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022. ...
-
《急就篇》是汉时的幼童蒙书,到赵明轩念书的时候,依然有全本存世。
系统曾经说过,这里是地球的高近似度时空,所以,赵明轩并没有因为在此时此地,看到这本书而惊讶。
他震惊的是,这分明是一本手抄本,而封面上的那三个字,看字体,应该是汉隶。
赵明轩的爷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那一代人,真正是在风雨中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吃过苦,挨过饿,挖过坑,扛过枪,守过边疆,为建设共和国挥洒过汗水和泪水,赵明轩能过要啥有啥的好日子,离不开他们那一代人的辛勤劳动。
当然,到了退休后,他们那一代人也切实享受到了共和国的建设成就,退休后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每天种种花,养养鸟,折腾一下文物古玩,就算时常打眼吃药,也始终痴心不改,为古玩界的造假大业贡献了无数的动力。
爷爷的书法写得不错,虽然没得过什么奖,但是每到过年时,街坊邻居们都会来拜托他写春联,也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赵明轩小时候,在爷爷指导下练过字,他临过的第一本字帖,就是汉隶《曹全碑》。比起唐隶的克制,汉隶更加飘逸多变,形体优美,赵明轩又练过好几年,肯定不会认错。
想到这里,他翻开封面,看了下去,果然不出他所料,真的是汉隶。
《急就篇》是幼童蒙书,篇幅不长,也就两千字出头一点,整本书百页不到,薄薄一本。
但是想想吧,一本汉隶真迹,就算不是名家所书,依然有着无数的研究价值。要是送到爷爷手里,比他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搜罗来的所谓文物,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肯定能讨到他老人家的欢喜。
“七太公,您放心吧,我绝对会好好保管它的。”赵明轩确定了这真的是宝贝,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了。
他拿起原先包书的那块麻布,小心翼翼地把这本书重新包了起来,捧在了手里。
只要讨到了爷爷的欢心,他就拿到了尚方宝剑,就算是老爸老妈,也不敢再随便唠叨他了,他的小日子岂不是过得美滋滋?
赵明轩打定了主意,要把这本书带回地球,肯定是小心又小心了。
七太公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见他这么宝贝这本书,总算是放心了一点。
“行了,小宝你去吧,好好办你的扫盲班,哦,现在该叫族学了,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七太公。”七太公依稀觉得自己好像忘了问小宝什么事,不过他一时想不起来,也就不想了,让小宝赶紧回去。
“嗯,七太公,我先走了,回头我再来看您。”
“去吧。”
赵明轩得到了这份意外之喜,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头上的朝天辫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欢快情绪,一跳一跳的向上蹦着,特别有活力。
到了家,他先去东厢看了看情况。
豆娃这孩子,在一群小娃娃里面年纪最大,震慑住这帮毛头小娃娃们一点都没有问题。
看到小娃娃们依然在那里咿呀咿呀念书,赵明轩非常满意,他拍了拍手,等他们安静了下来,就让他们接下去自习,豆娃继续管好课堂纪律,然后,他就捧着书,回到了堂屋。
他坐在小马扎上,解开了布包,翻开了书,欣赏了一会儿,才说道:“小晋,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录到记事本里,简体和原版左右对照分列。”
“启用记事本每月需要消耗50成就点,用户确定启用吗?”
