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比丘国里救小儿 ...

  •   严冬天气,滴水成冰。师徒四人顶着寒风西行,又见一座城池。悟空看去,城门上没有字,来到城门前,见一个老军正在背风向阳处打盹儿,就摇他一下,叫声“长官”。老军猛然惊醒,连忙施礼,问:“你们是哪里来的高僧?”悟空说了来历,问:“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老军说:“这里是比丘国,现在百姓改称为小子城。”唐僧猜不透改名的用意,八戒说:“可能是老王死了,新登王位的是个小孩。”四人进了城,见也有街道店铺,行人也衣冠楚楚,奇怪的是,每家门前都挂个鹅笼,外面用各种颜色的彩缎遮得严严实实,都不知有什么用,唐僧满腹狐疑。来到馆驿,向驿丞说明来意。驿丞请四人进去,先敬茶,后摆斋。吃过斋,驿丞请四人到客房安歇,唐僧就问起鹅笼的事。驿丞却谈虎色变,支支吾吾,不敢明说,让唐僧不要多管闲事。唐僧一再追问,驿丞才说出原因。
      三年前,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来到这里,把他年轻美丽的女儿献给国王。国王封她为美后,再不理睬三宫六院,日夜与美后贪欢,弄得精神委靡,形容憔悴。老道士被封为国丈,声称他有一个仙方,吃了可延年益寿。他到海外仙岛采来药,药引子必须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五到七岁男孩儿的心肝。他把选出来的男孩儿让各家养在鹅笼里,等配好药就要挖取心肝。孩子的父母害怕王法,不敢啼哭,只有传播谣言,把比丘国说成小子城。驿丞说完,一再叮嘱唐僧,明天到朝中,只可换关文,千万不要提及此事,以免引火烧身。
      驿丞走后,唐僧不由泪如泉涌,痛骂昏君滥杀无辜。八戒埋怨:“师父,你怎么专把人家的棺材往家里抬,他害他的百姓,与你有什么关系”唐僧说:“你怎么没有一点慈悲谁听说过吃人心肝可以长生不老”沙僧说:“也许那国丈是个妖魔,想吃人的心肝,就设下这个计来。”唐僧说:“悟空,你神通广大,一定要想办法救救这些孩子!”悟空说:“师父,老孙用火眼金睛看了一下,国丈是白鹿精,他女儿是狐狸精。国王的病,是跟美后寻欢,被她吸干精血,元气大伤所致,老孙配些药,你明天上朝交给国王,治好他的病,就不会再吃小孩的心肝了!”之后,悟空到药铺买来阿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等药材,连夜熬制了“固元膏”,交给唐僧。
