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忌不劳而获 ...


  •   春日的午后,任晶莹乘坐马车悄悄地进入了帝都。随着她的到来,王宫里的侍从们已经知晓消息,并按照文嬷嬷命令,心照不宣的保密。

      当马车驶入王宫,文嬷嬷正在王宫中接迎她。无论如何,文嬷嬷未料到她会在身份不明时住进王宫里。

      任晶莹步下马车,双脚踏踏实实的落地,眼前尊贵雄伟霸气的王宫,竟不再令她有震慑之感,仿佛是季玄默温和的气息缭绕在整座王宫,使她觉得很温馨,各景各物各人都充满着对她友好的接纳,她顿时安心。

      距离与季玄默相见的戌时还有三个时辰,她径直去往惦记已久的藏书阁,熟门熟路。途中,遇到了春意里的樱花、玉兰花、金银花、木棉花正在绽放,她的心情如枝上花,放松而自在。

      文嬷嬷陪着她进了藏书阁,不禁惊赞,她竟然那么在意让自己获取知识,也许她认为获取知识是一劳永逸的方式,为此,她不可遏制的汲取。无可否认,这确实比用姿色攀附王上更让王上着迷。

      任晶莹喜欢这藏书丰富的藏书楼,胜过堆满金银财宝的谨渊楼。她欣喜的环顾四周书目,发现藏书类别与上次所见有很大的调整,俨然是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兵家……不同经义学术分门别类。她好奇的问道:“文嬷嬷,调整书籍分类是王上所为?”

      “正是。”文嬷嬷答道,当任晶莹回任国准备婚嫁,且皇帝的病情稳定、无需协助处理朝政的这段时间里,王上便是在此藏书阁废寝忘食的整理藏书,重新分类。

      如此分类,可见王上对九流百家的学问都重视,要全面的掌握与理解,精通各家经学理国的道理,便以更好的融会贯通。

      任晶莹可想而知的问道:“这里的书,王上都博览过?”

      “正是。”文嬷嬷深知王上博览群书,王上在任晶莹这个年岁时,比任晶莹还热衷于学习。

      任晶莹很佩服的笑了,由衷的敬仰。她在二楼的一角寻到了锁在橱窗里的孤本,对文嬷嬷说道:“我已经得王上的允许,可以翻阅这些珍贵的孤本。”

      文嬷嬷知晓王上给予她的自由与权力,命侍女取来钥匙打开铁锁。

      任晶莹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册古籍,如获至宝,又对文嬷嬷说道:“请帮我备上笔墨纸砚。”

      文嬷嬷命侍女去备上笔墨纸砚,也将以前在懿园侍候她身边的侍女悉数重归于她,见她要投入于翻阅古籍,告退之前问道:“要为你裁制夏衣与秋衣了,你可有什么想法?”

      任晶莹对精美绝伦的华服已是习以为常了,若是能有特别一些的款式甚好,她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轻声对文嬷嬷说出了她的想法。

      文嬷嬷一怔。

      任晶莹神秘的笑道:“请先不要告诉王上。”

      文嬷嬷望着她想要给王上制造惊喜的模样,不由得惊讶于她太善于追求新鲜,也很善于给别人带来新鲜的兴奋,她的这个想法无疑会让王上惊喜,便依言照办。

      待侍女们备上笔墨纸砚,任晶莹见旧时侍女们都重新回到了身边,会心的一笑,道:“在戌时前的半个时辰提醒我。”

      “是。”侍女们都乐意侍候她,她非常好相处。

      任晶莹郑重地将一册孤本摊开在桌案,提笔沾墨,一字一句的抄在纸端。在逐字抄写的过程中,她尝试理解字面意思,不得要领,便想着等季玄默今晚教她。

      橱柜中-共有珍藏的孤本八十三册,她盘算着每日抄一册,全部抄完之后将它们送回任国。

      任晶莹心无旁骛的誊抄着,抄了一页又一页,不间断的抄了三十七页时,侍女轻声提醒道:“半个时辰后是戌时。”

      尚有九页未抄完,她连忙搁下笔,片刻也不耽搁的去王宫门前迎接季玄默,回首对侍女说道:“戌时传膳到此。”

      途中,当她看到春意正浓的花木时,让侍女去取来剪刀,精心剪下花开正当时的小花枝,有桃花、迎春花、玉兰花、樱花、海棠花、杜鹃花,她将小花枝按照花色搭配成一束花枝,献给季玄默。

