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四章 貌美如花、盈若飞鸟的美女之齐文姜(五) ...
-
鲁恒公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鲁国的大臣们悲愤欲绝,心里都清楚鲁恒公是被齐襄公干掉的。但是他们也清楚鲁国的实力和齐国相去太远,若贸然动武无异于以卵击石。
于是拥立了文姜和鲁恒公所生的儿子姬同即位,史称鲁庄公,由新继位的国王对齐国下了正式照会,一是迎回鲁恒公的灵柩,另一是齐国必须配合查处鲁恒公死亡的真相。
政治这玩意儿古今都一样。现代社会上,一个没有实力的小国被超级大国欺负了之后,往往只有谴责、声讨、严重抗议,唯一的办法便是利用国际舆论谴责大国。
鲁国面对强大的齐国,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表明了要坚决调查鲁恒公死亡真相的决心,并在诸侯国间广为传播,又把事情上升到周朝王室也知晓的地步。虽然春秋时期的周王室已经衰败,但毕竟名义上各诸侯国还是奉周王室为天下正统,政治上的余威仍在,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也对这起国际谋杀事件颇为关心,因为他们从鲁恒公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说不定也会有那不明不白的一天。
所以齐襄公面临的政治压力不可谓不大。姜彭生(即公子彭生)是个拙劣的杀手,用现代话来讲,他只是个业余杀手而已,所以在干掉鲁恒公这件工作上面,没能保质保量完成,因此,只要有人要查,轻易便能查出鲁恒公并非死于意外。
鲁国和齐国的联合调查组已经将结论摆在了桌面上,齐国对于鲁恒公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时整个天下都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发展,齐襄公知道自己无法与整个天下人为敌,绝对不能落鲁国和天下诸侯的口实,于是,他对自己的兄弟姜彭生下了杀手。
齐襄公对鲁国调查人员宣称一切都是姜彭生策划和进行的。但他没有给鲁国调查组研究核实的机会,急忙命令手下把姜彭生推下去斩首。姜彭生对做国君的哥哥言听计从,却不料等待他的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面对齐襄公破口大骂,历数齐襄公与文姜之间的□□畸情和主谋干掉鲁恒公之罪,齐襄公无言以对,只能连连挥手,令行刑人员赶快把姜彭生拉出去“枪毙”。
姜彭生就这样为了他哥哥和姐姐的畸恋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鲁国得到这个结果,虽然仍不满意,不过在政治上已经有了下台的台阶,也只能悻悻作罢。
齐襄公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不过,他或许感到这一切对他而言根本无足轻重,因为这一切的代价,换得了文姜继续依偎在他的身边。
文姜没有随鲁恒公的灵柩回国,而是留在了临淄,和一别十八年的情郎哥哥过起了真正的夫妻生活。
这一段时期的文姜和齐襄公无疑深感幸福与满足。《诗经·载驱》一诗便是描述了犹如新婚燕尔的两个畸形恋人游山玩水的情形:“载驱薄薄,蕈笰(读电浮)朱鞹(读扩),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济济,垂辔沵沵(读霓),鲁道有荡,齐子岂弟。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儦儦(读标),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姜和齐襄公二人是多么的欢乐,车声隆隆作响,红色真皮做成的窗帘盖在竹帘之上,前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文姜(和齐襄公,下同)乘车夜归来。四匹黑色的雄壮骏马,戴着柔软的缰绳,前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文姜在车上是那么欢乐。汶水日夜流淌,行人驻足观望,前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文姜如鸟儿般任意翱翔。汶水滔滔作响,行人驻足观望,前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文姜在齐国任意游逛。
这首诗虽然只用了一个“齐子”的词,但是包含的却是文姜和齐襄公两人同乘一车的意思,两个畸恋的男女(无法再称之为兄妹了,此时只能称之为恋人)驱车天下,根本无视外界的变化和众人打量的眼光。他二人的眼中只有对方,余此万物都与他们无关。
不过历来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文姜的儿子、新继位的鲁庄公实在无法忍受公众的舆论,加之国内大臣绝食抗议文姜不回来替鲁恒公守丧的行为,于是迫于无奈派人前来齐国迎接母亲回家。
