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素装 ...
-
备行装佳人玉立
叹现状科场故闻
顾士元觉得自己不能轻易认输,又道:“妍儿,虽则你二人情同姐妹,又确实赶上了你祖母的寿辰,可这些事情,都没有你的身体重要。毕竟章御史还要在杭州呆一阵子,下下月我再去杭州时,也还可以带你去看她的。”
顾清妍见他刚才高兴的样子,就知道他心中肯定打起了算盘。因此,她也不与顾士元争辩,只是道:“都听爹爹的。”
顾士元这时候在想,实在不行,就带顾清妍一个人去好了。把徐氏留在家里。这么一想,他觉得自己还是要赶紧去做一做徐氏的工作。
他嘱咐了顾清妍两句,正逢顾良来回报事情,立在廊下,顾清妍又趁机对顾士元说了些顾良如何奸滑懒散,办事不力,说的顾士元很有同感,出门的时候,又大声呵斥起顾良来。
顾清妍叫来清露,道:“你去正房那里找陈妈一次,若有机会,就听听老爷和夫人说些什么。”
清露应声而去,过一会儿回来道:“老爷和夫人吵架,不用我偷听,都听得一清二楚。”
她又道:“夫人嫌老爷没把老太太做寿的事情告诉她,害得她没空为小姐准备新衣服。又骂他为何不早一点回来。最后还说到小姐的亲事……”
顾清妍和疏桐两人的心顿时都提了起来,顾清妍开口问道:“他们说了什么?”
清露道:“老爷急了,喊了句‘我自有主张’,里面就没动静了。”
顾清妍还真不怕别的,就怕这顾士元有了主张。
她有一种直觉,顾士元的主张会让她陷入比吃错了药更糟糕的境地!
不过,好处是徐氏跟顾士元闹了起来。因为徐氏的脾气不小,嗓门也大,在正房嚷了半天,全家上下都议论纷纷。这样,顾士元想不让她去杭州府,也不可能了。
第二日,顾士元没有呆在家里,而是去了顾士铭家。顾清妍原先就估计,顾士铭公务繁忙,他可能不会提前离开衢州府,而这些女眷们一路坐轿子,又需要很长时间,顾士元回来,就是来护送顾士铭的夫人和她的堂兄堂姐前往杭州府的。
可惜顾士元没想到啊,这次,他还要把徐氏和顾清妍也捎上。
顾清妍发现徐氏大大小小带了不少包裹,打开一看,全是各式各样的衣服饰物,顾清妍皱眉道:“娘,你有没有带几件朴素舒服的衣服,在路上穿?”
徐氏很少出远门,一听便愣住了,唤来陈妈:“你去准备准备……”
对于去杭州府,顾清妍的心理负担还是很沉重的。她无心装扮,一直在思索着自己到底应该如何把她爹在杭州府的所作所为弄个清楚,好为自己和徐氏的未来打算。
而在院外等着的顾士元看着屋内徐氏和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丝毫不以为意。
去就去吧,他想。头脑简单,听风就是雨的徐氏,还有自己那只知道风花雪月,不知道人间疾苦的女儿——就算她们去了,又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还有顾清妍那个迂腐耿直的舅舅……
这些人都加起来,也比不上他一个顾士元!
想到一会儿要和顾士铭家里的女眷相见,徐氏给顾清妍稍稍打扮了一番。她自己穿了件水蓝色的绢绸团花暗纹的褙子,更衬的她肤色白皙,苗条高挑,气质不凡。而她给顾清妍准备的是一件淡青色的织金纱通肩短衫,下面陪着黛绿色的妆花纱裙。
顾清妍穿上以后,徐氏皱眉道:“不好,太呆板了。”
顾清妍自己在徐氏准备的衣服里挑了挑,最后找了件简单的白罗裙,靠近裙摆最下面的地方绣着几支淡色的寒梅,顾清妍看这件还算雅致,就道:“娘,穿这个罢。”
徐氏道:“去给老太太祝寿的,这件未免太素。”
顾清妍道:“不过是路上穿的,到了杭州府,只怕还要再办置呢。”
说着,疏桐便帮她把衣服换上了。徐氏这会儿再一打量,只见自己的女儿站在阳光下,眉如翠羽,面似芙蓉,一双明亮的眼睛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自己,但目光中又隐隐带着几分坚决,如同刚刚绽放的明媚而妍丽的花朵,迎着晨光耀眼的开放了。近来一年她长得很快,几乎和自己差不多高,虽然有些清瘦,但俨然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不再是那个围着自己裙边打转的小姑娘了。
她有些恍然,旋即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妍儿,你……长大了。”
顾清妍心里百味杂陈,徐氏无疑是爱自己的女儿的,若是她知道真正的顾清妍不在了,她会怎么想呢?
