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Chapter 54 ...

  •   周五那天下了一天的雪,西医那边照样忙碌,中医已经闲下来了。不是急病,没人愿意这天儿出门。

      华教授又一次抬脚进了她的诊室,这次没再插话了,提着个一院赠送的保温杯坐了一下午。江知妍替他接了两回水,老教授嗯了声,从报纸篓里提了份院报,戴上老花镜,坐在窗台下逐字逐行地读。

      那报纸编得,四分之三版面传达精神,四分之一版面写写医院先进事迹,扫一眼标题就能摸透中国官媒文化的精髓,也不知道他怎么能耐着性子看那么久。

      江知妍也乐得自在,一下午稀稀拉拉六个号,一个多钟头看完了,便再没有病人来。她把个人报告写了千来字,等到了五点后,门诊那边停止排单了,江知妍就早早洗完手,准备下班。

      拿小毛巾擦手时,却从镜子的反光里看到华教授正盯着她。

      江知妍对这老教授脾气摸不透,她又一向不算是个能说会道的,挑了个不出错的话:“教授,准备准备走吧,快下班了。”

      华学诚进门俩钟头,就得她倒了两杯水,一下午还没搭上话呢,这逐客令都下了,被气得哼笑了声,把桌上一堆病例摞了摞,腾出了块空地,反客为主的样子十分熟络:“过来,坐。”

      江知妍依言坐下,华学诚又盯着她瞧了会儿。

      中医部不少年轻大夫都挺怵他,不光是因为最近总被他翻牌,还有个更直接的原因,这位老教授容貌确实锐利。

      他是闽南人长相,颧骨高,偏又有一对挑高的眉骨,脸型瘦长,山根兀起,便更衬得一双眼睛锐利,不笑的时候,尤其显得不近人情。

      他还有几年军医经历,不晓得那时候军医是怎么训练的,这教授两极分化得过了头,对待患者如春风般温暖,对待医书背得不那么扎实的小同志们,就如寒冬般严酷了。

      江知妍得了个便宜,夹在春风和寒冬之间,凭着自己能把经典方剂倒背如流的学霸素养,尚能与他面对面坐下说两句话。

      华学诚不常跟人闲聊,没个循序渐进的思路,没头没尾来了句:“丫头底子不错,没打算挂个高校当老师去?”

      当代中老年人劝人从业三大件,老师,医生,公务员,别的三百六十行都是这三门的陪衬。

      江知妍:“老师啊。”

      这词离她有点远了,从小在同龄学生“我将来要当一名老师报效祖国”的理想中,她的理想就已经一骑绝尘——“我将来要做中医大师”了。

      与很多小孩童年时信口开河的“科学家”、“宇航员”不同,她中医功底早早就开始打了。小学时候班上同学但凡有个什么头疼嗓子疼的,隔天那娃子的亲妈就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小孩吃藿香正气丸、喝清火茶了,还是江知妍爷爷奶奶自制的……三无产品。

      全年纪范围,无偿诊病,无偿发药,堪称学以致用的典范。

      直到某次一同学肚子疼,吃了她的消食丸还是疼得厉害,隔天去医院一查,噢,急性阑尾炎,差点被她的药给耽误病情。教务处来了趟一日游,回家又被哥哥骂了个狗血淋头,那以后,江知妍才不敢给同学们开药的。

      这么些年过去了,她的理想稍稍低了点——国医大师越来越难评了,除非家学深厚、师承名门、治病救人无数、誉满天下的老名医,才有评上的机会,不然是悬了。国医大师,可能是她穷尽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了。

      但她的职业目标也只稍微低了一点——当代中医科研博士的最高点,是不拘于古法古方,勇于创新,推动中医规范化、国际化,把中西医结合的路走到极致。

      而当老师教书,和一群兔崽子斗智斗勇,守着三尺讲台,一年一年慢慢熬资历,离她的理想有些远了。

      华庭温哼了声:“老师怎么了?六日双休,寒暑假,餐补交补、购房补贴一个不少,待遇好,又清闲,不比你呆在这小医院强?”

      “天天看西医脸色,找咱中医过去会个诊,也没句客气话,全套手术方案、用药方案都他们说了算,术前也不知道扶正固本,术后人没了半条命,才甩甩手交给中医护理。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会诊了?结哪门子的合?”

      江知妍咳一声,瞧老教授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去把诊室门带上了。

      想是华教授这几天听讲座听的,交流会上交流医技是要讲病例的,一院会拿出来讲的,一定是院里做得非常好的成功案例,竟然被华教授嫌弃了个彻底。

      中医学院派和临床派,在行业内的待遇算是相差甚远。学院派主要教书,清清闲闲,在行业内是知名大牛,学生又都是中医同专业,看大牛老师只会是仰望的态度。

      临床派就比较难了,早不复旧日荣光,沦为了替补医学。所谓中西医结合,暂时还处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尴尬里。

      华庭温又说:“今年取消了教编考试,校方打算引进师资了,中医科博太难得,再冲你这俩项目,省医大也不会卡你。要是想去就填个申请,我跟学校教务处知会一声,过完年就能入职了。”

      江知妍叫他说愣了,刚还以为华教授是一时兴起,竟连入职都给她安排好了路,忍不住笑:“多少学弟学妹等着报效母校,我一外人去凑什么热闹。”

      “话我是带到了,去不去你自己掂量。”华学诚瞟她:“我昨天去你们那实验室瞧过一眼,一个挂名的主任,几个规培生,学历也不高,就你和小华勉强能看,小华走了,你一人怎么做实验?”