这一次不同于鲁恒公事件,强大的齐国君主齐襄公也无法阻挡这一切的发展。其一,天下的舆论虽然有毁有誉,但文姜在礼法上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平民百姓也就罢了,偏偏她是生在王室的公主,嫁作国母的女人,也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其二,这次来接她的人,乃是受她亲生儿子、新继位的鲁国国王指派,无论于情于理,她也不能令自己的儿子难做,要知道春秋时期臣民有权利随时让无能君主滚蛋的;其三,齐襄公虽然是鲁庄公的亲舅舅,但同时也是他的杀父仇人,若他坚持要把文姜留在临淄必然会和鲁庄公彻底翻脸,这样文姜在亲生儿子和他之间一定会活得很辛苦。
于是,沉浸在爱水欲河中的文姜和齐襄公只能按照江湖规矩来办事了,文姜不得不离开临淄。十八年才得见的一对畸恋鸳鸯,再次面临了生离别的惆怅。
六、
文姜登上马车的那一刹那,只能再次和哥哥情人齐襄公执手相对无语,不过这次不是相看泪眼,而是无尽的哀怨和欲望。
爱情这玩意儿,若当事人一开始就明白是不可能得到对方的,或者没有条件得到对方的,那么就只会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局面;但若时机巧合让当事人暂时得到了,或者从心理上认为有可能会得到对方,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当事人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试图最终得到,要是最后还是得不到,那可就是比死还痛苦的事情了。
所以,此时的文姜和齐襄公,想的都是如何常伴对方左右的心事。
齐襄公空有满腹深情,但他的性格从小便比不上文姜那般决断,只能看着一步三回头的文姜乘着马车慢慢驶离他的视线。
文姜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来到了齐鲁边境的禚地。她一路上飘忽于是维护自己儿子还是追寻爱情的两难选择之间。人生短暂的道理她已是深深懂得的,怎么办才好?
这一夜迎接文姜的车队就地扎营,文姜彻夜未眠,望着天上的星辰怔怔发呆。
次日鲁国派来迎接她的大臣前来请准动身,文姜却指着空旷荒野的土地说:“此地非齐非鲁,正吾居处也。” 禚地是齐鲁两国的三不管地带,文姜不想令儿子难做,但也无法割舍哥哥情人,于是停在此处,再也不愿前行。
文姜的意思很快就报于鲁庄王得知,庄王为尽孝道,特地派人在禚地的祝丘给母亲文姜兴建了行宫。一直关注文姜的齐襄公当然也第一时间知道了文姜的行动,立马派人在离祝丘不远的阜地建造行宫。两处宫殿遥遥相对,连成了一座通往情爱天堂的桥梁。
仅仅《左传》里面,就正式记载了从鲁庄公二年至庄公七年之间至少有五次齐襄公跑到禚地和文姜约会,他常常以行猎为名,和在祝丘的文姜颠鸾倒凤。鲁庄公对于母亲的选择,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于是这段时间成了两名畸恋的人儿最放心大胆酣享爱情的日子。
在鲁庄公四年的时候,文姜对一直没有正式娶妻的齐襄公提出了要求(齐襄公在此之前只有一个侧妃),为了齐国的千秋大业,他应该正式娶妻生子了。文姜和齐襄公心中都很清楚,无论他们两人爱得如何的昏天黑地,始终是不可以生产结晶的。经过文姜为齐襄公谋划,选定了周王室的女人。
齐襄公要迎娶的是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室虽然衰败,但其血统的高贵那是无庸置疑的。而周庄王正巴不得联姻齐国这样强大的诸侯来争取政治优势,于是庄王下令和他同宗的鲁庄公为齐襄公和周庄王的妹妹主婚(都是姬姓后代)。
这样一来是一个颇为尴尬的场面。文姜是鲁庄公的亲生老妈,却又是新郎齐襄公真正的爱人;齐襄公是鲁庄公的亲舅舅,却又是他的杀父仇人,还是他老妈最爱的男人……,一切都太复杂了,不知道鲁庄公是怎么熬了下来的,总之算是顺利的主持了婚礼。
通过这次婚礼,齐襄公找到了亲近鲁庄公的路子。鲁庄公年轻好胜,总想在国君的位置上有所建树。于是齐襄公婚后不久,便邀同鲁庄公一起攻打鲁庄公姑妈宣姜的夫家卫国(也算是帮妹妹宣姜出了口恶气)。
这一仗卫国肯定不是强齐和鲁国联合军队的对手,齐鲁联军大获全胜。齐襄公不失时机的把战争得到的利益通通让给了侄子鲁庄公,而且自己并不居功,反而大赞鲁庄公的人君风采。
由此,鲁庄公一改对齐襄公的观感,顿时觉得齐襄公这个舅舅原来是他的知音人,于是两人竟然交好起来,甚至鲁庄公还专门抽出时间前往祝丘同来访问他老妈的齐襄公一道行猎玩乐。
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像。
不久后,嫁给齐襄公的周王室公主生下了一名女婴,文姜当即决定把这名女婴许配给自己已经十九岁的儿子鲁庄公。
鲁庄公当然对定亲于一个婴儿颇为不感冒,但是文姜却说道:“为亲近母族,你等他二十年有什么不可以?”