      任晶莹站在王宫正门的门内,捧着花束,闻着花香,雀跃而激动的等待着,只要季玄默回到王宫第一眼就能看到她。

      等待中逝去的每一寸光阴,都是快乐的。随着戌时的临近,快乐渐渐浓烈。

      季玄默答应了戌时与她相见,绝不会在戌时之后才出现。他繁忙之中从皇宫归来,策马而回。当王宫正门打开的瞬间,他就看到了她。

      他们同时看到了对方,眼睛里同时一亮。

      “皇叔。”任晶莹语中带笑,旁若无人的奔向他。她已经住在了王宫,他们的关系亲近是遮掩不住的,她索性坦荡的以晚辈自居,热情的靠近他,献上花束。

      季玄默随之一笑,收下她的小心意,握在掌中。

      “晚膳设在藏书阁了。”任晶莹邀他去往藏书阁,满心期待的道:“我今日誊抄了一册孤本古籍,不明其意,想要你在用膳之后教我。”

      “我教你。”季玄默与她并肩走着,走在月光初现的朦胧夜色里。

      步入藏书阁,烛光已通明。他命人将花枝插在瓶中供养之后,一边掬清水洗手,一边看向平铺晾晒在地的纸张,领会了她所说的誊抄,一目了然的道:“既为练字,又为送去任国?”

      任晶莹笑了,道:“皇叔说对了。”

      季玄默用素帕擦干手,明白她的用意,此举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想要任国脱离贫穷、变得强大,并没有直接将值钱的金银财物运送到任国,而是将改变命运的知识源源不断的送去任国。正如她想要自己能在帝国立足,专注于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

      任晶莹坐在用晚膳的案边,眨眼笑道:“还有一个用意。”

      季玄默坐在她对面,道:“你亲自抄写,更是为了让任国知道你为此付出的努力,非不劳而获?”

      “皇叔又说对了。”任晶莹眼中闪着明澈清醒的光芒。

      季玄默为她夹菜,引发她更多思考的问道:“任国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任晶莹吃着他夹来的菜,道:“当我看到皇叔按照九流百家的著作重新归类书籍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嗯?”

      “天下这么多知识,应该怎么学?”

      季玄默问道:“你觉得应该怎么学?”

      任晶莹把自己未彻底想清楚的想法说了出来,道:“我在任国时,只知儒学。在帝国,见仁敬皇太子所学甚广,方知学问博大。天下知识庞杂,不同年纪之人该学什么经义?各种经义里又该学什么道理?世人学习,无非是为了品德与名利,又该怎么能有效的学以致用?”

      闻言,季玄默露出欣赏之色,这也是他近两年在考虑的问题,已经有些清晰的思路,但并不完善。他没有发表观点,继续引发她思考的道:“你觉得世人怎么学习有效果?”

      “我觉得,首先应有德高博学之人归纳学术,其次有遍布朝野的学堂教授,然后有学以致用的通往名利之路。”任晶莹在思考着,但没有清晰的头绪,只感叹道:“我是天下最幸运之人,能得到皇叔的教育指导。”

      季玄默笑而不语,在她懵懂的启发之下,他有了对天下人更明确的教育方式。

      任晶莹见他不再问,便就不再多想这件一时想不出结论的问题,看到他优雅的用膳,她也学习着他的优雅,由衷的道:“能每日跟皇叔一起用晚膳,我真开心。”

      季玄默也很开心,他将与她一起用晚膳放在处理朝政之上,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开心。

      任晶莹吃着他频频夹来的菜,有了一个新想法,半是神秘的道:“皇叔,我想要换个新鲜的晚膳吃法。”

      季玄默纵容她的想象,给予她充分的自由,道:“你定。”

      任晶莹愉快的笑了,从明日晚膳起就换新吃法。

      用过晚膳,季玄默便抓紧时间教她那册孤本古籍的奥义,先是介绍了孤本的出处与背景,再结合当时的局势,逐字逐句的讲解其中意思。它是两百年前的一场辩论纪实,七十余位官吏开展的关于重农抑商与重商轻农的辩论,这册孤本记录了当时辩论的精华内容。

      经过他半个时辰的耐心讲解与全面分析,任晶莹明白了其中深意,好奇的问道:“依皇叔之意应该重农抑商,还是重商轻农呢?”

      季玄默沉着说道:“不能一概而论,需依国势而定。”

      任晶莹问道:“依当前帝国的国势呢?”

      季玄默道:“重工商,重教育,重农垦。”

      任晶莹隐约领悟到他语中有宏图。

      季玄默需返回皇宫了,继续辅佐皇帝批阅奏折,道:“亥时了,你要歇息了?”

