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光明隧道 ...

  •   小时候跟家爹去大连出差,坐的火车。
      崽子么,除了上车后小段时间能兴奋点,这种新鲜劲儿持续不了多长,而且还是四五个小时的车程(现在高速公路汽车两个半小时)。窗外只是单调的农田野林或者开山铲出的粗糙的戈壁墙,那年代政府穷的,绿化用植被搞不起。砂石缝里零星几根枯黄的狗尾巴草随风荡漾,荡漾,荡漾啊。
      无聊一直在睡觉,醒来发现火车行进很慢。周围异常安静。

      像是正在穿越山体隧道,伸手不见五指,马上又经过光明的一段。好似垂直将隧道切除一块拿走,断面非常齐整那种。接着再进入黑暗,反复两三次,火车缓缓停了。
      与其说山体隧道不如说很宽的石拱桥一个挨着一个。因为隧道内一般头顶或者两侧有照明灯,抹的灰色水泥,而且抹得又不均匀。这里青白色的大石头垒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相当干净,没有灰尘泥土和任何设备。也没有一个行人。
      从我的角度前后左右都看不到出口,火车两侧大概三米就是桥拱的墙面。轨道嵌在石砌的站台里,感觉站台很高,估计能高出车轮。

      就是知道这时间一定是刚刚清晨,印象里为了早点儿赶到目的地我们是后半夜三四点钟坐上的火车。
      问家爹到大连了没,答,才在半路。又眯了几分钟,火车仍然未开。再睁眼窗外一片雾蒙蒙,很明快的那种雾蒙蒙,根本联系不到“阴”“沉”之类字眼。而且这是在桥洞底下,不是露天——拱桥依旧健在,依旧实体,但此刻仿佛透明化,完全失去阻隔光线的效果(这两个矛盾点当时没反应过来)。

      我看见站台上出现一个穿着白色旗袍的青年女子,猜测是刚刚从这辆火车前边儿车厢中下来的样子,二十五六岁左右(没看清脸从整体印象姿态气质推测),旗袍上淡淡几朵牡丹样花朵几乎与底色接近(领口与单边侧腰处),不仔细看不出来。身材清瘦,发型是民国时期少奶奶式烫得很硬贴在头上的短发那种,打着老式的伞,提着竹编箱子,穿着素色高跟鞋,从车窗前向相反方向走过,背影渐渐远去。
      这个时候火车启动了,慢慢前进,越来越快。我很好奇,扭脸使劲贴在玻璃上目送那女人消失在明亮的雾中。接着我又睡了。

      到站前十几分钟醒过来,看看周围乘客,突然一个灵激(就是打了个冷颤或者虎躯一震):本来就是在天蒙蒙亮的时间坐上的火车。
      我问过好几个大人这趟线路有没有这样的地方,都说没有。后来每一次坐这趟线路,我都不睡觉,拼命盯着窗外,一直没找到。然后几年火车站停运改坐汽车。
      从此之后便没了乘车睡觉的习惯,眼皮疼也得看窗外,除非少数几次必须得中途上车没有合适座位。一般都到头站排队,买票基本都是10号前,当然不必非按号坐。

      ※※※※※※※※※※※※※

      这个不大确定是不是梦。如果不是梦,没法解释。如果是梦,物质决定意识,我不认为6岁的小孩儿有这种构建力。当时我特别对照过,所在车厢内我能看到的……幻境中的乘客与现实中的乘客完全一致,包括行李,位置,不带差错。小孩儿上车都是前后左右乱转乱看所以当时记得,现在没印象了。
      话说我家印玺内孩子就经常走民国风= =

      另:我家附近完全没民国内氛围,更像延安→_→
      对民国时代一直喜欢视觉部分。其他么,可以说绕着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