      次日天明,唐僧上朝换关文。国王听说东土和尚到来,高兴地说:“远来的和尚,必有道行。”就请唐僧上殿,请他坐下。唐僧暗中打量,国王果然因贪色过度相貌憔悴,目光昏暗,说话有气无力。他呈上关文,国王看了,用了玉玺签了字,递还唐僧。唐僧接过关文,然后把药膏递上,说:“我的大徒弟会降魔拿妖,预测过去未来。他预知陛下身体欠安,专门给陛下配制了神药,保陛下药到病除。陛下心力憔悴,因美后伤了元气所致,并非用心补心可以治愈。相反,由于陛下元气大伤,食入人的心肝,便会心火上攻,危及陛下生命,望陛下慎重!我大徒弟火眼金睛,看出国丈是白鹿精,美后是狐狸精,陛下慎防!他们亏蚀陛下玉体,制造国民不满,时机成熟,就会夺取陛下王位!”国王听到这里,内心已经动摇。正在这时,一个老道士手拄蟠龙拐杖,大摇大摆地上了金殿,国王忙扶着近侍站起来迎接。唐僧站起身,合十施礼,说:“国丈大人,贫僧有礼了。”国丈也不回礼,问国王:“和尚从哪里来”国王说:“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的,前来换关文。”随后,国丈诋毁佛教,说得一无是处,声称只有道教才是三教中最尊宠的。国王和百官都称赞他说的是至理名言,唐僧羞愧满面,告辞下殿。
      悟空和八戒催促上路,唐僧迟迟不肯,他非要等到小孩得救才肯离开。
      国王服下“固元膏”后,气色大变,精神十足,他更相信唐僧的话了,下令放了小孩儿。国丈听说后,十分恼怒,痛恨唐僧扫了他的脸面,长了佛教的势气,灭了道教的威风。于是上朝,建议国王停服固元膏,服用他的仙药。国王说:“我已经下令把那些小孩放了!”国丈却笑着说:“放了也无妨,我看那和尚是个十世修行的童男子,元阳未泄,用他的心肝煎药,比小孩的强上百倍,可保陛下长生不老。”国王说:“唐僧是唐太宗的御弟,杀了他,不是引来灭国的厄运吗?”国丈说:“我有办法,不强迫他,施以礼数,让他自愿献出心肝!”国王对国丈和美后已经有所防备,只是想看看他们后面演什么戏。于是就假戏真做,下旨传唐僧前来献心。
      小孩被放后,唐僧师徒正欲启程,突然收到国王旨意。唐僧吓得魂飞魄散,昏倒在地。沙僧忙搀起唐僧,连叫:“师父醒醒!”八戒嘲笑道:“你发的好慈悲,刮的好阴风,闯出祸来了!”唐僧战战兢兢地拉住悟空,哀求:“贤徒,这可怎么好”悟空说:“师父莫怕,玩这游戏对老孙来说,小菜一碟。明天老孙随你一起上朝便是,保管让那国丈露出原形。”
      第二天,悟空跟随唐僧来到金殿,国王说:“朕久病不愈,国丈献上一个仙方,要借你的心肝做药引子。你要是借了,朕给你建庙,四时祭祀。”唐僧说:“不瞒陛下,心倒有几个,不知你要什么样的”国丈说:“我就要你的黑心!”悟空说:“我来执刀,只要挖出黑心,就奉献给国王。”悟空使了障眼法,接过刀,解开唐僧衣裳,呼啦一刀剖开肚皮,咕嘟嘟滚出一堆心来。
      文武大臣吓得浑身发麻。悟空把那一堆血淋淋的心翻检一遍,什么心都有,就是没有黑心。国王吓得丧魂失魄,呆若木鸡,好一会儿才说:“收了去,收了去!”悟空说:“大唐圣僧是忠心、孝心、慈悲心,唯独没有黑心。陛下全无眼力,其实国丈怀有黑心,你不信,等我挖出来给你看!”
      国王就是想揭穿国丈,看清他的丑陋嘴脸,于是说:“国丈,你对朕忠诚,不会不舍得捐那颗黑心吧?”国丈吓得两腿发软,急忙解释说:“鄙人也没有黑心,如果有,肯定舍得捐!”国王说:“既然都没有黑心,拿人心做药引子的事就算了吧!”