由于齐襄公和鲁庄公关系的改善,文姜和齐襄公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明目张胆。可这却苦了周庄王的妹妹,未曾出嫁便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悲剧。不久后,这位公主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全心全意的爱着别的女人,郁郁而亡。
此后,文姜和齐襄公携手同游天下各地,享尽人间爱情的极致。如此五年过去,到了齐襄公准备和各位读者说再见的时候了。
第六章 貌美如花、盈若飞鸟的美女之齐文姜(七)
齐襄公只顾着料理和享受自己的爱情,却没有发现齐国的国内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大夫鲍叔牙和公子姜小白利益集团逃奔莒国,管仲和公子姜纠利益集团出走鲁国。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利益集团则在利用姜小白、姜纠利益集团逃亡国外之际,又与齐襄公唯一的一名侧妃(连芝,连称的妹妹)暗中勾结,趁齐襄公游猎归来无防备之时,把正在爱情长河中游泳的齐襄公干掉了,并拥立公子无知为国君。
内乱一起,大夫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利益集团与管仲和公子纠利益集团也折马冲杀回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公子小白利益集团获胜,史称齐恒公,后来更是成了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
齐国的□□势,影响到了文姜女士的爱情家庭生活(作者废话,男人都死了怎么会没有影响,呵呵),她的一生只有一次爱情,那便是与她的哥哥情人姜诸儿之间的畸恋。
随着齐襄公身死,文姜的爱恨情仇也一起随同深埋在了地下。于是,文姜女士开始一心一意的辅佐儿子鲁庄公治理国家。
我们很难想象一名被称之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且一生都陷于□□情爱的文姜女士参与国政会是个什么样的效果。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文姜女士出身于强大的齐国诸侯家庭,自小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再加上她天天想不看见都不行的上层权力斗争,使她具备了参与政治的基本素质。
文姜女士还有一个天赋,即与人打交道的本事。上天不仅给了她一幅人间绝色,也给了她窥视别人心思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特长。
鲁庄公即位前几年,鲁国基本上保持了和以前同样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但是自从文姜女士失去了哥哥情人后,鲁国的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几年时间过去,已经俨然成为毗邻强齐的另一个强大诸侯国家了。这不难看出文姜女士参与到鲁国政治起到的重大作用。
齐国乱起之时,鲁国曾经支持公子纠。但齐恒公捷足先登,因此与鲁国小有过节。公元前684年,齐恒公以优势兵力对鲁国发动了长勺之战。此时的鲁国虽然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可跟强大的齐国比起来还是相距甚远,加之鲁庄公上次派兵护送公子纠争夺王位和齐恒公干了一仗败北(乾时之战),丢掉了汶阳之田的大片土地,因此当齐国大军压境的时候,鲁国国内一片恐慌。
文姜此时仍然在祝丘遥控关心着鲁庄公,恰好此时有个叫作曹刿(读贵)的吃菜之士(大致等同于后世比较富有或者有知识的布衣那种人)好高论,他对于鲁国当时的当权者不满意,称之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姜闻之此人言辞狂妄,便招至跟前一探究竟,她颇具慧眼,一眼看出此人乃是专业战争贩子,于是推荐他去见鲁庄公。
曹刿一见庄公的面,就象对暗号一样的问答了一番。
曹刿问:“你凭什么作战?”
