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解密与欣赏 ...

  •   □□《裙下韬》送回藏书楼的第二天,苏青成就得知了消息,赶紧通过正式渠道,调来了《裙下韬》。
      苏青成组织同事们仔细研究秘籍,那些制胎、刷釉的工艺已经很直白了,虽然中国的一些资深制瓷企业已经掌握这些传统工艺,研究所里也有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这些工艺技术还是可以大大改进制胎、刷釉的质量,会对今后国内的制瓷行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颜料,秘籍没有太多的文字描述,只说有三种料、四种配液、怎么搅拌。寥寥数语,行家懂得仅凭这些远远配不出需要的颜料。翻开最后一页,那里有一幅笔筒图案,他记得祖上传言说,那笔筒大有讲究,只有秘籍和笔筒相互参照才能解开颜料工艺的秘密。他捧起秘籍,翻过来调过去,看不出来有什么名堂,举起对光一照,纸下有字。放下又没有了。心下明白。请来修复古本的专家,拆开图案折页(古线装书很多都是折页装订的)。背面几行字显露无遗。一首七律“悬空洞中望湖山,石松遥指小蓬船。料岩生得青松柏,处土埋有青瓷丹。筒内留下家传密,壁上隐有无字函。配有金银无需索,方显青花独自芳。”七律韵脚和对仗都很工整,看来是非常有造诣的文人写的,但是匆匆一览却不知所云。
      苏青成看着七律,沉思良久,不得要领。他想,如果笔筒在手就好了。先人为了流传青花的工艺秘密,把工艺要旨分录在《裙下韬》和笔筒之中,分别保存。先人想着,两样东西不合在一起,就很难破解青花的工艺秘密。但是先人不知道,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帮了苏青成的大忙。当他想到丢失的笔筒时,他一下子想到它的图案还在。苏青财为了拍卖笔筒,拍照了大量笔筒照片,还做成了彩页。
      苏青成把从苏青财那里调来的照片和彩页摆在桌上铺成一片,仔细观摩起来。这一对照,渐渐的他领悟了诗词的含义。这是一首藏头诗,把每句的第一字抽出来,联成八个字“悬石料处,筒壁配方”。这对于有一定国学造诣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七律写在秘籍笔筒图案的折页背面,所撰内容应该是指向笔筒,八个字指的是笔筒的两处位置,一处就是在器口边上画的悬石,一处就是笔筒的内壁。
      苏青成仰天哈哈大笑。笔筒的秘密已被他解了大半,另一半的解出已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得到笔筒,指日可待。
      他的心也舒了一半,踱回桌边,仔细观赏起那些笔筒图案来。前面的观察是为了解密。现在的观察却是为了欣赏。这就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只笔筒了。他听过祖上传言,仰慕很久,知道他的祖宗制作这只笔筒千辛万苦,经过了多少磨难,多少工艺试验,寄予了极大的艺术匠心。那上面一定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感。苏青成仔细观看照片上的青花图案,虽然图案不多,拍照的相当不错:湖水、堤岸、棚亭、大树、钓翁、悬石、枯木、蓬船,笔筒一圈的图案分成几张照片完整的展现出来了,也有内壁和底款的照片。最后苏青成把眼光又落到了蓬船上的那一抹虚描上。——不是一笔,有断处——似一个没有下身的的长袍文人,是仰天长啸,还是躬身沉思,实在看不出来,那笔虚描,忽隐忽现,虚无缥缈,似有还无,下半身留了白,但是让人感觉,那就是长袍。那虚无的上半身和留白的下半身是高境界的晕散效果?还是作者创作时的败笔?苏青成想,两者都有。作者确实想利用晕散效果达到虚无缥缈的目的,但是晕散不是下笔得来的,而是窑变来的。也许作者在画这个人物时上下身都是有形的,有帽子有袍子的(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国画人物形象,从艺术的完整性来说,这样的猜断是合理的),窑变时被晕散没了。这个结果更加说明了:一、颜料的晕散效果是非常成功的;二、作者知道有晕散效果,也想利用这个效果,但是他还没有完全掌握窑变晕散的规律。他本来想表现古代文人流连山水、潇洒虚无的境界,衣帽下笔都轻了些,但绝不是无形。这一“轻”,颜料就被窑变给烧散了(更加说明颜料有很强的晕散特性)。这就是那笔虚描的艺术效果,这在青花瓷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妙哉,妙哉!珍贵,珍贵!”苏青成自言自语的赞叹道,心中无比向往看到青花笔筒的原件,更加想寻觅到祖上神秘的青花配方。
      再看内壁的那几张照片,净白无痕,没有任何字迹。底款也是留白的。现在看来“筒壁配方”无从谈起,只有得到笔筒原件,才能解开此言秘密。
      但是“悬石料处”却是可以意会的,这笔筒四怪中的第一怪苏青成在这首藏头诗的启发下对照悬石图案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也就是解开了青花颜料的第一项秘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