“确定。”
以前,赵明轩舍不得白白每月给系统50成就点,始终没有启用系统记事本,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启用了,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他会常用,又怕翻来翻去翻烂了这本书,毕竟这么粗糙的纸张,翻不了几次就要毛边的,实在是经不起用。
想来此时的造纸术还很落后,当然,也有可能,是高档纸太贵,七太公买不起,才买了这么粗制滥造的书籍。
但是,粗糙也有粗糙的好处,毕竟,这样才真实嘛。否则他把书拿回去了,想要说服爷爷相信这是真迹,肯定要费很大的力气。
“请用户逐页翻开,方便系统记录。”系统的话,打断了他的畅想。
“要用多慢的速度翻页?”赵明轩收敛了一下放飞得太过遥远的思绪,问道。
“每隔3秒翻一页。”
“好的。”
赵明轩按照系统的要求,慢慢帮他翻着页,让他记录。
《急就篇》总共三十二章,每章两页,共计六十四页,赵明轩开头估计是在百页,其实是没正确估算到纸张的厚度。
六十四页,五分钟不到就翻完了。他看了下虚拟屏,屏幕上分出了左右两个分屏,一边是简体版,一边是书中的原版,对照很是分明。
赵明轩上下左右翻了一遍,心里非常满意。简体版他要教的,毕竟学起来比较快,适合大规模扫盲,原版中有些字与简体版有差异,不过是此时朝廷的正体字,他也会教一下,让那些学得快的小娃娃学一下。
他把书再次包起来,进了东屋,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个小木箱。这个小木箱里面,放着原先赵小宝的宝贝,就是些野草树枝石头之类的东西。现在,赵明轩把这个布包也放了进去,这个箱子总算有点像是百宝箱的味道了。
他把书放进了箱子里,要把箱子藏哪里,却让他犯难了。
他家的床底下是泥地,不像七太公家,是用木架子搁起来的,他这个箱子太小太低,贴着地面放,感觉很不利于书籍存放,肯定不能再放了。但是床顶,赵明轩踮起小脚看了看,这么高,他肯定放不到。
他又在屋子里看了半天。
他家没什么家具,角落里就一个放衣服的衣箱,如果把他的百宝箱放进了衣箱里,二丫姐看到了,肯定会将它丢出来,依然不保险。
赵明轩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下不了决心。
“小宝。”
他正犯难的时候,屋外传来了赵二牛的呼唤声。
“二牛哥,快来帮个忙。”听到是他来了,赵明轩跑到窗口,叫了起来。
“怎么了?”
“帮我把这个箱子,放到顶上去。”赵明轩指了指床上的小木箱,对赵二牛说道。
“放这么高,你要用的时候,怎么拿?”赵二牛对他这种小孩子的想一出是一出,有些不以为然,很好心地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
放上去容易,取下来拿,到时候,小宝可不要哭鼻子才好。
“你别管,帮我放上去就行。”
“行,帮你放。”
赵二牛是个瘦高个的少年,赵明轩够不着的地方,他踮起脚,就够到了。
今日,本来该是赵老太太过来烧水顺便看着孩子们,但是最近地里的农活不多,赵二牛有空,就被派过来看小孩了。
他帮小宝放好了箱子,烧了水,然后他不好意思和一帮小娃娃去挤一个屋,就坐在院子里,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拿着个笸箩写写画画。
上午一般是念书识字,到了下午,就是算术课了。
算术课赵明轩教得很简单,就是教个加减法。教复杂了这些孩子记不住,也用不到。
上完算术课,就是休息一下,玩玩游戏,排好队伍去捡柴火,回来再干些打扫一下卫生之类的活,满打满算的话,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三个小时吧。
不过,有人爱学习,有人不爱学习的差异,就算是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在这些懵懂的小娃娃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些小娃娃赵明轩一宣布下课,就要疯玩,而有些小娃娃就算下课了,还要写写画画一会儿,碰到不懂的地方,还要跑来问赵明轩。
赵明轩一开始,很有耐心地一个个回答,不过回答得多了,他就没耐心了。
他采取的办法,没有新意,就是照搬自己的学校经历。
比如豆娃,他最大,能管住这些小娃娃,他就让他做班长,他不在,或者懒得干活的时候,就让豆娃小朋友管着这些人。