庄公答:“衣食之类生活必需品,不敢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大家共享。”
曹刿摇头道:“小恩小惠不能普及大众,人民群众不会因此效力。”
庄公又说:“用来献祭的牲畜及玉帛,不敢多报,必定诚实有信用。”
曹刿依然摇头道:“一些事情上的小诚信不能令众人信服,神也不会因此保佑你。”
庄公又道:“不论大小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必定以情理判断。”
曹刿这才点头道:“你尽心尽力履行了本职工作,属于你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忠心跟随,这场仗可以打了。”于是暗号通过,曹刿最后说的是:“战则请从”,意思是要庄公亲自出征,并把他带在身边,但他却愣是不说有什么退敌妙计。庄公见此人言辞不凡,又是文姜女士推荐来的,于是横下心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曲阜北)战场亮了相。
此仗便是我们很小时候就学过的“一鼓作气”的由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春秋时期正规战斗都是依照周礼进行,对阵双方摆好架势,各凭实力明刀明枪的干一仗,输了的不怨,赢了的追逃跑的敌人也不能超过一百步,各方完全是欧洲中世纪骑士的祖师。
然而周礼只掌握在“吃肉的人”(贵族)手中,对于菜虫曹刿来说,就没有那些条条框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礼,只知道要把敌人搞定为原则,于是他不按当时普遍遵循的战争“牌理”出牌。
当齐国士兵冲杀过来的时候,他命令鲁国士兵保持不动,齐国士兵冲到鲁国士兵面前一见没有人接招,只有退回去重新按照“牌理”再冲一遍,但他命令鲁国士兵还是不动,如此三次,严格按照游戏规则冲锋的齐国士兵士气顿时低落(累也累死了,虽然士兵大多是肉食者),这个时候曹刿命令体力充沛的鲁国士兵全力冲锋,一下子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这在历史上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文姜能有如此观人眼光和分析出来鲁国具备以弱胜强的机会,也属难能可贵。
自从齐襄公死了后,文姜独自活着有十几年,除了帮助自己的儿子治理国家,再也没有听说她跟谁谁发展到床第之间的关系。
鲁庄公二十一年,文姜女士终止了她的人生旅程,回到地下去重逢她的哥哥情人了,在地下世界也许没有近亲□□一说吧?
次年,鲁庄公大赦天下,为文姜女士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文姜的一生充满了我们现代人认识上的矛盾。一方面古人对她和齐襄公的畸恋痛恨切齿,另一方面又令大量的春秋人对她顶礼歌颂。其中郑国人尤其突出。
郑国的人民群众对于本国王子姬忽悔婚文姜一事的看法竟然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姬忽此举愚蠢至极。前文提到的《有女同车》一诗便是出自郑国,列在《诗经》“郑风”篇章。诗中对文姜不吝赞赏仰慕之词,显示出郑国人是春秋时期中国的拉丁民族,是一个以浪漫为生命的至情至性国家。
文姜和齐襄公之间虽然是我们现代文明人眼中看来无耻之极的□□畸恋,但我们若抛开她和齐襄公是亲兄妹这一点,只看他们二人的爱情的话,那确实比现代太多的所谓“正常爱情”坚贞浪漫得多了。
所谓爱情,便是浪漫、忠诚和坚贞。
附注:曾有读者对文姜的畸恋提出质疑,笔者与之小小讨论了一番,附录于此供读者参看此章时作一参考:
读者原话:“文章写得很好,立意很新.但在文姜这一段,我认为不能同情她同哥哥的畸恋.兄妹通奸有悖人伦,即使在春秋时代也为社会不容.诗经中<<齐风>>中有相当篇幅是讽刺文姜与姜诸儿的荒淫无耻.可见此事在当时是朝野关注的焦点,也在人民中激起民怨沸腾”。
笔者答:“你说的没错,诗经中也有大量篇幅是讽刺文姜的,但同时也又大量诗篇是歌颂文姜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更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不代表我赞同她的行为)。
当时的齐国被许多古老氏族部落及殷遗民包围着(在齐国境内先后居住的有少皞氏的支族爽鸠氏、虞夏的诸侯季蒯氏、殷商的诸侯逢陵氏、殷商的支族蒲姑氏),因此不可能不受当地文化影响,特别是东夷文化和殷商文化(都是原始习俗比较明显的部落文化)。齐国的老祖宗是姜子牙,他的儿子吕伋曾对治理齐国有精辟的论述,曰:“简其礼,因其俗”,说明周礼在齐国是不合适的,而更多的是接受了殷商和东夷文化习俗,因此,齐国男女恋爱和婚姻关系也颇为自由。并且盛行“男从妇居”的婚制,女人不出嫁,而是男子来女家生活。“赘婿”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在文姜时代,齐国的婚姻关系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群婚的因素。
当然,类似文姜和齐襄公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
参考文献,《左转正义》,徐中舒《西周史论述》,白寿彝《中国通史》。
另,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文姜只是欲的满足,还是投入了全部感情的?本人窃以为这才是客观看待文姜身处时代的特殊爱情的一个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