      “不如去我们学校当老师,要是不想带教,也有行政岗,每天打个卡,给你提供实验室做研究。”

      江知妍微怔,半天才回过味来,先前还奇怪华教授怎么突发奇想地跟她提起当老师了,原来是师兄替她说了好话。师兄向来责任心重,怕他走了,这痹病研究室就撑不起来了,提前联系了父亲,给她留了条路。

      江知妍心里微暖,这一年多的师兄没白喊。

      她拒绝的话没说满:“我考虑一下吧,年后给您回复。”

      大好的差事,关节也有人给疏通,这还要考虑就是拒绝的意思。

      华学诚又哼一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放我年轻时候,这行门槛高得很,只有成绩拔尖的才能考进去。反倒是这年头,学历高成绩好的,都不愿意当老师了,说也说不动,你说一句,他能有十句大道理。”

      江知妍明白了,知道他说得是谁,笑说:“师兄志不在此。”

      华学诚嗤了声,不像嘲讽,只是不以为然:“你们这些年轻人,天天谈着理想,谈着志向,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江知妍安静听着,并不插嘴。

      华庭温要跳槽的江南制药厂,是家老牌国药企业了,在十年前还是国药龙头,差在创新薄弱,执着于常用OTC药生产领域,在后来药企遍地开花的时代里,市场份额被挤占得厉害。最近这三五年赶上了国资混改的车,稍稍有了点起色,开始加强原研药创新药了。

      江知妍倒挺看好,老牌药企口碑摆在那儿。师兄又请假去实地面试过,想是待遇和前途不错。

      她偏头看了看华教授,细看,也看不出和师兄哪里像,只有头发是一个色的,不禁感慨自己实在没有看人的本事。

      冬天太阳落得早,五点多天儿就不明了,老人家坐那儿,一时有点寂寥。

      “我不是不愿意他去拼,我是不愿意他毫无目的地去拼。你说他,寒窗苦读二十年,好不容易博士毕业了,中医里边最高的学历了,不是该趁热打铁么?他毕业时手里拿着好几个offer,中科院直招的、高校招研导的、省课题立项,还有国际医疗合作项目组的……小华通通没去,考了个规培,分配到了你们这十八线的普通三甲。”

      “我跟他母亲愁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想通了,孩子嘛,有自己的路,不想进高校,想一边临床一边做科研,行,由他去吧。”

      “医院一呆就是两年半,到了明年就要评副高了,你们博士,沾了学历高的光,评职称比别人快了七八年,多好。可这会儿了,他非要辞职,去南方一个药厂从头开始,做医学顾问,你说这不是胡闹么?”

      “年近三十,家未成,业未立,买了房一天没进去住,每个月还贷就够喝一壶。工作毫无目的性,科博出来,不进研究机构,进了公立医院,在医院里搞科研?快要评职称了,又要辞职进私企。他这不是亲手断了自己所有后路么。”

      江知妍听得笑起来:“您别操心,师兄一点不糊涂,他职业规划比我清晰多了。”

      她这轻描淡写的安慰丝毫没让老教授舒坦点,还职业规划清晰?大好的天赋,大好的年纪,全耽误了。

      他是教书的,前些年带硕士,现在做博导。每年多少学生就了业,去哪、就了什么业,校方统计出来的数据,华教授每年都要看一眼。

      没能对口就业的,他瞧着心疼;考研考博一考考三年没过的,他替学生遗憾;咬牙考上了博,却没能按时毕业的,也足有一半,通常都是论文熬不出来。

      中医权威期刊没多少,两只手数得过来,版面少得跟怕费纸似的,而其中一半文章都出自科学院、专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教授,各家单位的晋升条件、科研指标考核逼着这些大牛创作,而学生文章要精中选精,筛到最后,剩下的都是凤毛麟角。

      他带的学生里,甚至有读博七年没能毕业,被校方规则清退的。

      可人的天赋与资质终究会有个上限,到了那个上限,横也是壁,竖也是壁,突不破就是突不破。那读博读了七年的男孩子,最后谢师宴上每位老师敬了三杯酒,红着眼睛潦草收场。

      中医科研这条路太不好走了,换句话说,各行各业的科研路都太难走了。走着走着,要艰难承认自己,小时候的悟性都耗在了二十多年来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里,今已泯然众人了。

