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本文对于军政形势的设定以两宋为蓝本,大致如下:禁军是中央军。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并称三衙,统辖殿前诸班、直及全国禁军。禁军除殿前司的捧日和天武两军外,其余都要更戍(也就是调防各处)。禁军的兵籍和发兵之权则归枢密院。厢军是驻州之镇兵,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两宋对兵权管制极严,一般来说,要调动禁军,须经三道门槛:皇帝下旨,枢密院发令,各路统兵军将得令调兵。所以宋代武将并没有太大的权利,想要实际掌兵,理论上唯有两个办法:要么私募兵丁为亲军(出此举者,若非情急无奈,便必然有所谋),亦或与枢密勾结,设法矫诏发兵,但此举风险太高、可行性太低,若非形势特殊,共同利益太过明显,一般不可能发生。(详见《汴水秋声》章节2:兵制)