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已满月薇珠归宁 议掌家月娥不快 ...

  •   话说时光易逝,转眼薇珠出嫁已经满了一个月,李奶奶这日一大早就起来,收拾好了屋子,又吩咐丫鬟上街去买了新鲜的瓜果蔬菜,小儿子也告假没让他去上学,小孩子心性,不去上学,就预备着出门呼朋唤友的去玩耍,却被他娘叫住:“登哥回来,今日是你姐姐归宁之日,你好生在家里等着你姐姐和姐夫,不许给我去外头淘气。”登哥听他娘这样说,忙坐在门口的凳子上眼巴巴盼着姐姐回来。
      吃过了午饭,还是不见人影,李奶奶出门望了又望,丫鬟劝道:“奶奶,您也太心急了,杜家离这有百十里地,就算没吃早饭出了门,至快也要午后,外面凉,您还是回屋等吧。”
      李奶奶见这样说,虽回了屋,却不时张望,这时,只见一家人模样的男子来到大门口问:“亲家奶奶可在家。”登哥忙跑进来报信。
      说话时,男子已经进来,见了李奶奶,忙施礼道:“小人是杜家派来的,二爷和二奶奶随后就到,二爷派我前来通报一声。”李奶奶忙招呼他进去里面坐,男子忙招呼两个小厮把送来的礼物搬进来。
      正在忙乱之时,登哥在门口拍手拍脚地喊道:“娘,我姐姐回来了。”李奶奶忙丢下东西,急急出门去看,门口停了两乘小轿,洛程正在打发轿夫,薇珠携着宁哥在旁边。
      李奶奶看见这样情形,不知道怎么的,眼泪就落了下来,薇珠抬头看见她娘,忙叫了声“娘”,又把宁哥推上前去:“快叫外婆。”宁哥脆生生喊了声外婆。
      打发完轿夫的洛程也忙上前施礼,薇珠见全挤在这门口,忙笑道:“娘,有什么事,进去再说,这天怪冷的,在外面,好不冻坏了宁哥和登哥。”
      李奶奶忙说自己糊涂,一家人这才进了大门,回到堂屋,李奶奶重新坐下,薇珠夫妻又重行了礼,宁哥也给外婆,舅舅见过礼,跟来的丫鬟也来磕过头,方分别坐下。
      李奶奶看着嫁去杜家一月的女儿,头上戴了拇指大的一个金丝髻,鬓边戴了一只金风钗,因是新婚,另一边还簪了一串红绢花,身上穿的是簇新的红绸袍子,绛红色裙子。脸色比在家时丰润了许多,真是一个富家少奶奶装扮。
      李奶奶看了看,念了声佛:“你今日这样,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爷了。”说完不觉又流下泪来,薇珠忙上前劝说,母女俩互相安慰了半日,方收泪坐正。
      李奶奶擦了擦泪,对在一旁的洛程说:“给姑爷看笑话了,我也只有这一儿一女,自从她爷去了,这个家全靠她帮我撑,虽说姑娘大了,嫁人是正理,只是冷不丁嫁了,我还真是心疼。”说完又要掉泪。
      她说话的功夫,洛程早已站起来,恭立一旁,听她这样说,忙笑道:“岳母一片爱女之心,小婿全都知道,岳母当请放心,小婿绝不会亏了令爱的,即是夫妻,自当互相扶持,方为正理。”李奶奶听得女婿这么说,心里乐开了花,拍了拍薇珠的手:“珠儿,听姑爷这样说,当娘的也就放心了。”薇珠看向洛程,心里暗自得意,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害羞地低下了头。
      一家人在一起,说说话,吃过了晚饭,早在来之前,薇珠就问过了婆婆,今晚在娘家住一宿,故此吃晚饭,只是打发家人带着小厮回去,薇珠夫妇和宁哥只留下一个丫鬟伺候,就歇在了李家。
      李家屋窄,只有三间小屋,薇珠就和母亲睡了一床,洛程带着宁哥和登哥在外面堂屋打了个铺,丫鬟们就睡在了房里地上。
      薇珠和母亲两人怎睡的着,躺在床上,只是不停的说些话,公婆对她如何,妯娌们可好相处,问完了这些,又问夫妻之间如何,姑爷可还知道疼人,宁哥看起来也是聪明孩子,平时难不难带。薇珠一一答了,又问她母亲,她嫁了后,家里的吃用可还够,弟弟听不听话,丫鬟可还服帖。
      李奶奶这才告诉女儿,她嫁去后,杜家经常送柴送米,再加上攀了杜家那门亲事,原来李家那些亲戚,也开始走动,现在的日子,反比薇珠在家时更是好过,叫她安心度日,等再过几年,登哥大了,娶了亲,要是祖宗保佑,再进了学,胡乱去做个馆,日子只会更好,叫她且不必担心。
      母女两人说一阵,哭一阵,地上的两个丫鬟早已呼声大作,还是天快亮了,两人才打了个盹。起来吃罢早饭,薇珠夫妇带着宁哥别了李奶奶,上路回家。
      等到了杜家庄,也是午后了,薇珠夫妇回到自己的小院,略歇了歇,薇珠就带着李奶奶给的礼,到上房去回老奶奶。
