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阿郑,嘉兴捕鱼人郑七的长女,自幼住在嘉兴莲灯坊鹅溪巷一座临河的砖石小屋中。门前一棵古柳,正好系郑七的小渔舟。
      出身贫穷人家,又是女儿,故无名,人称其姓氏曰“阿郑”,或按照排行称其为“郑大娘”。
      在小阿郑刚刚学会利索说话那一年,郑七约了老友——修伞匠陆拾义——在小渔船上吃芸豆、饮酒,路过的坊正白员外,恰巧听见郑七吹嘘自己捕鱼技艺如何高超,当下指定,郑七从此每捕到一网鱼,都必须把所捕鱼的九成上交给白家剩下的才可以由郑七自行买卖。郑七至今,每回忆起那日,都直抽自己嘴巴,怪自己多言贾祸。
      刚刚被指定送鱼时,郑七还心存侥幸:“我就交几网,回来后再自己偷偷多撒几次网便了!”没想到,第二日,白坊正就派来了两个客作儿(雇佣的仆人),全天候在郑七捕鱼回来的必经之路上,专门收鱼。“噢哟,这员外算过的事体,我是呒没法子再算的了。”郑七欲哭无泪。
      每捕一网都只剩下一成的鱼,最后都用柳条串成几串,浸在浅抱桶里,郑七再撑着渔船带到街上去卖。可惜,被白家“精心”挑选过一轮(有时两个客作儿还自己留下几条),剩下的鱼都小而难看,也不新鲜,别说鱼行肉铺不肯收,哪怕沿街叫卖也卖不出好价钱。
      “侬就是个戆大,交鱼交哉有三四年咯,白家何曾给过钱?又不曾减我俚(我们)家的税,还好蒙古人来了以后还没了渔禁,否则,还有三个月连自己卖鱼那点零碎的钱都没咯!侬就不会想想办法,求伊免了侬交鱼的差事?”郑七的浑家郑七嫂怒骂,“否则,再生一个,可怎么养啊?”她的肚子日渐隆起,但还是手下不停,织着一家人做衣服用的粗麻布,几绺汗湿的头发紧贴额边。
      “侬才是戆大!伊是坊正啊,是我俚能得罪的?喏,南湖的白苧桥堪堪断了,侬是想我被伊捉去修桥啊?还是想伊诬我俚家交少了税,派人来打人抢钱啊?……是呒没钱钞给人抢,那万一抢家里的船呢?前几天还有人嘀咕我俚的鱼叉也是铁器该收走,往后靠啥吃饭?罢,罢,算我俚祖上不积德,这也是命!”郑七说。坊正,是协助官府管理一坊事务的人,包括赋税徭役等。坊正总是由富户担任,家丁众多,要做这些很容易。
      见郑七嫂不吭气了,郑七接着说:“不讲这些,就讲伊万一日后不分盐给我俚,我俚可不全家大脖子?”元朝,全国分为“食盐地”和“行盐地”,嘉兴属于食盐地,即靠近产盐场的区域,食盐只能由官司派给各户,其中自然又少不了坊正经手。“大鱼吃细鱼,细鱼吃弯转(虾),怨谁?”
      “我没叫侬去顶撞伊,就是去求一求……”郑七嫂想想大脖子病的模样,缩了缩脖子,转而把气撒到六岁的女儿阿郑头上:“当初蒙古兵打来的辰光,怎不曾把侬流掉?命硬的扫把星,克全家!”
      六岁的阿郑极怕姆妈那蒲扇一般的巴掌和雷鸣般的吼声,哪里还敢讲话,蹲在地上,小心地清洗泡在木桶里的螺壳和贝壳。郑七嫂骂了几句,看看女儿那双泡得发白起皱的小手,也停下了织布,喘着气坐到女儿身边,一言不发地和女儿一起洗了起来——阿郑还小,不会织布,平时除了帮着郑七嫂绩麻,便是清洗螺壳,让郑七嫂做些螺壳项链、头花。这些粗陋的小玩意儿,可以由郑七卖鱼时一同拿去叫卖,好补贴家用。

  • 作者有话要说:  1.“侬”作为人称代词,在历史上含义有过变化,此处为了行文流畅等原因,姑且作为“你”之意,读者姑妄听之。
    2.文中“蒙古人来了以后没有渔禁”,这样写是因为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的记载中有一句“仍驰湖泊捕鱼之禁”,可见1291年以前一段时间渔禁不严,姑且假设也包括文中的时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