      退朝后,国丈觉得国王已经不再相信自己,就找机会领着女儿偷偷遛走了。
      听说是唐朝高僧的神药治好了国王的病,救了孩子们的命,孩子家长感激不尽,纷纷来馆驿答谢。有人说:“留下唐朝爷爷,到我家拜谢救儿之恩!”众人一窝蜂般拥来,有拉唐僧的,有拉悟空的,百姓们把师徒强留下来,这家做僧衣,那家做僧鞋,轮流设素席相请。还有画下图像的,立起牌位的,焚香礼拜。
      正在这时,宰相来请,唐僧差点儿吓掉魂儿,八戒劝他别怕,是谢他又不是挖他的心。唐僧只好领着悟空、八戒、沙僧,跟随宰相去见国王。国王迎下殿来,叫:“法师老佛。”请师徒上殿。
      坐定后,国王请唐僧师徒帮他降伏国丈和美后二个妖怪,悟空打听妖精的底细,国王说:“他们来时,说是住在正南七十里的柳林坡清华庄。请神僧大发慈悲,除去此怪,朕用倾国的财宝酬谢。”悟空说:“妖怪作恶害人,出家人慈悲为怀,除妖是我的本分,陛下不用谢!八戒,跟我去。”八戒说:“去倒不怕,就是肚子饿了。”国王忙让光禄寺安排斋供,请师徒用斋。
      悟空和八戒出了城,来到柳林坡清华庄,仔细打听,村里人说,那父女两人离家三年多,一直没回来。后来有人说,见他们回来过,取了些东西就走了,有人见他们住在一个山洞里。
      按照指引找到那个山洞,果然见道士和他女儿住在里面。他们冲进去,把两人打死,放了把火,把山洞烧了。之后在山上打了只狐狸,提回去向国王交待。
      师徒登上金殿,悟空把死狐狸往地下一扔,说:“国王,这就是你的美后!”
      国王说:“果然是只妖怪,害得朕大病一场。你们是怎么降住她的?”
      悟空说:“二个妖怪住在清华洞中,我们到了洞外,在南岸那棵九杈头杨树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双手扑树,连叫三声‘开门’,洞门自开。八戒在外,我直奔进去。深处有道石屏,屏上刻着“清华仙府”四字。我跳过去,见那老怪搂着女怪,喘吁吁地说:‘盼了三年,才盼到个好机会,又被猴头破了。’我举棒高叫:‘什么好机会,吃我一棒!’老怪慌忙推开女怪,举蟠龙拐杖迎战。八戒使耙筑那杨树,筑得鲜血飞溅,隐隐有哭声,原来那颗杨树也成精了!我把老怪引出洞,八戒迎头就是一耙,老怪吓得化道寒光逃了,我们在后面紧紧赶上。正赶着,只见前方祥光缥缈,南极寿星迎面而来,把寒光罩住,说:‘大圣、天蓬,老道有礼。’我问:‘寿星兄弟哪里来’八戒说:‘肉头老儿,你捉住妖怪了。’寿星说:‘前几天东华帝君路过我那荒山,我跟他下了盘棋,这孽畜逃了出来。我掐指一算,他在这里,慌忙赶来,慢一步就被你们打死了。我已降住它,请二位饶它性命。’我问:‘你为什么来为妖怪说情’寿星说:‘他是我的脚力,偷了我的拐杖来此作怪。’喝声:‘孽畜,快现本相!’那怪现了原形,却是一头白鹿。寿星跨上鹿要走,我扯住,说:‘别慌,你得让那国王看看他国丈和美后是个什么东西。’寿星说:‘我等着,你们去捉那美后。’我们赶回洞口,把女怪堵在洞里,她化道寒光想逃。我一棒打下,寒光落地,变成只玉面狐狸。八戒当头一耙,把狐狸头筑出九个血窟窿,仍不解恨,还要再筑,被我拦下,让他拖上死狐狸见国王。八戒拖上狐尾,跟我出了洞。我拘来土地,让土地率阴兵搬来柴草,放起火来,把九杈头杨树和清华洞府烧作火海。接着,我让寿星牵上鹿,一起来金殿。寿星说:‘我出来寻鹿,不能久留。出门时没带丹药,只有三个枣儿,你捎给国王,定会身体强壮。’八戒嚷着也要吃,寿星说:‘下次给你带几斤。’然后跨上白鹿腾云离去了。”
      悟空把三个枣交给国王,国王吃了,只觉精神大振,身强力壮。
      唐僧让徒弟们收拾东西,向国王告辞。国王又求长生的办法,悟空把“固元膏”的药方献给了国王,并说:“只要你少贪女色,多积阴功,自会益寿延年。”国王让取两盘金银,送神僧当盘缠,唐僧坚持不受。国王摆銮驾相送,把四人送出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