      进了上房,见老奶奶上头坐着,罗氏,月娥都在下面相陪,罗氏的两个女儿和月娥的儿子,安哥在一堆玩,安哥今年三岁,生得虎头虎脑,是老奶奶的心尖。
      看见薇珠进来,三个孩子忙过来行礼,月娥正在拿着什么玩意和老奶奶在说,看见薇珠,忙作势要站起来,旁边的丫鬟忙上前去扶,薇珠忙笑说:“三婶婶快别这样,你身子重,不必行那些虚礼。”月娥又坐了下去。
      薇珠上前给老奶奶见了礼,又吩咐丫鬟把李奶奶准备的礼递上去:“婆婆,这是我娘家的一点心意,不过是几样常见的土仪,婆婆也别嫌弃。”罗氏忙接了过来,递给老奶奶,老奶奶接过看看,见不过是几样糕点,板鸭之类,嘴里说着:“多承亲家母费心。”吩咐身边的丫鬟喜儿收起来了。
      见老奶奶对薇珠这么亲热,月娥不由有点酸意,她叹了一声:“哎,还是姆姆们好,家人都在这里,不像我,家人都在外地,平时都没个亲戚走动。”正在喝茶的薇珠听她这样说,有些奇怪,不由看她一眼。罗氏也没出声,老奶奶笑道:“月娥,快别这样,我疼你比疼老三还疼三分,再说你哥哥在外地做官,闲时常捎来好玩意,敲,刚才那对金锁不就是你哥哥捎来的。”说完指了指旁边桌上。
      薇珠望去,见是一对金锁,黄澄澄的,拿在手里也很有分量。月娥笑道:“婆婆,快别提这对金锁,不说别的,难道南京地面上,就找不出好银匠,非要老远从京城带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京里做官一样。”说完用帕子掩着口笑。
      老奶奶说:“这是你哥哥疼你,知道你快生产了,特意送一对过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更别提这样一对了。”月娥忙起身坐到老奶奶身边:“婆婆说的是,月娥年轻,没想到这层。”众人忙陪着笑笑。
      又说了会话,冬天日短,天渐渐黑了下来,丫鬟忙进房掌了灯,陪着老奶奶用完了饭,又说了会闲话,薇珠昨夜只胡乱打了个盹,这会眼皮沉了下来,却见老奶奶兴致高昂,也不敢说先走,还是在旁边陪着,只是不免有神游之事
      老奶奶此时开口说:“薇珠,今天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薇珠乍一听见点她的名,忙笑着站起说:“婆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媳妇就是,,怎么说商量不商量。”
      老奶奶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来:“孩子,你过门也一个月了,我看你为人很是妥当,性子又很伶俐,所以,有件为难的事,要你帮帮。”薇珠忙说:“媳妇为人粗笨,平时不知惹了多少笑话,全仗婆婆和姆姆不笑话,怎么能说做事妥当。”
      老奶奶笑了笑,月娥听得老奶奶这样说,心里早猜到是什么事了,只是碍于自己身子重,不好说什么。老奶奶又说:“孩子,你也知道,平时这家里,事情全靠你小婶帮忙,才没出现什么筷倒米干的事情。只是现在,她身子也重了,稳婆说的,还有两个来月就足月了,二来,也快过年了,这亲眷们往来不少,事情更比平时更多,我想来想去,不如就让你来帮忙,你看如何。”
      薇珠听得老奶奶这样说,暗自思忖,这当家可不是什么好事,外面风光,里面难缠,再则过来这一个月也看出,月娥仗着自己娘家是当官的,又得老奶奶的疼,早把罗氏压得没话可说,这突然要让自己当家,月娥且不说,罗氏那里,只怕也不好过。
      忙站起来笑着说:“婆婆如此看重薇珠,薇珠原不敢推辞,只是薇珠一来年轻,二来上面还有大嫂,不敢越过大嫂去了。”老奶奶叹了口气:“不是没想过你大嫂,只是一来,她自己也身子不好,闲时常吃药,二来她那里两个姑娘也大了,平时的事情不少,这才想到你,你要再推辞,我只当你是偷懒。”
      说完佯装生气,罗氏也站起身对薇珠说:“二婶婶快别推辞了,只是我平时多病,要不,全不敢推辞的。”月娥也在旁边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薇珠见状,只好答应下来。方才各自回房。欲知后事,请听下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已满月薇珠归宁 议掌家月娥不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