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十憾 ...

  •   倒向你的墙

      离你而去的人

      流逝的时间

      没有选择的出身

      莫名其妙的孤独

      无可奈何的遗忘

      永远的过去

      别人的嘲笑

      不可救药的喜欢

      不可避免的死亡

      ——生命中无能为力的十件事情

      节令失正,十月大寒,长江之上,处处封冻,魏军水师受困水道,徒叹雪覆万里。

      寒光铁衣,矛戈成林,你临江而立,戟上写诗,高歌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把无边的落寞敛入眼底映照的无边风雪。

      谋士们皆言天时不利,宜亟旋军,以图后事。

      你踟蹰良久,明知此生也许再无机会倾力若此,南下伐吴,却还是为子孙后世之来日方长首肯退兵。

      吴越之地没有凛冽的北风,就连落雪都是轻柔的,九重天上,它们纷飞而下,飘上你的眉睫,你的霜鬓,描画着你的沧桑,彷如温柔的嘲笑。

      失意在前,追兵在后,你的归途竟是如此仓皇。

      你在颓靡的队伍间隔着风雪回望渐远的南国,想起数年来夙夜里的忧思宏图、呕心沥血,也是无力怨天。

      你的父亲,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有过辉煌的战绩,亦有过狼狈的败北。赤壁一战,天助周郎,东风乘便,他在冲天的火光里败走华容,一颗雄心在烈焰中炼化不死,却还要经受日后的时人谤讥。你不禁自问世人又将如何评说你的数度伐吴鲜有战果,最后,已是不忍细思。

      身为枭雄之子,你头顶父辈的峥嵘光彩,肩负父辈的未竟大业。一生兢兢业业,生怕辱没了自己的出身,无颜见先人于九原之下。

      而你接手的江山从不是什么太平盛世。

      战火流离,百废待兴,你甚至来不及表露内心的无措,就要开始向着未知踏出第一步。重教复太学、安居平五路、九品官人法……你不敢自居天立厥配,亦不知毕生所为有几件事可名垂青史,为后人传颂,不过心系四方,以求无愧。

      今日败绩,或曰时也,或曰命也。

      你殚精竭虑,身心俱疲,无论他人如何置喙,全都认了。

      途经雍丘,你蓦然想起,这正是你那才高八斗的四弟的封地。昔年殿上七步成诗,泣咏豆歌之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掐指算来,方知时过境迁,四年有余。

      他远离京洛,任白衣苍狗,寄情天地;你高坐明堂,叹沧海桑田,案牍劳形。

      如今再见,他已学会在你面前藏起当年的锐意锋芒,但谈吐间,仍是不减风华。你静静望着他,眼底蕴有一丝钦羡,暗忖如若当年登上王世子之位的是他,今时之局又当何如。

      可惜世间万事,终难回头。

      他本才绝天下,更因势窘益价;你纵天资文藻,却以位尊减才。

      这便是结局。

      他为你斟上一杯薄酒,又退回席间,把沉默当做彼此的语言。你轻啜淡饮,明白当年那七步迈出,已是踏尽了兄弟间一生的情分,从此君为参宿,我为商宿。

      酒尽人散,当是别离时分,却无分毫不舍愁绪,他低敛着眉眼,拜别君王,无悲无喜。你留下一纸增户诏书,无言离去。车驾上,你回首反顾,但见他青丝如墨,风中飞扬,而你,早已皓首霜鬓。

      想是如人所言,忧令人老,韶华易逝。

      你曾在寄与故人的信中写道,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你也曾在写给亡父的哀策中写道,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无人知晓究竟是你误抛流光还是岁月易把人抛。

      许昌,或许你更习惯于称之为许都。

      那是建安元年的孟冬,你的父亲带着妻儿自鄄城迁来许都,新的城池,新的宅子,年方十岁的你站在府门外既新奇又陌生,也许还有点无措。然而,大人们似乎都无暇顾及小小的你,除了你的长兄。他在人群里找到你,用他带有薄茧的手牵着你迈过门槛,笑意温和。

      初雪时,他陪你在院中嬉闹,替你捂热被冰雪冻凉的双手。

      除夕时,他替你买来爆竹,握着你的手一起点火。

      你总想,你兄长拥有这世上最温暖的双手。

      不久,你们一起随佂宛城,你的兄长在火光燃起的夜里将你从帐中拖出,扔上马背。他把缰绳塞进你手中时,你感到他的手上有温热的液体淌下,顿时睡意全无,可你来不及确认任何事,他便扔下一句“快逃”,转身投入了混战。