顾清妍想,自己大概会永远的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代替原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生活。而且,她觉得,徐氏现在和自己是最亲的,如果没有自己,那么徐氏可真的是没有任何依靠了。
她强忍住心中酸楚,微微笑着上前挽起徐氏的手臂,对她道:“娘,咱们走罢。”
他们一行来到顾士铭家。顾清妍拜见了他的二伯顾士铭。顾士铭和顾士元长得有六七分相像,却比顾士元高了不少,因此显得魁梧壮硕,和顾士元站在一起,又带着官场上的架子,格外气势凌人。
顾士铭有二子二女,大儿子顾清耀和两个女儿顾清姀,顾清娴都是他的正妻齐氏所出。而他的妾室为他生了第二个儿子顾清辉。
因为这次要和一众堂兄弟姐妹相见,顾清妍把他们如今的状况好好地回忆了一番。
顾士堂和他的弟弟们显然十分通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他们对顾家第三代每一个孩子的培养都是不遗余力的。而且他们致力于“集中资源,合理支配”——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有关系的负责打点关系,力求让顾家一代更比一代有出息。
大周朝如同顾清妍所知道的许多朝代一样,重文而轻武。顾士堂是个武官,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如今各地的战事几乎都平定了,只有西北还偶有外族入侵,武官的地位越来越低。
与此相对的,是文官手中权力的不断膨胀。从把持朝局的内阁到无所畏惧的言官,文人们在这个国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出名的话在大周朝是非常不适用的,正相反,在这个时代若不是生在王侯将相家里,想要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就必须科举做官。
即使是王侯将相的后代,只要有些能力和天赋,也不会全靠祖荫庇护,而是会尽量去走科举之路。
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顾氏兄弟们,把科举夺魁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然而,仿佛顾家的好运已经被顾士堂这一辈消耗了太多,顾清妍的堂兄们在科举这一条路上,走的并不是特别顺利。
顾士堂自己一共有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是女孩,其中一个没长大就夭折了。直到他快四十岁上,他的结发妻子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顾士堂如何教育孩子顾清妍是不知道的,然而效果顾清妍却看的明白——这三个女儿和顾士堂夫妇的关系似乎都不算太好。而这个儿子,也就是顾清妍的大堂兄,名叫顾清辉,现在快二十岁了,却仍然整天和军中的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不是在城里斗鸡就是在城外打猎,无论怎么样也不肯好好坐下读书。到了他该结婚生子的年纪,顾士堂实在无奈,只能在军中给他谋了个副千户的职位,然后给他娶了另一位门户相当,也还算有些威望的武官的女儿为妻。
顾清妍估计,这大概和顾士堂的重男轻女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一个小儿子来得太晚,全家人太宝贝他,他又是生在温柔乡,富贵场中,怎能甘心每天埋头苦读呢?
相比之下,顾士铭家的两个儿子就出息的多。顾士铭的大儿子,也就是顾清妍的第二个堂兄,名为顾清耀,是个极其勤奋好学,意志坚定的人。他的天赋可能算不上特别出众,但应当也在平常人之上,他真的做到了秉烛夜读,悬梁刺股,顾士堂兄弟们在他身上看到了翻盘的希望。
在顾士堂等人的重点培养之下,顾清耀一路考上了秀才,举人,然而到了最后一步,他却似乎怎么也跨不过去了。
好在,顾家人顽强的意志再一次在顾清耀的身上发挥了作用,他三进贡院,其中一次还是当今皇上登基时开的恩科,第三次他终于不负众望,不但考中进士,而且被选为庶吉士,有了入翰林院观政的资格。
可是,顾清妍心中明白,顾清耀为人忠厚踏实,却一没有那么经天纬地的才华,二缺乏他的父亲叔伯们为了脱离贫苦而敢打敢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勇气。须知,许多时候即使你千军万马闯过了独木桥,也只能从县令做起,以顾清耀这样的性格脾气,即使是有顾士堂在,他也是很难出人头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