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女主借诗 ...
-
众人说得起劲,却没看到江雨萱越来越冷的神色,或者看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终于她露出了一个冷酷的笑容,说道:“你们就这般笃定我什么也不会吗?”
众人嗤笑:“谁不知道江家二小姐是个三无千金,无才无德无貌,要是有什么才艺早该传出来了。”
她们说得没错,原主确实什么也不会,每天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是最大的奢侈了。
就算原主真会什么才艺,估计她那嫡母也不可能会让事情传出去的吧?
要传也只会传于她不利的名声,就好比这三无千金之名,不就是她那好嫡母让人传出去的吗?
“你说的对。”她点了点头,转脸指向那个一直针对于她的黄衣少女,道:“不过这样于我是否太过不公平?这位小姐既然一直想要我接受惩罚,不如我俩比试一番,谁输了谁接受方才提议的惩罚如何?”
针对她的黄衣少女乃是刘贵妃娘家侄女,二皇子的亲表妹。
刘贵妃娘家不显,只是普通的勋贵之家,本都要没落了,可耐不住人家家里生了个好女儿,不但受了皇宠,还封了贵妃之位,更是生了皇子。
靠着这裙带关系,刘家虽不算上流家族,但也不至于没落。
刘家一直想把女儿,这就是黄衣少女刘紫玲嫁给二皇子,好维持刘家繁华。
若是二皇子荣登宝座,刘家也就跟着一飞冲天了。
奈何二皇子被早早的定下了婚事,他们跟刘贵妃提过多次,刘贵妃就是不愿意解除婚约。
他们也是无法,只得退而求其次让刘紫玲做二皇子的侧妃。
可刘紫玲心里不甘心啊,凭什么她一个嫡女要被一个不受宠的庶女压在头上,何况她还是二皇子的亲表妹。
这也是她一直针对江雨萱的原因,让学狗叫的提议也是她提出来的。
听得江雨萱如此挑衅,她丝毫不放在眼里,当即回道:“好啊,你想怎么比?到时候可别说我欺负你。”
刘紫玲在京中也算小有才名,这江雨萱于其比试,不用想也知道结果谁输谁赢了。
众人似乎已经预见江雨萱爬着学狗叫的场景了。
江雨萱思量了片刻,各项才艺中琴,她不会、下棋太耗时间……也只有作诗是最简单的,也是绝对能稳赢的。
江雨萱沉稳一笑:“你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可就定规矩了。”
见对方高傲的昂起头应了,她又道:“为了公平起见,我觉得应该请一个见证人才是。”
刘紫玲不屑一笑:“在场这么多人作证你还怕我耍赖不成?”还真以为自己能赢呢?
“那可就不一定了,这些人可都是站你这边的。”
“好,为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那你说请谁作证?”
江雨萱还真不知道该请谁来作证,这时一女说道:“不如请终位公子来作见证如何?”
“这提议甚好,众公子都是上了书院的,乃真才实学,比之我们这些女子自然是要有见地。”
众女都觉得此提议甚好。
赏花宴本实际是相亲宴,就算没有这一出,总也要借着名头与众公子相见的。
本朝民风没有前朝那般严谨,只要不是男女私下单独相会,男女大防倒没那么严谨。
刘紫玲对此提议自然是乐见其成,二皇子也有同来,介时还能在二皇子面前表现一番。
江雨萱也没什么意见,她在心里嗤笑,不就是思/春了吗?还装得一副为了公平的正经模样,古代女人就是矫情。
不过这样更好,人越多,对她越有利。
见众人都没意见,便派人去请众位公子,公子们自然是欣然前往,一是男女相吸,二是凑热闹。
只有二皇子面色难看,阴沉着脸和众位公子们一同前往。
这江雨萱又在闹什么幺蛾子?她自己丢脸不要紧,她现在的身份可是他的未婚妻。
本来有她这么一个未婚妻就已经够丢脸了,她这是嫌他脸丢得不够多?
还敢和人比试,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不清楚?
最开心的莫过于何铭了。
他本来还想着找机会偷偷溜走,然后去找江雨萱呢。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能见到她了。
至于她和人比试的事情他是丝毫不担忧的,他倒是期待众人到时候如何被打脸,他对江雨萱就是这么盲目的信任。
众人朝二皇子行过礼够,刘紫玲道:“你要的证人也有了,现在说你要怎么比?”
江雨萱从善如流:“很简单,我们各自向对方出题目,半炷香的时间必须得做一首诗或者词出来,作不出来便算输。”
“作诗词?”刘紫玲上下打量了她一遍,嘲讽道:“你会作诗词嘛你?可别到时候作个打油诗出来惹人笑话。”
“若是如此,便算我输,如何?”
既然她想要找死,刘紫玲自然没意见。
众人纷纷等着看看戏。
“未免别人说我欺负你,你先出题吧。”刘紫玲觉得自己很大方。
江雨萱也不拒绝,眼睛转了转,走到开得正好的牡丹钱,道:“就以这牡丹为题吧。
此时虽是初春,天气还很寒冷,而牡丹是在天气温暖的情况下才会开放,但这牡丹被专人精心养着,此时却是开得正好,也不知道是这么做到的。
规定是半烛香的时间,下人开始燃香。
刘紫玲点了点了头,想了想,很快的作出了一首,念了出来,朝着江雨萱得意一笑:“现在到我了,既然你以牡丹为题,此时正是梅花正好的时节,那我就以梅花为题好了。”
江雨萱暗暗松口气,她不是真的会作诗,关于花的诗词大把的是,随便借用一下不就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出牡丹花为题的原因,为的就是引导刘紫玲也出这种题目。
她吟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