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第 141 章 ...

  •   第二日,早朝刚过,女兵案的风言风语还未市井中传开。
      穆宁生已上书为吾皇奏表,字字发自肺腑,声情并茂地歌功颂德,让人不禁想要对吾皇感激涕零。
      鸣锣开道,闹得人尽皆知,随着奏表声势浩大送来的,还有一块牌匾。
      翘首张望的百姓们人挤人,人挨人,叽叽喳喳都凑在宫门外,看着护君们抬着穆宁生亲手篆刻,心系百姓的四字牌匾入了宫门。
      闹得沸沸扬扬,只是期望能看清楚穆宁生的字,看一看天下书法名家的真迹,是何等风神俊朗。
      或多或少,都有点想要回去炫耀的意思在。
      奏表毕恭毕敬地呈于慕容纪的案牍上,慕容纪随手翻看,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
      穆宁生字字珠玑,慷慨激昂直抒胸臆,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更难得的是,实在合心意。
      慕容纪满意的笑着,不住地连声夸赞穆宁生的字真是不错。
      短暂欣赏过后,慕容纪让初凝将牌匾带去内务府装裱,即刻挂起来。
      昨天散朝,消息传出去,今日穆宁生就能奉上。
      婆娑着手中的佛珠,慕容纪嘴角含笑,眼中是潋滟精光。
      倒是不知是连夜写的,还是提前备好的。
      又有何区别呢。
      不可谓不是有心了。
      虽然都是心知肚明,但心思独一无二,才当真是难得。
      若不是穆宁生无意朝堂,不然凭着这份本事,或许能一飞冲天,可以比拟顾家,也未可知。
      不过,慕容纪也难以揣测,市井中,一时是以先人一步,临摹穆宁生的字帖为荣,还是激烈地追讨女兵案,争辩的面红耳赤,顾不得其他,一定要分出高下为多。
      正胡思乱想着,诸如怀来了,拱拱手道:“臣来拓穆宁生的字。”
      “你的消息倒快。”慕容纪收敛了思绪,含笑着。
      诸如怀在慕容纪面前一向心直口快,笑道:“臣在宫门口遇见了穆宁鸣,他知道我一向神往穆宁生字画,特意喊我一定前来。”
      “既然你来了,朕倒是不必叫翰林院来人了。”慕容纪笑道:“不然李尔辅病着,朕还要想着叫哪位翰林来,才有这份本事手艺。”
      “陛下怎么不叫宋尚书?”诸如怀正义凛然道:“宋尚书为人中正,必定忠心耿耿,陛下不该有疑。”
      “宋矜熹的忠心,朕是从不怀疑的。”慕容纪嘴角含笑着,并不以诸如怀的直言为忤。
      “臣知道,陛下敬重梅太傅,但宋尚书同梅太傅同出顾家门,既然是一脉相传,虽然资历有差,陛下也不该同世人目光一样,将人分了高低。”
      “朕自然是不会的。”慕容纪好脾气地笑道:“梅景行一向自视甚高,无论是辈分还是朝中资历,都在宋矜熹之上,自然不想高看宋矜熹一眼了。”
      本还在担忧钱瑞昌能否接手御史台,诸如怀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些许,刚有一瞬,他还以为要以死劝谏。
      “还请陛下宽恕,臣出言无状。”
      “你自来如此,朕何必同你计较。”慕容纪笑了笑:“虽然相对苍太师,你脾气急躁了些,但总归是好心。”
      “臣身为御史,自然做臣认为对的事,就不能看着陛下行差踏错。”诸如怀振振有词道:“臣不能看着陛下以江山为赌,百姓为注,去做冒冒失失的事情。”
      “总归你是好意的。”慕容纪笑了笑:“朕没什么计较。”
      “梅太傅已为天下试子之首,虽说为天子傅也不为过,但…”诸如怀欲言又止了。
      “梅景行的贪图朕一向是知道的。不过是他年纪大了。”慕容纪漫不经心地笑着:“梅景行要着脸面,又想要威严,顾忌的太多想要的又太多。”
      提起梅景行,慕容纪着实不屑。尤其在诸如怀面前,更不必掩饰。
      “前段时日,绘墨馆试子们一直在喧嚣着吵着,说着太平盛世,欣欣向荣,梅太傅功劳不可磨灭。”诸如怀知道陛下一向不爱听这些,但凡听到必定动怒,还是说出了口:“但梅太傅已经身居高位,封无可封,不过陛下既未成婚,若是有了子嗣,必定要梅太傅教诲才好。”
      自从慕容纪继位以来,严禁官职虚设,冗杂无度,裁撤了许多空职,更是禁止一人多位。
      是以,许多官职宁愿是空着,也不准其他人插手过问。
      梅景行头顶着太傅的官衔,实则…诸如怀不敢继续想了。
      “想要做天子傅是要有些本事的,梅景行也担得起?”慕容纪鄙夷嗤笑着:“莫说朕并未成婚,就算是有了子嗣,朕都不放心梅景行做朕的夫子,何况皇嗣夫子?”