      任晶莹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毕,道:“我想要把剩余的誊抄完成之后再去歇息。”

      季玄默支持她的勤奋,道:“明日戌时见。”

      “好啊。”任晶莹已开始期待明日戌时的到来。

      季玄默快步出了藏书阁,穿过寂寂夜色,纵马回到皇宫。

      在议政大殿里,皇帝季隐之侧躺在榻,闭目黯然神伤,丧子之痛令他旧疾复发,头晕目眩,眼睛再度近乎失明。

      季玄默坐在龙椅边的木凳,翻开一道奏折,念给皇帝听,按照皇帝的旨意,代皇帝批复奏折。皇帝听到奏章之后,常不假思索的让他决定,他先行道出决定,待皇帝无异议,他再行批复。

      厚厚两摞奏折批完之后,季玄默跟皇帝商议道:“皇兄,臣弟认为是时候增设学部了。”

      两年前,他主张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务部的七部之外增设财部,主掌全国财务税收,独立于七部,合称八部。

      在主张增设财部的同时,他就论述过增设学部的必要性,主掌修书撰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因当时的规划未成行,他便未推进。如今提及,是因考虑成熟。

      季隐之知道他已深思熟虑,答应他的主张,问道:“谁是合适的学部尚书人选?”

      季玄默规划详实的道:“程让为学部尚书,苏秉、吕元为学部侍郎。”

      季隐之熟识此仨人,皆曾是太子太傅,相信他的决定,道:“朕无异议,明日颁旨。”

      季玄默慎重的道:“明日宣见他们仨人,和几位朝臣一同展开论述,皇兄认为妥当,再进行颁旨。”

      季隐之道:“依你之言。”

      他们默契的不让皇太后参与这件重大国事的讨论,也不再打算征询皇太后的意见,避免像上次那样引起皇太后不必要的警惕。

      翌日晌午,皇帝宣见了与增设学部密切相关的几位朝臣,分别是:两位丞相、两位御史大夫、吏部尚书、财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在十三人积极的论述商讨之下,皇帝于午后颁旨诏告天下,增设学部。

      这是强国之术。

      当年,先帝骁勇凶猛的开疆拓土致天下动荡,在异国群起惶怨、本国不堪重负时,季玄默主张采用号召异国俯首为藩属国的举措以停战事,一道平息战争的《藩属国令》推行,施下浩然的恩德,给可怜的诸国一条生路,免于被灭国吞并。

      曾为了震慑各藩属国,季玄默主张出兵灭掉了不听话的藩属国薛国,以儆效尤。

      在武力震慑的同时,季玄默总在探寻通过德行得到诸国的敬畏,并达到教化同化的一统天下目标。

      年初颁下的《同盟国令》,四道政策推出,便是给后续的各项政策铺垫,如有不服从的藩属国,将出兵驯服而师出有名。

      欲让帝国变得更加强盛,政权稳定是关键。如今政权稳定,应国力充实的内外发展。要充实国力,国民的团结拥护是其中关键之一。要得到国民的团结拥护,最文明的方式是提供教育,用推行教育使国民开化,统一国民的意志与思想。

      增设学部,统一国民的思想与意志,是季玄默励精图治的变革之一。他筹备了两年,程让、苏秉、吕元仨人也频出谋划策,在任晶莹的启发下,他决定逐步颁下政令:

      一、兴办学堂:朝廷拨款,在全国各地兴办幼年学堂。由户部提报办学规模,财部审查之后拨款,工部进行学堂的建成,吏部将兴办学堂的落实列为各郡官员考核的重要事项。

      二、广召贤能:学部新增设,利在千秋,广召天下为师者,不拘一格。

      三、普及入学:只要是大盛帝国的国民,年满五岁免试入学堂,免费学习五年。

      四、统|一教育:由学部负责编撰统一的教育思想,所有学堂在教幼儿基本的认字算数之外,只教儒家道德与律令法刑。使国民自幼学会仁义道德与触及律法的后果。

      五、培养人才:由学部负责在帝都兴办不同学科的太学,设法律学、武术学、算数学、医药学、水利学、军事学、土木学、文艺学,供国民根据自己的选择报考,太学择优录取。学成之后优先入仕,学以致用。

      皇帝季隐之于午后再度颁旨,学部各政策的推行不易,由王上季玄默全权主持。

      诚然,季玄默二十三岁,年轻有勇气,敢于大破大立,亦有强大自信的将帅经验,世人皆知的仁义典范,需他掌舵不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