凋零的谢家失去军队支持,满门寡妇无依无靠,势力缩小到一县之地。

      到了谢无量这一代,嫡支只剩下他和妹妹谢满愿兄妹二人相依为命。

      谢无量想效仿祖辈驰骋疆场,收复河山,然而他自小体弱多病,拉不得弓,骑不了马。

      谢满愿呢,又是个女郎。

      谢无量另辟蹊径,大力经营谢家产业,靠着荆南发达畅通的水系和各大势力开展商贸,很快助谢家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还在乱世之中囤积了大量粮食。

      这时候,魏郡那个三十战克二十一城的李将军走入了谢无量的视野。

      谢家有钱,有名望,有粮,缺将,缺兵。

      李家有将,有兵,缺粮,缺钱,缺名望。

      李谢两家联姻,李仲虔出生。

      谢无量知道妹妹谢满愿单纯天真,把外甥李仲虔接到身边亲自教养。

      小时候的李仲虔,聪慧机灵,礼仪周到,小小年纪就风采不凡,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扛起百斤金锤。

      李氏族人哪一个不夸李仲虔的?

      正因为李仲虔天资颖异,深得李氏长辈喜爱,才会有世子之争。

      当时连李德也无法在李玄贞和李仲虔之间做出抉择,只能拖延册立世子。

      后来唐氏死去,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

      谢无量深谋远虑,立即收走李仲虔的那对金锤,不许他再习武,要他一心一意攻读诗书,以后当一个忠于君王、爱护百姓的贤吏。

      “虎奴,千万记住舅舅的话,你命中带凶,戾气过重,若一心研读诗书,或许能平安到老,一旦从武,只怕活不过三十岁。”

      “虎奴,你记住了,不得从武!”

      李仲虔立下重誓。

      三年后,谢家灭门。

      李仲虔遵照谢无量的遗愿,继续苦心研读书卷。

      直到李瑶英五岁那年,他不得不违背在舅舅面前立下的誓言,弃文从武。

      哪怕他知道代价是活不过三十岁。

      ……

      长史看着李仲虔长大。

      他看着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六岁的二公子一笑而过,埋头钻研诗书。

      看着谢家满门壮烈后,九岁的二公子擦干眼泪,回到李家,亲自照顾双腿不能行走的幼妹李瑶英。

      又看着十一岁的二公子双眼血红,咬牙砸开重锁,血肉模糊的双手抓起那对注定会给他带来不幸的金锤。

      世人都道李仲虔杀人如麻,放浪形骸。

      他被世家轻视,被百姓厌恶,被同伍鄙夷,被太子部下讥笑。

      投效他的军汉都是太子看不上的三教九流。

      像杜思南那样出身寒微的谋士都敢公开言称:李家二郎,蠢材也,吾不屑与之为伍。

      长史恨得心口抽痛。

      他们哪里懂得,二皇子幼时多了那么多的书,由才学举世无双的谢无量亲自教养,怎么可能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粗野之人?

      二皇子为什么不愿意整顿军务?

      为什么沉溺酒色?

      为什么完全不顾名声?

      夜风清凉,漫天繁星。

      高大骏马徐行于淡淡的月华之中,李仲虔垂眸,漫不经心地拍拍坐骑,没有说话。

      长史沉痛地道:“大王,谢家虽然断了血脉,但风骨犹存,您师承谢家,不能堕了谢家之名啊!”

      李仲虔猛地回头。

      眼神锋利如刀。

      “别在我面前提谢家!”

      长史吓得一哆嗦。

      “胡伯以为,我该怎么做?”

      李仲虔狭长的凤眼里尽是暴戾之意,说话的声音却很平静。

      “我是不是该和太子那样,整顿军务,招揽能人异士,寻访名士贤者,礼贤下士,善待部众,笼络人心,当一个世人交口称赞的贤王?”

      长史心里赞同,但不敢出声。

      李仲虔一笑:“胡伯,你别忘了,我差一点就成了世子。”

      长史愣住。

      片刻后,长史反应过来,顿觉毛骨悚然。

      李仲虔淡淡地道:“如果我真那么做了,只会死得更早,死得更快。”

      他差一点成为世子,又是谢家外孙,单单凭这一点,李玄贞就不会放过他这个威胁。

      更何况他们之间还夹杂着唐氏的死。

      还有他们的父亲,那个杀伐决断、心思难测,理智到近乎无情的帝王。

      身份互换,他也会如此。

      从谢家覆灭的那一刻起,李仲虔就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

      死有何惧?

      他不怕死。

      只怕死得不够壮烈。

      弦月不知何时躲入云层之中,黯淡星光轻笼而下。

      李仲虔仰起脸,闪烁的星光跌落进他眼底。

      他想起送给瑶英的那只玉盒,嘴角慢慢勾起,情不自禁地想微笑。

      生无所寄,死亦无惧。

      可是他死了,小七该怎么办?

      李仲虔怕了。

      所以他要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早些找到能够庇护小七的人。

      李仲虔敛神,控马走快了些。

      他出宫不是为了寻欢,郑宰相就在妙音阁等他。

      尽快定下小七的婚事,他才能安心出征。

      长史紧跟在李仲虔身后,老泪纵横。

      他已经想清楚了其中关窍。

      二皇子知道自己必死,所以才吊儿郎当,自暴自弃。

      长史不甘心啊!

      谢家世代忠烈,代代子弟浴血沙场,儿郎为国捐躯,最后一代嫡支血脉谢无量为守城而死,死前让部下割下自己的头颅交给敌军,只为保全百姓。

      百年风骨,无愧于君王,无愧于治下百姓。

      更无愧于李氏!

      最后却落到那样的下场。

      假如谢家还在,圣人怎么敢这么对待贵妃和二皇子?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休息一天,不更新哈,后天周四照常上午九点更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