      诸如怀连忙道:“或许就是这种,梅太傅毕竟年事已高,未来之事飘渺,倒不如谋求眼下。”
      “梅景行奉为圭臬的理念,着实腐朽不堪,逼的人方寸之间没有活路。若是人人上行下效,不出十年,人心所思向背,更将民不聊生。反要将梅景行歌功颂德,奉为千古第一人。”慕容纪冷笑道:“长此以往,君王成了什么?”
      诸如怀低眉敛目,没有接话。
      “梅景行想把自己裹在泥巴里,端坐在佛龛上,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得万世香火,也要看朕同不同意。”慕容纪从牙缝中蹦出字句:“富贵已极时,就想着别的了,当真是人的本性。”
      莫不是陛下连带着顾家都…诸如怀不敢深思,连忙问道:“为何高看了宋矜熹呢?”
      “宋矜熹从不说逾越规矩的话。”
      慕容纪言简意赅,诸如怀瞬间明白了,应了声诺再无疑问。
      得到诏令,宋矜熹脚步匆匆奔着勤政殿来了。
      迈进殿内后,见诸如怀恭谨地站在一旁,宋矜熹倒是摸不清头脑,揣测不出陛下的想法了。
      “叫你来,是有事想同你商议。”慕容纪笑眯眯道:“诸如怀也在。”
      诸如怀拱了拱手,应了声喏。
      “不是要问你六部商议的事。”看穿了宋矜熹的忐忑,慕容纪含笑道:“朕自然会等林谷峪给朕个结果。”
      宋矜熹连忙收敛,愈发恭敬。
      “养廉银子的事,诸如怀提过几次了,朕也觉得应该办,叫你来问个主意。”
      宋矜熹斟酌着:“论理是应该加的,但是国库不丰,户部实在是难,臣也不好开口。”
      “朕知道,你手下的文人多是高风亮节,朕也不忍心看着他们节衣缩食,全做补贴了。”
      诸如怀知意,拱手笑了笑:“臣御史台还有事,先行告退了。”
      慕容纪颔首,方才慢悠悠地继续道:“你们也都是辛苦。”
      站在门口的诸如怀一头的冷汗,这朝中唱念做打的本事,自来都是一等一的厉害。
      “为了大凤朝,臣等愿意肝脑涂地,绝无二心。”宋矜熹连忙跪了下去,头磕在地上,闷声道:“陛下实在不必为我等为难。”
      “顾家几代都是与皇帝站在一起的,互相成全,制衡天下。”想起顾家灭门惨案,慕容纪难免唏嘘,站起身,缓步踱到了宋矜熹身边,:“梅景行一辈中,独他一人侥幸在千难万险中存活,而今你年岁大了,想来顾家一脉还是要你来传承的。”
      “桃李不言而成蹊,”宋矜熹叹道:“真的本事何须强按头,要别人来敬仰呢,自然有人会记得,心甘情愿的佩服。”
      宋矜熹自幼被顾家收入门下,顾家出事时,他年岁尚小。
      父皇耶斯看重宋矜熹的,不然…慕容纪心内幽幽叹着。
      “师父在世时常说,顾家永远与陛下江山一心。”提及恩师,宋矜熹难掩哽咽:“恩师一辈子清正廉明,不畏强权,即便身首异处也坚信心中真理,从未动摇过。”
      慕容纪伸手拍了拍宋矜熹,示意他站起来,同时对着初凝笑道:“搬椅子过来给宋尚书坐。”
      初凝应了一声,即刻亲自抬了一把重重的太师椅过来。
      宋矜熹连忙接过来,不住地道:“使不得使不得,怎能劳烦凝姑娘做这些事。”
      初凝盈盈笑着:“是宋尚书高看罢了,我们不过是陛下的奴才,哪里娇贵。”
      “坐吧。”慕容纪笑道:“你也上了年纪,大喜大悲的还是歇一歇。”
      宋矜熹不敢坐下,心怀忐忑地虚虚搭个边,打起精神听陛下继续说话。
      “朕倒是很羡慕先帝。”慕容纪抬起头望向殿外,嘴角含笑:“能有顾家常伴身侧,只可惜,唉,可惜了。”
      宋矜熹叹道:“顾家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收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在府内,给他们吃住,劝他们向善,然而最后…”
      宋矜熹哽咽的说不出话,偷偷的擦了擦眼泪,强撑道:“或许师父当年没有慈悲将我带回去,我也省了这一世的伤悲。”
      “他们,才是大凤朝的根基。”慕容纪回答的坚定,慰籍了宋矜熹心内的不安。
      “论起来,你与梅景行师出同门,梅景行头顶着顾家名声,就当自己金尊玉贵,鸠占鹊巢。在朝中享受了许多年的惬意,而今也该你维护顾家名声了。”
      宋矜熹心内一震,不敢有丝毫表露,连忙站起身索性长辑到底:“臣,多谢陛下。”
      “朕放心你。”
      慕容纪笑盈盈着,似乎带着全部的信任托付给了宋矜熹。
      梅景行能用天下文人来敲打她,她也能用文人做自己想做到的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1章 第 14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