他又把这些小娃娃分成了两组,每组让他们自己选出一个小组长,协助班长做事。
至于三丫小朋友,学习很好,他就让她做了学习委员,专门负责解答小娃娃们的各种问题,以及组织互帮互助学习小组。
这些操作,都是学校里的常规操作,看起来貌不起眼,但是这些帮着老师做这个做那个的小朋友,其实是从小就进入了管理岗位,锻炼着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一点,现代人大多知道,很多父母都会积极鼓励自家孩子争取这些职位,古代人未必知道,不过这么依样画葫芦来了一下,他们依然会从中得到好处的。
到了日头往西边移的时候,村中的大人们有了空闲,他们不需要来接孩子,只需要站在自家院门口,大喊一声:“某娃,回家啰。”
被喊到的那位某娃,就高高兴兴地喊着“‘小宝哥’或者‘小宝叔’再见”,带着他的东西,欢快地回家了。
这段时日,赵明轩的这个扫盲班,一直是这么运转的,这一天,同样不例外。
没过一会儿,别人家的孩子都陆续回家了,院子里只剩下了他们叔侄几个。
“二牛哥,我们什么时候去摸鱼啊?”赵明轩记得,赵二牛答应他的五次摸鱼,才完成了三次,还有两次没完成呢。
不管是小毛鱼,还是泥鳅黄鳝,可都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虽然烹调方式也非常天然,天然到他忍不住想要吐槽。但是比起水煮豆子,这些毕竟是肉类,在要啥没啥的古代乡村,真的算是好东西了。
“现在你还有空去摸鱼?”赵二牛觉得他很忙,小宝明显比他更忙,哪有空去哦。
“时间这种东西,挤挤总会有的。”真的没有的话,他还可以拿出休息日这个大杀器嘛。
“咦,你们听,是不是有渔翁过来卖鱼啦?”赵二牛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一下。
赵明轩凝神听了一会儿,果然,远处仿佛传来了一阵芦哨声。
“走,去看看,要是有便宜的,咱们就买一条。”
赵二牛领着他们几个,来到了河边。
蘅溪流经上溪里的这段水面,基本上是南北向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这个方向,赵明轩不清楚。北边是蘅溪的发源处,是在蘅牛山脉深处,南边则是去下溪里的方向。
此时,有一位带着蓑笠的渔翁,划着条独木舟,慢悠悠地从南边过来了。独木舟的前头,左右两边站了几只鱼鹰,渔翁吹响了芦哨,那几只鱼鹰,就猛地一下子扎进了水里,一会儿有的就叼着一条鱼上来了,有的扎了一个空,什么都没有。有些鱼鹰比较乖,上来了就把鱼吐到了独木舟里,有些就不乖,想要把嘴里的鱼往肚子里面吞,但是吞了两下,没吞下去,那渔翁抓住它的脖子一撸,它就只能把鱼吐了出来。
赵明轩只在电视上或者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此时自然看得津津有味。
“二牛叔,为什么水鸟吃不下去鱼啊?”柱子小朋友看得很疑惑,忍不住问道。
“听说是在脖子上套了个铁环,只能吞小鱼,大鱼就吞不下去了。”赵二牛小时候也有过这个疑问,问过大人,这时候就拿出来显摆了。
“那这些水鸟不是很可怜?”柱子小朋友非常有同情心地说道,看着这些水鸟,眼中满是不忍。
“是有些可怜,不过没办法,渔翁养着它们就是为了抓鱼,肯定不能让它们把鱼全吃了。”赵二牛又把别人对他说过的话,告诉了柱子。
“没有这些水鸟的话,咱们也吃不成鱼了呀。”三丫虽然同样觉得这些水鸟听起来是有点可怜,但是她想到鱼肉的美味,就很快叛变了。
听到他们的讨论,赵明轩依稀记起来,后来再也看不到这种景象了,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么做有虐待鱼鹰之嫌,所以这个古老的行当,在动物保护的时代,只能彻底消亡了。
因为,到了现代,人类有无数的方法可以捕鱼,不需要从鱼鹰嘴里抢吃的了。
现在的话,就算是从鱼鹰嘴里吐出来的鱼,该吃还是得吃,否则就是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了。
“老翁,这鱼怎么卖的?”在他们嘀嘀咕咕讨论的时候,旁边的人家,也看到了这位渔翁,问起了价钱。
“老翁,你便宜点,便宜我们多买一点。”有人在旁边,敲起了边鼓。
“是啊,要是便宜,我也买一条。”很快,就有第三人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