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54 ...


  •   待打听了这时候毛皮鞣制方法,卫舟听着觉得像是学了什么黑暗土方,一边叫人酌情炮制羊毛,一边把鸭绒制作的方子拿进去融合,一边又请大夫帮忙寻些像样的药水。

      等到真正制出那不毛躁能上身穿的毛线已经入冬了。

      农忙之前,卫舟便一边叫人收购羊毛,一边叫人研究炮制羊毛的法子,丰收之后,因本地能种植的土地极少,种植也只能种些小麦,顶多再种几个菜,另外就是些牧草,本地畜牧更多些。

      所以卫舟便叫人看看能不能盘炕,这也是他们来之前就想好了的事。

      为了这个,卫舟还特地写信给杨文晏想请他指教,如果能帮忙送些手艺人来就更好了,他想着杨文晏手下既有烧陶、烧瓷的还有烧玻璃的,想来烧些砖头建个炕应当不是问题。

      却不想杨文晏那厢还未回信,熊大郎、陈三郎带着几个小子摸摸索索的竟也把炕建出来了。

      他们两个听卫舟提了一嘴要建炕要请人过来帮忙指点事,内心里就很不服气,面上还谦虚道:“卫老爷先说说那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我们先把材料备好。”

      卫舟便如此这般说道了一番,着重表示那放柴火和连通口的事,熊大郎、陈三郎现在他们自己屋子里那土砖造了一回,烧的满屋子烟气,当时众人都以为县衙起火了。

      熊大郎、陈三郎他们自己也难受呢,觉得自己果然没做好,要受批评了,哪想着卫舟见了那炕后,调整了路线,他们再拆了重建一次,竟也慢慢能用了。

      卫舟背后还跟郑蕴道:“是我小瞧了他们呢。”不曾想他在万家村搞了些小东西,竟然也造就出一些手艺人出来了。

      郑蕴便笑道:“既然村长他们肯叫他们二人出来,他们也敢出来,便说明他们必定有比其他人强些的地方,你只管用他们。”

      卫舟从此有些明悟了,过后他对熊大郎、陈三郎二人道:“你们先把县衙几个住处建好炕,待技艺成熟了,便在外边教教人。”

      熊大郎、陈三郎果然很看重这事,不但一次修建的比上一次整齐好看,修到了卫舟郑蕴的屋子里时,还把烟囱弄好了。

      凌婶子是最高兴的了:“日后再不必费心烧水了,还能热饭。”他们家两位老爷日常工作时间有些不稳定,常常很晚才会来吃饭,凌婶子少不得把饭菜热了又热。

      再有熊大郎、陈三郎还有安和、高义、成礼等人经常被郑蕴和卫舟喊去做事,常常有下乡的事,一回来满身是灰,那怎么能不洗洗呢。

      而后卫舟果然叫熊大郎、陈三郎兵分两路,一个被分去那些官宦、大户人家家里询问是否需要建炕,当做是他们之前捐款捐物的回报了,他们对这东西不是很了解,有些给面子的建了一个两个,有些便婉拒了;另一个便喊去先帮那些孤寡弱贫之家建炕,一面再教导些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们这炕为何物,有什么好处。

      他想着,本地既然有煤了,日后便不必担心柴火价格,百姓们应当是烧的起炕的。

      因着他这推行的时候天气还不冷,大家并不能立刻领悟到这炕的作用,但前期教学扫盲发报的效果出来了,比起那些富人的不感冒,普通百姓尤其以县衙附近两条街道的百姓还是比较信任卫舟的。

      不但立刻学了盘炕,把家里的炕建好,在卫舟言明这是政府免费福利后,还是送了些小菜、鸡蛋之类的给熊大郎、陈三郎二人。

      邹师爷听闻此事,不免又同郑蕴念叨些旁的:“这倒是为大人增加户数的好法子。”

      延思县人口少,指的是固定人口,即定居人口,实则还有一部分游牧民族会在大范围内移动居住,他们偶尔也会到延思县来。

      “若是建立些民居,配上这炕,再有煤炭,这个冬日想来不会再有孤寡冻死之人。”邹师爷细细分析:“待请那些异族百姓居住过一次后,他们就能明白咱们这房子比他们那帐篷要舒服,说不得会主动留下也未可知。”

      郑蕴有些犹豫,那些人一向是默认为延南县人口的:“这会不会令延南县县令不愉。”

      邹师爷便把自己打听到的分析给郑蕴听:“不会,延南县本就是上县,不缺人口,那些人既不种植,也纳不了多少税,还各个野性难驯,延南县县令还为他们头疼呢,若是老爷能把他们留下来,延南县县令只怕还会感激老爷。”