      而他们这样天资聪颖的凤凰毛,不说珍惜羽翼,净想着怎么祸祸自己的青春。

      出国当交换生是一时兴起,考博是一时兴起,从了医又辞职也是一时兴起,没有规划没有定性,就像一条荆棘遍布的路走到了头,只差临门一脚,就能登临极顶一览众山小了,他却又原路返回去了,问起原因,答曰——“想试试别的可能”。

      老父亲一口老血闷在肺里。

      劝不得逼不得,这群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可以随口讲出无数条理由支撑自己的道理,心志还异常坚定,叫从小到大“我儿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逃学不早恋,门门成绩还顶好”的老父亲气得肝疼,自己给自己抓了两副疏肝解郁的药。

      他正头大,江知妍一句话正正好撞枪口上。

      “教授您放宽心吧。医药这一行,行业壁垒很高,外行跨不进门槛的,同行里边一比学历,二比资历,三比科研经验,师兄哪样也不差。”

      “不光说他,还有你,也是个不思进取的!”华学诚眉头一竖:“你们那实验室,怎么好意思挂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牌儿?谁给它评的重点?就俩破温控柜,俩实验台,光谱仪是我10年前用的型号,重点仪器也没几样全的,你们平时实验怎么做?”

      江知妍:“仪器都有的,就是得轮换着用……”

      华学诚:“周一三五你用?二四六换给别的课题组?”

      江知妍:“没那么快,一个月大概轮三四天。”

      华学诚一时梗住,堂堂市三甲医院,对科研轻视成这样。

      江知妍忍不住想给自家医院正名:“……其实还好,该有的都不缺,只是资源紧张点。”

      “哼,丫头没得见识,迟早要败在这个眼光短浅的毛病上。”

      华学诚啐了一句还不满意,成心挤兑她:“最好的实验室什么样见过没有?你们这,连人家零头都赶不上。”

      江知妍笑得不行:“您别这么讲,我们领导听了会不高兴的。”

      华教授儿子没能拉住,想把她这根好苗拉回正途:“别地儿我不知道,我给你讲讲北协和的中药药理学实验室,我在那儿呆过一年。”

      “自动检测样本,机器人助手,实验舱全由电脑恒温控制,废弃实验动物怎么处理?摁个键就能全部致死,再摁个键,全部尸体无接触密封清理。你们这儿呢?小华说做个胶体溶液,还得自己拿个碾子把药材磨成面儿?要是样本三五十个,光磨面儿就得磨一天。这是做研究?华佗扁鹊那时候也是这么做研究的。”

      “我后来买了打粉机的。”江知妍笑得彻底停不下来了。

      她被华教授打击成了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心里却想。

      见过的。

      那年H中医大的校外实验室,大门上挂着的荣誉称号就有十多个,国内最大的医学检验中心,15年建成开放,承接了京津冀很多重要课题实验。

      几年的时间,尚不够医研行业设备大换代一次。所以即便是如今,医研力量最好的北深广江浙沪,重点实验室大概也就这个水平了。

      她也……没那么没见过市面。

      江知妍这么哄了自己一句,把心里被撩拨起来的那点波澜强行按下去了。

      华教授给他那保温杯接满水,老神在在地撂下一句:“趁着年轻多出去闯闯,人啊,不出去闯闯,就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是个什么命。”

      老人家苦口婆心谆谆善诱,从职业规划讲到了人生哲学,江知妍只得顺着毛捋:“谢谢教授,放年假的时候我慢慢想想。”

      华教授无事一身轻,说完背着手溜达走了,留下江知妍一人整理今天的诊疗记录。

      算了算,这是她走出校门的一年零七个月。学医的年限实在太长了,哪怕她小学中学跳过两级,本硕博连读又省了两年,过完这个年,她也27岁了。

      人说七岁看老,大概是对的。

      7岁的时候是个埋头死读书的小倔鬼,怕江家三百年的中医传承在自己这里断了趟,怕给爷爷丢人;17岁的时候是老师同学眼里的学神,生日时候拍套艺术照,都要披一身长袍素衫,背个药匣,扮成名医扁鹊的样子,那时怕考不上H中医大,努着一口劲,高考成绩全市第六。

      而27岁的时候,儿时的理想抱负越磨越平,越是钻研,越是举步维艰。怕陷在这个小城市里,把自己的天赋毁了,怕活成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笑话。

      却更怕走出一步,外面刀林剑雨的,戳一身窟窿。

      “想什么呢?下班了喂,再加班我去你们院长办公室讨加班费了啊。”

      跑远的神思被程签叽叽喳喳的声音拉回来。这一瞬江知妍忍不住地想,要换作是程签,他敢想敢做的,大概没她这么多纠结。

      可人生际遇,每一步怎么走都得自己选,别人代劳不了。

      江知妍三两下把诊疗记录收拾好,交去隔壁病例审核室。

      她又缩回壳子里,合上心门,不去想不去听。

      心门却悄悄漏了一条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Chapter 5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