      你对他最后的记忆,是火海中一个模糊的掠影,再无其他。

      你倾尽全力突出重围,痴念着在营寨外的某处,尚可与父兄会合。一路飞驰直至清晨,你□□良驹筋疲力竭而死,将你摔落在地,你踉跄前行,终于找到你的父亲和他的队伍,偏偏少了他。

      你跟随你的父亲返回许都,刻意骑马落在队伍的最后面,妄想着能够等到他追赶上来。

      可惜没有。

      踏进许都城门的那一刻,你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再不会回来了。

      冬去春来,城中青草离离,桃花灼灼,你却泪如雨下,暗暗立下毒誓。

      十年后,你以一句“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夺人性命,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却无法为他作出一篇诔文。十年间,为他报仇雪恨成为了你的执念,日日夜夜缠绕心头,不敢稍忘。而十年前的爱与温情,却模糊得只剩一点盘桓掌心的温暖。

      你笔尖的墨汁落下,在尺素上成为了一滴永恒的泪渍。

      而你已不会再如从前般恸哭,哀形于色。一生中,有太多的生离死别,你笃信着魂而有灵,终有一日,可以久别重逢。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你很早便把死生一事看得颇为通透。对于身后之事,你也逃脱了上古的迂腐,在《终制》中交代后人无需厚葬,只消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你甚至不期望生者的洒扫,他们在墓前的追思与悲啼会唤起你的多情,令你的白骨也为之辗转,不得安息。黄初之后,你只愿那秋叶纷纷,冬雪皑皑,将你深深掩埋,归于尘土。

      从雍丘回到许昌适逢傍晚,斜阳西沉,飞鸟暮归,你长途跋涉,车马劳顿,也像是一只亟待还巢的倦鸟。

      然而,崩塌的城门却将你的车驾阻隔城外。沙土飞扬间,你愕然不已,一时思绪万千。

      登帝以来,你虽迁都洛阳,复其繁华,但心思似乎总流连在这座城池之外。一次次的故地重游,寻寻觅觅,却不知所为何事。你并不钟情久居皇宫的日子,忙里偷闲时,喜欢沿着旧街到曾经的老宅、酒肆去看上一看,回想一下公子二九,友人相随,觞咏游猎共逍遥的光景。犹记昔日玉堂上,筵席管乐,长乐未央,你独低吟岁月逝,忽若飞。如今物如故,人已非,纵不自苦,亦使心悲。你提笔落墨,九曲回肠,却再唤不回那些意气风发,春风不识愁的年华,更唤不回那些也曾才情绝艳,写意风流的人。

      你眷恋着过往的欢欣,即便眼下茕孑,也不愿施与过分沉痛的哀思。

      前尘隔海,一晌贪欢。

      从谯至许,由许迁邺,你体会过追亡逐北的艰辛,也安享过人间奢侈的富贵,亦得亦失。

      你早已不再是曹家寂寂无名的二公子,受禅台上,江山在你脚下臣服,万民奉你为君。你注定要为你的子民,你的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罪的官员匆匆前来,伏地顿首,扬起一片尘灰。你回过神,轻轻摆了摆手,未做追究。

      行还洛阳,此生此世,皇城,便是你的归宿。

      牡丹绝色洛阳城的时节到底是过了,留给你的,唯有暮春里的一点残红,还有旁人对你南征无功的非议。他们嗤笑着你的倾力而为,仿佛你的决绝不过是一份轻柔的笑料。

      你在新筑的九华台上支走了所有人,还自己一片清静。

      这里天风浩荡,浮云触手,像极了你父亲筑在邺城的铜雀台。

      你又想起了当年天下才俊咸集一堂的雍容盛景。

      你和你的父亲一样,对诗词歌赋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对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更是青眼有加。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虽是出自你的论调,却从不见你轻视文友的词作。你珍视他们身上各不相同的诗性,不愿轻慢了任何一个,更是为他们编纂了文集,不时便拿来品评一番。

      今其斯人零落,旧韵难再,你言之伤心,却也释怀。

      你很清楚,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若著篇籍。

      前人固然,他们固然,你亦固然。

      平生所受不公与讥议都将随肉身的凋敝而消散,本无需耿耿于怀。千秋万代后,终有一日,世人会透过史册,透过你的文字,重新审视所有功过是非,予你公允。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你把酒临风,一声寄身翰墨,送入浩然长风。

      〓本篇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十憾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