      郑蕴便明白了,简而言之延南县县令缺钱缺GDP,他们延思县什么都缺,尤其缺人。

      过了不久,等着县里的事务忙活差不多,郑蕴便喊熊大郎、陈三郎并街道上建炕手艺好的人去见民居,给工钱的那种,又叫他们去乡下远些的地方传播手艺。

      说这些外话只是说卫舟到了年关也没闲着,收羊毛的中途整出了炕后,在炕差不多风行整个延思县,他又把毛线拿出来,并一头扎进广大劳动妇女群众中去。

      他一个大男人虽然不会织毛衣,但最最简单的平针是看过家里人打过无数次的,便拿削好的木棍笨拙的挑线,后被实在看不下去的几个婶子一把夺过去尝试着打了几针:“有些像用棍子打络子。”

      很快她们便不拘泥于一种针法,立刻便琢磨出好些花样不同、紧密不一的针法,明白了毛线的正确用法。

      卫舟没有被人小瞧的不愉,反而欣慰道:“诸位娘子自己琢磨罢,是织出上下分开的毛衣毛裤,还是只织个围巾、帽子、手套,或者织个长款外套,都行。”

      说着他又把后世里记得的款式大致画了给她们看,一直靠纯手工制作衣裳的主妇们立刻就明白了。

      卫舟便把除了家里人需要的量以外的羊毛全都拿出来,道:“除了收购羊毛和炮制羊毛的本钱,其余多出的钱我也不收,你们若想给自己织毛衣,便可来根我换羊毛,若是不愿意,便帮我搓成毛线,织成成品,我可以花钱从你们手里回购。”

      主妇们拿到羊毛的时候,先是都愿意帮忙做,做好了就还给卫舟,她们勤俭惯了不愿意花钱买回这她们当初卖出去的毛线,但也不好意思再教卫舟给她们钱。

      不就是搓搓线,那棍子织织毛衣,她们不认为是多大的事,再者大伙心里都明白,自信县令上任后,卫舟为大家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便决意不要卫舟给手工费。

      哪想一场带着点冰的米粒雪下过去,众人不但立刻体会到了炕的好处,待铲了雪后,还期期艾艾跑过来跟卫舟说,她们可能不要卫舟回收了,想自己把毛衣留着穿呢,还特地带了银钱过来换。

      卫舟也含笑接了,道:“今年的毛线都是我这边收购,请了好些人炮制的,不好不给他们工钱,待明年开春,一得空,我便叫人教你们炮制毛线,到时候你们自家的羊毛可以收起来自己用,也可以炮制好卖出去。”

      大伙听了可高兴的不得了:“这么暖和的衣服,一人一套就了不得了,哪里需要留着呢,能卖钱就好。”本地养的都是绵羊,家家或多或少的养了些。

      卫舟舒了口气,总算让本地人有些盼头和上进心。

      从他来到此地,开始给学生们做家访后,便发现这里的问题,本地贫困,人们都不大热情,有种认了命的感觉,不上进不积极不拼搏,纯粹是按着日子劳动,得过且过。

      卫舟拿些零碎小东西勾动他们贪小便宜的心,教孩子们上学让孩子们排队念报,让他们对孩子的未来有所期待,报纸上慢慢写了些外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事迹,让他们对生活有向往。

      如今本地公共产业有煤矿,民生私人可以卖羊毛,经济总能上来,他们的日子也算有盼头了。

      卫舟便提前预言了下:“我已经写了信喊了些商人过来采购,你们也不必怕手里的东西卖不出去,等商户们发现咱们这里有好东西,自然乐意过来,到时候你们也能从他们身上挣些钱,不拘是茶水、住宿、饭食,总都能把日子越过越好的。”

      百姓们听了都很感动,虽还是有些将信将疑,要知道以往就是因为这里贫瘠,没有商人过来,他们换不到好东西,家里本身也没好东西可换,日子长了,不免觉得延思本就是个穷地,富裕不了,便慢慢没了斗志。如今听卫舟这么一说,便对来年有些期盼。

      卫舟还道:“我原来没养过羊,不大了解羊的习性,你们都是养羊的好手,该知道什么时候剃羊毛既不会伤了羊又不会浪费羊毛。”说着又想起羊绒一事:“也不要全部堆到一块,那羊绒更暖和更柔暖,自然也可卖的更贵些。”

      众人本来是来感恩的,听了这么一嘴商业之事,不免又涨了些见识,回去商议着如何把羊身上的毛也分作三六九等的卖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